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展覽(四)研習己於112年4月21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生國小林詠森主任的分享。。。
廣達游於藝-藝術與自然的結合-蟲蟲大樂園、見微知美。。
    學校準備過程-選才、培訓、展覽、解說。。
科學研究社團的推廣過程。。
    以孩子「自願參與」為起點
    配合「這樣教我就懂」的科學探究競賽
    由孩子尋找主題-食品
    紮根科學知識-科技大觀園、全國科展作品、這樣教我就懂網站
班級探究競賽的實施歷程
    從課程內容尋找主題-動物
    提供學習鷹架-從問題出發
    增廣科學知識-科技大觀園、全國科展作品、這樣教我就懂網站
    融入課程活動-期中報告及期末報告
讓大家瞭解到推動科學探究競賽的參考作法。。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規劃與協助。。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展覽而努力。。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子團自主揪團主題研習-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4月19日辦理完畢

感謝國立東華大學李暉教授的分享。。。
資料連結:https://reurl.cc/1eapbG
從PISA測驗結果來點出孩子在「knowledge about science」的問題。。
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問題?。。
    生活面向-食、衣、住、行、育、樂
    實作中發現-做家事(清潔、烹飪)、考量因素(省時、省力、省錢、自我滿足)
    以煮蛋為例—糖心蛋應煮多久?
探究(inquiry) vs. 試誤(try & error)的比較。。
    探究-發現問題、查找資料(文獻探討)、評估可行性、擬定方法、執行(實作)、
                分析、 評鑑、精緻化
    試誤-發現問題、執行(實作)、發現問題、執行(實作)、發現問題、執行(實作)…
STEM教學中「Engineering」的重要性-做了才能發現問題(實作)。。
如何燒麻婆豆腐?―美食中的科學。。
    美國實驗廚房《料理的科學》
    廚房中的科學《廚藝解構聖經》
    烹飪的要素
          -食材處理―生物學(構造、解剖、生化原理)
          -加熱―物理(熱傳)、化學(化學變化)
          -調味―化學(反應)
     麻婆豆腐講究-麻、辣、鮮、燙、嫩、捆、酥
     烹飪中的化學反應
         四個基本原理(章致綱—《廚房裡的美味科學》)
         梅納反應、焦糖化反應、殺青、熟成
最後以科學角度來討論「肉的結構和品質」及「煮飯」。。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1學年度第2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南澳鄉第一場次-己於112年4月12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生國小王聖喤主任的帶領。。
從童軍活動「營火」來提供科學探究的教學啟發。。
-自製火種-凡士林+化妝棉-毛細現象、燃燒三要素
-打火石-磨擦產生火花-溫度、燃燒三要素
-生火-利用打火石來點燃火-燃燒三要素
-營火搭設-排列營火的技巧-燃燒三要素
從簡單有趣的實作活動來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是提升孩子學習自然科學的動機與興趣。。

「觀察-問題-假設-驗證」是實驗的重要歷程。。
透由一連串的探索過程。。
可陪伴孩子尋找更佳的「解釋」。。

謝謝一起共學的南澳鄉的伙伴。。。
期待未來(第二場)能更深入討論現場教學實務。。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工作坊-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研習己於112年3月27日辦理完畢

感謝國立國家教育研究院蕭儒棠助理研究員的分享。。。
透由一連串提問來引導參與伙伴對「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教學」的看法。。
    你上課時最常問學生什麼問題?
    什麼是素養試題?
    什麼是科學素養?
    什麼是科學?
用影片提供參與伙伴對學生學習的反思-學生的特質。。
以「韓愈-傳道、授業、解惑」來引出「知識、技能、態度」的想法。。
並帶領大家討論「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教學」的看法。。
從「動物糞便」的形狀來引發一連串的科學探究歷程。。
    這個圖片是什麼東西?-糞便
    如何描述糞便外型?參考資料-不同含水量的形狀-用植物外型來形容
    糞便的形狀(長方體)是怎麼產生的?-提出假設-肛門形狀
    如何驗證「假設-肛門形狀」?-觀察肛門形狀-不是長方形
    那和什麼原因有關?-提出假設-腸子形狀
    如何驗證「假設-腸子形狀」?-觀察腸子形狀-不是長方形
    有沒有其他發現?糞便在腸子後半段會變成長方體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產生?參考資料-管壁的壓力的壓迫
藉由學習表現-探究能力-思考智能與問題解決。。
以「情境是為了引出問題」來引導大家思考「學習表現」評量內容的適切性。。

接下來。。。
小自團下一場素養導向工作坊的課程。。4/24下午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公開課共備活動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資料連結:https://reurl.cc/jlV5Zy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四結國小-己於112年3月22日辦理完畢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第四場我們來到了四結國小。。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藉由HITEACH及LOILONOTE教學平台的介紹。。
說明了三年級的科學探究教學活動。。
記錄了師生的教學與學習歷程。。
更重要的是。。
教學平台要依照老師的需求來使用。。
才能發揮更大的功效。。

感謝新生國小王聖喤主任的帶領。。
以「露營生火-打火石-自製火種」為主題來介紹生活中的科學探究。。
從打火石、化妝棉、凡士林來嘗試野外露營生火。。
看似簡單的生火實作活動。。
不但引發參與老師的拼勁-點火。。
也吸引了孩子的圍觀-幫老師一起點火。。
儘管最後還是要借助打火機。。
才能繼續進行後續的生火活動。。
只是玩歸玩。。
最後還是回到科學學習活動-燃燒的三要素。。

謝謝四結國小林稹甫校長的支持與鼓勵。。
以及四結國小郭承宜老師的行政協助。。
更感謝礁溪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基礎能力研習-國小組-己於111年12月23日辦理完畢

感謝台師大化學系林如章教授的指導。。。
說明了論壇計畫中社群的成長與推廣模式。。
介紹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概念-定向活動、逆向思維及四格簡案教案。。
分析了小三到國三-探究導向的教學思維。。
分享了國小(虹吸現象)及國中(光的折射)的科學探究教學案例。。
從數位學習(氧氣與二氧化碳)-LOILONOTE的操作過程中。。
提供了共備與說觀議課的實施歷程。。
不但留下了課程規劃、討論及實施的完整資料。。
也記錄了社群共同備課的寶貴建議。。
奠定了參與教師對科學探究的基礎能力。。
最後導入日本NHK的教學資源-思考工具的介紹。。
讓參與教師更瞭解科學探究的引導歷程。。

謝謝羅東國小賴尚義校長與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力支持
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與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社群領導
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上課資料連結點: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nEwpyvkwzPJqZgXHP8SXHHPmmdX8fU1/view?usp=sharing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光學實作課程-林宣安老師-己於111年12月2日辦理完畢

感謝台中市立長億高中林宣安老師的帶領。。
從創意教學DIY的角度來介紹光學實作課程。。
科學是一個趨近(慢慢追近)的過程-概數
教具的概念-一種想法-但需要依自己的教學來調整。。
實驗要從上往下看-才會看到「偏折」。。
但課本呈現的是由旁邊看-不會看到「偏折」。。
首先出場的是-魚叉的光學-吹箭版。。
利用滴管、竹籤、吸管的簡易加工。。
透由吹箭模擬了光的行進路徑。。
看到的物體比原來的位置還要高。。
再來出場的是-魚叉的光學-雷射版。。
利用電池盒、鐵絲、電池、LED燈的簡易加工。。
透由雷射模擬了光的行進路徑。。
看到了光線偏折的角度。。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到場打氣。。
以及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場地支援。。
更感謝各位伙伴的共同參與。。
期待有更多創意教學DIY的產生。。

參考資料連結:https://reurl.cc/oZ8r33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礁溪國小-己於111年11月30日辦理完畢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第三場我們來到了礁溪國小。。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以「磁力怪獸-趴答趴」為主題來介紹科學探究歷程。。
探索生活中的磁性物質-千元大鈔、礦石、燃燒後的火柴棒、磁力橡皮擦。。
透由隨手可得的材料來創作科學玩具。。
磁力玩具車-磁力橡皮擦、磁鐵、木冰匙、氣球托、雙面膠。。
跳躍的動物-磁鐵、卡紙、彩色筆、剪刀、軟性磁鐵白板。。
提供大家思考科學探究的實作課程。。

感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的分享。。
藉由110學年度論壇計畫的成果內容。。
說明了九貫課綱及108課綱在教科書編排中的差異性。。
從POE到PD/OQDE的科學探究模式。。
提供簡易可以的科學探究歷程。。

謝謝礁溪國小張正義校長的支持與鼓勵。。
以及礁溪國小杜婉瑜老師的行政協助。。
更感謝礁溪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子團自主揪團主題研習-國小溪北團-己於111年11月25日辦理完畢

感謝花蓮縣光復鄉大興國小陳文正主任的帶領。。。
從6W角度來分享科學探究教學。。
科學探究和論證的教學目標-培養具科學素養的公民(重視實作)。。
探究學習的特徵-從「問題」為起點-有目的且有系統地去尋找原因與解答。。
探究教學的主要核心內容-探索、解釋、交流。。
形成科學問題-審視判斷的流程(圖)-判斷「好」的研究問題。。
自然課簡易可行的探究教學流程。。
    呈現問題(引起動機)
    動手操作(成功經驗 老師帶領)
    動腦規劃(科學原理概念)
    成果分享(分組競賽心得分享)
最後透由實際操作-分析符合探究教學的元素及注意事項。。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展覽(二)研習己於111年11月18日辦理完畢

感謝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分享。。。
以科展的引導歷程為主題-介紹15年來的努力成果-獲獎無數。。
成立了「來者不拒」的科學研究社。。
在科研社的規劃活動中。。
無論是尋找題目、實驗操作、分享與討論、成果報告、擺攤位等。。
奠定科學展覽及青少年發明展的基礎能力。。
讓學生有參加國展及世界發明展的機會。。
以及參與科學志工的服務工作。。
也約邀有興趣的伙伴帶著孩子共同參與JSP(Junior Science Party)的活動。。
最後提供「藍晒」的科學探究歷程。。
讓大家見識到跨科(科學+藝術)的科學展覽作品。。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協助規劃。。
七賢國小黃瓊瑤老師的分享。。團隊合作的七賢國小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展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