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教案發表-吳宛如-溶液與離子(2014/3/28)

        

領域名稱

自然與生活科技

適用階段

國中

適用年級

二年級

主題名稱

酸、鹼、鹽

單元名稱

溶液與離子

教學時間

共60分鐘(1.5節課)

設計者

姓名

服務單位

吳宛如

壯圍國中

設計理念

12年國教課程不斷在強調教師要具有教學創新的能力,而我本身對於創新教材教法也有些許的興趣。再加上現在資訊不斷的爆炸,教師在教學上也要學習如何因應時代的需要,而做些許地調整,此課程設計主要以孩子的合作學習為主,希望能提升自己的教學成效,並且期許自己不同的教學也能增進孩子學習動機。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資訊融入教學適合用在學生已經有先備知識,所以我的教學模式會請學生回家事先預習課本內容,希望幫助學生印象更深刻,使用媒體不但有聲光效果,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與板書配合,聽起來比較踏實,而且生動活潑,比較不會枯燥乏味,也提供給老師和學生更多教學和學習的空間。

學習目標

具體目標:1-1藉由複習3-1實驗區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2-1認識生活中的水溶液大都含有電解質。

          3-1認識電解質水溶液在通電時,兩電極處會發生化學反應。

          4-1認識離子的特性,及了解電解質水溶液導電是因為電解質形成離子。

          5-1能說出電解質水溶液中的離子通電前後移動狀況。

          6-1能熟練實驗的裝置與技巧。

          7-1能從由實例中引發探究的興趣,並積極參與活動與討論。

          8-1能主動觀察實驗的不同特性。

          9-1能虛心接受別人不同的意見。

          10-1能由實驗的處理步驟中,更關心環保的問題。

一、認知方面:

1.了解電離說的原理。

2.知道原子和離子的差別。

3.了解化合物在水中如何解離。

4.知道強弱電解質的差別。

5.了解化合物在水中導電時兩極的變化。

二、技能方面:

    6.熟練實驗的裝置。

    7.在實驗情境中,理解綜合觀察到的現象。

    8.能進行小組互相討論。

三、情意方面:

    9.引發對科學的興趣。

    10.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

    11.養成接納不同意見的態度。

    12.引發對環保的關心。

 

 

 

 

 

 

 

 

 

 

1-4-1-1 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

1-4-3-2 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歸納、研判與推斷。

1-4-4-2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8 認識作精確信實的紀錄、開放

的心胸、與可重做實驗來證實等,是維

持「科學知識」可信賴性的基礎。

5-4-1-3了解科學探索,就是一種心智     開發的活動

6-4-1-1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

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

6-4-4-1養成遇到問題,先行主動且自

主的思考,謀求解決策略的習慣

相關附件

學習單: 1 件; 簡報檔: 1 件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一、課前準備

 

 

 

 

 

二、複習並引起動機

 

 

 

 

 

 

三、進入主題

 

 

 

 

 

 

 

 

 

 

 

 

 

 

四、總結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

1.編寫講義和設計ppt

2.準備教學素材

3.收集生活中相關知識

 

貳、發展活動:

複習3-1電解質

1.教師利用搶答方式問問題

(同學編號1號和2號答對加1分;

  同學編號3號和4號答對加2分)

2.複習3-1實驗

3.詢問孩子為何運動完後要補充電解質運動飲料?

 

1.小組互相討論3-2課文重點

2.說明電解質導電原理

3.說明原子和離子的差別

4.說明導體能導電的原因是因為自由電子的移動;電解質能導電的原因是因為離子的移動。

4.說明阿瑞尼士的解離說:

解離說的三大論點:
 會解離: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會解離成正、負離子。
‚ 會移動:正、負離子自由移動,通電後朝定向移動(異性相吸)。
ƒ水溶液為電中性:電解質解離後仍維持電中性(正離子所帶正電總電量=負離子所帶負電總電量)。

5.說明溶液通電和未通電離子的移動情形。

 

參、綜合活動

1. PowerPoint複習。

2.利用搶答方式進行重點整理。

3.交代作業。

4.小組表揚

5.預告下次上課內容

 

二、學生:

1.複習3-1

2.預習3-2課文內容

 

 

認真思考、回答問題

 

 

 

 

 

認真討論、認真聽課、認真思考、統整觀念、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1.澄清觀念

2.動動腦

3.分組合作

 

 

 

 

 

 

 

 

 

 

 

 

 

 

 

課本

ppt、學習單、圖卡、小黑板

 

 

 

 

 

 

 

 

 

 

 

ppt、加分板

 

 

 

 

 

 

 

 

 

 

5分

 

 

 

 

 

 

50分

 

 

 

 

 

 

 

 

 

 

 

 

 

 

5分

 

(1)教師依課本內容全班授課。(每堂課約上20分鐘)

(2)小組依異質分組進行小組學習。(每堂課約上10分鐘)

(3)全班進行小考和講解。(每堂課約上10分鐘)

(4)小組表揚(踩進步方式)。(每堂課約上5分鐘)

http://w3.sies.ntpc.edu.tw/save/followme/flowme.htm

 

http://blog.ilc.edu.tw/blog/flash/ws-slideshow/ws-slideshow.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