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內城國中小八年級導入造舟的課程活動。
從舟船主題去發展跨域的課程架構,
透過會議,去了解課程導入的原委,發展的價值與意義,凝聚大家的共識。
並提出需要大家協助的具體事項,讓大家再配合的時候,有所依循。
整個溝通,僅利用教師晨會15分鐘去完成。
短時間的高效率,需要前期花3個小時去思索整理與安排。
希望,老師們能瞭解這些苦心,願意拿出誠意來配合。
協助內城國中小八年級導入造舟的課程活動。
從舟船主題去發展跨域的課程架構,
透過會議,去了解課程導入的原委,發展的價值與意義,凝聚大家的共識。
並提出需要大家協助的具體事項,讓大家再配合的時候,有所依循。
整個溝通,僅利用教師晨會15分鐘去完成。
短時間的高效率,需要前期花3個小時去思索整理與安排。
希望,老師們能瞭解這些苦心,願意拿出誠意來配合。
碧候在校本課程的規劃過程中,跑了幾個重要的程序。
他們先從原住民教育的大成架構裡,去讓學校教師去了解全貌,再透過大家的討論抉擇去聚斂適合學校規劃的課程內容。
今天先找了游吉祥校長,來跟大家分享南湖大山部落學校的課程全貌。
由於,蘭小綜擔任學校校本課程的諮詢。因此,偕同學校同仁一起了解原住民教育的課程內容。
席間,發現民間常有務實的教育能量,在發展具有文化意義與價值傳承的課程。
真的,不要再迷信教科書的學習內容與進度了。
學習就在生活的環境、人事物之中去發展課程,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這次增能研習,因為天候的因素而取消。
1005因為颱風外圍,預警性封島取消。
今天,則是因為原本報名的兩團52人,
另一團40人因風雨跟船家取消,造成我們未達25人,
船家無法出團,於是來電取消。
那,究竟一個沒成行的活動,就沒有收穫與學習嗎?
其實,學習永遠都發生在過程,而不在於最終的結果。
打從創建這個活動開始,我就在學習,我就在引導大家跟著學習。
我透過這次活動的舉辦,建構了所有辦理龜山島活動的相關knowhow,
將其整理成心智圖,使我對龜山島從天文到地理,從規劃發文整合通知協調去周全。
這些,並非白費功夫,而是確確實實的學習與成長。
對參與的大家也是一樣,研習打從發起活動開始,
就透過臉書專案活動的開設,在不用與大家見面的情況下,
整合協調,處理不同個體,不同狀況,不同需求。
最後,這些歷程,還完整的被記錄在這個活動裡。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很多觀念與做法,都該革新求變!
我們已經很難要求學生或學員,要不要投入學習。
畢竟,只有個人內在動機被啟動,那自發與自主,才能開始。
綜合活動是一個強調體驗、省思、實踐的學習領域。
在旁邊看的學習,不會讓我們懂事變強。
只有,跟著做,願意省思,才能有所助益。
而更完美學習的句點,則是知福感恩。
感謝頭城漁會小黑在這籌劃的過程,不厭其煩地給予我許多的說明。
感謝忠男引薦小黑協助,並擔任中間聯絡的角色。
感謝輔導團及處裡公文的協助,雖然有些緩慢,卻也還算即時能讓大家後續處理。
感謝大家排除萬難,熱情的參與。
感謝老天爺,讓我們隨著您的天威,去體驗感受,去更加期待!
真心感恩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個活動未完,待續。
107年度鄉鎮巡迴方式,總團決定有一些改變。
每個服務的鄉鎮,以兩階段的方式進行。
第一次,由總團帶著全體份各領域小組去討論。
第二次,由各領域小組帶開分享與討論。
這次,來到南澳鄉,要與南澳鄉綜合活動召集人共創一堂好課。
有鑒於前兩次操作的經驗,來自不同學校、教授不同年級,
要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裡共創一堂課,實在太強人所難。
因此,決定引導大家去創一堂「活動後省思檢討」的課程。
過程中,夥伴們專注投入,提出許多想法與創見,讓討論聚焦且受用。
大家真的紮實地創了一堂好課!
這幾年蘭小綜推動蘭蘭山山及學校後山的山野教育,
從在地出發,避免捨近求遠的捨本逐末。
同時,試著開發魅力路線和開發合宜的戶外活動課程。
讓孩子在戶外活動中能夠有一些挑戰,有一些學習跨越與跳耀經驗。
同時,又努力讓孩子在適度的挑戰裡,保有學習以及課程投入的興趣。
仁山苗圃雖然是一個很稀鬆平常的校外活動場域,
但是,其正面的柏油路面和階梯,走起來,並無野趣。
從太和十三份坑的秘徑迂迴上山,卻是不同。
路線夠長,生態豐富,又有視野與景觀。
是中低年級孩子能力適合的一條路線。
仁山又有運動設施,寬廣的草原,視野極佳的瞭望區,各種不同風格的庭園。
教學者,只要適度的安排,就能帶給孩子一趟豐富趣味的戶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