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南團-己於112年12月26日辦理完畢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以「合作學習」為核心思維來進行課堂上的探究教學。。
    察覺與確認探究問題-由課本中相關主題著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資料蒐集-利用載具進行相關資料蒐集
    設計與探究
    實驗觀察與紀錄-利用各式載具進行紀錄
    形成解釋-概念習得與形成解釋
    傳達解釋-組間組內共學
目前會使用軟體。。CLASSROOM-學習吧-LOILONOTE-HITEACH
教師事情準備較多。。但可記錄當下的即時反應-孩子的可塑性大
實驗假設的練習。。
    畫出燈泡會亮-孩子操作-再進行修正-比較前後的差異性
    傳回實驗照片-小組合作  一定要操作
    給予更便利的實驗材料-電池座與燈泡座
討論內容。。
    每個孩子都在拍-還是以每組為單位
    科學能力的培養VS科學知識的傳授-兩者如何取得平衡?
    即時回饋-花費的時間?
    面對高年級較深的教學概念,如何調適?
    察覺確認問題-是個人?還是小組?
    孩子的多元性?
    教學前後比較-不肯改的孩子如何處理?
    評量結果-STANDBY的孩子如何處理?
    高年級的孩子會偏向操作-但不喜歡理解概念該如何處理?
    同儕互評內容-規準是討論出來的嗎?

謝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撥冗指導
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2月20日辦理完畢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教學評量初步構思。。
  -配合課程:五下第三單元-生鏽
  -評量規劃:分六組-相關主題探究分享-每組都不一樣
  -教學思維:生鏽-酸雨-變因
  -主題設定:和生活結合-火力發電廠-酸雨的探究性
  -教學引導:
    (1)基隆(11-12月都是酸雨)VS宜蘭(有一天是酸雨)
    (2)感覺與實際測量的差異
    (3)PM2.5-空氣品質-空污旗
    (4)收集雨水(中年級)-廣用試紙-測PH值
課程討論。。
  -(00版)科學大挑戰-課本教了-有沒有要深入討論?
  -時間不夠-只能聚焦在主要教學目標
  -探究基本能力-酸雨概念-資料收集-實驗操作
教學評量方式。。由孩子進行探究歷程的分享

謝謝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課程訪視-教學Q&A(十六)-三年級自然第二單元00版61頁空氣砲的製作,依課本上的步驟,卻無法成功使用空氣砲擊倒紙片,後來讓學生嘗試改良才得以成功。

1.三年級孩子的自然科實驗活動
(1)參考課本或其他資料來規劃實驗操作流程
(2)準備實驗所需要的器材
(3)分析每個器材的功能
(4)討論實驗操作的結果
若實驗結果不符合預期結果,老師可以引導孩子重新檢視實驗操作流程,共同找出符合預期結果的實驗操作流程,這樣的作法更符應108課綱強調的探究能力。 
2.教師可以跟孩子討論影響空氣砲能成功擊倒紙片的原因
(1)空氣流動所形成的風愈強,空氣砲就愈容易成功擊倒紙片。
(2)思考影響風強弱的因素杯子的大小/口徑的大小/塑膠袋的繃緊程度
(3)找出關鍵因素-口徑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大概介於底座的1/3-1/2之間,如果像課本那樣用鉛筆戳出一個洞,口徑可能就太小了,出來的空氣量不夠,空氣砲就無法成功擊倒紙片。

課程訪視-教學Q&A(十四)-十二年國教在生活中能融會各領域所學,統整運用、手腦並用地解決問題。自然科雖是如此,而實際上課程內容和習作較之前多且實驗課程也不少,兩者要同時完全達到教學目標亦不容易,時而因天氣因素,時而因時間考量,教師有時只能衡量得失,抓重點教和趕進度。

1.需要逐步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
(1)思考三到六年級的探究能力規劃(連結點:https://reurl.cc/RyDjyr)
(2)探究能力需要鷹架
(3)觀察(五官-眼耳鼻口皮膚)是孩子在自然科學習的基本能力
(4)有了觀察的敏感性,孩子更有能力參與大自然的探究歷程
(5)「觀察-問題-假設-驗證」是實驗的重要歷程
(6)透由一連串的探索過程來陪伴孩子尋找更佳的「解釋」
2.瞭解課程的大架構
(1)掌握教科書的課程架構-以認識粉末為例
-用五官觀察來辨識粉末
-用溶解特性來辨識粉末
-用酸鹼特性來辨識粉末
-透由五官觀察、溶解及酸鹼特性來分辨「未知」粉末
(2)規劃「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的授課時間-以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為例
-從探究過程(學習表現)找出光線與影子的關係(學習內容)-1節課
-從蒐集資料找出並執行測量(學習表現)太陽一天的位置變化(學習內容) -1節課
-從分析測量數據來歸納(學習表現)太陽一天的位置變化(學習內容)-1節課
-從圖片比較(學習表現)夏至與冬至的日落位置(學習內容) -0.5節課
-從分析圖表(以北回歸納為例)來歸納(學習表現)太陽在四季的位置移動變化(學習內容) -1.5節課
3.提供探究情境
(1)啟發孩子科學探究的好奇心-以童軍活動「營火」為例
-自製火種-凡士林+化妝棉-毛細現象、燃燒三要素
-打火石-磨擦產生火花-溫度、燃燒三要素
-生火-利用打火石來點燃火-燃燒三要素
-營火搭設-排列營火的技巧-燃燒三要素
-從簡單有趣的實作活動來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並提升孩子學習自然科學的動機與興趣
(2)從生活中尋找科學探究素材-以「毛細現象」為例
-活動一:加水後的紙張-看到紙張像動來動去的毛毛蟲
-活動二:修剪的紙張放入水中-看到紙張像開花的花朵
-活動三:將墨水滴入濾紙-看到四處擴散的墨水
-活動四:將火柴棒緊連排列加水後-看到星形的火柴棒圖形
-活動五:毛細現象的應用-用松果及粉筆來取代燭芯的棉線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蓬萊國小-己於112年11月22日辦理完畢

來到蓬萊國小。。感受最深的是每位老師開心的投入
想要孩子在自然課中開心投入。。先要看到開心投入的老師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介紹「彈力-打包帶」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從打包帶跳跳狗。。彈力與位能
到打包帶吸管槍。。彈力與動能
再到風速環。。旋轉與動能
讓孩子從探究活動中感受到科學的趣味性。。

感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的分享。。
介紹「氣溫測量」所引發的一連串的科學探究活動。。
想提供孩子多元的探究活動。。就要從減少實驗的侷限性開始
從教科書主軸-陽光與陰影。。擴展到全面的校園環境
只要老師掌握教學重點。。就能引導孩子歸納出實驗結果
探究的可貴。。
不在於孩子證明了什麼。。
而在於讓孩子發現更多的為什麼。。

謝謝蓬萊國小劉紹萱主任的行政協助。。
更感謝王麗萍校長的全程陪伴。。
以及蓬萊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探究與實作(二)研習己於112年11月17日辦理完畢

感謝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帶領。。。
我們看到了。。
宜蘭國中。。科學育樂營的實施歷程-孩子的主題報告
跨校指導。。青少年發明展的作品-一筆在手,變變變!
新生國小。。這樣教我就懂的引導歷程-孩子的觀察報告
最後在輕鬆的對話中。。
訂出今年實施的主題。。水
規劃了下學期的活動時程。。
教師分享-指導孩子-活動實施-精進討論
期待更多喜愛探究與實作的伙伴共同參與。。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協助規劃。。
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場地支援。。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探究與實作而努力。。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主題教學設計與實施增能研習計畫-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1月10日辦理完畢

第二年論壇計畫-國小溪北團-正式開跑了

感謝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的帶領。。。
從「四年級的光的前進與反射」到「五年級光的折射與彩虹的形成」。。
進行探究與實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教學分享。。
觀察到學生的作業上呈現出的錯誤答案鄉-找到學生的迷思概念
透過再一次的教學,將迷思概念進行討論-將設計入實驗後
教學轉換成為完整正確的概念-透過學習歷程檔案進行澄清教學
 

學習歷程檔案
觀察-提問-蒐集資料-提出假設-實驗與結果-討論-結論等流程
設計課程內容的討論思考-學生透過實驗及學習歷程檔案的書寫
對於所學的科學知識-進行驗證。

科學概念還是重要的。。
彩虹和三稜鏡都是色散。。
但彩虹是要經歷過二次折射及一次反射。。

感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活動記錄
更感謝一同參與的黎明國小伙伴

接下來。。。
小自團還規劃了二場備課(12/6、12/20)及一場評量示例活動(12/26)在黎明國小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上課資料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5AeOpWJYY4B_5chG3vvbI5zAPbj9Nv6n/view?usp=sharing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南澳國小-己於112年11月8日辦理完畢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介紹「打包帶」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打包帶彈力飛盤
     -實驗原理:利用打包帶受力變形時,儲存於打包帶內的彈力位能轉換為動能。
     -配合課程:四上力的作用、五上力的測量
     -提出假設:打包帶彎曲不同角度彈射圓盤時,圓盤飛行的距離是不是一樣呢?
     -活動挑戰:怎麼測量圓盤飛行距離呢?
     -實驗器材:打包帶、吸管、圓盤

打包帶彈力火箭
     -實驗原理:利用打包帶受力變形時的彈力位能,轉換為吸管火箭的動能。
     -配合課程:延伸活動-能量的轉換
     -活動挑戰:如何讓彈力火箭可以飛得更遠
     -實驗器材:打包帶、吸管、橡皮筋*2、迴紋針、方形紙片、氣球支架 
讓孩子從科學探究活動思考「實驗器材的精進過程」。。

感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的分享。。
以從「數位平台-NOILONOTE」來說明氣溫測量的科學探究活動。。
     -關鍵問題:手機的氣溫是怎麼來的?
    -跳脫教科書的束縛:不侷限在「陽光下」與「陰影處」
     -嘗試更多的可能性:由孩子決定測量的地點
    – 討論不一樣的實驗結果:讓孩子從操作中找出影響的因素
探究的可貴。。
不在於孩子證明了什麼。。
而在於讓孩子發現更多的為什麼。。

謝謝南澳國小鄭轅緒主任的行政協助。。
更感謝林光章校長及南澳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資料連結點: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5ix5hcR2n-fq6MQ4nXXyF5oNxa7MaaRL?usp=drive_link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主題教學設計與實施增能研習計畫-國小溪南團-己於112年11月7日辦理完畢

第二年論壇計畫-國小溪北團-正式開跑了

感謝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的帶領。。。
以「光的前進與反射」為主題。。
從「孩子的迷思概念」來設計一連串的「科學探究與實作」活動。。
-大探究:觀察-蒐集資料-假設-實驗-記錄-討論-結論
-從實驗記錄中分析孩子的迷思概念
-引導孩子從迷思概念規劃探究與實作活動

評量活動的進階版-學習歷程檔案
-教師提供主題
-孩子探究過程:觀察-提問-蒐集資料-提出假設-實驗與結果-討論-結論
-提出假設必需從「觀察、提問及蒐集資料」來思考
-結論可提供「牛刀小試-新情境」來讓孩子說明

科學概念還是重要的。。
彩虹和三稜鏡都是色散。。
但彩妅是要經歷過二次折射及一次反射。。
  

感謝羅東國小德惠老師。。協助活動記錄
更感謝一同參與的羅東國小伙伴

接下來。。。
小自團還規劃了二場備課(12/6、12/20)及一場評量示例活動(12/26)在羅東國小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探究與實作(一)研習己於112年10月13日辦理完畢

感謝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帶領。。。
往年由宜蘭大學主辦的大眾科學日。。今年起停辦了
我們的社群想延續大眾科學日的精神。。
邀請有興趣的老師一起參與來製作科學遊戲或科學教具漂箱。。
提供學校想辦科學闖關活動的來借用。。
或是能在課程教學上給學生操作和小組闖關。。
我們今年決定用主題來設計。。
目前討論出來有:力、光、聲音、電、熱、水、空氣。。
選一個主題來設計一關一箱。。共10關10箱
有需要的學校或老師可以借用教具漂箱。。
設計的闖關內容最好能結合自然課程。。
課程教學上可以使用。。達到做中學的成效。。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協助規劃。。
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場地支援。。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探究與實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