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老師們刻意練習與推動成果追蹤~關於圍圈文化的Why、HOW、WHAT?(三)

這個關於KIST學校推動圍圈文化系列報導第三篇。刻意練習是新的改變方法論進到學校後,是否得以成功的關鍵。改變小團隊,除了知識面與技術面的學習外(知道是什麼與如何做),持續的練習、追蹤成果、尋求專業回饋的PDCA循環,是新的方法論,是否可以真正落地,並且發展出校本特色的關鍵。

本篇重點:

  1. 新策略導入後的挑戰與回應
  2. 定期回顧新策略推動的緣由
  3. 利用圍圈產生人跟人的連結,發展社會情緒學習
  4. 在國中班級推動圍圈文化的挑戰與回應分享

 

 

 

 

前情提要:這個記錄系列報導是KIST學校,在協助新北市坪林國中進行公辦公營實驗教育轉型歷程中的工作紀錄整理,主要的對話內容由宏達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宏達)黃素雲執行長(Maggie)、坪林國中歐志華校長與我(柱督)兩次三方對話的實錄剪輯而成。

對話時間:2022/4/22

一、關於圍圈實踐的挑戰與回饋

>> 志華校長的發現與提問:

  1. 上一次的圍圈複習,大家分享實際推動進展。第一次分享完後,真的有在帶的夥伴蠻少的,已經距離一個月了,有在做的是DD,簡單幾分鐘、議題信手捻來,另外還有CC,其他夥伴比較沒在實踐,當天其實有點失望,在思考要怎麼做讓夥伴動起來。
  2. 剛剛才從一個夥伴的圍圈回來,因為第一次做比較沒把握,找了兩個教務處的夥伴一起,大家在分享經過一個學季的課程,班上可以怎麼變得更好,感覺很不錯。
  3. 前幾天另一位七年級導師,也在英文課帶同學做足球比賽後的圍圈,剛好課程接在比賽後,讓大家分享心情。另一個班級狀況比較多,前兩天也做了一次圍圈,即便研習時聽到大家沒在動,但第二次研習完後,有感受到夥伴被影響,慢慢開始有更多夥伴在做,持續分享有做的夥伴班上的改變,希望能更鼓勵其他人踏出第一步,沒做的夥伴感覺有點擔心,要做得很好才能嘗試。
  4. 有和 Maggie 討論第一次其實不用門檻設太高。
  5. 大家也有提問,圍圈一定要大家做成一個圈圈嗎?有時候是課程中有 5-10 分鐘想做圍圈,課桌椅是否可以不用動?讓大家維持原本的座位,輪流分享,或使用對話圈,大家比較不會覺得為了圍圈還要調整課桌椅,這也是可能影響大家比較不願意做的原因,怕影響課程進行。

二、定期回顧新策略推動的緣由

圍圈為何要用圓圈,而非排排坐?

>> Maggie:各種不同形式都可以,或維持在原來的座位上。

回到事情的本質與目的:為何要圍圈

>> 柱督:

會先談圍在一起有什麼好處?用圓而不是排成一排,一定有什麼好處?

柱督說明如下:

  1. 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反應、表情等,在講的人其他人對他的回饋也很重要,
  2. 建議不管是大圈或小圈,各自有自己的圍法,要回到圍圈會帶來什麼好處,通常建議還是圍圈。
  3. 建議可以不用動桌子,只要站起來就可以,
  4. 重點在互相交流,要不要坐下來可以保留彈性,有些場域可能不適合坐下來,大家站著圍在一個圈裡,可以看人多人少,讓大家更緊密一些,
  5. 圍在一起聲音也不用很大聲,孩子都可以聽得很清楚。如果是排排坐,有時候不容易聽得到或看得到講話的人,在 SSLANT 裡 T是追蹤說話的人,就很難做到。
  6. 特別是國中小孩子都會比較客氣、害羞,有些人講話很小聲,如果透過小的圍圈去練習面對大家,可以克服一些心理障礙技術性的問題。
  7. 如果老師這樣問,通常會先反應為什麼想這樣做?想帶來什麼?不只是一個形式,形式化會沒有意義,
  8. 老師們會慢慢看見好處,只要一兩個人開始做,其他人用鼓勵的、幫忙解決他的困難,做的人越來越多且出於自願,容易達到我們想看到的目標。

三、利用圍圈產生人跟人的連結,發展社會情緒學習

>> Maggie:

關於圍圈一定要大家做成一個圈圈嗎?可以用教室原來的座位安排嗎?

Maggie建議校長,不用直接回答可以用教室原來的座位安排。

  1. 重要的是,如果老師要開始做,先用圍圈的方式開始進行對話,讓老師和孩子都清楚,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形式,但其實就是人跟人的連結,可以用很靠近的方式來針對這件事分享想法、用容易對話的方式來探討,
  2. 如果是原本桌椅的方式傳說話棒,沒辦法看見所有在場的人,用圍圈的形式,一個人在講話,所有其他人都可以看得到,他也同時在和其他人連結、溝通,不是只有單向的。
  3. 當天練習的時候,發現圍圈是一個很神奇的事情,圍圈會讓人比較傾向開放、分享真實的想法,
  4. 希望老師先去體會圍圈帶給班上孩子不一樣的體驗是什麼,只要老師想要做,可以找到各種不同的方法、空間,
  5. 比較擔心的是這個問題回答可以,老師們就用自己的想法去做圍圈,沒有真正去嘗試、體會圍圈帶出來的效益。
  6. KIST公辦民營學校都有在做圍圈,是一個特定的 practice,是大家很熟悉怎麼操作、文化的一部分,碰到什麼事情大家就很快知道要來圍圈。如果可以學會圍圈的技巧,孩子可以不用仰賴大人、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沒有可能在文化裡頭放進圍圈?

四、在國中班級推動圍圈文化的挑戰與回應分享

>> 志華校長:如果是用班級去推動,有學校層次與班級層級的挑戰,目前有幾個預定嘗試的想法如下:

班級層級

  1. 一個是導師和任課老師。老師比較有自己的想法,研習不一定會參加,有一位當天有來。
  2. 當天問到有沒有圍圈,回答常常和學生有對話、這就是圍圈,該位老師比較不容易被影響到,認為他們本來就有在做,
  3. 另一位導師帶班也有自己固定的方式,會讓孩子分享但不是用圍圈。
  4. 任課老師裡,有幾位夥伴很有熱忱想做,但會遇到授課時間不足,所以才希望可以用簡易的方式、在他的課程裡面能夠進行的,比較無法有系統地推動。

學校層級

  1. 每週有一次朝會,因為全校人數比較多,除非變成小圈圈,如果要大家一起圍,難度會比較高,小圈圈可以討論看看,是否定期進行,帶開圍完再回到大圈,
  2. 下次主任會議可以再討論。朝會規劃是OO處,主任因公沒有參加研習,對於圍圈的認同也許和我們的期待不一樣,
  3. 所以現在比較想做的就是OO處,但主任又怕強迫別人做不想做的,有些事情比較容易卡住。
  4. 下次主任會議會再提出,是否用學校機制去推動,個別老師還是會慢慢去推,對新老師比較有影響,資深老師當初是願意做實驗教育的,但遇到研習就比較不常出現,會需要再溝通。

圍圈:KIST分享、交流、連結的重要工具

>> 柱督補充:

  1. Maggie 特別提到KIST文化,分享、交流、連結,如果把這三件事情當成重要的目的,要在學校創造這樣的文化,交集起來的策略就是圍圈。
  2. 圍圈不用花費老師太多的時間,例如每次週會結束,花個幾分鐘的時間,大家圍成一個小圈分享收穫或看見,或是出外比賽,孩子會自動聚集起來圍成一個圈,分享今天沒做到什麼。
  3. 透過這個方式培養出自我覺察和反思。如果沒有撥出重要的時間和機會、創造出舞台,在談品格教育都會變成比較宣教式的,因為沒有從內在覺察開始、反芻過後的收穫。
  4. 孩子要講話會重新去組織和思考。教完之後,孩子提取了多少重點、細節,讓孩子說說看(teach back)可能比老師自己把十分鐘講完更重要,怎麼把類似的概念、策略,在學科或是平常落實,是有效的策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