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中會考結果分享,學校老師可以關注的點是什麼?

大型測驗的問題,

學力監控的角度,測驗工具本身,含施測時間、試題本身的一些問題,結果分析與詮釋,應用。

一個是工具面:測驗工具本身,測驗工具的目的性

一個是對人或是組織:對老師、對學生、對學校

頂新案的反思,一切以獲利為取向,財務報表化的結果,對於績效的負面影響

一、教育會考的主要目的:學力監控。(測驗面向)

二、延伸到教學面向,教學成效的檢核,教學改進的策略,會向教學診斷的向度趨近。

三、學校評量的影響,兩個部分:

1. 正面影響:引導學校評量與教學的改進,讓學校的教學與評量的連結,老師教學重點的掌握可以提升。

2. 負面影響:窄化學校老師評量與教學的視野,不利於多元評量的實施。

 

四、會考資料提供的對象:

團體:縣市、學校。

個人:學生個人成績

因應學力監控的需求,以團體的資料型式,提供相關單位握為後續教學政策參考。

五、會考資料的型式:

人的表現資料:個人通過率,團體通過率,單題答對率等

工具(題目)的表現資料:難易度,鑑別度等地分析。

這些資料筆就屬於敘述統計部分,現場老師比較沒有感覺。

如何讓老師有感覺,需要將『人+題目』的資料整合分析。

 

關於國中會考學力監控的提醒,應該要加入時間的向度,長期關注,分析。

資料解釋與應用,測驗成果解釋應該以標準參照方式進行較好,不要以常模參照解釋壓力會較低。

對於工具的理解:

1. 評量重點的分析:會考主要考那些概念,重要的內涵有哪些?

2. 針對試題本身的研討,每一試題在測驗什麼樣的能力。

題目重點在測驗什麼?教學上的對應又是什麼?

3. 單一試題與所要評量重點的連結,如何教學可以讓學生學會以達成測驗的要求。

4. 重點試題有哪些?低、中、高學生應該要掌握的部份。以5題為一個基準,去分析學校學生可以(或是老師應該教學學生的部分),每五題為一個單位,進行結構性的分析。

5. 學校針對會考試題,相對應的教學策略,是否需要改變,如何改變,先進行一至兩項的研討,並且實際去做看看。

miss大集合的公開課,完整呈現!~導入均一第一堂課易出現問題集

完美的公開課是不可能的任務。

對於教學示範這件事,我常常跟有機會分享公開課的老師分享,不用怕,沒有一堂真實的課程能夠完美呈現(尤其是陌生班級的第一堂課),也許大咖老師可以,但是我還是做不到,尤其是分享了很多場次的公開課後,每一場公開課前的說課過程,我還是會一再重申我的想法,今天就是很好的印證,會下這樣的標題,是因為今天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真的是一次爆發!

[@more@]

2014/12/12,宜蘭縣南屏國小,六年級數學  公開課。

目標:協助老師導入均一教育平台的第一堂課。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完美的示範,而是真實課堂中,應該或是絕對會出現的miss,尤其是不熟悉的教室,不熟悉的學生,不熟悉的教材,加上有20幾位觀課的老師。

當老師決定或是嘗試要導入新的教學模式,原有的教學流程在學生不熟悉的情形下,慌亂是必然發生的過程,有一些miss是必然的過程,那怕是有經驗的老師,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如果這樣的改變有價值,值得大家投入,就需要一點點勇氣與堅持去嘗試,給老師本身與學生提供不一樣的視野與機會,才有可能獲得提升,教學翻轉是如此,開放課堂也是這樣。

學校的老師如果要導入均一教育平台到數學課,第一堂課最難熬,因為學生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除了基本的帳號、密碼的問題以外,課程設計需要與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兩者之間如何配合,突發的狀況如何解決等等,都會影響老師願意持續進行的意願,如果成效沒有出現比較好的情形,很多老師就打退堂鼓是正常的情形,今天的公開課就是很好的示例。

每一個小問題,都會引發後續效應,尤其是對於陌生班級的公開課。

開始上課寒暄完後的第一個動作就發現一個大miss,全班學生沒有人帶課本。這下慘了,除了讓學生回教室拿以外,別無他法,當然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後續出現的幾個問題,提供給未來分享推廣的夥伴做參考。

一、要更提早到分享教室熟悉環境:

資訊教室是主要的授課地點,教學環境的熟悉是教學順利基本的要素,宜蘭縣的資訊教室一般而言都差不多,所以看了教室簡介的照片以後,加上學校的課前說明與聯繫,確定網路與資訊設備、電腦廣播系統都順利,直覺上覺得不用擔心,加上距離辦公室較近,課前30分鐘到達現場覺得應該就夠了,只要留一點時間進行課前說明,自覺大概就可以進入教學。

結果,今天碰到該來的問題。

觀課的老師比預先的人數十幾個多一些,感覺上超過20人,加上老師進教室的時間不一,部分老師接近上課前才到(研習常常有的情形),反覆進行課前說明與老師座位安排等時間就有點過長,等到課前說明完後,已經沒有太多時間進行資訊設備與教學的課前熟悉了。

剛好miss的部分主要就是這些,可以提供幾個點,提供給要在學校導入均一平台的老師參考。

(一)、確定教育處的首頁(或是快樂e學院)連結是否在學校首頁的連結圖示。

          因為是整合了師生的帳號,資網整合師生所需教學資源,入口網站以『快樂e學院』為主要入口。結果我在學校首頁找不到『快樂e學院』,花了不必要的時間,當然,請資訊組協助的目的就出現,雖然解決問題了,但是時間就此流失,第二個miss出現,只怪自己沒有事先準備好。

(二)、均一教育平台請用google的瀏覽器 chrome。

          瀏覽器的使用牽涉到老師的習慣,因為平常就是整合到google,tmail(宜蘭縣與gmail合作)使用、日曆功能等都是用google,所以理所當然認為學校也是。

           但是,很抱歉,今天就不是,不是的結果,就是不順,也花了很多時間去處理。

           電腦有安裝chrome瀏覽器,但是首頁沒有設在學校,只有宜蘭縣政府的連結。

            這是致命的miss。

           學生平時的教學可能是用IE,也很熟練的使用IE上網,登入、註冊,加教練,都沒有問題。

但是,均一主要功能都需要跟google雲端系統作互動,所以當要用首頁的『課程對照表』去檢索今天的目標單元時,應該是電腦教室XP的IE版本太舊(我的win8的IE沒有問題),竟然不相容。沒有先試的結果,下場就是浪費太多時間,整個教學結構就被破壞了。

這是沒有意料的事,未來要導入的老師,請特別注意瀏覽器使用的問題。

這個問題後來在課堂中終於解決,但是所餘時間顯然不足以進行後續的教學進行,也導致了後來要讓學生進行學習的練習、目標單元的尋找、進階單元的練習等後續作業嚴重受傷。

因為是公開課,課前已經有說明課能會出現的狀況,但是沒有想到的意外,通常是因為準備不足所產生,對於個人而言,當然不希望出現,對於學生與現場老師比較抱歉,但是想要導入的老師而言,今天的miss,作為反面教材應該還是不錯。

二、學生帳號、密碼的課前備需要更確實

要導入均一平台,基本的需求是要幫學生處理好帳號、密碼的問題。

這次的班級有27位學生,屬於市區人數較多的班級,本來就有準備可能會有問題,事先已經有聯繫希望能夠由校內導師或是資訊組先幫忙處理好帳密的問題,以免學生無法上線。

課前有點擔心,又覺得應該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就真的出現問題。上課時只要幾個學生出現問題,狀況就需要排除,今天有一位學生的帳號沒有處理好,有幾位應該是密碼忘記了,還好有資訊老師協助處理,有花點時間,最後都處理好了,但是最後還是一位學生沒有跟上練習,還好有完成必要的註冊與加教練的動作。

三、太貪心,想要分享多一點

因為公開課,基本上都會希望多分享一點。

前面幾次的分享,基本上都可以完成主要的任務,所以,這次設計就設計5個基本任務。

雖然一開始學生沒有帶課本浪費一點時間,後續完成登錄、註冊、加教練的任務也順利完成,後續瀏覽器造成的時間流失卻未能警覺,加上教材內容不熟悉,後續的任務雖然有一些縮減,預備要給學生討論書寫的小白板也沒有發下去,但是前面miss的總和已經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時間不足,後面數學單元設計的任務就有點凌亂了。因為基本的平台介紹希望能夠完成,所以另外用google chrome 瀏覽器介紹了『課程對照表』、教學影片的使用等重要功能,也耽誤了學生下課的時間,對於學生與原任課田老師真的很抱歉。

  1. 老師真正上課時,任務建議就不用這麼多,第一堂課的主目標在於讓學生可以順利登錄、註冊、加教練,加上練習一個已經上過的單元複習練習應該就夠了。

  2. 如果要加上新進度,以今天的狀況看來,真的就不適合,但是碰到就會知道。導入均一的第一課,以複習為主就好,第二堂課以後,學生熟悉、老師也熟悉平台,應該就可以導入新進度了。

其實,每一公開課對於觀課者有收穫,授課者何嘗不是,感謝今天所有觀課老師的包容,更提供了豐富的回饋與肯定(應該也有肯定勇氣)。課後也分享一段回南部老家時,跟一群國小學生的巧遇與使用均一的過程,先保留一下,這段奇遇希望未來有更好的結果再來跟大家分享。

每一次的公開課都是挑戰沒錯,但只要不抱著一定要完美演出的巨大壓力,有點miss其實無傷,只是課前的說明要再強調,提供給大家一點示範,可能會有miss,大家參考即可。每一次的公開教學對於參與者而言都是難得的機會,對於授課者或是觀課者,因應學生不同,情境不同,就跟唱歌、畫畫一般,每次都不會一模一樣,觀課者就取自己所需即可,好的就學起來,不好的就盡量避免或是想想更好的方法,大miss或是小小miss,就不會那麼沉重了!

重點在於今天還是為二十位左右的學生(部分學生已經有上平台的經驗)打開新的學習機會,如果有更多老師願意持續耕耘,相信一定會有更好的收穫可以期待,感謝田大勇老師(課堂上一直叫錯,真是…)還有同學的幫忙,春華校長、燕芬主任、資訊組長、所有參與老師、南屏同仁的協助與回饋,感謝大家願意一起成就這段共同的學習經驗。


檔案與延伸閱讀分享:

  1. 今天分享的教學計劃、觀課紀錄表、PPT、學生學習單檔案連結。
  2. 如果要利用均一教育平台,如何開始第一堂課?
  3. 其他均一教育平台個人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