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1年12月21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第二槍-分析教材-規劃教學流程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討論了LoiloNote在公開課中的角度-共備-說課-觀課-議課-
介紹了七節課的課程安排活動。。
生鏽(3節)、防鏽(1節)、食物腐敗(2節)、統整活動(1節)
第一節:觀察活動-比較異同及發現問題-歸納可能生鏽的原因。。
第二節:變因控制-利用矩陣圖討論變因及設計實驗-目的很重要。。
(1)實驗主題:水與酸性環境的比較、無鹽與有鹽環境的比較
(2)設計實驗:規劃實驗流程
(3)提問:討論實驗發現與實驗結論
第三節:(消耗)空氣的實驗活動
第四節:生活情境中的防鏽方式
第五六節:探討食物的保存方式-討論防鏽與防腐的共同因素-空氣、水。。
第七節:概念彙整-利用魚骨圖
將以「第二節」的內容來規劃「準公開課」活動。。
伙伴回饋想法。。
-立即性回饋?提出意見?
-時間夠嗎?
-孩子想要探究的動機?
-可視化教學?
-課程規劃可以與「起承轉合」及「探究能力-問題解決」的想法相呼應
-需事先建立孩子的基本能力(如設計實驗流程、操作實驗、討論等)
相信從伙伴所提供的回饋將可以讓教學活動更完臻。。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下次。。。1/6在黎明國小進行「準公開課」活動
敬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展覽(三)研習己於111年12月16日辦理完畢

感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分享。。。
以科學展覽的指導歷程為主題-介紹帶領孩子進入全國科學展覽的秘訣。。
從參與孩子的選擇-思考孩子的人格特質。。
-建議以五年級孩子優先-全國科學展覽在七月-六年級孩子已畢業。。
-考量到指導歷程的「傳承」-成員最好能包含五六年級孩子。。
接著說明了科學展覽的規劃歷程。。
以及題目的選擇與淘汰-大題小作-小題大作。。
還有科展計畫前的思考順序-訓練孩子的七個什麼。。
最後以全國科學展覽作品來介紹變因設計過程。。
讓大家瞭解到得獎作品的關鍵-符合評審要的。。

謝謝中華國中黃能謙老師的經驗分享。。
-介紹宜蘭縣國中推動科學展覽的現況分析。。
-說明自己到國小推動(自然)科學教育的作法。。
-提供推動(自然)科學教育的資源。。
南屏國小蔡尚旻老師的提供場地。。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展覽而努力。。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1學年度第1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宜蘭市壯圍鄉員山鄉第二場次-己於111年12月7日辦理完畢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學習模式。。
透由瞭解賽車型及徒手型的學習特徵。。
我們將更能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

第二場巡迴目標:從現場實務Q&A談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活動
從「孩子的想法」出發是目前教學的趨勢。。
本次巡迴就從「老師的想法」為起點。。
首先是20分鐘的分組討論。。
看到大家精彩的分享與討論。。發現時間真的不夠用
再來是高峰經驗的分享。。七賢國小王元璋主任
十年來從興趣出發的礦物教學提供孩子更多探索的經驗。。
令人期待的是下學期的採礦課程。。
接著是教學現場的問題分享與討論。。
-顯微鏡的使用
-不熟悉自然科學領域的教學策略
-水生植物的實驗結果不相符
-四五年級課程重覆-聲音、酸鹼
-紫色高麗菜的酸鹼中和奇蹟
-三年級習作內容太多、四年級的習作內容太少
還有盧俊良老師的意見回覆。。

謝謝一起共學的宜蘭市、壯圍鄉及員山鄉的伙伴。。
很高興看到大家願意分享教學的酸甜苦辣。。
相信集合大家的經驗與智慧。。
我們一定可以尋找出更多可行的作法。。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光學實作課程-林宣安老師-己於111年12月2日辦理完畢

感謝台中市立長億高中林宣安老師的帶領。。
從創意教學DIY的角度來介紹光學實作課程。。
科學是一個趨近(慢慢追近)的過程-概數
教具的概念-一種想法-但需要依自己的教學來調整。。
實驗要從上往下看-才會看到「偏折」。。
但課本呈現的是由旁邊看-不會看到「偏折」。。
首先出場的是-魚叉的光學-吹箭版。。
利用滴管、竹籤、吸管的簡易加工。。
透由吹箭模擬了光的行進路徑。。
看到的物體比原來的位置還要高。。
再來出場的是-魚叉的光學-雷射版。。
利用電池盒、鐵絲、電池、LED燈的簡易加工。。
透由雷射模擬了光的行進路徑。。
看到了光線偏折的角度。。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到場打氣。。
以及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場地支援。。
更感謝各位伙伴的共同參與。。
期待有更多創意教學DIY的產生。。

參考資料連結:https://reurl.cc/oZ8r33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礁溪國小-己於111年11月30日辦理完畢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第三場我們來到了礁溪國小。。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以「磁力怪獸-趴答趴」為主題來介紹科學探究歷程。。
探索生活中的磁性物質-千元大鈔、礦石、燃燒後的火柴棒、磁力橡皮擦。。
透由隨手可得的材料來創作科學玩具。。
磁力玩具車-磁力橡皮擦、磁鐵、木冰匙、氣球托、雙面膠。。
跳躍的動物-磁鐵、卡紙、彩色筆、剪刀、軟性磁鐵白板。。
提供大家思考科學探究的實作課程。。

感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的分享。。
藉由110學年度論壇計畫的成果內容。。
說明了九貫課綱及108課綱在教科書編排中的差異性。。
從POE到PD/OQDE的科學探究模式。。
提供簡易可以的科學探究歷程。。

謝謝礁溪國小張正義校長的支持與鼓勵。。
以及礁溪國小杜婉瑜老師的行政協助。。
更感謝礁溪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子團自主揪團主題研習-國小溪北團-己於111年11月25日辦理完畢

感謝花蓮縣光復鄉大興國小陳文正主任的帶領。。。
從6W角度來分享科學探究教學。。
科學探究和論證的教學目標-培養具科學素養的公民(重視實作)。。
探究學習的特徵-從「問題」為起點-有目的且有系統地去尋找原因與解答。。
探究教學的主要核心內容-探索、解釋、交流。。
形成科學問題-審視判斷的流程(圖)-判斷「好」的研究問題。。
自然課簡易可行的探究教學流程。。
    呈現問題(引起動機)
    動手操作(成功經驗 老師帶領)
    動腦規劃(科學原理概念)
    成果分享(分組競賽心得分享)
最後透由實際操作-分析符合探究教學的元素及注意事項。。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1學年度第1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三星鄉大同鄉第二場次-己於111年11月23日辦理完畢

第二場巡迴目標:從現場實務Q&A談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活動

主題一:九貫課綱與108課綱的「月亮」教學
  1.九貫課綱教學-週期性(月相)
    (1)思考適合觀察的時間-白天可觀察到
    (2)選擇適合個別或適合團體觀測活動
    (3)搭配軟體來認識月亮盈虧的週期性
    (4)透由連續觀察3小時來瞭解月亮的東昇西落           
  2.108課綱教學
    (1)學習內容提到認識的東昇西落
    (2)認識高度角
    (3)觀察月亮時同時會看到太陽和星星也是東昇西落
    (4)規律性變化(含圓缺)也還是要教
  3.有什麼方法知道上下弦月?
    (1)盈缺變化由右邊逐漸變大-但有時看起來是下邊亮-不容易分辨
    (2)藉由太陽位置
  4.月亮教學的實務分享
    (1)教師先了解什麼時間可觀察到-白天也看得到月亮
    (2)適合的觀察時間是晚上6時到9時 
    (3)新月殘月看運氣
    (4)以兩個人面對面模擬-東昇西落及月球面向地球永遠同一個面向  
主題二:108課綱的跨科概念
  1.課程應思考跨科概念-而非以單元的方式去規劃
  2.部份課程由第三階段調整至第二階段
    (1)溫度對物質的影響-
    (2)水的性質-酸鹼
主題三:108課綱的水中生物
  1.九貫課綱與108課綱的教學內容差異不大
  2.水中生物的教學
    (1)上水生植物先複習植物的身體
    (2)水生植物的四大類
    (3)水生動物的生活方式
  3.108課綱的水中生物
    (1)引入跨科概念-構造與功能
    (2)從水域環境中談起-不同構造適應不同環境
主題四:現場教學分享
  1.三上第一次上自然課-先進行校園觀察-再聚焦在植物的構造
  2.低年級生活課程種蔬菜(當季蔬菜)
  3.實驗器材備置-整理舊器材或提早規劃請學校協助
  4.電流是抽象的概念-可思考從具體操作來引導

謝謝一起共學的三星鄉及大同鄉的伙伴。。。
提供多元的現場教學實務分享。。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子團自主揪團主題研習-國小溪南團-己於111年11月22日辦理完畢

感謝台北市長春國小楊世昌主任的帶領。。。
從108課綱中「素養」的意涵為起點。。
分享從「生活問題」為核心的自然科教學活動。。
透由「察覺問題-提出解釋-實驗操作-生活應用」等歷程來解決生活問題。。
主題一「水的三態-凝結」
  生活問題-宜蘭反潮、眼鏡起霧、車子前檔玻璃起霧(裡面?還是外面?)
  提出解釋-溫度變化後水蒸氣產生「過飽和」的現象
  實驗操作-加冷水的燒杯(杯壁外起霧)、加熱水的燒杯(杯壁內起霧)
  生活應用-車子除霧鍵(玻璃加熱-蒸發)、除霧劑(界面活性劑)。。
主題二「磁鐵的N極和S極」
  生活問題-(黑板上)長條磁鐵和軟性磁鐵的N極和S極在哪裡?
  提出解釋-以同極相斥異極相吸來檢驗、磁生電(霍爾定律)
  實驗操作-利用「儀器」來測出長條磁鐵和軟性磁鐵的N極和S極。。
  生活應用-啄木鳥、長條磁鐵和軟性磁鐵的N極和S極排列情況
主題三「摩擦力」
  生活問題-地面容易滑動
  提出解釋-材質粗糙程度會影響到摩擦力
  實驗操作-利用「紙條魔豆」製作重物來測量摩擦力。。
  生活應用-止滑墊、土石滑動

感謝羅東國小德惠老師。。協助活動記錄
更感謝一同參與的羅東國小伙伴

上課資料連結點: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xYnS7tJnR4sTjwAwJhI2PqGc7Q0obXAf/edit?usp=share_link&ouid=118296831640283880223&rtpof=true&sd=true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展覽(二)研習己於111年11月18日辦理完畢

感謝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分享。。。
以科展的引導歷程為主題-介紹15年來的努力成果-獲獎無數。。
成立了「來者不拒」的科學研究社。。
在科研社的規劃活動中。。
無論是尋找題目、實驗操作、分享與討論、成果報告、擺攤位等。。
奠定科學展覽及青少年發明展的基礎能力。。
讓學生有參加國展及世界發明展的機會。。
以及參與科學志工的服務工作。。
也約邀有興趣的伙伴帶著孩子共同參與JSP(Junior Science Party)的活動。。
最後提供「藍晒」的科學探究歷程。。
讓大家見識到跨科(科學+藝術)的科學展覽作品。。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協助規劃。。
七賢國小黃瓊瑤老師的分享。。團隊合作的七賢國小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展覽而努力。。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普樂讀俱樂部(三)研習己於111年11月18日辦理完畢

科普樂讀俱樂部PARTⅢ-科普閱讀的推廣方法

感謝羅東國小林雅雲老師的帶領。。。
執行力強的「科普樂讀俱樂部」社群成員。。
提出了科普閱讀的推廣方法。。
設備的支持-台中市推校園閱讀線上認證系統。。
書籍的選擇-學生的科普書籍及教師的科普工具書。。
活動的規劃-主題書展的體驗活動(電子顯微鏡或靜電球)。。
羅東國小台灣科學節-結合國立台灣科教館。。
    11/6科學園遊會-羅東國中
    10/27科學巡迴車-闖關活動
    10/21-科學的300
    10/18-12/24-科普輪流書
    10/14、10/21、10/28-科學家的故事
    10/18-11/8-科學書展
提供多元化的科普閱讀推廣方法。。

謝謝社群領導人-雅雲老師的規劃與執行。。
以及來自各校閱讀推動教師的參與。。
期待下學期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