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共備新嘗試~動態工作坊的第一門課
前一陣子有幸參加一場為全縣國中小學校長所辦理的專業增能動態工作坊,研習的講師是即將於2月1日接任宜蘭縣教育處的簡菲莉處長,簡處長利用正向心理學與ORID焦點座談的方式,與夥伴分享引領組織與教師正向成長的方式,儘管參加一次的活動在短時間能學有限,但在參與過程自己深受感動,所以在2017寒假的一次學校數學共同備課工作坊,試著嘗試將自己對於專業增能動態工作坊的理解與轉化,融入數學共同備課的過程中。
一、數學教學高峰經驗的分享
每一位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中都有自己覺得特別滿意的課堂,在這個課堂中老師會有相當的成就感、會有沉浸在此一經驗的滿足感,經由倆倆互相作為聆聽者與分享者,活動中老師從自己的記憶中喚起正向的數學教學經驗,並獲得相互的支持鼓勵,過程中也可以逐步帶出老師自己對於數學教學的意義與價值。
二、是甚麼原因讓你有這樣的經驗?
課堂中的高峰經驗不會憑空到來,一定是老師做了哪些事情或注意那些事情,在這個活動老師們經過後設認知的反思,針對自己數學教學的高峰經驗,抽出一些珍貴無價的關鍵要素,經過共同的分享與討論,將這些要素分門別類的處理,從這一段的討論有幾個重點歸納是大家覺得對於數學教學與學習是重要的關鍵。
1.目標掌握與布題
2.數學認知的掌握
3.鷹架與表徵
4.班級經營與學習專注
5.學習興趣
三、甚麼是你的priority?
經過群體討論提出了相當多成功數學教學的關鍵要素,不過作為剛開始的嘗試,我們不可能一次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位,而是應該有重要性的排序,所以在這個階段每一位老師就必須為自己選定一個未來試圖想要投入或改變的項目。
四、下一步該怎麼做?
選定屬於自己的核心,大夥兒就開始擬定屬於自己的計畫,從立足點、運作願景、矛盾/衝突與策略/行動,逐步構思出屬於自己的實踐計畫,「提升學習意願」與「提供成功經驗」是這群老師的焦點,提供學生「正向鼓勵」、「表現機會」與「實踐活動」是課堂中的重要成分,除此之外,可以與同儕進行教學或參加專業成長活動都是其間的策略。
過去一年和老師們數學共備不下數十次,絕大多數就是直接進入主題,針對教材、教學與學習進行討論與備課,要不就是針對一些常見的教學撇步進行分享,這樣的方式確實是簡捷也受歡迎。這一次的共備是第一次藉由專業增能動態工作坊的方式來進行,大夥大約足足花了4個小時的發散、聚斂與反思活動,儘管過程非常的耗費心力與體力,不過因為有走過,讓夥伴們更加確定備課的方向與重點,這也呼應共備首部曲~喚醒我們的價值與方向!一文的重點,只是處理的方法與策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