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2學年度第2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羅東鎮五結鄉第一場次-己於113年3月27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生國小林詠森主任的分享。。
利用在PADLET介紹分享內容。。
連結點:https://padlet.com/yslin/ai-jtzionxqheryvhmq
以「下指令」為核心來說明了AI在科學探究學習的應用。。
  -製作營隊計畫書
  -製作科展報告初稿
  -製作解說稿內容
  -介紹科學閱讀文本的改寫-文來來源:國語日報-科學、親子天下 
  -規劃「PIRLS閱讀理解-推理分析層次」的測驗題目
  -規劃以「學習表現-想像創造」為主的測驗題目
面對未來的生活。。孩子必須具備「下指令」的基本能力 

觀察是自然科學習的基本功。。
孩子具備了「觀察」能力。。
就有機會引出「更多好奇的問題-比較異同」。。
但孩子的能力是需要「教導」的。。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謝謝一起共學的羅東鎮及五結鄉的伙伴。。。
期待未來(第二場)能更深入討論現場教學實務。。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己於113年3月26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羅東國小林雅雲老師
主題:翰林版三下第二單元「千變萬化的水」-毛細現象。。
教學設計連結點:https://reurl.cc/nradx6
說課。。

觀課。。

實驗操作。。

議課。。

討論與回饋。。
  -孩子已具備拍照上傳的能力
  -建議生活情境-直接噴水讓孩子直接拿東西擦乾
  -考量到實驗準備-讓孩子用滴管來進行實驗
  -孩子不易發現細縫-觀察是「有目的性」的看
  -從POE來看「起承轉合」教學流程-預測(起承)、實驗(轉)、討論(合)
  -細縫是科學專有名詞嗎?
  -教師會進行各組巡視與指導
  -CHROMEBOOK的解析度不佳-可考慮用手機來拍攝
  -跨科概念「系統與尺寸」-觀測工具的使用(放大鏡-CHROMEBOOK-手機)
  -AI是未來的趨勢-小烏龜世代

謝謝各位伙伴的參與。。。
小自團還有一場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的課程。。5/15在岳明國中小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探究與實作(三)研習己於113年3月15日辦理完畢

這學期的社群新加入了不少伙伴。。
看來「探究與實作」的確需要更多的準備。。

感謝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帶領。。。
從宜蘭國中科學育樂營的實施歷程。。
讓我們見識到國中孩子主題報告的實力。。
也提供參與伙伴設計科學闖關活動的參考。。
針對今年實施的主題。。水
宛如老師和佩穎老師聯手設計的五關連續關卡。。
其他伙伴也陸續提供更多的闖關內容。。
期待透由-教師分享-指導孩子-活動實施-精進討論-的過程。。
協助大家找出「探究與實作」的可行作法。。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協助規劃。。
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場地支援。。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下次5/15(三)下午聚會在宜蘭國中。。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探究與實作而努力。。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2學年度第2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頭城鎮礁溪鄉第一場次-己於113年3月13日辦理完畢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以「數位工具協助科學探究教學的歷程」為主軸。。
  -孩子容易用卡片式來記錄想法-LOILONOTE
  -掌握孩子的出席狀況-HITEACH
  -用影片+問題來瞭解孩子初步想法-因材網
  -孩子寫下個人的想法-HITEACH
  -個人想法與AI工具的交流-因材網-e度
  -展示並討論班上孩子的想法-HITEACH
  -比較孩子前後想法的差異-HITEACH
  -孩子票選認同的想法-HITEACH
  -用影片+問題來評量孩子學習情況-因材網 
數位學習的關鍵。。逐步培養孩子使用數位工具的能力
只要老師願意踏出第一步。。相信孩子會變得不一樣

觀察是自然科學習的基本功。。
孩子具備了「觀察」能力。。
就有機會引出「更多好奇的問題-比較異同」。。
但孩子的能力是需要「教導」的。。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謝謝一起共學的頭城鎮及礁溪鄉的伙伴。。。
期待未來(第二場)能更深入討論現場教學實務。。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子團自主揪團主題研習-國小溪南團-己於113年1月9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北市永和國中徐俊龍老師的分享。。。
資料連結:https://reurl.cc/G4X76y
從課綱與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來談教學與評量的規劃與實施。。
教學分享-光的折射
  教學重點:光的路徑和視角
  教學策略:POE(預測-觀察-解釋)
  重點摘要:
    1.如果看到光折射的路徑-加粉、加顏料
    2.可以看到光的路徑-是因為光反射到眼睛
    3.思考要跟孩子說到的程度
    4.讓孩子去思考如何驗證它的假設-探究能力
    5.並不是每個活動前一定要知道為什麼要進行實驗-但要知道科學探究脈絡
    6.討論跟孩子討論的適當模式
    7.活動結束後可以設計題目評量孩子
    8.紙筆評量需要更完整的脈絡
教學分享-乾冰:
  重點摘要:
    1.有個素材(乾冰)在你的前面,你在想到什麼活動?
    2.探討名稱的由來-二氧化碳的固態
    3.放久了沒有煙-因為表面有霜
    4.煙移動的角度是下沈
    5.錢幣放上去會振動-為什麼?
    6.黑豆水加入在變色
    7.現象的推論-二氧化碳不助燃  還是滅火(滅火是什麼意思?)

謝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2月29日辦理完畢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教學評量構思。。
  (1)五上課程水溶液酸鹼性及五下的生鏽探討(酸雨)做延伸的探究學習
  (2)讓學生分組來進行
    -有關酸雨的各縣市現況分析
    -參訪宜蘭氣象站
    -規劃如何蒐集雨水
    -如何檢測雨水酸鹼性的設計及實作
  (3)評量方式:整個探究學習歷程的分享報告
課程討論。。
  -如何將五下的生鏽單元學習和此次學習評量做個妥善的連結
  -藉由宜蘭氣象站的參訪活動能有更多的學習觸發,包含檢測方法及內容細項。
  -課程進行過程中,每個階段的”老師引導語”應該可以更明顯呈現出來。
  -在多元評量上,除了師評之外,建議可加上自評及小組互評。
  -事先提出基礎評量的規準內容,讓評量更有所本,也更能掌握學習重點。
  -生鏽的必要條件(氧化)及充分條件(潮溼、酸性)
  -蒐集全國各縣市酸雨現況,能讓學生了解分析宜蘭與鄰近縣市的比較。
  -酸雨監測從1/1起由環境部負責,監測內容可思考納入化學物質。

謝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撥冗指導
謝謝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南團-己於112年12月26日辦理完畢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以「合作學習」為核心思維來進行課堂上的探究教學。。
    察覺與確認探究問題-由課本中相關主題著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資料蒐集-利用載具進行相關資料蒐集
    設計與探究
    實驗觀察與紀錄-利用各式載具進行紀錄
    形成解釋-概念習得與形成解釋
    傳達解釋-組間組內共學
目前會使用軟體。。CLASSROOM-學習吧-LOILONOTE-HITEACH
教師事情準備較多。。但可記錄當下的即時反應-孩子的可塑性大
實驗假設的練習。。
    畫出燈泡會亮-孩子操作-再進行修正-比較前後的差異性
    傳回實驗照片-小組合作  一定要操作
    給予更便利的實驗材料-電池座與燈泡座
討論內容。。
    每個孩子都在拍-還是以每組為單位
    科學能力的培養VS科學知識的傳授-兩者如何取得平衡?
    即時回饋-花費的時間?
    面對高年級較深的教學概念,如何調適?
    察覺確認問題-是個人?還是小組?
    孩子的多元性?
    教學前後比較-不肯改的孩子如何處理?
    評量結果-STANDBY的孩子如何處理?
    高年級的孩子會偏向操作-但不喜歡理解概念該如何處理?
    同儕互評內容-規準是討論出來的嗎?

謝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撥冗指導
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2月20日辦理完畢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教學評量初步構思。。
  -配合課程:五下第三單元-生鏽
  -評量規劃:分六組-相關主題探究分享-每組都不一樣
  -教學思維:生鏽-酸雨-變因
  -主題設定:和生活結合-火力發電廠-酸雨的探究性
  -教學引導:
    (1)基隆(11-12月都是酸雨)VS宜蘭(有一天是酸雨)
    (2)感覺與實際測量的差異
    (3)PM2.5-空氣品質-空污旗
    (4)收集雨水(中年級)-廣用試紙-測PH值
課程討論。。
  -(00版)科學大挑戰-課本教了-有沒有要深入討論?
  -時間不夠-只能聚焦在主要教學目標
  -探究基本能力-酸雨概念-資料收集-實驗操作
教學評量方式。。由孩子進行探究歷程的分享

謝謝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課程訪視-教學Q&A(十六)-三年級自然第二單元00版61頁空氣砲的製作,依課本上的步驟,卻無法成功使用空氣砲擊倒紙片,後來讓學生嘗試改良才得以成功。

1.三年級孩子的自然科實驗活動
(1)參考課本或其他資料來規劃實驗操作流程
(2)準備實驗所需要的器材
(3)分析每個器材的功能
(4)討論實驗操作的結果
若實驗結果不符合預期結果,老師可以引導孩子重新檢視實驗操作流程,共同找出符合預期結果的實驗操作流程,這樣的作法更符應108課綱強調的探究能力。 
2.教師可以跟孩子討論影響空氣砲能成功擊倒紙片的原因
(1)空氣流動所形成的風愈強,空氣砲就愈容易成功擊倒紙片。
(2)思考影響風強弱的因素杯子的大小/口徑的大小/塑膠袋的繃緊程度
(3)找出關鍵因素-口徑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大概介於底座的1/3-1/2之間,如果像課本那樣用鉛筆戳出一個洞,口徑可能就太小了,出來的空氣量不夠,空氣砲就無法成功擊倒紙片。

課程訪視-教學Q&A(十四)-十二年國教在生活中能融會各領域所學,統整運用、手腦並用地解決問題。自然科雖是如此,而實際上課程內容和習作較之前多且實驗課程也不少,兩者要同時完全達到教學目標亦不容易,時而因天氣因素,時而因時間考量,教師有時只能衡量得失,抓重點教和趕進度。

1.需要逐步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
(1)思考三到六年級的探究能力規劃(連結點:https://reurl.cc/RyDjyr)
(2)探究能力需要鷹架
(3)觀察(五官-眼耳鼻口皮膚)是孩子在自然科學習的基本能力
(4)有了觀察的敏感性,孩子更有能力參與大自然的探究歷程
(5)「觀察-問題-假設-驗證」是實驗的重要歷程
(6)透由一連串的探索過程來陪伴孩子尋找更佳的「解釋」
2.瞭解課程的大架構
(1)掌握教科書的課程架構-以認識粉末為例
-用五官觀察來辨識粉末
-用溶解特性來辨識粉末
-用酸鹼特性來辨識粉末
-透由五官觀察、溶解及酸鹼特性來分辨「未知」粉末
(2)規劃「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的授課時間-以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為例
-從探究過程(學習表現)找出光線與影子的關係(學習內容)-1節課
-從蒐集資料找出並執行測量(學習表現)太陽一天的位置變化(學習內容) -1節課
-從分析測量數據來歸納(學習表現)太陽一天的位置變化(學習內容)-1節課
-從圖片比較(學習表現)夏至與冬至的日落位置(學習內容) -0.5節課
-從分析圖表(以北回歸納為例)來歸納(學習表現)太陽在四季的位置移動變化(學習內容) -1.5節課
3.提供探究情境
(1)啟發孩子科學探究的好奇心-以童軍活動「營火」為例
-自製火種-凡士林+化妝棉-毛細現象、燃燒三要素
-打火石-磨擦產生火花-溫度、燃燒三要素
-生火-利用打火石來點燃火-燃燒三要素
-營火搭設-排列營火的技巧-燃燒三要素
-從簡單有趣的實作活動來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並提升孩子學習自然科學的動機與興趣
(2)從生活中尋找科學探究素材-以「毛細現象」為例
-活動一:加水後的紙張-看到紙張像動來動去的毛毛蟲
-活動二:修剪的紙張放入水中-看到紙張像開花的花朵
-活動三:將墨水滴入濾紙-看到四處擴散的墨水
-活動四:將火柴棒緊連排列加水後-看到星形的火柴棒圖形
-活動五:毛細現象的應用-用松果及粉筆來取代燭芯的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