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圍圈文化的Why、HOW、WHAT?(一) ~紀錄脈絡、學校文化轉型的起步

    

(圖:嘉義縣KIST光榮國小大圍圈)

這個記錄系列報導,KIST學校在協助新北市坪林國中進行公辦公營實驗教育轉型歷程中的工作紀錄整理,主要的對話內容由宏達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宏達)黃素雲執行長(Maggie)、坪林國中歐志華校長與我(柱督)兩次三方對話的實錄剪輯而成。

宏達與誠致兩個基金會合作,在坪林國中推動KIST學校轉型工作,宏達在基層學校長期推動品格教育的推廣工作,KIST聯盟學校經營中,學生品格力的發展是是三大核心之一(品格力、學習力、文化力),因此藉由Maggie到校協助進行品格教育方法論推動,加上宏達X誠致X坪林每月定期三方對焦工作會議的推進與檢討,因此每次會議檢討幾乎都會產生非常深入的討論。


對話人員:宏達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宏達)黃素雲執行長(Maggie)、坪林國中歐志華校長、我(柱督)。

紀錄:郭孟庭  整理:吳明柱

本文重點:

紀錄脈絡、學校文化轉型的起步

圍圈的目的

如何開始設計與進行圍圈


這個系列報導除了分享我們如何與學校同在,共同推進新方法到學校,藉由長期穩定的陪伴策略,協助公立學校轉型歷程較為完整的補充說明外,藉由志華校長在工作會議上的提問,真實把推動改變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來,讓協作的夥伴可以共同思考如何解決,然後逐步往前推進。

非常感謝志華校長的提問與Maggie分享,基金會後台夥伴郭孟庭的完整紀錄,讓我有機會稍作整理、下標、註解與補充說明,產生對於「圍圈」,這個KIST學校文化經營的重要策略之一的輪廓與細節,可以更清處一些。

對話過程部分內容較為瑣碎,為利於閱讀就部分刪減、整併,並整理條列,部分內容我用個人理解加記標註或補充說明,大小標題為了提綱挈領由我外加,為了讓紀錄更具可讀性,部分談話的內容順序,我也有稍作調動,將類似的概念或是提醒整合在同一區段,歡迎大家閱讀、參考,並在學校場域中刻意練習。

因為訊息量很多超過1萬字,預定以四篇報導,詳細公開我們如何開展學校轉型工作的協作。

第一部:學校文化轉型的起步

品格推動進展為學校轉型重點工作,由建立圍圈文化開始。

志華校長:KIST學校轉型的第一步,建議由圍圈文化的建立開始。(2022年10月20工作會議)

 KIST聯盟協助學校轉型歷程中推動首要的導入策略,就是「圍圈」策略的推進。因為推動學校轉型的工作相對來說複雜且困難,有課程內容的變革、教學模式改變、學校行政效能提升等等工作需要進行,如何藉由教師研習、領導人研習的工作推進,而後在學校中落地實踐,都很難在短期可見成效,並且讓學校同仁感受的轉型的成功,KIST在協助學校轉型的經驗中發現,「圍圈」策略是較容易切入,並且可以在各個不同層面的學校運營中出現,因此,都會建議學校優先導入「圍圈」策略。

志華校長:第一次 Maggie 帶大家研習,因為有公務沒有一起參加,有詢問夥伴感受,在研習前 Maggie 有特別來和夥伴對焦對研習的期待和模式,訂出四個方向,一個是圍圈,這次的研習大家回饋很有收穫、實用。Maggie 以圍圈帶領,再進行分組討論,比起以往講概念,這次更實際、可以直接知道怎麼運用,不用做太多遷移。

圍圈的目的

>> Maggie:

當天主要有實際操作,也有給簡單的框架,在做小組、互動時讓孩子有機會分享,談到圍圈主要有三種目的:

  1. 建立夥伴關係(分享心情、情緒抒發、分享對單一事件的不同觀點….)
  2. 教學上的目的(可作為出場券或是小總結分享)
  3. 解決班級紛爭、衝突等問題解決
  4. 學生活動(或是學校活動)結束後,進行PDCA流程檢討與回饋反思時(柱督補充)

(圖:校外活動後的圍圈)

學校同仁規劃活動或老師在教學準備時,思考要進行圍圈時,可思考主要目標是哪一個,或是綜合考量多重目的,引導參與者參加圍圈時,可以預先設計回饋議題,,可以讓參與者更聚焦,讓平等話語權、相互學習、分享的圍圈文化逐步建立,對於學校轉型與組織文化重建,會很有幫助。

如何開始進行圍圈

要圍大圈或是小圈?

>> Maggie:

請老師思考,無論是導師或科任老師,要用什麼方式和孩子進行應用哪一種圈,以及如何安排。

  1. 如果要討論某些議題,比較學術、學習上的討論,可以讓學生先有兩兩分享的機會。
  2. 建立學生對於提問的回應,有屬於自己的答案,老師要先設計提問,並讓孩子能夠先思考答案,用到技巧 think-pair-share。
  3. 先讓學生習慣分享之後,再來就是用大圈的方式做分享或是在全班大堂裡分享。兩兩分享時的益處是,孩子有機會針對問題有自己的想法,建立信心後,能夠在更開放的群體裡做分享,有時候孩子不是沒有意見,班級裡比較積極的人就會佔據了發言的機會,其他孩子的聲音比較不容易出來。(先配對練習在全組或全班分享)
  4. 操作時先做大的圍圈,目的在建立當天的 check-in。check-in 也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利用一個說話工具,拿到說話工具的人才可以發言,其他人要傾聽,直到說話工具回到第一個人手中。(人人都有發言權)
  5. 老師應該思考圍圈的目的,孩子有選擇可以跳過,或是協助有困難孩子克服分享的挑戰。(盡可能聽到孩子發出的訊息)
  6. 讓大家練習表示當下的感受,大部分老師在當時可以清楚、精準的表達感受,使用的情緒語詞很豐富,有老師表示期待、很累、很無聊等。(尊重與接受所有人的感受)

圍圈的雙重目的~SEL社會情緒學習發展與學科學習

  • 圍圈不一定是只針對團體建立關係,也可以藉由課文的某個單元或主題,邀請學生針對內容理解做圍圈,讓學生有多的機會和不同夥伴做分享,
  • 老師再根據大堂的回饋做搜集。

圍圈任務設計

圍圈練習1:任務安排

  1. 第二個圍圈是兩兩一組面對面,形成內、外兩個圈,
  2. 出一個題目,讓大家分享對於事情的看法,兩兩談過之後再交換夥伴,視問題複雜程度可重複交換夥伴,直到換夥伴結束後回到大圈,
  3. 針對兩兩分享時,第一次和第二次(或多次)的分享有沒有不一樣,老師可丟出問題讓學生在大圈裡分享他們的學習。

圍圈練習2:形成對話圈

  1. 最後一個圍圈練習是圍成大圈,做 dialogue circle,
  2. 針對某個議題做討論(針對剛完成的活動淡蘭古道發表看法),由一個人先表達看法,指定下一個人針對剛剛的說法回饋,
  3. 第二個接棒的人要先複述上一個人、並發表看法,
  4. 大家對於這個圍圈都很有興趣,因為必須聚焦在對話裡頭。當天參加約 15 個,有老師還沒參加到第三個圈就先離開。
  5. 最後的圈進行的蠻順,前面也有兩次練習,大家感覺比較自在,可以看出有些老師在第一次的圍圈是有點尷尬的。(老師也需要刻意練習)

(圖:老師研習工作坊結束後的圍圈)

分享完圍圈文化的建立與如何進行後,新的方法論引入學校,並且想具體落實到日常的學校活動與課堂教學中,同仁必然要遭受種種挑戰,下一篇,我們將持續追蹤這個課題,在實踐中累積手感,並且與同仁一起解決過程中的挑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