hitachi老師的數學教室
由 陸昱任 · 2016-05-24
六年級的補救教學,不一樣的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在批改完作業後可以明顯的發現,由於程序上所需的過程差異,左邊的孩子明顯錯得比較多
2016-07-07
2016-05-24
營造數學學習的同理心
從掙扎中獲得成功學習的經驗
從錯誤中最大化學習的價值
未分類
診斷教學的步驟
24 5 月, 2016
共備的學習T / 共備的實踐T
一年級的直式需要用到進位嗎?
14 6 月, 2016
共備的思想T
共備~沒有完美,只有學習
12 9 月, 2015
為什麼要用Q-A來進行數學備課呢?
28 3 月, 2016
共備的學習T
學習的難點~三角形的高在哪裡?
30 1 月, 2016
究竟是熟練、概念還是解題出了問題
13 6 月,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