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省思—學長帶來那道光

https://photos.app.goo.gl/GRVucY8WNniAsCUM2

上週四,就讀成大的孩子傳訊息給我:明天可以去做實驗給你們班看嗎?

收到這麼自動付出的邀請,當然要立刻答應。

當天晚上,大三的孩子舟車勞頓一天終於回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實驗。他說:既然要做實驗,怎麼可以失敗呢?

我最欣賞的是這孩子接下來說的話:如果真的失敗,就表演怎麼出糗。

哈哈!這孩子既保有自然知識,又保有面對失敗的豁達,一定要讓仁寶認識。

問他需要多久?孩子說:只要給我十五分鐘就行了。

星期五最後一堂課,大三的孩子跟在我身後進教室,仁寶說:好高喔!好帥!

我在心裡微笑:第一眼印象不錯,之後上課應該會很順利。

大孩子快速自我介紹後,就簡介光的特性。

我還在擔心仁寶才小學三年級,能聽得懂光的故事嗎?大孩子已經著手第一個實驗。

將雷射光束指向一壺水的漏洞,光竟隨著水流漏進大水盆。

仁寶驚呼:哇!怎麼會這樣?

大孩子問大家:這是反射還是折射?

仁寶照字面感覺:折射。

大孩子在黑板上畫出光行進的路線,一路反射到底。

仁寶說:原來這樣是反射喔!

緊接著大孩子拿出手機,上面放一塊立體透明片,仁寶在透明片中看到一張臉,又是一陣驚呼:哇!我看到了,臉耶!

大孩子問:這次是因為光的什麼特性呢?

有人猜:折射

有人猜:反射

大孩子問:所以是哪一個呢?

大孩子在黑板上畫出這一次實驗光的路徑,說明光如何反射。

任反問:為什麼上面看不到?

大孩子沒有強調眼睛的位置,所以有些仁寶搞錯光的方向。

最後一個散射的實驗,在電腦中操作,我沒機會看到結果,只看到仁寶一個個睜大雙眼瞧。

我想起前一晚大孩子說的:我的實驗是魔術喔,孩子一定很喜歡。

午餐時間早已超過五分鐘,仁寶吵著:學長沒關係,今天不用吃飯,繼續做實驗。(平常自然課,都沒這麼投入,仁寶很照顧學長?還是真的很愛看實驗?)

為了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星期五中午可以和學長邊吃邊聊。接下來,教室前方就是以大孩子為中心,仁寶在旁邊畫了一個小圓圈,不斷的詢問光的故事。

直到放學,仍有一小堆光的死忠粉絲,不願離開。

大孩子晚上問我:今天算成功嗎?我好像沒有說清楚。

我還沒回答。

仁寶覺得呢?

我覺得大孩子帶來一道光(形象),讓仁寶看見某一種未來的方向,這樣就夠了,有沒有說清楚並不重要。

後省思—報導竹林

要三年級小孩掌握新聞寫法,至少要一個月一系列課程。目前班上正在製作竹林國小校慶報導,採簡易格式,先讓孩子學製作報紙的基礎。

以竹林國小報導為發端,延伸至永和寺、五分車、林場等周邊報導,最終目標是整個竹林社區的報導。

這份報導包含連續兩週的採訪,先調查竹林國小的歷史,再調查竹林國小的改變,最後是竹小人的故事;除了採訪,還有校慶活動現場體驗,詳實的活動紀錄。

為了讓孩子負擔小一些,全班分成四個報社,每個報社七人各負責一個主題就好。

七個主題:

報導頭版、竹林國小的過去、竹林國小的現在、竹小人這樣說、竹小人那樣說、竹林活動報導一、竹林活動報導二

製作報紙的基本要求

1.框線要直,先用鉛筆畫草稿,再用彩色筆將線條加粗。

2.文字要端正,盡量讓文字大小一致(細分大中小標)。

3.標題要清晰,樣式可以設計(鏤空、圓字、方字…)

4.紙張要平整,不能破損。

頭版架構

1.需有直立式報紙名稱,各報社必須討論決定。

2.需有最吸引人的頭版報導標題、照片和內容。

3.需有報社發行人名字,由社長掛名。

其他版架構

1.先畫分隔線,標示日期、報紙名稱、版別。

2.要設計大標題名稱,例如竹林國小的過去,也可以自己發想,例如竹林話說從頭、竹林好久以前….(名稱設計也是一門學問,這次的報紙不打算要求)

3.要有報導框,形狀大小不一,但不要有太多空白。

4.剩餘空間設計成笑話框、猜謎框、廣告框、漫畫框。

頭版內容寫法

1.開頭寫【記者/@@報導】

2.盡量用問句、想像的畫面,來吸引讀者。

3.結尾寫詳見第幾版。

4.利用版面小空隙,置放各版摘要。

其他版內容寫法

1.決定寫幾則報導,不同人、地點、建物或活動,就該寫在不同報導中。兩則報導就下兩個中標題,比大標文字小,約是內容文字的十倍大。

2.開頭寫【記者/@@報導】,往下寫新聞重點(人時事地物)。

3.換段寫活動經過、歷史經過、採訪經過。經過要有細節,一開始如何,接著發生什麼,最後結果是什麼。

4.結尾加上記者本人的評語(感覺),亦即結論。

空隙處寫法

1.要有中標(報導小插圖、笑話一則、猜謎時間、漫畫隨筆、@@廣告)

2.內文與中標不同方向,如果中標是直立,內文則橫寫,依此類推。

3.格式自由,可以自己創作,但若是廣告,要販賣的用具需特寫,可以特寫文字或圖片。

4.所有小插圖,都用旋轉蠟筆上色,務求畫面乾淨。

從上禮拜二至今,報紙製作課程已經進行三堂課,目前完成度最高的報社是柔柔報社,希望其他報社能加緊腳步,未來還有社區報導等著呢。

後省思—社會期中考實作(開下午茶店)

https://photos.app.goo.gl/FIDEFtWH9JMMmeTG3

前幾次社會課,先訪問商家開店須知,再賺取開店資金,前往喜互惠聰明消費,所有準備都為了開店。

店長、副店長得分配工作,提醒工作進度;規劃下午茶店擺設,訓練服務生;確認食材用具數量,收集意見調查表、菜單;開店現場得考驗臨場反應,不能怠慢客人,須隨時調度資源與人力。

服務生則需要保持笑容,面對客人千奇百怪的需要,都能立即滿足。端杯盤時,要注意平衡感,從容進行。最後點餐時間,要給客人服務滿意表,還要收齊。

點心、飲料師傅需要短時間內,調理食物溫度與濃度,杯子要保持清潔,點心擺法要講究。

清潔工讀生要聽從店長指示,隨時清理桌面,收拾大廚製造的垃圾。

街頭藝人和放映師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點子,小陸想在客人面前表演笑話;叡想放影片,至於他是怎麼想的呢?要問他本人。

14:10鐘聲響,漫不經心組準備開店,搬桌子、排座位、放食物…,場內手忙腳亂,場外歡樂組非常有秩序地在走廊排隊。

 

14:23正式開店,服務生們隨桌服務,昀和柔精準到位的服務,博得許多客人肯定。

剛開始,教室內無處不是【這位客人請問您要點什麼呢?】;過五分鐘後, 【先生,這是您的餐點,請慢用】此起彼落;開店約十分鐘,【小姐,請您先欣賞影片,師傅已經在趕工。】漸漸響起。

我只須要當個評鑑人員,觀察著下午茶店的一切。

客人也扮演的恰如其分。

有人舉手:【店長,請問還要多久我的餐才會來?】

有人輕聲:【副店長,你們巧克力太淡,可以濃一點嗎?】

小陸不斷地誇店員:【你們的餐點太好吃了,服務的很好。】

吧檯飲料師傅誠拿出專業的器具,慢慢地泡著各種飲料。一旁臻忙碌的擺盤,慢慢地數著數量。

清潔工讀生敬和凱,盡責地四處巡視,一有垃圾立刻處理。

整家店營造出溫馨輕鬆的氣氛,服務人員臉上都掛著笑容,是四顆星名店。(可惜還是有出現路人甲乙店員,無法給五顆星)

15:00鐘聲響,輪到歡樂組布置。歡樂組有兩位服務生請假,店長、副店長得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店長庭正想處理時,有人大喊:桌子要怎樣擺啦?

 

15:15雖然還沒準備好,不得不開店(門外餓翻的漫不經心組已經快暴動)。

這組的服務生特別害羞,說話聲音幾乎聽不見,整家店不是客人咆哮聲,就是飲料師傅珉大叫的聲音。

客人彧:飲料太燙了吧!

師傅珉:就都是熱水阿,你可以不要喝啊!

幸好副店長楨及時協調:好,我們知道了。

整家店氣氛火爆,還好有街頭藝人小陸跑到各桌,表演誇張的動作,緩和客人的情緒。

漫步經心組似乎財力雄厚,不斷加點,我在一旁看著所有店員慌張的神情。

唯獨清掃工讀生陽,靜靜的掃地。

點心師傅琰充滿活力,不斷地喊:洋芋片還剩下一點點喔,趕快加點喔!

閉店前十分鐘,我都會問:誰是最佳服務生?這一組公認的是巧和晨。

歡樂組適合當客人,有禮體貼;漫不經心組適合服務,臨場反應能力強。

我喜歡從活動中,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孩子因為這活動,升起開店的嚮往呢。

PS無論哪一位服務生,都有支持者呢。

後省思—物的靜態動態描寫

星期四,先教孩子靜態描寫。為了引起孩子描寫的興趣,我回到「描寫的本質」。人何時需要描寫一樣物品呢?

比如受母命之託,小孩必須要到雜貨店買一樣物品,母親就有描述物品的必要。如果在教室內,不玩支援前線,可以怎樣玩呢?

我要求孩子找教室內的物品來描寫,讓題目範圍限定在教室,一方面容易找目標,另方面容易描寫。能在限定時間(15分鐘)內完成,限定物品的書寫,就能上台出題給同學猜。

描寫哪些特點才能讓人容易猜呢?

1.位置(如果不在教室,會在哪裡呢?)

2.形狀(直接寫形狀,千萬別寫「它的形狀是##形」)

3.顏色(直接寫顏色,千萬別寫「它的顏色是#色」,如果形狀顏色語句短,可以用「而且」連接)

4.紋路(以「上面」開頭,才能連接語句)

5.感受(這樣東西散發的氣味、引發人類的感受…)

以小宇的作品為例

( )在洗手台,它是圓柱體而且是透明的,上面有很多小細紋,看起來很髒。

請問(),是什麼呢?

後來有10位同學有機會上台出題,台下同學猜題時相當踴躍。

今天教孩子動態描寫,本著一樣的理念。請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15分鐘)寫完,就能找人一組,以高分的作品為主,一人說一人演出動作,讓台下同學猜。

此次限定的內容為大自然物,像是動物、植物、無生命物…等。

動態描寫的特點是哪些呢?

1.位置(當物體運行時,會在什麼地方,會影響到聽者的想像。)

2.動作1(物體一般動作會是什麼?每種物品何時會動,怎樣活動呢?)

3.變化(物體移動到不同的位置是變化,做出不同動作也是變化,出現另一種反應是變化,引發另一種結果是變化…)

4.感覺(物體運動的樣子讓人聯想到什麼呢?引發人怎樣的感受呢?)

以小宇的作品為例

( )在天台旁,它筆直的長著,夏天穿著綠色的襯衫,冬天變成咖啡色的厚外套。它一年換一次衣服,我感覺它好髒啊。

請問( ),是什麼呢?

小宇找珉一組,珉幫忙演()。

許多同學(萱、琰、任、臻)演出精彩,台下觀眾一下子就猜中。

這次描寫,巧最高分。

( )生活在大自然裡,它喜歡伸展手臂,伸一下,身體就縮起來了!它的身體很靈敏,是一個勇敢的士兵。

大家很專心的寫,為了出題,沒有人拖時間,幾乎全班都上台出題。

後省思—國語第八課油桐花(2)

4/10第八課第二堂紀錄

走進山林裡,路旁有幾棵油桐樹,並排站在一起,枝椏間的綠葉在陽光下閃閃舞動,一簇簇的白花開滿樹梢,真像美麗的新娘,穿著綠得發亮的禮服,點點的小花是他頭上的白紗。一會兒,一朵朵油桐花,從樹葉間飄落下來,有的盪呀盪,有的轉哪轉,飄在人們的髮上,落在人們的肩頭,一陣輕風吹來,花雨紛紛落下。

先複習第一段的討論,問句子「卻」、「於是」用法,問詞語「初夏、覆蓋」的意思,問孩子對題目的看法。

文:從第一句話,請大家推測作者站在哪裡?

昀:油桐樹旁邊。

文:並排站在一起的油桐樹,大家覺得樹有多少棵?會怎樣排列呢?想像兩台腳踏車並排。

陽:應該至少兩棵以上並列。

文:枝椏大家覺得是什麼?

璇:樹木?

文:我畫給大家看。舞動的是什麼呢?

萱:綠葉。

文:為何會閃閃呢?

彧:因為陽光照射。

文:有人知道一簇簇的意思嗎?想像一下一簇簇白花開滿樹梢。

珉:樹梢是什麼?

文:我畫給大家看。樹的末端就是樹梢,就像是我們人反應最遲鈍的地方在末梢神經,就是手腳末端。一簇簇白花開滿樹梢,一簇簇的意思?有想法了嗎?

宇:一團!

文:嗯!一群聚在一起的東西,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一簇簇這個量詞?

誠:一簇簇人群。

昀:一簇簇棉花。

昱:一簇簇綿羊。

陽:一簇簇白雲。

文:真像美麗的新娘,這句有沒有奇怪?

巧:「真」可以去掉。

文:我唸一次這個句子,像美麗的新娘,穿著綠得發亮的禮服,點點的小花是她頭上的白紗。她是誰?

庭:新娘。

文:所以誰穿著綠得發亮的禮服呢?這句話的主詞不見了?

叡:前面一句的逗點可以去掉。像美麗的新娘穿著綠得發亮的禮服…。

文:為什麼不寫像「像美麗的新娘穿著綠得發亮的衣服,戴著白色的頭紗

」?

叡:作者想強調小花。

文:所以作者把小花放到句子最上面,變成主詞了。剛剛到現在討論的小段落,是誰像新娘?主詞一直更換,大家找得到嗎?

晨:油桐樹,是油桐樹穿著綠色的衣服。

文:下一段落是誰盪?誰轉?誰飄落?誰掉在髮上肩頭?

全班:油桐花。

期間請幾個孩子協助表演油桐花盪和轉的模樣,再問孩子從作者的描寫能看見畫面嗎?孩子說能。下一回上課,就要複習為何第二段會有畫面感。

這一段要細究的是描寫的精準嗎?有沒有過度聯想?表達明確嗎?作者的位置變得很重要。如果讀者可以從語句間感受到作者視角的移動,就能跟著移動閱讀的眼光。

後省思—社會課聰明消費

聰明消費課程的最終目的,我認為是降低消費。思考如何以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價值,是消費者最需要學習的道理。上完社會課本3-2買東西學問大,我們走進商店實際消費。(上完3-1商店與生活,3/29我們訪問街道上的商店)

https://photos.app.goo.gl/JdoaoETFE9lqYeih1

延伸課程一4/9開下午茶店人力籌備

3/29訪問店家開店須知,現在換我們自己來開店。開一家店需要許多人力、物力,故全班只分兩組,分別由班長輪流副班長選組員。

選好組員後,兩家店帶開討論工作分配。孩子生活經驗不足,工作內容暫時由我決定。

每一次工作分配一定會有糾紛,總會有一兩個自我中心的孩子無法協商。這次請孩子想清楚,找工作時,如果店家不予錄用, 可以調整目標(換工作)或心態,讓自己的想法保有彈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大家一起開店,享受沒嘗試過的事)。

例如:L最想當店長,但其他同學都不同意(眾望不歸),堅持一天之後,自己想出新工作(不在我設定的工作項目中),且與小組協商成功。

延伸課程二4/10開下午茶店物力籌備

下午發下午茶店企劃書,讓兩組討論商店名稱、商店擺設、販賣商品、服務原則、工作守則和回饋單。

為了讓孩子順利討論,幫小店再細分兩組,一組完成硬體設備單,另一組完成軟體設備單。

兩家店確定販賣的物品與購物時注意的原則(複習3-2),確認全班處於最佳狀態(身體與心理都準備好,還自備購物袋),我們從後門徒步走向喜互惠。

兩家店押隊的陽和叡很盡責,不僅盡量縮短隊伍距離,還協助注意車況,因此,去程極順暢, 感覺三仁像個大家庭,幾個哥哥姊姊協助照顧容易分心的弟妹。

到喜互惠以後,果然一組14人全部擠在同一區,我猜現場的顧客們被這一群小蜜蜂們(上衣黃…衝來衝去)嚇了一跳。

孩子們很認真查看保存期限,反覆端詳商品包裝,最後比價完才放進菜籃。

聽到孩子們的說著

珉:有看到巧克力粉嗎?

任:沒有耶,啊~在那邊,但是太高了,我拿不到。

陸:我來啦!(高大的陸,很努力為大家服務著)

龍:買這個啦!很便宜。

宇:你們看這包,真的超划算的,正在特價耶!

誠:我看買奶茶就好,巧克力粉太貴了。

昱:想不到巧克力粉這麼貴。

挑餅乾時所說的話更可愛。

彧:找到了,這種鹽味的可樂果是素食的。

叡:不對啦!你再看一次,可樂果全部都是素食的啦!

媛:那我們全部都買一包啊!

維:沒錢啊!

又要照顧素食者,又要顧慮成本,創業果然很辛苦。

這次下午茶費用全由班費支出,班費明明非常充足,為何我不給孩子充足的資金呢?(第一組450元、第二組440元)

我想讓孩子充分感受:創業最大的阻礙通常是資金。孩子得有效運用有限的成本,並從自己的需求中取捨。

經過好幾次拿商品、看一看價錢、放回去,兩家店都來到收銀台。

副班長組購物總金額為451元,超過11元,正在煩惱要取消哪一項商品時,我同意付款,全組可愛的脫口而出:謝謝小文。

班長組購物總金額為462元,超過12元,很乾脆的拿出滿天星餅乾準備退貨,我一樣同意付款,全組似乎鬆了一口氣:謝謝小文。

回程走在秘密菜園小徑,全班把【小心喔】捧在手心,溫柔地傳給下一位,像是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任務,各個看起來輕鬆愉快。

開店之路,我們才走一半,但依據今天的狀況,肯定可以順利走到終點。

後省思—國語第八課油桐花(1)

4/9第八課第一堂紀錄

油桐花ž . 五月雪

「下雪了!下雪了!」初夏的時節,天氣越來越溫暖,遠遠的山腰間,卻覆蓋著一片「白雪」。原來那是開滿白色花朵的油桐樹,遠遠看去,真的很像白雪,於是有人給它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五月雪。

文:從題目油桐花五月雪,還記得間隔號的用法嗎?

叡:名字很長的東西就用間隔號隔開。

文:什麼東西的名字很長,需要隔開?

芮:原住民的名字。

萱:外國人的名字。

陸:書名

文:既然是很長的名字需要隔開,你們覺得題目用間隔號恰當嗎?

芮:恰當,這樣我就知道課本要寫兩種東西。

蕾:不恰當,這樣反而會讓我搞混,明明只有要講一樣東西!

安:如果是我,直接寫五月雪就好,文章裡面再解釋啊!

文:如果一定要在題目解釋油桐花就是五月雪,哪一個標點符號更合適?

安:破折號。

文:嗯!破折號有就是的意思。來看第一段,請唸到白雪。

文:哪個詞語不懂呢?

珉:時節什麼意思?

文:從文章的上下句來猜一猜,夏天的時節,天氣越來越溫暖。天氣越來越溫暖的時節,感覺什麼意思呢?

庭:時間

文:那為何不說夏天的時間,想一下,夏天是季節,時節和季節有沒有關係?

宇:我知道了,是夏天這一段時間。

文:所以照字面解釋,意思是季節的時間。初夏呢?

陽:夏天剛開始,像是初次見面,第一次見面的意思一樣。

文:還有「初」什麼的用法嗎?

媛:初一。

珉:粗心。

文:粗心的粗不是初。

昱:出門。

文:出門的出也不是初。所以初夏的意思,清楚了嗎?這句話中間用了「卻」,通常一件事情出現轉折才會用卻,為何這裡要用?

臻:因為上面是夏天。

文:大家再看看句子,我很想出門,外面卻下雨了,想出門卻遇到相反的結果。

晨:溫暖和白雪相反。

文:這句話還有問題嗎?

珉:在半山腰怎麼覆蓋?不是山頂才會用覆蓋嗎?

文:覆蓋一定要從上面嗎?把某個地方遮住不算嗎?

昀:只要把東西都蓋住就行了。

文:有誰可以照句嗎?

巧:一顆種子被土完全覆蓋住。

文:嗯!有抓到覆蓋的意思。

陸:豬頭用卡車覆蓋四個輪胎。

文:卡車是壓扁輪胎,還是覆蓋?來感覺一下。

請珉當模特兒,我從後方用衛生紙覆蓋他的口鼻。

維:是全部蓋住,而且要超過。

陸:豬頭就是用卡車整個覆蓋住。

文:好吧!覆蓋的意思請筆記。請問白雪為何要特別引號?

叡:怕讀者誤會白雪是雪。

文:我們把引號拿掉,請問各位有誤會嗎?

安:不會誤會阿,題目已經寫了。

陽:題目根本不用寫,這邊再引號就好。

維:我認為是這兩樣東西很像,所以用引號。

凱:我覺得白雪是整個文章的關鍵,所以用引號。

安:作者想要強調,所以用引號。

文:至少確定不是怕誤會,但作者想要強調。後半段有說明為何半山腰有雪。這裡有那裡奇怪嗎?

楨:油桐樹不是樹嗎?看起來怎會像雪?

文:這裡寫遠遠看去,近看不像,遠看才像,可以接受嗎?

文:於是有人取了名字的「於是」這句話,是原因還是結果?我想早點玩,於是提早把功課寫完。

臻:結果。

文:原因在哪裡呢?

媛:遠遠看去很像白雪。

文:這段話有原因有結果,寫得很完整,但還是怪怪的,哪裡怪?

宇:真的很像白雪這句很奇怪,很像白雪就是像,不用強調真的!

文:你的語言邏輯很好。大家感受一下,當我說我真的沒做壞事,你們覺得我有做還是沒做?

大家:有做!

文:寫真的反而像假的了。

小結語:本日思考高手很多,一來一往互相激盪真好。雖然只討論一段,卻看見許多人開始動腦。

後省思—第五課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題目:我要給風加上顏色

我:想到風,你們會想到什麼?

昱:我想到風箏,飛很高。

陸:我想到颱風,風很大很強。

昀:我會想到風柔柔的,像花糖的感覺。

楨:我想知道風從哪裡來,從那裡去?

我:好美,好有詩意。課本是想幫風上顏色,我感覺你們的詩會更美。

第一段

風的臉是什麼樣子?

風的身體是什麼形狀?

想知道,

卻沒有辦法。

如果給風加上顏色,就可以知道了。

我:請說自己覺得奇怪或者疑問的地方。

萱:為什麼第三四句,不合在一起寫?想知道卻沒有辦法。

我:大家覺得呢?

陽:因為想知道是心裡想,現實卻沒有辦法,分開寫意思比較清楚。

我:還有覺得奇怪或想問的嗎?

龍:最後兩句,如果給風加上顏色,就可以知道了。知道什麼啊?

安:前面有問啊!他想知道風的臉和身體,所以後面說就可以知道風的臉和身體。

我:上了顏色真的能知道臉和形狀嗎?

昱:可以啊!

我:我們畫圖是先畫出形狀才上色,還是先上色形狀就會跑出來?

多數:對耶!要先有形狀耶!

安:有些畫家會一直塗色,形狀就出來了。

我:畫家心中難道沒有形狀,只是亂畫就畫出形狀?

安:也是……

我:還有奇怪的地方嗎?

臻:如果改成這樣會不會更順?想知道, 風的臉是什麼樣子? 風的身體是什麼形狀? 卻沒有辦法。

我:大家覺得呢?這樣還像詩嗎?如果這樣寫,確實滿順暢的,但是唸完有沒有感覺像一般的文章,詩有時候會更動句子順序,讓某些感覺突出。

【未完】

The Wind – Poem 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

I saw you toss the kites on high

And blow the birds about the sky;

And all around I heard you pass,

Like ladies’ skirts across the grass–

O wind, a-blowing all day long,

O wind, that sings so loud a song!

I saw the different things you did,

But always you yourself you hid.

I felt you push, I heard you call,

I could not see yourself at all–

O wind, a-blowing all day long,

O wind, that sings so loud a song!

O you that are so strong and cold,

O blower, are you young or old?

Are you a beast of field and tree,

Or just a stronger child than me?

O wind, a-blowing all day long,

O wind, that sings so loud a song!

The Wind

Robert Louis Stevenson

後省思—第四課追風車隊

透過視角與人稱來審視課文的方法,已經練習兩課。我們總是先念完課文,再一段一段感受,是否有不合文意或句意不明的地方,甚至有時候會找出邏輯不通的語句。

第四課,我們這樣上。

題目:追風車隊

我:追風車隊怎麼唸?是追~風車隊?還是追風~車隊?還是追風車~隊?

孩子:追風~車隊。

我:為何不直接叫做腳踏車隊或自行車隊,而是稱追風車隊?

孩子Q:聽起來比較好聽。

我:像我們介紹竹小跳繩隊,你會想介紹什麼?

孩子一個一個回答:為什麼要成立?誰成立的?教練是誰?有什麼戰績?平常怎樣練習?會練習哪些招式?

我:所以這一篇文章,大家覺得會介紹什麼?

孩子一一回答:為什麼要成立?有沒有很厲害的人?用什麼工具?會去哪裡?平常都做什麼?相處得如何?

 

第一段

「追風車隊」是由許多喜歡騎單車的朋友所組成,因為我們一家人都喜歡騎單車,所以也加入了車隊。每到假日,大家一起騎著單車出遊,我們拜訪過許多好玩的地方,看過數不清的美景。上個星期,車隊裡的林叔叔說,要帶大家去一個「私房景點」—百花谷,我們聽了都很期待。

我:這一段是用誰的視角來寫的?大人?小孩?

孩子A:小孩,因為小孩才會叫林叔叔。

我:這一段有什麼問題或想說的?

孩子B:這一段前面在說車隊的由來和聚會的時間,後面為什麼跳到百花谷?

我:大家覺得呢?

陸:這一段前面寫拜訪過許多好玩的地方,再接到百花谷,可能百花谷是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地方,他要特別拿出來寫。

我:很有道理。但是他用上個星期開頭,感覺要寫另外一件事情,可以怎麼改比較順暢?

陽:我們拜訪過許多好玩的地方,看過數不清的美景,尤其是那一次。上個星期….。

我:這樣順暢多了。

孩子:什麼是「私房」?

我:有聽過私房錢嗎?

任:我懂了,只有自己知道的,別人不知道的,很秘密的。

我:很棒的解釋。林叔叔把對自己很秘密的地方告訴車隊,代表什麼?

巧:車隊的感情很好。

我:這一段在說什麼?

孩子:介紹車隊的由來,以車隊要去百花谷的例子說明相處情形。

 

第二段

星期日早上,大家在社區廣場集合後,就迎著微風出發。這一次的路線,是沿著河濱公園的自行車專用道,一路從市區騎往郊外。清晨的陽光,輕輕的、柔柔的,照得人暖洋洋的。道路兩旁不知名的小花小草,被陽光照得亮亮的,看起來精神飽滿。路邊樹間不時有小鳥飛來飛去,忙個不停。我笑著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些鳥兒一定吃到大餐了!」

我:哪裡怪?或者有要問要說的?

誠:郊外什麼意思?

孩子C:就是鄉村的意思。

我:不太對,如果說羅東鎮外圍的郊外,你們會說哪裡?

孩子一一回答:三星鄉、冬山鄉、五結鄉…

叡:我懂了,郊外就是城鎮外面。

我:課文中我是小孩,小孩看到鳥飛來飛去,會說什麼?

孩子D:哇!有鳥耶!

孩子E:大家看,那邊有鳥耶!

孩子F:不知道鳥屎會不會掉到我身上?

孩子G:小鳥有叫聲,好可愛。

我:大家覺得課文中的話是小孩說的嗎?

安:是大人說的。

我:所以視角換成大人了。這整段在說什麼?

孩子:去百花谷沿途的風景。

我:和題目追風車隊有關係嗎?

孩子H:可能是想表現感情吧?

我:哪裡有車隊之間的感情?

孩子I:沒有,只是我在欣賞風景。

我:該怎麼寫比較合理?

孩子J:只需要寫到一路從市區騎到郊外,其他都可以刪除。

我:如果想表現車隊騎車到百花谷沿途的感情,可以怎樣寫?

【全班花了半節課時間,修改成有與隊員互動的描寫,且上台演出。每一組都有自己的創意,台下笑聲不斷。】

我:這段在說什麼?

 

第三段

在平整的道路上騎車很舒服,斜斜的影子映在路上,好像一幅幅有趣的剪影。迎面而來的風,把我們的汗都吹乾了。車隊裡有人開始唱著:「追逐風,追逐太陽……」大家也跟著唱了起來。

我:有要問要說的嗎?

孩子A:剪影是什麼意思?

我:(指著網路圖片)這就是剪影。影子像剪影嗎?

孩子B:像。

我:這段在說什麼?

孩子C:車隊的感情很好。

 

第四段

百花谷是什麼樣子?是不是真的有一百種花?帶著想像,我們像移動的樂隊,像著神祕的目的地前進。希望「追風車隊」永遠別停下來,讓我們能一直跟著車隊的好朋友們,欣賞不同的風景,感受各地的風情,享受生活中的好滋味。

我:有要問要說的嗎?

珉:希望前面那幾句還是在說和百花谷有關的事情,應該要放在第三段。

我:大家覺得呢?

孩子E:嗯!這樣比較順。前面說唱歌,後面說移動的樂隊。

我:他們有像移動的樂隊嗎?

叡:像啊!他們一直動一直唱歌啊!

我:為什麼沒有介紹百花谷?

孩子K:想吊我們胃口。

孩子F:這篇重點不是百花谷,是車隊,所以沒有寫。

我:到達和沒到達目的地,哪一種比較符合希望車隊永遠別停下來?

孩子W:喔!原來喔!所以不能到百花谷,車隊感覺就不會停。

我:這一段說什麼?

孩子:對車隊的希望。

我:看完整篇文章,對於追風車隊了解了嗎?

孩子A:不是很了解,他只有寫他們喜歡騎車,有一次去百花谷,其他都沒寫。

孩子B:我覺得他們感情不錯,可以多寫幾個相處的故事。

後省思—第三課下雨的時候

受過語文訓練的我,一看到第三課–下雨的時候,下意識拆解課文,像支解一具屍體。

段落的開頭都是下雨的時候,以並列方式書寫,四段肯定分列四件事情。

第一段使用譬喻句與排比句,再用視覺摹寫雨景;第二段技法與第一段相似,改用聽覺摹寫與觸覺摹寫雨景;第三段增加擬人技法,並以嗅覺摹寫雨景;最後一段理所當然摹寫心中感受。

看完之後,我感嘆一聲,如果僅是複製上一代的語文教育給下一代,無論我用多麼生動的方式來【複製】,孩子們只能成為另一個技藝精湛的【文學屠夫】。

這真的是語文教育的重點嗎?如何讓文學成為【孩子的文學】,而不是與自己生活無關的【他們的文學】呢?

文學與科學一同(或者說所有學問),都是為了【解決世界的問題】而生,文學屠夫恐怕只能解決【考試問題】,無法解決【生命的問題】。

每一次備課,我都得先揚棄之前受過的訓練,深呼吸且冷靜地看著眼前的作品,像觀看一朵已經生成的花,如實的看待它整體的樣貌:散發怎樣的味道?擁有怎樣的色彩?形體是否特殊?訴說著怎樣的故事?

第三課,兩週前結束,以下是討論過程。

文:題目下雨的時候,你們覺得作者會寫什麼?

有人說玩水,有人說漏水,還有人說雨中的景色。

 

第一段

下雨的時候,我喜歡站在窗口欣賞外頭的雨景。遠方的山,好像披著一件輕紗;附近的樓房,好像被渲染過的圖畫。溼答答的馬路上,車子來來往往,開著的車燈就像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行人們撐起了各式各樣的雨傘,哇!路上開滿了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朵。

唸完第一段,文:覺得哪裡怪?或者有什麼疑問嗎?

萱和珉討論了一下,舉手問:溼答答的馬路上,車子來來往往,開著的車燈就像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最後一句不是講車燈嗎?為什麼不去掉【開著的】三個字?

文:很棒的感覺喔!

我將兩句話寫在黑板上。

開著的車燈就像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

車燈就像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

文:大家覺得這兩句話有什麼差別?

陽:第一句話多了三個字,是在說車燈打開後很像星星,第二句話的車燈沒有打開,車燈本身不像星星吧?

珉和萱想了一下:啊!懂了。

文:會問這問題,表示他們對語言有感覺,陽的解釋滿好的。還有問題嗎?

安:它的雨景很少,沒有說到公園。

文:從它的描寫,你們覺得【我】住的地方,視野如何?

宇:可能在【我】住的地方,只能看到這些東西。

文:嗯!這解釋可以接受嗎?還有問題嗎?

昱:渲染什麼意思?

文:畫圖時,先塗上顏料,再於紙上加水,顏料會暈開,這幾法就是渲染。後來語言誇大,也會說把事件過度渲染。

看大家沒什麼想法,我補充譬喻法:你們應該知道輕紗、圖畫、星星和傘花這幾句,都是譬喻句吧?譬喻句的功用是補充作者的說明,讓物品更形象化,讀者就有機會與作者有共同的想像,進而得到共鳴。比如我聞到一股臭味,我只有這樣說,你們能感覺到臭味嗎?所以我補充說明,我聞到一股臭味,好像熱汗浸泡的鞋子那麼臭。

此時,我看一堆孩子眉頭緊皺,表情就像已經聞到臭味且嫌惡著。

文:用這樣的角度來看第一段,哪裡怪?

有孩子說車燈一閃一閃就夠清楚,不必用星星來形容;有孩子說路上行人撐起各式各樣的傘已經很清楚,不必再加下一句。

文:有沒有可能這樣寫比較美?喜歡這樣寫的請舉手。

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喜歡這種寫法。

文:嗯!要尊重自己的感覺。話一定要說清楚,但如果已經清楚,還有需要補充說明嗎?這件事情,讓大家想一想。這一段在說什麼?

全班:下雨的時候,我喜歡站在窗口欣賞雨景。

 

第二段

下雨的時候,我喜歡在屋簷下玩水。雨下得小,水順著屋簷一滴一滴的落下,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好像說著長長的故事;雨變大了,水就像一條銀色的長線,從屋頂掛下來。我伸手去接,一股清涼從手心傳到全身,好舒服。

唸完第二段,文:哪裡怪?

任:雨變大了,水怎麼會像銀色的線?是透明的吧

陽:像啊!雨下很大,看起來很像,只是像。

文:就算只是像,還是要合理,大家覺得呢?

多數:水很大的時候,是很像銀色。

看大家幾乎都找不出問題,文:讓【我】舒服的觸感,是什麼感覺?

有人說一股,趁機解釋【量詞】,有人說伸手去接,再解釋【動詞】。

臻:清涼。

文:嗯!所以從手心傳到全身的感覺是?

全班:清涼。

文:為什麼中間要用一個分號?

請孩子多念幾次後,好多孩子回答。

陽:要並列兩個狀況(雨下得小和雨變大)。

文:第二段在說什麼?

全班:下雨的時候,我喜歡在屋簷下玩水。

 

第三段

下雨的時候,我喜歡撐著雨傘,到外頭走走。我看到綠綠的青草被雨洗得亮亮的,空氣中有一股清新的味道。山坡上有一大片的黃色小花,金黃色的花朵好像一隻隻黃蝴蝶,風輕輕的吹著,那些【黃蝴蝶】拍動著翅膀,似乎送來了淡淡的花香。

文:哪裡怪?

有孩子問:黃色的花哪裡像蝴蝶?

有孩子回:那朵花的樣子很像啊!你想像一下。

安:他撐傘到外面,怎麼只看到青草和黃花。

文:你希望他多寫一點?但他只寫這樣。

文:你們有聞到味道嗎?

這一次很快,全班都回我:清新、花香。

眼看全班沒人能感受到,文:你們看最後幾句,花本身有味道嗎?

全班:有啊!

文:作者把有味道的花比喻成沒味道的蝴蝶,還說蝴蝶送來味道,哪裡怪?

一邊說著,全班都因為作者的多此一舉笑了。

媛:根本不用寫蝴蝶,只要寫山坡上有一大片黃色小花,風輕輕吹著,似乎送來了淡淡的花香。

文:這段在說什麼

全班:下雨的時候,我喜歡到外頭走走。

 

第四段

下雨的時候,我總是特別想念住在鄉下的表哥。我們常穿著雨衣、雨鞋,到外頭探險。雨水把泥巴路變得軟軟的,每踩一步,鞋子就會陷進裡頭。雨越下越大,屋前的水溝滿起來了,我們趕緊摺出彩色的紙船,看著紙船順著水流,慢慢的流向遠方……。

文:哪裡怪?

有孩子問: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他都會想到表哥?平常都沒有想到嗎?

文:句子用【總是特別】,表示下雨【特別】容易勾起想念。(如果時間允許,應該要讓孩子來回答)

龍:踩在路上,鞋子真的會陷進去嗎?

有孩子回:會啊!前面就說泥巴路變得軟軟的,很合理啊!

文:還有哪裡怪嗎?

整堂課一直都很安靜的巧舉手了:雨越下越大,屋前的水溝滿起來了。我和表哥這時候站在屋外看雨,下一句馬上摺出彩色紙船很奇怪,他們手上有紙嗎?而且摺完以後,就看著紙船順著水流,可是紙船不是在手上。

巧一說完,大家都驚呼:對耶!

文:巧對文字很敏感,這幾句話時間感確實很怪,時序跳太快。怎麼改好呢?

有人說:屋前的水溝滿起來了,我們趕緊進屋拿紙,摺出彩色的紙船。

有人說:我們趕緊摺出紙船,輕輕一放,看著紙船順著水流。

文:情節,不是自己心中知道就可以省略,每一個動作都有連貫與合理性。第四段說什麼?

全班:下雨的時候,特別想念表哥。

以下觀點,我們沒時間討論。

若還要細究,整篇文章充滿著都市人的寫作觀點(自以為了解都市與鄉下),但都市寫得不像都市,鄉下寫得不像鄉下,亦即景色模糊,想指涉那個地點都可以,不限定於都市。然而最後一句,想念【鄉下的】表哥,不正是想表達【我在都市】嗎?

如果要教孩子寫景色,就得走出戶外,親自用五感感受,而非閱讀樣板作品,在腦中虛構【文辭優美】的景象。

這麼一來,孩子就會寫出在地的景色,進而觀照自己居住的環境,而且每個孩子都會寫出不一樣的觀察。

之所以帶孩子批判課文,無非希望孩子【真誠的】面對世界。要想在世界安身立命,清楚而誠懇的表達勝過花言巧語;認真而貼心的表達勝過華麗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