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文化回應式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Strategies CRT)?

什麼是文化回應式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Strategies CRT)?

本文翻譯來源:https://www.northeastern.edu/graduate/blog/culturally-responsive-teaching-strategies/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學生、他們的經歷、成長經歷和背景都發生了變化。教室現在反映了不同種族、文化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因此,教師教育這些學生的方式也必須改變,東北大學專業研究學院助理教授 Cherese Childers-McKee 說。這些轉變的教育方法之一被稱為文化回應式教學。

下面,我們探討文化回應式教學的概念,將其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比較,並提供一些策略,您可以使用這些策略將這種方法融入您自己的方法中。

文化回應教學(CRT),或廣稱為文化相關教育(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CRP),是一種教學法,它認識到將學生的文化參考納入學習的各個方面的重要性。傳統的教學策略強調師生動態:教師是專家,嚴格遵守支持標準化考試的課程,而學生接受知識。Childers-McKee 說,這種教學方法​​已經過時了。

“如今,教師的教室更加多樣化。我們面前沒有背景或經驗相同的學生,所以教學必須不同,”她說。“它需要建立在個人和文化經驗及其先驗知識的基礎上。它需要以正義為導向,並反映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背景。這就是我們談論文化回應式教學時的意思。”

閱讀全文

社交與情感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在學校中如何實施~KIST品格力的學習(一)

IMG_1084

很多學校都強調品格學習的重要性,或是說都很重視品德教育。

KIST學校重視品格力的學習,我們是以51%品格力+49%的知識力,作為整個學校經營的重要指引,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品格力會對於學科領域學習產生正面影響,甚至是知識學科學習的最重要的基礎。品格力很重要對於台灣很多家長或是教育工作者而言可能已是老生常談,教育孩子如何相處的概念對於很多老師來說並不新鮮,但很多侷限於教條式宣教或是品行等人際互動為主,然而對於大部分老師而言,如何以明確的方式教授這些技能並衡量學生在這些領域的能力,是我們關心的核心重點。

[@more@]

今年到舊金山灣區的學校參訪,仍保有過去幾年對於KIST學校老師專業成長的基調,以參訪這些比較有創新教學的學校,正在努力實踐的新教育趨勢,品格力的學習(Character strength learning)、個人化學習(Personalized learning)、專案學習(Project base learning)是主要的參訪重點,特別是品格力學習部分,如何以明確的方式教授這些技能並衡量學生在這些領域的能力,都是我們關心的重點。

Both and More

基於過去我們在KIPP學校學習的經驗,品格力過去被認為是“軟”或“非認知”技能,藉由腦神經科學、正向心理學、學習理論的逐步發現,品格力越來越被理解與學術成就和工作場所的成功直接相關。特別在社會與個人情感(情緒)的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熟練掌握,SEL是建立已身與他人(self and others)關係、情感和行為規範以及做出決策的關鍵,所有這些都在我們學習和與周圍世界互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KIST學校這兩三年的籌備與現場實踐中,我們特別在七個品格力的學習中,刻意讓學生去練習自制(Self-control)、社交智慧(Social intelligence)、感恩(Gratitude)、堅毅(Grit),並且配合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下練習樂觀(Opitmism)、學習熱情(Zest),去引發學生學習的好奇(Curiosity)。透過這次的參訪,在一般學區的公立學力或是具有創新教學的公辦民營學校的經營者中,都不約而同體認,這幾年在教學現場已經發現SEL對於學校和工作成功與學術知識一樣重要,並且學生和他們的老師需要持續努力才能發展這些技能,我們在這些學校中見證了對社會和情緒的學習(SEL)的一種顯著和變革的興趣 – 一個曾經被認為相對不重要的領域,甚至可能不在學校教學範圍。

斯蒂芬妮·瓊斯,哈佛大學人類發展和城市教育教授,對於SEL下了這個定義:“SEL是一些使你能夠管理和照顧自己,獨處並在你的學習社群中工作順利以及參與學術學習的技能。“

〝The skills that enable you to manage and take care of yourself, get along and work well within your learning community, and engage in academic learning.〞

品格力的培養與學術知識上的學習,並非零與一的兩極拉扯,而是雙重重要的課題,品格力的學習更是學術成功的基石,我將在後續的分享中,分享給更多朋友參考。

向同儕學習

我們的夥伴在參訪過程中,對這些學校SEL對於學生的影響與影響的整體學校運作有驚訝的發現,在每天晚上的PDCA中,討論的重點也常常聚焦於這些在灣區教育工作者,如何努力將這一不斷增長的研究應用於課堂實踐上,協助由K到12的學生將SEL與學術內容學習相提並論。

20190330美國參訪交流-1_190406_0001

(晚上的PDCA   向同儕學習)

要弄清楚如何將品格力或是SEL融入現有的學校實踐並不總是容易的。當我們把KIPP作法帶回到台灣時,在KIST的學校中我們汲取靈感,將相關策略和推薦實踐作法,參考KIPP與品格實驗室的研究成果綜合成一套實踐的作法,讓每一位KIST老師在教室中開始這項重要工作,但這次訪問讓我們現場看到更多實踐的指引與如何建構學生學習的框架,我預計用幾篇文章,逐一分享我的看見與分享。很高興的是,部份作法在我們的KIST學校的教學現場,我們已經小規模實施並且得到相當好的回饋,我們將有機會透過KIST學校老師們的推廣,讓更多台灣的夥伴看到我們是如何進行的。

NEW School 對於SEL的作法

我以New School學校簡介中有關SEL的介紹分享給大家

在照顧整個孩子時,New School將社會情感發展納入教學和課程的各個方面。我們將社交情緒學習(SEL)視為識別和應用技能以了解自己,設定和努力實現目標,同情,建立積極關係,參與有關多樣性和包容性的對話以及做出負責任的決策的過程。

SEL是每個年級的焦點,也是教師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New School認識到,社交與情感學習不能在片段中進行教學和鍛煉,而是必須不斷地進行演示和練習。大多數明確的SEL指令將通過學校各項活動、個人和小組對話以及小組口頭分享; 然而,SEL也是一種思維模式  ,所有員工都將致力於在每次互動中建構促進成功的思維模式:不論是在課堂上、在員工之間,以及在家庭和社區關係中,都需要建構可運作的模式。

(參考 http://www.newschoolsf.org/learning-environment)

CASEL對SEL創建的學習框架

New School對於SEL的學習,參考了加州學術、社交和情感學習協作機構(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創建了一個框架,該框架將有助於各學校圍繞SEL指導原則建立共同語言。由於SEL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核心能力建立自己的SEL評價標準,了解觀察內容以及學生個人成長的敘述文檔,並評估全校的SEL課程和評估方法。

在CASEL框架下,建立積極關係、管理情感和做出決策的技能都是通過五項核心SEL能力(素養)來組織的。每種能力都可以被視為包含相關功能技能的保護傘,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技能在各個方面都有所不同:

CASEL五個核心SEL能力

自我意識:反思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行為的能力

社會意識: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情境,尊重他人的社會和文化規範,以及慶祝多樣性的能力

關係技巧:發起並維持與同齡人,教師,家  庭和其他群體的積極聯繫的能力

自我管理:一系列技能,包括自我激勵,目標設定,個人組織,自律,衝動控制,以及應對壓力的策略的使用

負責任的決策:做出選擇的能力,考慮自己和他人的福祉

(內容翻譯自 Build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to the School Day: Seven Guiding Principles 檔案連結)

在New school 的看見

我們的夥伴在New school 有不同觀點的看見,特別在有關SEL的學習上對於實踐這樣的能力培養,透過晚上的PDCA大家有更深入的討論。

冷靜角 營造友善的學習空間

教室中會有空間布置,利用很多方式(寫出情緒:認識、轉移),讓學生面對並處理自己的情緒,ex.用耳機讓學生自由選擇是否重新加入課程。也有Kimogi娃娃提供辨識情緒的機會、每個玩偶都有對應的書,營造友善的學習空間。

image

image

晨光時間

幼兒園即開始晨間時光,在每天的一開始與孩子有情感上的連結

課堂上的刻意練習

讓學生在課堂中,透過選擇、感受、與關係,給學生鷹架(有正向問題、及負向問題)讓學生探究核心價值。「我做了什麼樣的選擇」、 「這個選擇對我的學習有什麼影響」、「 這個決定或行為對我的關係是什麼」。

夥伴間的火光

我們的對於SEL的觀察與我們的KIST品格力教學有何異同?有何價值的存在?

夥伴的對話片段,讓整個參訪學習的深度發揮SEL的實質內涵。

  1. 威嘉:這些SOCAIL EMOTIONAL 對我來說是一個圖像,七大品格為最後的結果呈現,透過與他人、與自我的連結,來達到與七大品格的連結。

  1. 侑廷:把七大品格中的差異價值發揮出來

  2. 科科:音樂老師帶領歌謠時,以人為中心,用「我尊重你、我願意等你回來」的態度等待正在處理情緒的孩子,這讓我們反思我們自己是否對孩子有這樣的耐性。

  3. 幸慧:這像是KIPP所談的「急迫的耐性」,可見師生平常的交流在日常中已建立。

  1. 智鑛:孩子上課時吃東西,老師提醒多次後無效,轉而用餅乾作為課程當中的引導媒介,反而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學習單,可看見老師非常尊重個別差異,有耐心等待孩子主動性。讓環境處理在一個和諧的狀態 ,也是一個老師最基本的能力。我覺得New School是幫助學生在無形中以自然的狀態涵養孩子的品格,而KIST是將品格努力有意識地形塑出來,是刻意練習的,這也是我覺得為兩者的差異。

由於SEL的學習發展是近五年才成為熱議題,也是KIPP發展這20年來,對於品格力的反省。下午與灣區創新學校組織的Brian的會談,給我們這一段演化過程很深刻的分享:

傳統美國12-13歲就分流,分成上大學或不用升學,而KIPP是為了改善此不公平,以上大學為目標,用品格力去支撐。但後來KIPP的畢業生反映他們回到社會中有適應的困難。後來開始有Socai emotional的研究。Socai emotional的發展為二到五年的時間 來由是因應上述發生的問題,回到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強調差異性,才能讓孩子能夠面對社會上群體關係,希望讓孩子重新看見自己的背景,而不是發生事情才來求助或是重新審視。

文化回應的學習

特別是因為移民問題(加州西班牙裔移民與有色人種比率非常高),在New school ,他們慶賀他們的差異實踐公平性,與透過文化回應教學,以因應改變社會結構後,讓個人收到社會的回應。他們稱DEI的三個內涵,進行文化回應的學習。

Diversity 差異性:差異 要回到個人

Equity 公平性

inclusivity 包含度/被接納的程度:是不是真的被放進來 被承接著 被包容著。

透過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深化並且找到方法回應KIPP的問題,像是KIPP 2.0版,一個人的能力與條件要被敏感地察覺,個人要有自覺地決定自我是否要唸大學 ,是有選擇性的,而非只有家庭與學校的期待而已。

針對“個別化”、是否用電腦進行教學,New school的夥伴回應:我們是person to person ,先了解孩子個人、家庭與背景脈絡,去面對孩子這一個人。當你發現某個學生需要更多的學習,也就表示老師要學習、理解的越多,並藉由師生的相遇,彼此都有所學習及改變。個別化最終是要促成「自主學習」,Heart and mind(心與心智)人要做心智完全的改變,稱為羅盤課程,由個別差異:老師從學生的作品學習,認識學生,並與學生一同發展。

當我們清楚意識到的SEL 可以改善KIPP無法更精準回應包容的難題,我們身為KIST學校,如何面對與回應?透過卓越教學架構知道,差異(多樣性)是力量的來源,那這些差異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力量,或啟發?特別在原民住落或新住民子女較高的區域的鄉村學校,一定是我們重要的課題。

重塑教室文化

我們需要從最上端的學校文化開始型塑,New school選擇不同的路徑,由內化開始(由老師的陪伴,幫助孩子要先接納自己原本的樣子,等待孩子長出力量,且接納負面情緒與負面想法,而非完全只鼓勵「正向」),對照KIPP較為外塑方式(KIPP是由外而內,知道如何表現出行為,但未必由內心出發),部分學生可能只是為了得到讚賞與肯定,而刻意表現出外在行為,但未必是真實從心而發。接納學生的情緒,並鼓勵他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有時候老師自己本身也太壓抑,無法表現出真正的樂觀。如何由學習的角度或教學的角度去思考這個發現,是未來我們必要的功課。

知識的本身應該是中性的,我們選擇了正面的解釋型態,我們KIPP是直接選擇的正面解釋型態,而SEL可能是先選擇接納,。KIST七個品格教學步驟與而SEL之間的差異,可能在時間與空見的進展中,因為背景不同,論述也不相同,KIPP的STEP的方式 是有步驟感,但現場老師也不會發展出同一個線性路徑 ,大家的共識與最大的啟發是在正面成長解釋型態時,如何讓情緒有機會出來,有需要細作,以協助孩子先度過難關,再往前看。

教學路徑的選擇過往我們的理解應是有順序的,然現場教學過程中,這件事是不必然的,讓正面解釋型態 是思辨出來的 , 而不是被規範出來的,可能更有價值。

侑庭:價值並全不在教室佈置上,卻在師生的互動上。 HEART 連結。

心柔:ILP (individual Learning Plan)。六個禮拜後轉換下一個規劃(包括數學、國語等),並細膩地分組命名,不讓學生感受到自卑。

靜淑:感受到品格與教學交錯學習,並不是上下關係。

幸慧:今天我的感動,也發生在幼兒園。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這個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自然地、把我們想要的品格力內化進來,當下我甚至覺得我開口稱讚他的品格都嫌得多餘。

RURU主任:老師即時給予回饋,同儕間很棒的互動,

繼文:沒有用到科技平台 卻可以達到個人化學習

例如三年級的數學課 ,利用空間區隔,A咖學生利用與老師的引導對話、牆上的佈置達到個人化學習。出來看就是要看見差異,用眾人之力成眾人之事,讓情緒存在的空間更多,長出正面成長心態的力量。

教室中有無形的規則存在 (手勢、討論時的音量、要眾人小聲的儀式化聲音)

柱督:三個E (參考下圖 探究式教學法)讓孩子學會處理生活上碰見的大問題。在探究的底下去處理情緒、學科、或碰見的大問題。老師在任何時候都鼓勵學生探究問題。

漢文校長:連幼兒園都可以提出大問題,而不僅是學科上的連結

(資料來源 PDCA紀錄 三民國小宥如老師)



        

下一篇,將介紹CASEL框架及七個指引相關內容

CASEL 七個指引與學校運作

如何建構個人化學習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