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0學年度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遊戲(五)」研習己於111年5月18日辦理完畢

感謝岳明國小盧俊良老師的分享。。。
以「光學」為主軸說明了科學遊戲運用在課程教學的歷程。。
1.介紹牛頓與光

2.用羽毛透光成色光

3.CD分光儀教具

4.南一版折射教具-光在水中與空氣中路徑

5.三角形萬花筒-用鏡片紙折成三角柱,將三色光聚成白光。

6.光學教具

7.燭火在CD片中的散射

8.合光稜鏡-投影機內的秘密

9.彈珠萬花筒(材料:彈珠、6CM紙片、黏土及鏡片紙)

10.鏡射體驗-可以用手機前鏡頭

11.神奇存錢筒-錢幣消失了

12.lubor lens-可以讓東西隱身消失了

13.全息投影(材質:隔熱紙)-需搭配影片

14.無限鏡

15.扁扁的放大鏡

16.彈珠通過牆壁

提供大家「光學」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教學素材

宜蘭縣110學年度混成(複合)式教學課例分享教師增能研習-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己於111年5月13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生國小王聖喤主任的分享。。。
依照教學設備與資源的情況分成三層次。。
1.基礎模式–現有教學設備(資源)-雙螢幕設定-同時呈現簡報畫面及IMEET畫面
2.進階模式-雙鏡頭-自然科教學挑戰-線上與實體-實驗課程並行-軟體需求:ViewDirector
3.豪華模式-有經費支援都不是問題
提供自然科學領域教師能以現有設備進行混成教學的可行性策略。。

感謝以下參與伙伴的經驗分享。。
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
學進國小林雪琳老師
壯圍國小江慧真老師
凱旋國小朱瑞雲老師
公正國小莊以真老師
以及其他參與研習的伙伴共學。。

簡報連結點: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GznvSsRPDNbeScrVUn7rdV6UpMp837Vp/edit?usp=sharing&ouid=118296831640283880223&rtpof=true&sd=true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0學年度第2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線上研習」自然科學領域-員山鎮第二場次-己於111年5月11日辦理完畢

108課綱精神-學習就從「提問」開始。。互動是促進學習的重要歷程。。
本次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就從「伙伴提問」中開始了序幕。。。
最困擾的單元主題-植物、天文、璀璨的星空、月亮、觀測太陽。。
自然課碰到的問題-觀測雨量不下雨、無法實際觀測、宜蘭天候不佳、學童難以實際體驗且星星遠在天邊、下雨或家長不支持回家的觀察紀錄、實驗器材不足、進行線上課程如何進行實驗。。
自然課所需要提供協助-可能的線上資源、教具提供、如何提昇分組合作學習的效能、替代的觀察方法。。
想嘗試的教學方式-想了解其他教學法、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如何帶領學童進行探究教學、資訊融入自然科教學。。

感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及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
共同協助教學現場的Q&A。。。
更謝謝參與伙伴提供的「學習的起始點-從提問開始」。。
只可惜時間有限。。無法一一解惑。。
但後續將於部落格中提供建議作法。。
並納入各項精進活動的規劃思維。。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0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知能」研習己於111年3月9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生國小林詠森主任的分享。。。
從領域召集人做事風格的省思。。
到國小自然科學領域輔導團資源介紹-部落格。。
再到主題式/統整式科學探究課程的規劃與執行。。
最後介紹了線上教學資源網站-全國科學探究競賽與LIS情境科學教材。。
讓大家能瞭解領域召集人的任務及提供線上教學的另類思考。。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從「你學過的」、「你教過的」及「現在和將來要面對的」說明課程目標的變革。。
到教科書中單元名稱與主題在「九年一貫課綱」和「十二年課綱」之間的差異性。。
再到十二年課綱中「學習內容」和「學習表現」的重要性。。
同時提出三個可使用的自然科教學方式-論證教學、5E教學法及圖形組織。。
最後帶領了同主題跨版本的課程學習-「力的大小」的測量工具
讓大家從理論與實務中體會十二年課綱的內涵。。

感謝二城國小游淑惠校長的主持。。
更感謝共同學習的各位伙伴。。

接下來。。。
小自團繼續規劃各項的精進教學課程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上課資料連結點:
新生國小林詠森主任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EcLkLFWsvOZVRJ1OYWg71XVPDPfZWTyO/edit?usp=sharing&ouid=118296831640283880223&rtpof=true&sd=true
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e7yq71D5Rik4tkxfVGAWTvpMubxSAmnH/view?usp=sharing

2020/06/11羅東林場森藝館參訪

6月11日下午,由國教輔導團汪俊良課督帶領新生國小、光復國小、羅東國小的自然領域輔導小組夥伴們,來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森藝館,參訪新整建的三個展示館:kiko.wood林場kids扣屋森林物語樹民種子屋,將森藝館舊建築再利用,作為林業文化及相關應用展示與推廣,在正式對外開放營運前,讓我們先行一睹為快!

  • kiko.wood林場kids扣屋」館:以12歲以下的兒童為使用對象,做為親子互動的遊戲空間,規劃分梯次開放、採預約申請的使用方式。也可配合學校教學,提供班級申請場地使用。
←使用軟性材質道具裝置,觀看木頭切面認識不同的年輪。

地面上設計仿果實、樹葉等植物造型,可以拼貼在牆上認識樹葉的形狀。↔

火車車廂內抬頭可見到柔美燈光投射。↔
  • 「森林物語」:進館可聞到檜木香氣味,屬靜態性、知識性的展覽場域,展示國產木材的木雕作品,以及介紹「植物的演化」、「世界大樹大不同」、「森林生態系」、「森林無國界」等林業文化的相關延伸,引領民眾認識森林在全球環境生態扮演重要的一環。
  • 「樹民種子屋」館:林業的根本是從植物的種子開始,從種子的採集、育苗、開花結果、到成為木材使用的一系列過程都屬於林業的一環。場館規劃以植物採集後標本製作、保存及展示為主,採預約申請的使用方式;也配合學校有林業相關自然課程的需求,提供標本採集製作工具,以及成果展示空間使用。
  • [整體空間格局]
乾燥劑的製作與使用↔
  • [標本保存陳列]

此次參訪,輔導團也提出建議,未來可透過辦理教師研習,學習植物標本如何採集、製作與妥善保存的方法,並搭配其他領域專長的教師協助標本繪製,集思廣益,引領教師們發想對於三個場館的空間運用,與未來教學可以進行一場什麼樣的教學想像啟發,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機會。

 

108學年度鄉鎮市巡迴服務-(羅東鎮)自然科學領域

本次研習課程日期:109年5月13日(星期三)線上視訊iMeet

林詠森老師運用Nearpod融入教學,進行線上授課,學生只要輸入課程代碼就可以加入課程。

簡報連結→1090513羅東線上巡迴服務簡報

1090513羅東巡迴1(nearpod)

1090513羅東巡迴2(nearpod)

巡迴服務重點:

  • 自然科學領域課綱重點介紹
  • 從課綱學習表現談探究教學

詠森老師分享了兩篇實驗案例:「蝶豆花變色之研究」、「彩色飲料的秘密」,及帶領大家觀看一段關於國小探究課程設計活動的教學影片,並分享自己的公開課有關探究教學經驗,希望訓練學生透過觀察分析別人的實驗數據,練習提升分析與發現(PA)的探究能力。

[推薦APP]

https://nearpod.com/

Nearpod是一個教學平台,教師可以製作簡報同時能加入各種互動功能,例如選擇題、簡答題、投票、繪圖等,同步教材分享至學生的電子載具內進行授課,課間可以即時回應、答案回饋統計,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有助於提高學生參與度。

[好站分享]

CIRN 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

https://cirn.moe.edu.tw/Facet/Home/index.aspx?HtmlName=Home&ToUrl=

2020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https://sciexplore.colife.org.tw/

LIS情境科學教材

https://lis.org.tw/lab?page=2

【LIS實驗教室】自製夢幻飲品-冰涼蝶豆花神秘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qrI9VvI_Q

另一個視角看大洲國小

2015-11-13大洲國小隨意拍

clip_image002連下數天的雨終於放晴

clip_image004豐水期的灌溉溝渠

clip_image006有水就有生機

clip_image008藍天下水田中的農舍倒影

clip_image010溝渠裡的水生植物是上課的好材料

clip_image012生態足跡(螺)

clip_image014生態足跡(水鳥)

clip_image016水蛭

clip_image018變形蟲?不,是一塊很久沒被移動的石頭,長了青苔

clip_image020細璁

clip_image022另一種細璁

clip_image024clip_image026被颱風吹倒的樹,也是一個教材,淺根性植物雖盤根錯節,但終究敵不過狂風吹襲。

clip_image028clip_image030

人行道的地磚是花草,真的與環境結合

就在這短短的半個小時裡,透過另一個角度我看見「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