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圍圈文化的Why、HOW、WHAT?(一) ~紀錄脈絡、學校文化轉型的起步

    

(圖:嘉義縣KIST光榮國小大圍圈)

這個記錄系列報導,KIST學校在協助新北市坪林國中進行公辦公營實驗教育轉型歷程中的工作紀錄整理,主要的對話內容由宏達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宏達)黃素雲執行長(Maggie)、坪林國中歐志華校長與我(柱督)兩次三方對話的實錄剪輯而成。

宏達與誠致兩個基金會合作,在坪林國中推動KIST學校轉型工作,宏達在基層學校長期推動品格教育的推廣工作,KIST聯盟學校經營中,學生品格力的發展是是三大核心之一(品格力、學習力、文化力),因此藉由Maggie到校協助進行品格教育方法論推動,加上宏達X誠致X坪林每月定期三方對焦工作會議的推進與檢討,因此每次會議檢討幾乎都會產生非常深入的討論。


對話人員:宏達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宏達)黃素雲執行長(Maggie)、坪林國中歐志華校長、我(柱督)。

紀錄:郭孟庭  整理:吳明柱

本文重點:

紀錄脈絡、學校文化轉型的起步

圍圈的目的

如何開始設計與進行圍圈

閱讀全文

什麼是文化回應式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Strategies CRT)?

什麼是文化回應式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Strategies CRT)?

本文翻譯來源:https://www.northeastern.edu/graduate/blog/culturally-responsive-teaching-strategies/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學生、他們的經歷、成長經歷和背景都發生了變化。教室現在反映了不同種族、文化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因此,教師教育這些學生的方式也必須改變,東北大學專業研究學院助理教授 Cherese Childers-McKee 說。這些轉變的教育方法之一被稱為文化回應式教學。

下面,我們探討文化回應式教學的概念,將其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比較,並提供一些策略,您可以使用這些策略將這種方法融入您自己的方法中。

文化回應教學(CRT),或廣稱為文化相關教育(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CRP),是一種教學法,它認識到將學生的文化參考納入學習的各個方面的重要性。傳統的教學策略強調師生動態:教師是專家,嚴格遵守支持標準化考試的課程,而學生接受知識。Childers-McKee 說,這種教學方法​​已經過時了。

“如今,教師的教室更加多樣化。我們面前沒有背景或經驗相同的學生,所以教學必須不同,”她說。“它需要建立在個人和文化經驗及其先驗知識的基礎上。它需要以正義為導向,並反映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背景。這就是我們談論文化回應式教學時的意思。”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