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堂非常特別的課堂!
觀課對象一開始就搞錯了。
收到南安國中林惠珠校長的邀請,所以理所當然以為是校長配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專)專案計畫的公開授課,由於校長專業是自然領域理化的教學,對於觀課前教學單元的預習與相關內涵準備當然就是以自然領域為主,加上我本科就是自然領域,剛好碰到業務旺季,所以就沒有細看校長後來給我的其他訊息,後續的科目內涵與觀察重點的心理與前置準備就通通搞錯了。
[@more@]
意外的觀課者
到了現場,校長拿出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與老師的講義,當場傻眼,國中英語,今天是兩堂英語課,校長說。
授課老師:張傑銘老師 七年級英語
看到教學活動設計,因為設計的活動還蠻多的,雖然不是專科英語老師,直覺認為是同一班的兩堂課,結果是同一進度,連續兩班。
英語老師進來校長室了,基本介紹相互認識後,就開始今天的課堂分享,雖然一切都在錯誤的設定上,但是結果個人卻非常滿意。因為既然是跟教專專案有關的觀課協助,當然就是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目標,如何協助老師專業成長,才是此行最重要的目標,雖然有點誤會,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果真沒錯!
沒有共同備課怎麼辦?
先由觀課前會談開始吧!
(左一 張傑銘老師 中 筆者 右 林惠珠校長 影像提供 林惠珠校長)
這一堂課校長與老師已經進行過幾次共同備課,配合教專專案計畫中行動研究的需求,也期望有些不同的火花,所以才請老師與我共同參與此次公開課,後續應該也有幾次公開課堂進行,期望老師可以透過分組學習策略,加上心智圖應用於英語教學上,讓學生進行課本內涵架構理解,協助學生學習。
因為是導入的第一堂課,老師對於分組學習或是心智圖如何導入教學雖然尚在摸索,但是在校長協助下已經有不錯的基礎,過去也看過其他老師上課的應用,當天就是實際用於自己的課堂上,看看是否可以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與比率。
我沒有參與共同備課,這是在現場參與公開課堂常見的情形,因此如果我要參與學校公開課,不管是否安排有安排說課的流程,我仍會提早到場,跟授課老師先談談,這次也是提早到校,授課英語老師是有幾年教學經驗的年輕代理老師,雖然在不同班進行但同一進度連續兩節課,有點意外,但仍是很好機會可以好好觀察老師的授課,如果可以幫上一點小忙,就更理想了。
對於許多人覺得如果要觀課,就應該要參與共同備課才對,現實上要集合所有觀課者都能參與共同備課仍有一定難度,個人參與觀課過程也很難都能參與教學者的備課過程,但是經由課前的說明與詢問,基本上有經驗的老師(尤其是同一科目的老師)應該很快可以掌握教學設計脈絡、設定的目標、教學流程等,因為希望可以對新進同仁有所協助,因此就以協助發現問題,看到盲點,提供具體策略為觀課重點。
課前與授課者的互動
有些很基本的教學策略或是課堂班級經營技巧,可以協助老師專業成長,讓理論可以有效執行,並協助老師有效(在有限時間內)達成希望學生有效學習的任務,透過課堂不斷驗證與反思,或是驗證過程中同仁的協助,都會縮短老師們的學習摸索的時間。
對於初任教師或是尚在練功的代理代課老師而言,有點觀課經驗的資深老師協助觀課的價值在於可以提供這群老師簡化不要的教學流程,先讓課堂的效率變好一點,如果要在教學活動設計與教學過程中,提供多層次的學科教學或學科特定教學策略,就需要相關領域的老師幫忙了,今天我因為不是英語老師,這部分就只能暫且放下了。
安靜聽完老師的授課安排
除了備課研討外,當天授課前,尤其在授課前會談,之前幾次公開課的經驗分享中,我都特別提醒與會觀課者,就讓授課者大略說一下課堂設計的流程,預定進行的學習任務,老師的時間安排,有哪些較為特殊的學生(可能是學習困難者或是干擾者等),讓觀課者有所注意即可,對於授課老師備課後的教學流程盡量不要給予特別的意見,以免干擾或是打亂教學的節奏,因為此時授課者壓力通常不小,尤其要在資深老師或是同儕面前授課緊張難免,讓授課者放鬆心情上課,以免影響學生(其實學生在有外賓面前上課,壓力也不小)。
重要的提問
等老師大略說完教學活動安排,當然可以提問,除了上述的基本說明外,讓授課者覺得觀課者是來幫忙的讓這堂課更好,尤其是部分教學策略或是工具運用沒有太多經驗,尚在熟悉中,但是我們可以做哪些事幫忙呢?
尤其是僅幾年我們期待老師們可以在課堂中有多一點討論、探究、分享活動,老師是如何安排的,課前提問,可以協助授課者釐清一些問題,在授課過程中特別注意,也可以幫助觀課者更精準觀察到學生的反應。
諸如:
學生如何分組,小組的任務與個別任務有哪些?
今天的關鍵任務或是問題是什麼?學生可能的反應?
今天哪一段落可能比較有困難?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授課老師希望看到的學生表現是……….?
在高質量的備課下,是否還有其他需要幫忙注意的地方?
正式授課
基本上,今天的授課老師狀況不錯,教學流暢度、說明引導過程也相當清楚,活動設計一如課前的預測一一開展,如果沒有細究,或是由過去以講授為主的課堂,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也不錯,整體教學氛圍相當輕鬆,就算是有幾位觀課者(含校長)在現場,學生的活動參與也很好。
(學生上台分享討論結果 影像提供 林惠珠校長)
學生分組討論、分享活動的狀況也不錯,學生分享也能如預期上台發表,比較明顯與預期有落差的是,後段的最重要活動未能進行,只能匆忙結束,大約至少還需要10分鐘左右才有辦法完成。
第一節結束,下一節課怎麼辦呢?
下課十分鐘
下課了,我直接問授課老師有沒有特別感覺,授課老師表示一切還好,只是上課節奏被學生的分享佔掉太多時間,學生發表分享的情形很踴躍,但是部分學生的參與好像不太好。其他觀課者沒有具體建議,問我有沒有需要改進的,我沒有多說,就是鼓勵他,這堂課學生大部分表現不錯,少部分沒有參與(或是沒有能力參與),如老師所言,不過沒關係,因為下一節課還有一班,應該可以看完再一起看看如何調整,讓他先準備下一堂課。
大家除了與學生閒聊一下上課狀況,基本上學生的反應相當不錯,其他觀課同仁也沒有特別意見。
小問題解決 提高課堂參與效率
第一堂老師其實花了太多時間讓學生上台發表,而且發表的過程讓學生自動舉手,導致只有部分學生參與,這些老師都有注意到,但是課間卻沒有妥善處理。
使用小白板策略應該就可以解決老師的困難。
先不用談高深的理論,先解決老師的困難!
我直接到教務處請求協助,很短時間就找齊A3大小的小白板,一部分是學校本來就有的幾塊,不夠的就加上教科書廠商送的類似硬紙卡(可以當小白板),至少每兩名學生一張,加上白板筆,抹布當板擦,很快就緒!
回到班上,跟老師建議,下一節學生分享時,先寫在小白板上,有別於第一節是分享學生到黑板上寫小組的結果再分享,然後兩人一小組先個別寫在小組上,再匯集到四人小組的白板中,提高參與率,分享時,因為有小白板的內容,同組同學也可以上台,不限於組長(或是特別強的同學上台),不足之處再請同組補充即可。
老師說好,下一堂課就試試新的策略,看看是否好一點。
第二課堂
學生第二堂課的學習進展真是非常好。
老師利用小白板幾個策略,減少學生書寫成果於黑板與座位來回的時間,相對的老師也提高到各組的機會與時間,課堂提問與學生回應的人次與頻率明顯加快許多。
(小白板上場 組內分享 影像提供 林惠珠校長)
(老師利用小白板上學生的成果進行課程統整 影像提供 林惠珠校長)
兩節課有極大差距,最擔心的問題進度迎頭趕上了,學習過程中學生參與度增加許多,更多人參與分享,提問回應的頻率增加,師生互動與同學間的互動隨之增加了許多。
所有參與觀課者,也都察覺到兩節課的巨大差距,太棒了!
分組、討論、發表,已經變成重要的策略,但是如何分組,任務或是討論的議題如何設定,討論的內容可能是發展新的概念、串聯新舊概念、確認答案、比對各自的解答、或是提出討論後觀點等等共同任務,或是透過團隊合作完成個別的工作,都是老師現在教學或是強調素養導向教學的重要功課。
想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小組學習設計與實踐可能是重要的關鍵。小組學習時學生分享方式如何進行,如何促進小組互動與更多的參與是更有效教學的關鍵,也是操作初期最困難的進度掌握的核心。大部分學校老師,以小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對老師與其他同仁可能都很陌生,教學基本能力其實可能需要幫忙,尤其是授課老師對於課堂上小組學習的技巧與流程掌握仍屬新手時,這些協助卻很難在教師研習現場看到,往往只能在公開課的場合中,因為有學生互動回饋的實作畫面,方有可能真正協助老師,減少老師摸索的時間。
連結所有正面力量
這次受邀參與教師專業評鑑專案計畫的觀課活動,不是個人要取得教師專業評鑑計畫哪一階段的認證,或是要完成計畫中輔導協作的任務,純粹基於學校校長的信任與個人信念,如果有老師需要協助,輔導團作為教學專業發展協作角色的任務責任,我們都應該到學校協助,當天也沒有用任何規準紀錄表單(當天學校提供的規準表個人純粹參考用),這份報告也不是正式觀課報告(但會提供學校,由學校決定是否納入學校的計畫成果中)。
值此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轉型研擬階段,當在思考建構更全面的支持網絡時,如何讓更多現場具備專業協助能力的夥伴能到教學現場,協助一個個需要協助的同仁,解決教學困境及提升目前教學成效,學習共同體、國教輔導團、分組合作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踐)、學思達、MAPS…,眾多團隊、不同理念,但核心協作策略都有參與老師公開課、共同備課,如果不圈地自限,不侷限一家學說,不專於某一樣指標規準,則每一項策略發揮實質內涵都有可能在教學現場協助需要幫助的老師,更全面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網絡才有機會涵蓋得更全面,結合所有正面力量都還來不及,何須區分誰最有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