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邊形周長面積怎教比較有感?

因為自己覺得蠻精彩的,又學習很多,所以就把它紀錄下來

孩子學習數學時常常都變成lady卡卡,所以在我們這一場的數學教學研究會社群,古亭的可愛老師們嘗試從突破孩子學習僵局的角度切進來,共同思索解決的方法

日期: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

地點:古亭國小教師會議室

成員:一群認真又可愛的老師

一、學生在這裡學習時常見的困難是甚麼?

(一)周長與面積常常混淆

到底造成毀滅性的混淆有哪些?

 

(二)已知周長與一邊長等條件,求另一邊長或面積問題不會

例如有一個題目是正方形的周長20公分,請問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會寫成202=10,1010=100

因為今天討論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就先處理第一個困難問題吧!!!

二、為孩子的學習”自問”

有了上面的困難問題的開端,大家不禁開始好奇的問…

  • 難道是之前相關的基本觀念沒有學好? (所以在這裡大家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三年級學過甚麼,未來又會學些甚麼,又到底應該怎樣引入周長與面積會比較好)
  • 是不是分別把周長和面積教好,學生就不會混淆?
  • 是不是應該把周長和面積合在一起教,學生才能好好的區辨? (上面兩者的處理方式好像會有衝突,不知道怎樣做比較好)
  • 是不是有多一些的正例反例提供學生討論,學生就會學得好一些?
  • 為什麼學生對周長與面積的理解只有公式!?公式!?公式!? (那公式又該如何帶入比較好)
  • 到底哪些問題值得來深化孩子對周長與面積的思考? (甚麼問題才會是好問題呢)

三、我們就從周長開始討論看看吧

在這個單元第一個活動就是周長,課本中是先處理長方形再處理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大夥兒就在想從正方形開始和從長方形開始對孩子的學習會不會有甚麼不同?感覺好像應該是從正方形開始應該會比較簡單,但為什麼課本又會從長方形開始教周長公式?課本的思考到底會是甚麼?有夥伴就提到,課本這樣的設計會不會是因為長方形周長公式可以被用在正方形周長的求解,當然這是一種可能的思考與處理方式,不過這裡我希望孩子在周長面積公式生成的過程中,能夠多一些問題意識﹑論證討論與延伸回顧,所以在這裡我們嘗試先從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開始處理,再進到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最後再讓孩子有深一層的對話與數學思考,主要的任務與問話如下規劃:

四、那面積又該如何處理比較好

孩子在學過周長後,緊接著就是面積公式的處理,在這裡面積是一個平面,涉及的是二維量的處理,學生常常會在學過面積後,在類似表徵的條件下,學生常常會混淆兩種意義的使用,所以在這兒,我們除了同樣嘗試經歷問題意識﹑論證討論與延伸回顧,協助孩子將周長與面積同時學好。

五、孩子如何學習是老師成長的養分

從孩子的學習出發的共備,讓備課更加有生命力,老師們對於孩子的學習總能侃侃而談,也因為這樣,我們之間的對話愈形熱絡愈形深入,夥伴們也將彼此的智慧記錄在教學手冊或各自的筆記當中,經驗連結、問題引發、解題論理與深化延伸逐步成為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意義的運作,這不就是我們所想要的專業成長活動嗎!!!

一場以面積周長學習困難為核心

扣合教學目標的備課

一場以四年級孩子學習為核心

扣合其它年段的備課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