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學習,友善待人~KIST公辦民營學校的品格能力教學(一)

27368687_2056379357979151_7682540895514809066_o

我們相信:

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而且將會學習。

我們是團隊也是家人。我們在學校和社群中教學,而不只是在教室中。

這是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公辦民營學校體系同仁對於教育信念的一部分。

[@more@]

2015年八月初受邀參與誠致教育金會到美國KIPP公辦民營學校系統年會後,寫了一篇分享紀錄,介紹了KIPP學校系統:

哪些恐懼會讓您裹足不前,無法幫助學生變得更好?~2015 KIPP年會小記

兩年多前的美國之行,後來直接促成了個人參與台灣KIST理念體系學校的籌備、申請公辦民營,誠致教育基金會雖然未在宜蘭成功爭取到學校參與KIST學校的公辦民營申請,但在台東、雲林、花蓮三縣市則成功申請到三所KIST學校進行公辦民營的轉型工作。

經過一個學期,在三所學校校長與全體夥伴努力下,漸漸受到關注,個人也在二月教職退休後,正式加入誠致教育基金會,與KIST學校系統的夥伴一起努力,期待透過公辦民營不同的經營模式,在弱勢偏鄉地區可以提供不一樣的學校經營策略。

KIST公辦民營學校~KIPP理念的在地實踐

KIPP理念上雖然與誠致教育基金會不謀而合,以國訂課綱為本,更強調品格教育,回到台灣後,

如何將KIPP 關注弱勢族群、強調品格的教學化為在地連結的實際行動?

如何將其成功經驗為鷹架,依台灣國情與教育現場加以在地化?

發展台灣的 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理念體系學校,由理念轉化、組織運作到實體學校經營,都是相當艱鉅的挑戰,但如果因為困難而裹足不前,如何去突破目前偏鄉學校經營困難,甚至有許多偏鄉小校學生學力低落、教學困難的窘境?

非常幸運的,我們有一群勇氣與堅毅兼具的夥伴,在申請的過程與學校正式轉型以後,持續保持成長心態,借鏡KIPP的品格教育模式,所有的KIST學校以「努力學習,友善待人」(Work hard, be nice)為校訓,將「樂觀、熱忱、好奇、自制、堅毅、社交智慧、感恩」等七個品格能力置於核心,並且將它們融入組織文化、學校環境、課程架構、師生互動當中。用品格能力激勵內在動機,維持孩子在學業上的高動機與高成就,培養弱勢孩子面對未來生活、翻轉自己人生的能力,讓孩子具備「走出家鄉的能力,走回家鄉的品格」。

誠致教育基金會自 2012 年起創立「均一教育平台」,致力於提供孩子更平等的學習機會、創造符合現場教師需要的教學輔助工具,真正落實個人化教學雖然已經在部分地區的班級實現。然而,這樣的成果仍然遠遠不足,因為在教育現場中,除非以全校一家的理念去實踐照顧好所有學生,不然,總只是幾位熱血老師的無私奉獻而已,每一所學校總有類似的偏鄉角落,只有透過學校全面改進的策略,才有更多的可能去照顧到更多的學生。

品格能力的教學

越來越多的教育研究指出了「非認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 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這些非認知技能包含專注並持續於單一活動、處理失望和挫折、以及與其他學生交流互動的能力。心理學研究將這些能力歸結為堅毅、樂觀、社交智慧等「品格能力」(Character Strength),並且指出這些品格能力是預測孩子未來人生福祉最關鍵的指標。

這些品格能力的培養與過去台灣所強調的品格教育(品德教育)的方式有些差異。在一般公立學校雖然也強調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一般的課堂活動(或是學校的活動中)卻較少有具體的教學活動去實踐,大多僅止於宣導方式,或是教條式的宣教而已。

KIST學校將品格力的學習列為最首要的基礎工程,由SLANT的練習開始(在台東,學校把smile加上去),在全校性活動或是班級學習中刻意練習,讓更多學生能投入學習。

27331871_2052705648346522_2452132700169551715_n27332539_2052705705013183_9031526044707604604_n

(臺東縣桃源國小KIST理念公辦民營學校  晨會練習 SSLANT的情形)

附註:SSLANT 是KIST課堂上,協助學生投入學習的策略。
Smile面帶微笑,
Sit up鼓起精神挺直坐正,
Listen仔細聆聽說話的人,
Ask積極提問與表達自己的疑惑或想法,
Nod微微的點頭讓說話的人感受到「我有在聽你說喔」,
Track眼神跟隨著講者表示自己的專心與尊重。

 

P_20171128_103142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在學校和社群中教學,而不只是在教室中。如果我們是在學校而非教室裡教學,那麼孩子在走廊底的教室,以及在未來各年級的表現,都同樣重要。

因此,由學生上學進到學校開始,我們提醒我們的所有夥伴,學生到校時,將受到所有學校成員的歡迎。教師和學校領導人通過建模和大量高頻率的互動對話的過程來教導品格能力的行為規範細節,將品格能力的學習轉化為可見、可評估的行為規準,再透過晨(夕)會議中,在相關通訊(相關訊息通知)中,與家長,與學生交談,在品格能力報告卡中,這些日常行為將會被公開發表,並於集會期間,將學生在生活行為的進展發表,以聚光燈式亮相, 在非正式的時間裡,這種行為我們也鼓勵老師以極大的熱情注意和慶祝學生的品格力表現。(參考Aaron Brenner的信念架構培訓文件,The Saphier Protocol & Belief Framework)

其中所運用的學習架構模式,就是參考Jon Saphier (Research for Better Teaching) 的Saphier Protocol

  1. Name It.(命名它)

  2. Assess It.(評估它)

  3. Protect It.(保護它)

  4. Celebrate It.(慶祝它)

如同在參考文件所分享的,品格行為能力在一般日常生活中,因為不像知識的學習,要說出這個行為,以及當它出現在什麼時候,看起來什麼時候是錯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才有辦法具體學習到,老師必須要會教它,老師必須會以各種方式教它。 然後必須通過評估來關注它,看看它是否真的有效。 為了防止它消失,就像我們看到不幸發生了無數次,必須保護它 – 談論它、引用它、請求它,並把它編織到一切核心教學活動與集會中。 最後,當它發生時,必須慶祝它,跟孩子們談論為什麼慶祝它,並在學校中使它成為一種具有感染性的行為。。(翻譯自Aaron Brenner的信念架構培訓策略,The Saphier Protocol & Belief Framework)

如何在學校整體經營的大環境中macro structureu營造與教學歷程的微時刻micro moment中,將品格教育與學習力連結,是我們這三所學校夥伴最重要的挑戰。

透過KIPP系統中卓越教學架構的指引,我們的老師不斷透過以下重要步驟,在課堂上與學校活中,刻意練習學生所需要的品格力。

  1. 信入並體現品格(Believe It and Model It)

  2. 為品格命名(Name It)

  3. 介紹符合品格的具體行為( Find It)

  4. 感受品格的正面力量(Feel It)

  5. 整合品格於課業或生活(Integrate It)

P_20171206_094846

P_20171128_085631

當然,如果有機會到學校看看我們的夥伴如何經營,對於這樣的教學連結,一定更有感。

半年下來,已有相當的成果,第二學期即將開學,就把教職退休轉職後的第一篇文章,以分享KIST學校的品格力學習開始吧!


想要更了解知道目前三所學校,請到這些網站與臉書粉專看看:

  1. 關於KIST學校系統:http://kistschool.org/
  2. 臺東縣桃源國小KIST理念公辦民營學校
  3. KIST拯民國小
  4. 花蓮縣三民國小
  5. 哪些恐懼會讓您裹足不前,無法幫助學生變得更好?~2015 KIPP年會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