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下學期教育農園推動成果

附件2

宜蘭縣東澳國民小學107學年度下學期教育農園推動成果

高年級

一、「教育農園」建置情形

(一)校園內(多項請詳列):

耕種地點

(花臺、花圃、盆栽、

空地、屋頂)

種植作物

種植面積

空地

糯米椒

125平方公尺

(二)校園外:

結合單位

耕種地點

種植作物

種植面積

二、農夫老師:□曾參加政府機關培訓之食農教育種籽教師

█校內教職員工 █學生家長 █社區志工 □有機/休閒農場

□鄉鎮市農會 □其他:

三、執行期程:108年3月1日~108年6月30日

四、成果照片

說明:整地除草

說明:施有機肥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說明:種下菜苗

說明:種下菜苗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說明:大約一個月後長出第一根糯米椒

說明:澆澆水、拔雜草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說明:採收

說明:採收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說明:學生體驗要怎麼切糯米椒-斜切

說明:仔細剝除飛魚乾裡面的刺留下魚肉

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

說明:烹調飲食-飛魚炒辣椒(糯米椒)

說明:試吃飛魚炒辣椒-學生豎起大拇指比讚

clip_image022

clip_image024

說明:植栽紀錄與回饋

說明:植栽紀錄與回饋

clip_image026

clip_image028

五、參加對象:

年級

班級

參加學生數

五年級

忠班

11人

六年級

忠班

7人

名稱

參加學生數

高年級

18人

六、種植時間表:

時間

耕種實務項目

(如:整地除草、種下菜苗、

疏苗間拔、除草、抓蟲、採收)

108/2/1-108/3/31

整地除草、施有機肥

108/4/1-108/6/30

除草、種下菜苗(糯米椒)、疏苗間拔、抓蟲、採收、授粉

108/7/1~

休耕、整地除草、施有機肥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下學期「健康體位」教學成果報告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下學期「健康體位」教學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健康體位

辦理日期:107年5月

舉辦地點:五忠教室

參加對象:五年忠班

活動簡述說明:

1.分辨健康體位的定義。

2.清楚知道「體位健康」。

3.能夠瞭解並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及飲食方式。

4.一個 52 公斤的人,如果身高 155 公分,則他的 BMI 為52 / (1.55 ) 2 = 21.6

均衡飲食與運動的重要性

clip_image002

學生運用計算機算算看自己的BMI

clip_image004

如何知道自己的健康體位

clip_image006

腰圍不超過:男生-90公分,女生-80公分

clip_image008

動一動:運動會前的大隊接力

clip_image010

跑一跑,以運動建立個人的健康行為

clip_image012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特色課程」成果報告

東澳國小107學年度「特色課程」成果報告(五年忠班)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五年忠班特色課程成果

辦理日期:107年9月~108年6月

舉辦地點:五年忠班、操場

參加對象:五年級學生

活動簡述說明:

一、上學期主題:藤編藝術、線織藝術、美麗的服飾、我們來編織、復古中國結、十字繡之美(共8節)。

二、下學期主題:泰雅族木雕、我們來雕刻、排灣族木雕、三義木雕、廟宇雕(共8節)。

三、教學重點:

J上學期:

1.能了解自己傳統的文化。

2.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3.能了解泰雅編織與生活的關係。

4.能知道泰雅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

5.能編織簡易的泰雅織布作品。

6.能由活動中培養鄉土情懷。

7.能了解中國結的由來及象徵意義。

8.能製作簡易中國結作品。

9.能了解排灣族十字繡的用途。

10.能製作簡易刺繡作品。

11.培養尊重不同種族傳統文化的態度。

J下學期:

1.能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

2.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3.能知道泰雅族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

4.能了解泰雅傳統木雕與生活的關係。

5.能製作簡易的木雕作品。

6.能了解排灣族木雕文化特色。

7.培養尊重不同種族傳統文化的態度。

三、教學時間:彈性學習時間實施。

四、教學省思:

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經過剝皮取得纖維、捻線、曬乾、漂白、染色……等繁複的過程,才能得到織布的線材。線材整經上織布機織成布後,再縫製成各類型的衣物、被子。泰雅族傳統以狩獵及禦侮的能力,來評量男子的社會地位。以織布技術的優劣,評鑑泰雅女子能否嫁得好夫家。早期的織布:給自己、家人,出嫁用。太魯閣族的織布:白底,條紋∼彩虹、河水。理線、整經,老人家用說的,就可以整經了。

雕刻是人類情感的抒發,也是族群意念的表達,其中排灣族與魯凱族可以說是台灣原住民中最善於雕刻的族群。雕刻器物的種類,以排灣族最多,包括家具、生活器皿、武器、宗教器物,甚至純欣賞的雕刻作品都有。最常見的雕像為人首與雙蛇,其次為裸身人像、動物及蛇紋、菱紋等。排灣族可說是台灣原住民中最精湛的雕刻藝術家。三義幾乎有一半的鄉民以木雕業維生,素材以樟木為主,也用檜木、檀香木。雕刻的作品包含裝飾品、日常生活用品,無論內銷或外銷都廣受喜愛。三義雕刻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師傅擅於因材施雕,常利用巨木原形雕成許多生動自然的作品。許多難以利用的奇根怪枝,經過師傅的巧手,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

課程名稱:藤編藝術(上)

clip_image002

課程名稱:線織藝術(上)

clip_image004

課程名稱:美麗的服飾(上)

clip_image006

課程名稱:我們來編織(上)

clip_image008

課程名稱:我們來編織(上)

clip_image010

課程名稱:復古中國結(上)

clip_image012

課程名稱:十字繡之美(上)

clip_image014

課程名稱:泰雅族木雕-認識雕刻(下)

clip_image016

教室布置

clip_image018

種苧麻

clip_image020

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

clip_image022

製作織布卡片

clip_image024

學生作品欣賞

clip_image026

上網查詢資料、分享報告

clip_image028

上網查詢資料、分享報告

clip_image030

看看泰雅木雕作品

clip_image032

課程名稱:排灣族木雕(下)

clip_image034

上網查詢紀錄泰雅族與排灣族木雕的異同

clip_image036

課程名稱:廟宇雕(下)

clip_image038

解說員導覽介紹

clip_image040

課程名稱:三義木雕(下)延伸活動-DIY

clip_image042

製作木頭餅乾項鍊

clip_image044

課程名稱:我們來雕刻(下)

clip_image046

延伸活動-製作陷阱

clip_image048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彈性課程活動

宜蘭縣東澳國小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及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性不性由你

辦理日期:107年9月27日、12月13日

舉辦地點:五忠教室

參加對象:五忠、六忠學生,18人

活動簡述說明: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彈性課程活動,特別考慮高年級的心理特質,透過影片的播放,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問題討論分享的形式,加上高年級共讀書籍,引導學生澄清男女生生理、心理、情緒、人際、刻板印象等性別平等觀念。

提問與討論畫說小學生性教育一書

clip_image002

學生寫學習單,老師在旁協助

clip_image004

分組上台寫出男女特質的異同

clip_image006

板書與討論男女特質相同、相異處

clip_image008

學生上台報告分享

clip_image010

學生上台分享自製剪報

clip_image012

學生作品欣賞(剪報、畫說小學生性教育學習單)

clip_image002[4] clip_image004[4]

clip_image006[4] clip_image008[4] clip_image010[4]

clip_image012[4] clip_image014

宜蘭縣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上學期高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一、 活動主題:性不性由你

二、 教學班級:五年忠班、六年忠班

三、 教學時間:107年9月27日(3節)、12月13日(3節),彈性課程6節,共計4時。

四、 教學者:徐嘉珍、漢筱婷老師

五、 教學目標:

1.檢視性別平等觀念的迷思或刻板印象。

2.檢視並尊重性別特質與處理情緒方法不同。

3.讓處於青春期的學生更了解成長與發育的過程及重點。

4.以正確坦然的態度面對青春期的來臨。

六、 能力指標:

1-3-4 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2-3-2 學習在性別互動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2-3-3 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情緒的方法,採取合宜的表達方式。

1-3-3-1 運用性與性別概念,分析個人與群體在工作、娛樂、人際關係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行為。

七、 教學活動一:

一、引起動機

◎身體青春了

1.播放相關教育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0TTKYmY5U

月經解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Nnjgd5r5A

性教育-小男孩長大了

2.老師歸納整理。

二、發展活動

1.問題討論:

(1)月經期間應該如何做好個人衛生保健?

(2)外出時月經突然來了,而且量很多怎麼辦?

(3)女生月經來了,男生該以何態度面對?

(4)月經所代表的意義?

(5)萬一懷孕了怎麼辦?

(6)生產與墮胎等問題。

(7)男性青春期的變化?以何態度面對它?

三、綜合活動

1.綜合歸納男女性生理變化、保健及情緒調適。

(1) 青春期女生生理變化:胸部、腋毛、陰毛及月經等。

(2) 青春期男性生理變化:喉結、變聲、 腋毛、陰毛及夢遺等。

(3) 成長過程存在著差異性,不必過於緊張。

(4) 月經期:保健-紀錄經期、充分休息、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注意保暖。衛生:每天淋浴、勤換衛生棉、陰部保持乾爽、穿棉質內褲。

2.態度:欣然接受青春期的到來,互相體恤關懷。

3.完成畫說小學生性教育學習單。

image

八、 教學活動二:

一、引起動機

◎我從哪裡來

1.請學生說說看「我從哪裡來」。

2.了解自我,學習生命的開始並珍惜生命。

二、發展活動

◎影片欣賞

1.生命的起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366yjr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6t-1Lr93U

2.討論與問答:

(1)每一個生命是怎麼產生的呢?

(2)母親的身體裡面發生了什麼?

(3)說說看影片讓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為什麼?

三、綜合活動

1.上台分享此活動的心得。

九、 教學活動三:

◎準備活動

學習單、電腦、單槍、國小性教育教學網路影片資源、榮譽優點獎勵。

一、引起動機

◎男女不一樣

1.說明本單元與活動一的主題、概略內容。

2.請學生說說看是要上什麼樣的課程內容,男生、女生有什麼不一樣?請學生說出男女生性別與外貌的不同。

3.網路影片資源-男女大不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afaItQxE

二、發展活動

◎影片欣賞

1.觀看性別平等教育影片:

(1) 性別平等微電影-男生,是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I43WakSMk

2016年9月19日明倫高中的學生,為倡導性別平等製作了這部電影,透過生活中的小故事來呈現我們時常忽略的性別平等。

(2) 微電影-換了性別才知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4xXaqhPkY

2016年5月23日育成高中微電影與動畫創作選修。

(3) 防制兒少性剝削-教材內容請參酌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5/m5_01_01_index

校園篇1~10

2.剪報:運用國語日報,請學生先搜尋與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新聞內容,剪下來並設計美編,寫下大意至少150字、心得至少150字。

3.男女○Í題:

(1)男女生的先天生理構造都相同?(Ⅹ)

(2)男生會夢遺現象,女生則會有月經?(○)

(3)男生在各方面都比女生聰明?(Ⅹ)

(4)男生不適合玩洋娃娃?(Ⅹ)

(5)男生最適合穿藍色衣服,女生最適合粉紅色衣服。(Ⅹ)

(6)在現代「男兒有淚不輕彈,女子無才便是德」,未必正確?(○)

(7)男生都很「勇敢」,女生都很「溫柔」?(Ⅹ)

(8)男生適合搬桌椅粗重工作,女生適合剪紙工作?(Ⅹ)

(9)做家事是女人的責任?(Ⅹ)

三、綜合活動

1.上台分享自製剪報。

2.討論與上台分享:

(1)請舉出一個行業原本大多都是女性,但現在也有男性加入?

(2)請舉出一個行業原本大多都是男性,但現在也有女性加入?

(3)請說出男生和女生相同之處?相異之處?

(4)請學生分組上台寫出男女生不一樣的地方。

2.總結歸納:

性別差異有可能存在,但是不要令差異或環境成為自我設限的因素。如果一直強調性別差異,有可能形成刻板印象,也可能讓人亂貼標籤,對女性不一定有利。我們應該善加利用各自長處,各盡所能,共同努力。學習尊重性別,建立性別平等正確的觀念。

十、 教學省思:

運用網路影片釐清性別平等刻板印象,同學之間應該相親相愛,互相合作。常以玩笑方式去觸碰同性的重要部位,顯然是一個很不尊重他人的玩笑,要孩子去分辨這是否為不舒服的觸碰,如果感覺不舒服就應該勇改的、直接的向對方反應「我不喜歡這樣」。學生的學習動機非常強烈,必須以健康的心理來面對青春期的轉變。除去性別的刻板印象及釐清迷思可以免除成長的尷尬,進而認識多元的性別意識,學習欣賞自我的優點,體貼關懷同學彼此扶持以渡過青春的苦澀。對性的態度,有的學生覺得骯髒不敢看,有的在偷笑,有的是竊竊私語;看完後讓學生舉手自由發表。以提問和討論的方式解決對性的迷思,並趁此機會教育學生正確的性觀念。

急救小尖兵-心肺復甦術

東澳國小107年度上學期「安全與急救教育宣導」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急救小尖兵-心肺復甦術

辦理日期:107年11月29日、12月6日

舉辦地點:二樓會議室

參加對象:五年忠班學生11人

活動簡述說明:

撥打119的注意事項、CPR的意義、正確的CPR流程、CPR的使用時機。意外事故應盡量預防,一旦發生時,具備急救技術,可以減少傷害的嚴重性。具備了急救技術,往往能幫上的是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以此鼓勵同學熟練急救技術。

校護示範哈姆立克急救法

clip_image002[8]

分組CPR實際操作

clip_image004[8]

三角巾托臂法

clip_image006[8]

學生分組練習若頭部受傷要如何包紮

clip_image008[8]

宜蘭縣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上學期安全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與成果報告

一、 活動主題:急救小尖兵-心肺復甦術

二、 適用年級:五年忠班

三、 教學時間:107年11月29日、12月6日,彈性課3節,120分鐘。

四、 教學者:校護曾勵鳳(徐嘉珍、漢筱婷老師協同教學)

五、 教學目標:

一、認知方面:

1.瞭解心肺復甦術的意義和使用時機

二、情意方面:

1.培養學生面臨危難時態度鎮定、勇敢而具有自信

2.關懷身邊的人身安全,並身體力行

三、技能方面:

1.能夠說出心肺復甦術的意義

2.能夠分辨心肺復甦術的適用時機

3.能夠說出心肺復甦術的實施步驟

4.能正確的操作心肺復甦術

5.能正確的撥打119求救

6.能在傷害發生時,使用適當的包紮材料與包紮法

六、 能力指標:

4-3-1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5-2-1覺察生活環境中的潛在危機並尋求協助

5-2-3評估危險情境的可能處理方法及其結果

七、 教學流程:

(一)準備活動

1.教師:

(1)蒐集相關資料。

(2)設計教案與活動。(CPR影片)

(3)準備及製作教具。(安妮2具、面膜或保鮮膜、酒精棉片)

2.學生:專心聆聽簡報說明。

(二)發展活動

1. 出示圖片。(一個昏迷倒地的人)

2. 教師問: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個人你的反應是什麼呢?掉頭就走嗎?相信同學們不會置之不理吧?!當你想幫忙他卻不知到該怎麼做時,那種感覺一定很無助吧?尤其如果眼前躺著是一個你認識的人。這堂課老師要教給大家這個很重要的急救技巧—心肺復甦術。

【活動一:播放CPR影片】

1. 教師放映心肺復甦術影片,學生欣賞。

2. 教師請學生回憶撥打119求救的注意事項。

3. 教師播放CPR操作流程的ppt檔並講解。

【活動二:CPR實際操作】

1. 將學生分成兩組,教師協同教學同時對兩組學生示範。

2. 美國心臟醫學會(AHA)2010年10月公布新版心肺復甦術CPR操作技術

新版CPR強調「叫(檢查意識)、叫(求救)、C(循環)、A(暢通呼吸道)、B(呼吸)、D(去顫)」等六個程序:

(1)「叫」(檢查意識):檢查評估病患意識,用手拍肩觀看病人反應。

(2)「叫」(求救):儘速打電話向 119求救,如果在室外,行動電話收訊不良,可改打 112。

(3)「 C」(循環):壓縮維持循環,亦即雙手環扣用力按壓病患胸部,用手掌根壓、手指翹起,按壓口訣為「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按壓速率 1分鐘約 100下, 1到 8歲小孩可用一手或二根手指壓,按壓深度小孩較成人淺,成人約 4到 5公分。

(4)「 A」(暢通呼吸道):暢通呼吸,即為病患壓額抬下巴。

(5)「 B」(呼吸):檢查病患的呼吸系統,用看、聽、感覺的方式檢查患者有無呼吸,如無呼吸則予以吹 2口氣,吹氣時須把病人鼻子捏緊。

(6)「 D」(去顫):電擊去顫,這部分必須待專業救護人員趕抵後以自動電擊器 (AED)施作。

3. 給學生輪流上來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4. 教師補充說明心肺復甦術的意義及使用時機,並提醒學生絕對不能用真人來進行練習,告知學生心肺復甦術同時可能帶來的危險性,只有在傷患的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才可使用。 (播放心肺復甦術簡介的ppt檔)

【活動三:包紮教學】

1. 展示並介紹各種包紮工具,包括三角巾﹙含帶狀三角巾﹚、彈性繃帶、網狀繃帶、各種敷料﹙消毒紗布、棉球、棉棒﹚等,並介紹各種材料的用途。

2. 教師示範三角巾踝關節包紮法,同學練習包自己的腳,教師現場指導。

3. 教師分別示範繃帶螺旋包紮法、三角巾托臂法。(可請幾位學生試試)

(三)綜合活動

教師總結:撥打119的注意事項、CPR的意義、正確的CPR流程、CPR的使用時機。意外事故應盡量預防,一旦發生時,具備急救技術,可以減少傷害的嚴重性。具備了急救技術,往往能幫上的是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以此鼓勵同學熟練急救技術。

五年級的多元評量

五年級的多元評量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

說明:數學運用附件將長方形拼貼組合成正方形,求兩數最小公倍數。

說明:數學求兩數最小公倍數,分組共同完成長方形拼貼組合成正方形。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說明:配合數學習作題型練習,找出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說明:數學、國語紙筆評量試卷,國語加入閱讀選擇與問答題。

clip_image005

clip_image006

說明:國語從課文找出好奇號、鳳凰號的異同,分組討論共同完成。

說明:國語每組學生呈現與表現的方式不同,專注學習並能發揮創意。

clip_image007

clip_image008

說明:國語替換詞語,運用便利貼寫上自己認為適當的詞語。

說明:國語配合國語習作替換詞語題型,讓學生唸讀句子是否通順。

clip_image009

clip_image010

說明:綜合活動分組上台板書。

說明:綜合活動男生女生人格特質板。

clip_image011

clip_image012

說明:彈性閱讀課程上台分享自由選讀書籍,說出喜歡的/印象深刻的內容。

說明:彈性閱讀課上台分享報告,也可說出概略故事;如果是我,我會

clip_image013

clip_image014

說明:彈性教育宣導寫下主題、交通狀況、危機處理方法策略。

說明:彈性教育宣導運用便利貼,學生將主題、危機處理策略貼示於黑板。

多媒材教學

多媒材教學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說明:議題融入課程教育宣導運用簡報呈現並說明,學生也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說明:彈性課程運用簡報看圖說故事,讓學生說說看。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說明:彈性課程交通安全教育宣導,運用內輪差影片提醒學生注意自身安全。

說明:用完午餐,導師於班級播放潔牙歌,學生能看影片學習貝氏刷牙法。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說明:協助本土語課程播放影音媒體,學生唱泰雅族歌曲。

說明:協助校護口腔衛生宣導,運用影片指導學生使用牙線步驟。

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活動

107年度宜蘭縣東澳國小辦理家庭教育工作訪視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我的愛心樹

辦理日期:107年9月17、20日

舉辦地點:本校五忠教室

參加對象:五忠學生,11人

活動簡述說明: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活動,透過愛心樹的故事傳達(祖)父母或家人不求回報的付出,期盼學生能將故事內容轉化成生活經驗,體驗老者的行動不便、視力模糊、四肢退化,感同長者身處環境並對家人表達愛。

先聆聽學習網路上,老師以故事方式朗讀

clip_image002[6]

學生朗讀-愛心樹PPT

clip_image004[6]

學生認真彩繪愛心樹

clip_image006[6]

欣賞學生作品-我的愛心樹學習單clip_image008[6]

宜蘭縣東澳國小107學年度上學期五年級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一、 活動主題:我的愛心樹

二、 適用年級:五年級

三、 教學時間:107年9月17、20日,彈性3節,共2小時。

四、 教學者:徐嘉珍

五、 教學目標:

1. 瞭解故事內容所傳達的意義。

2. 將故事內容轉化成生活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3. 對家人表達對他們的愛並加以回饋。

六、 能力指標:

I-2-3-3主動關懷家族成員。

七、 教學資源:

1. 愛心樹-說故事示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fG9mV54CE

2. 愛心樹-簡報https://www.google.com.tw/?gfe_rd=cr&ei=24rgV8i2MoL8mgXxzb64DQ#q=%E8%98%8B%E6%9E%9C%E6%A8%B9.ppt

3. 學習單來源參考-屏東縣東港鎮大潭國小

八、 評量方式:提問回答、故事朗讀、分享報告、課堂學習態度與表現。

九、 故事大意:

書名-愛心樹,原文名稱-The Giving Tree,這繪本是由希爾弗斯坦撰文及繪圖,該書描寫的是一棵愛心樹和男孩之間的感人故事。分別以男孩小時候、少年、成人、中年及老年等五個階段呈現,故事裡的愛心樹和小男孩就像是一家人,愛心樹就像是為了孩子付出全部,但不求回報的(祖)父母。

十、 教學流程:

1. 教師問學生,父母親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與形象,並請學生說明原因與舉例。

2. 繪本欣賞與朗讀:播放愛心樹PPT以及動畫後請學生朗讀。

3. 提問與討論:

(1)小男孩小時候是怎麼跟樹相處的?長大以後又是怎麼對待樹呢?

(2)樹為什麼都不會拒絕男孩的要求?樹這樣做都是對的嗎?為什麼?

(3)對於這樣的情形,你有什麼建議給予愛心樹或小男孩的呢?

(4)如果你是樹你會怎麼做?

(5)如果有一天你也像小男孩一樣對待那棵樹,你想樹是怎樣的心情?

(6)你會像小男孩一樣對待那一棵樹嗎?你覺得你會怎樣對待那棵樹?

(7)書中的愛心樹,指的是什麼人?小男孩指的是什麼人?

(8)讀完故事,你有什麼想法呢?或故事裡哪一段話令你最感動?為什麼?請用一段話整理出作者想要傳達的想法。請用完整的話說出來並上台分享。

4. 完成學習單:你的愛心樹有誰呢?請畫出你的愛心樹,在樹幹寫上名字,在樹枝或樹葉寫出他為你做了什麼,可以畫很多棵樹,變成樹林喔!(如附件)

5. 分享學習單內容。

6. 想想看,日常生活中是家人幫忙你比較多,還是你幫忙他們多呢?

7. 為什麼家人願意為你付出?你願意為他們付出嗎?

8. 將學習單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十一、 教學省思:

藉由閱讀、朗讀、討論、上台分享回饋愛心樹的故事,學生可以想想家人為自己做了那麼多,自己到底為家人做了些什麼,更能體貼長者的不便並主動關懷協助長者。學生分享:家人在我小時候會餵我吃飯、陪我看書、教我作業。媽媽替我買衣服、做家事;爸爸會幫我們處理家裡壞掉的地方,辛苦工作賺錢養我們,幫我們買需要的東西;爺爺奶奶會幫我洗碗,他們支持我、照顧我;哥哥會教我功課。大部分學生認為書中的愛心樹指的是父母,小男孩是兒子;也有的學生認為是兒時玩伴,男孩是大樹的好朋友。除了家人是我們的愛心樹,我們也可以成為家人或朋友或更多需要幫助者的愛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