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探究教學暨多元評量示例-國小溪北團-己於113年5月16日辦理完畢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探究教學暨多元評量示例
主題-校園酸雨現況的探究-學習評量
  第一組主題-實驗的規劃及氣象站參訪學習
    評量指標-1.能否正確完成實驗探究的規劃設計?
                   2.能否正確理解酸雨的定義及成因?
                   3.能否正確解釋及運用所蒐集到的數據或資料?
                   4.能否清楚口語表達實驗的過程及結果操作?
  第二組主題-規劃並實際收集雨水(4/15-4/26)
    評量指標-1.能否正確認識氣象站關於雨水量測的相關工具及使用要領?
                   2.能否正確使用雨量筒?
                   3.能否正確進行雨水的收集及記錄?
                   4.能否清楚口語表達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第三組主題-雨水的過濾及檢測(4/15-4/26)
    評量指標-1.能否正確理解水溶液酸鹼性的檢測工具?
                   2.能否正確進行雨水的酸鹼度檢測?
                   3.能否根據實驗結果提出解釋?
                   4.能否清楚口語表達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第四組主題-規劃並實際收集雨水(4/29-5/10)
    評量指標-1.能否正確理解收集雨水的工具特性?
                   2.能否正確選擇校園內合適的雨量筒置放處?
                   3.能否正確進行雨水的收集及記錄?
                   4.能否清楚口語表達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第五組主題-雨水的過濾及檢測(4/29-5/10)
    評量指標-1.能否正確理解水溶液酸鹼性的檢測工具?
                   2.能否正確進行雨水的酸鹼度檢測?
                   3.能否根據時事報導其他縣市酸雨嚴重狀況來提出相關建議?
                   4.能否清楚口語表達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課後討論。。
  簡報需要由授課教師協助孩子共同完成
  各組分享前皆由授課教師另安排時間指導
  用廣用試紙的顏色比對-來解釋是否為酸雨
  因預定觀測期間的下雨較少-修正第五組的評量指標
  第一組的評量指標4-可修正「實驗的過程與結果」的內容
  第二組的評量指標2-孩子報告內容相關性較低
  第三組的評量指標3-如何呼應校內酸雨的狀況
  第五組的評量指標3-孩子報告內容相關性較低

謝謝盧秀琴教授。。蒞臨指導
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支持與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探究教學暨多元評量示例-國小溪南團-己於113年4月8日辦理完畢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探究教學暨多元評量示例
主題-怎麼幫水簇箱換水。。察覺現象

  評量1-提出換水的解決策略。。個人思考(假設)
    操作-孩子提供個人的初步想法。。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評量2-提供三個圖片-哪一個換水方式比較快?。。提出問題
    討論-統整孩子選擇的換水方式。。確認想法

  評量3-有沒有其他換水的方法?(不能跟圖片相同)。。延伸思考
    討論-孩子提出的換水方式。。切入主題-虹吸現象

  評量4-請投票選出最適合的換水方式。。形成共識
    討論-得票較高的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分享與討論

  評量5-如何用一條管子讓水流出來?。。提出問題
    操作-孩子透由因材網自學並回答問題。。查詢資料-AI工具(因材網e度)
    討論-瞭解虹吸現象的關鍵(水管有水、水位高低)。。歸納重點

  評量6-哪一個狀況虹吸現象能繼續?。。應用科學知識
    討論-利用虹吸現象來思考水簇箱中水的流動。。延伸學習

課後討論。。
  鷹架-網路作答
  投票-為什麼他的方法比較好
  提出假設-句型-為什麼要低於水平面
  提問貼E度-讓E度回答
  閱讀資料-提出實驗假設
  課室評量-圖片、投票、排序、實驗設計、差異、圖代表的意義
  如何讓水管裝滿水
  孩子不知道任務的意義
  實驗結果與預測不同-可以說明
  綜合活動-哪一個的水會繼續流

謝謝盧秀琴教授。。蒞臨指導
領召賴尚義校長。。支持與陪伴
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3年3月20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討論學習與評量活動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課程分享內容
  -動機與目的
   (一)在課程進行校園實察時發現戶外易淋到雨的鐵製品易有生鏽現象,故而想進一步了解我們宜蘭的雨水酸嗎?
   (二)針對小五自然課程中有關水溶液酸鹼性及防止生鏽單元做延伸的酸雨探究學習,以濕沉降方式收集雨水樣本,之後再進行酸度檢測,以了解宜蘭在地的酸雨程度。
  -實施方式
(一)對各縣市的酸雨嚴重程度現況進行分析了解。
(二)師生參訪宜蘭氣象站
1.了解氣象站收集雨水樣本的概況。
2.規劃在校內應如何收集雨水(時間、地點、器材、方式)
3.了解雨水的檢測方式及細項
(三)學生分組討論規劃與實作雨水的收集與酸鹼性量測。
(四)整理資料,各組上台報告分享整個探究學習歷程,並進行多元評量(師評、小組自評、組間互評)
  -其他:氣象局建議可試著思考酸雨與季節季風的相關性(境外汙染物)
課程討論內容。。
  -評量的規準內容-評量單內容
  -掌握學習重點
  -用粒子學說來解釋酸雨
  -實作評量可以分兩組
  -從教學目標與評量目標來思考評量規準
  -評量規準:核心素養*1學習內容*1學習表現*2
  -思考個人評量與小組評量的內容
後續的挑戰。。思考評量的實施歷程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子團自主揪團主題研習-國小溪南團-己於113年1月9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北市永和國中徐俊龍老師的分享。。。
資料連結:https://reurl.cc/G4X76y
從課綱與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來談教學與評量的規劃與實施。。
教學分享-光的折射
  教學重點:光的路徑和視角
  教學策略:POE(預測-觀察-解釋)
  重點摘要:
    1.如果看到光折射的路徑-加粉、加顏料
    2.可以看到光的路徑-是因為光反射到眼睛
    3.思考要跟孩子說到的程度
    4.讓孩子去思考如何驗證它的假設-探究能力
    5.並不是每個活動前一定要知道為什麼要進行實驗-但要知道科學探究脈絡
    6.討論跟孩子討論的適當模式
    7.活動結束後可以設計題目評量孩子
    8.紙筆評量需要更完整的脈絡
教學分享-乾冰:
  重點摘要:
    1.有個素材(乾冰)在你的前面,你在想到什麼活動?
    2.探討名稱的由來-二氧化碳的固態
    3.放久了沒有煙-因為表面有霜
    4.煙移動的角度是下沈
    5.錢幣放上去會振動-為什麼?
    6.黑豆水加入在變色
    7.現象的推論-二氧化碳不助燃  還是滅火(滅火是什麼意思?)

謝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2月29日辦理完畢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教學評量構思。。
  (1)五上課程水溶液酸鹼性及五下的生鏽探討(酸雨)做延伸的探究學習
  (2)讓學生分組來進行
    -有關酸雨的各縣市現況分析
    -參訪宜蘭氣象站
    -規劃如何蒐集雨水
    -如何檢測雨水酸鹼性的設計及實作
  (3)評量方式:整個探究學習歷程的分享報告
課程討論。。
  -如何將五下的生鏽單元學習和此次學習評量做個妥善的連結
  -藉由宜蘭氣象站的參訪活動能有更多的學習觸發,包含檢測方法及內容細項。
  -課程進行過程中,每個階段的”老師引導語”應該可以更明顯呈現出來。
  -在多元評量上,除了師評之外,建議可加上自評及小組互評。
  -事先提出基礎評量的規準內容,讓評量更有所本,也更能掌握學習重點。
  -生鏽的必要條件(氧化)及充分條件(潮溼、酸性)
  -蒐集全國各縣市酸雨現況,能讓學生了解分析宜蘭與鄰近縣市的比較。
  -酸雨監測從1/1起由環境部負責,監測內容可思考納入化學物質。

謝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撥冗指導
謝謝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南團-己於112年12月26日辦理完畢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以「合作學習」為核心思維來進行課堂上的探究教學。。
    察覺與確認探究問題-由課本中相關主題著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資料蒐集-利用載具進行相關資料蒐集
    設計與探究
    實驗觀察與紀錄-利用各式載具進行紀錄
    形成解釋-概念習得與形成解釋
    傳達解釋-組間組內共學
目前會使用軟體。。CLASSROOM-學習吧-LOILONOTE-HITEACH
教師事情準備較多。。但可記錄當下的即時反應-孩子的可塑性大
實驗假設的練習。。
    畫出燈泡會亮-孩子操作-再進行修正-比較前後的差異性
    傳回實驗照片-小組合作  一定要操作
    給予更便利的實驗材料-電池座與燈泡座
討論內容。。
    每個孩子都在拍-還是以每組為單位
    科學能力的培養VS科學知識的傳授-兩者如何取得平衡?
    即時回饋-花費的時間?
    面對高年級較深的教學概念,如何調適?
    察覺確認問題-是個人?還是小組?
    孩子的多元性?
    教學前後比較-不肯改的孩子如何處理?
    評量結果-STANDBY的孩子如何處理?
    高年級的孩子會偏向操作-但不喜歡理解概念該如何處理?
    同儕互評內容-規準是討論出來的嗎?

謝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撥冗指導
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2月20日辦理完畢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教學評量初步構思。。
  -配合課程:五下第三單元-生鏽
  -評量規劃:分六組-相關主題探究分享-每組都不一樣
  -教學思維:生鏽-酸雨-變因
  -主題設定:和生活結合-火力發電廠-酸雨的探究性
  -教學引導:
    (1)基隆(11-12月都是酸雨)VS宜蘭(有一天是酸雨)
    (2)感覺與實際測量的差異
    (3)PM2.5-空氣品質-空污旗
    (4)收集雨水(中年級)-廣用試紙-測PH值
課程討論。。
  -(00版)科學大挑戰-課本教了-有沒有要深入討論?
  -時間不夠-只能聚焦在主要教學目標
  -探究基本能力-酸雨概念-資料收集-實驗操作
教學評量方式。。由孩子進行探究歷程的分享

謝謝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南團-己於112年11月28日辦理完畢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將科學探究的七個歷程(王美芬和熊召弟,2011)納入教學活動。。
-界定問題
-形成假設或預測
-實驗設計
-觀察或實驗
-結果討論
-形成結論
-生活應用
透由HITEACH進行教學與評量的活動。。
同時留下孩子的學習歷程。。
最後讓孩子利用海報來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

謝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主題教學設計與實施增能研習計畫-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1月10日辦理完畢

第二年論壇計畫-國小溪北團-正式開跑了

感謝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的帶領。。。
從「四年級的光的前進與反射」到「五年級光的折射與彩虹的形成」。。
進行探究與實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教學分享。。
觀察到學生的作業上呈現出的錯誤答案鄉-找到學生的迷思概念
透過再一次的教學,將迷思概念進行討論-將設計入實驗後
教學轉換成為完整正確的概念-透過學習歷程檔案進行澄清教學
 

學習歷程檔案
觀察-提問-蒐集資料-提出假設-實驗與結果-討論-結論等流程
設計課程內容的討論思考-學生透過實驗及學習歷程檔案的書寫
對於所學的科學知識-進行驗證。

科學概念還是重要的。。
彩虹和三稜鏡都是色散。。
但彩虹是要經歷過二次折射及一次反射。。

感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活動記錄
更感謝一同參與的黎明國小伙伴

接下來。。。
小自團還規劃了二場備課(12/6、12/20)及一場評量示例活動(12/26)在黎明國小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上課資料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5AeOpWJYY4B_5chG3vvbI5zAPbj9Nv6n/view?usp=sharing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主題教學設計與實施增能研習計畫-國小溪南團-己於112年11月7日辦理完畢

第二年論壇計畫-國小溪北團-正式開跑了

感謝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的帶領。。。
以「光的前進與反射」為主題。。
從「孩子的迷思概念」來設計一連串的「科學探究與實作」活動。。
-大探究:觀察-蒐集資料-假設-實驗-記錄-討論-結論
-從實驗記錄中分析孩子的迷思概念
-引導孩子從迷思概念規劃探究與實作活動

評量活動的進階版-學習歷程檔案
-教師提供主題
-孩子探究過程:觀察-提問-蒐集資料-提出假設-實驗與結果-討論-結論
-提出假設必需從「觀察、提問及蒐集資料」來思考
-結論可提供「牛刀小試-新情境」來讓孩子說明

科學概念還是重要的。。
彩虹和三稜鏡都是色散。。
但彩妅是要經歷過二次折射及一次反射。。
  

感謝羅東國小德惠老師。。協助活動記錄
更感謝一同參與的羅東國小伙伴

接下來。。。
小自團還規劃了二場備課(12/6、12/20)及一場評量示例活動(12/26)在羅東國小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