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改造大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宜蘭國道馬拉松篇

上週,又接到一個新任務,副處長希望我可以提供兩本看過的書,給處內實習的候用校長當參考書。

說來惶恐,但是想想以後,就挑了兩本自己書架上的書給大家參考(選兩本書,為何選這兩本,下次分享),本來還有一本,後來想想就算了,不過倒是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就是『運動改造大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博客來的簡介連結)這本。[@more@]

運動改造大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

運動對於健康的好處,就不用多言。

但是,對於運動改造大腦的說法,運動讓工作更有效能,讓心情更愉悅,讓大腦更清明的說法,更值得大家參考。

『運動能刺激腦幹,提供能量、熱情和動機,還能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改變我們既定的自我概念,穩定情緒,增進學習力。』(書摘)

對於運動可以改造大腦思考的運作,更是深信不疑,夥伴可以參考『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有規律運動的夥伴應該會有更深的體會。

簡單說,『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也許可以變成您的床頭書、或是工具書。

其中,最後的章節所談的就是運動計畫。

我為了避免偷懶,每年都會設定幾個時間點,進行小目標設定或是參加一個運動活動,今年的設了一個小目標(花東193縣單車縱走),花蓮到台東池上(金城武樹風倒前)的三天單車行,暑假很容易就完成。

另一個大目標就是2014的宜蘭國道馬拉松21K的完賽挑戰了。

準備的過程,其實也在享受運動所帶來的好處,體能維持一定的狀況,其實對於繁忙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對於慢跑過程中,自我對話的過程,很多跑友也有很多很棒的分享,就不再贅言。

跑完21K,身體真的很累,有點鐵腿(還好沒有抽筋),但是心情很high,幾乎每一次的練習或是目標達成都是同樣感覺。

分享一下,最近準備與實踐的成果。(在FB分享的成果)

生平第一隻半馬,完賽!
20141108 宜蘭國道馬拉松 半馬 21K

確定要挑戰國道21K,其實猶豫了一段時間,因為平時運動量就不小,加上10K的運動量不是問題,查了網路參賽者的經驗就有譜了。

先報名再說了,有了目標,接下來就是運動計畫的擬定與自我訓練。

依照跑友經驗,擬定訓練計畫。

這幾個月的準備,每個月設定月跑量為100K,每週以四天為基礎,每次以6~8K為目標,週六、週日擇一天以10K設定,應該就可以完成。

加上一些核心肌群的自我訓練,主要為深蹲、棒式等的強化,讓身體的力量可以提高平衡感等。

十月份總量達120K達高峰,11月剛好是最後一週,留做準備週,跑量降低維持感覺即可。

預估希望能在3小時內完賽。

結果:比預估的3小時快一點!

整個歷程要歸功於賽前的跑友分享,配速是完賽成功的要角,只要15k以前不要變成走路大隊,每一個補給站都停,但是不要吃太多,自備小水罐,以隨時補充,就可以在3小時內完賽,以每公里7分速左右開始,加上進補給,平均約8分速,比平常的練習慢一點,以完賽為目標(平常練習最長也只有16k)。
早一點睡,但還是不到4點就醒。
早餐在跑前2小時吃完,以全麥土司為主。

出發時,到後半部排隊,以免被推擠(今天有看到跑友因此跌倒),另外後半部跑友大多以完賽為目標,不會衝太快,以避免被帶著跑太快了(因為沒有領跑員)。

整個配速就照計畫進行,不求快,當看到折返點時與平日練習的10K標示,體能還在平日的狀況就有感覺應該可以完賽,看到中途有跑友爆掉抽筋,提醒自己不要加速,目標是完賽。

看到15K的標示,走路的人變多了,但是還可以維持8分速就知道距離3小時完賽不遠了,在19K附近走了一下,最後的補給站通過後,就一路到終點了。

最終以2小時43分左右完賽。

前輩的賽前準備計畫與配速經驗,太重要了!

整個運動與參賽計畫,順利完成。

老話一句,身體很累,心情很high。

大腦有沒有被改造,就看親朋好友有沒有感覺了!

 

『自發、互動、共好』,下一個階段將影響台灣教育的六字箴言, 到底是什麼?

『自發、互動、共好』,下一個階段將影響台灣教育的六字箴言,

到底是什麼?

[@more@]

上週末,輔導團夥伴想要重新定位輔導團未來推動的重點核心,希望我想想可以提供想像與建議,沒有花太多時間,腦海中就浮現這六個字『自發、互動、共好』,以及課程綱要的核心素養的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

簡單講,就是如何透過『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培育學生具有「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核心素養,而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

『自發、互動、共好』這六字,將是未來十二年國教課程發展與課程綱要的基本理念,也將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核心工作。

摘錄目前國教院新的課程綱要所揭櫫的重要課程理念與未來課程推動的重要策略,這六字箴言將是未來大家在學校中,推動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提供一些基本論述,讓已經在努力的夥伴更有信心,尚未上路的同仁也可以有基本理解。

關於整個課程發展系統圖像可以用下圖做為參考。

自發互動共好.pdf

整個課程綱要的發展,未來將以『核心素養』為組織各教育階段及各類課程連貫統整的主軸,並以「終身學習者」做為關鍵要素,所界定核心素養的三大面向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在期許課程發展能導向永續發展的共好生活,基本理念暫擬為『自發、互動、共好」,未來也將以這六字箴言進行系統性發展。

另外一個焦點內涵是將以『核心素養』為組織各教育階段及各類課程連貫統整的主軸。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及未來生活,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部分學者認為應該還要加入行動或習慣)

課程綱要的訂定,將是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組織的主軸。重要原因依報告書的內容說明如下:

一、     核心素養具學理研究的基礎,能夠作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連貫與統整的依據。

二、     就中文字義而言,「素養」的範圍比「能力」來得寬廣,且更能凸顯情意態度方面的價值與重要性。

三、     核心素養係從全人發展的理念出發,強調「有素養的國民」的培養,重視終身學習、跨領域的學習、從生活情境中學習等觀點,可與未來課程總綱中的理念、目標相結合。

沒有錯,素養導向將是下一階段課程發展的重要方向,調整過去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發展方向(雖然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發展與目標並未完成達到?),基於趨勢與未來人才培育的需求,參考各國近十年來教育目標與課程發展的趨勢,闡明教育的發展應由菁英教育轉向全民教育時,強調每一位高中畢業生都應達到升學或就業的基本要求。歐盟與其他先進國家、芬蘭與紐西蘭近期課程綱要皆重視孩子學習的支援與輔助,務求帶好每一位學生,以保障孩子的學習權並實現社會正義與均等。隨著社會的進展與人類自身理解的反思,課程理念不但需涵蓋個人自我實現、國民基本素質,更應廣及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與倫理。

而整個課程發展的主軸就是『核心素養』,目前大家比較熟知的有五大素養『語文(國語文/英語)素養』、『數學素養』、『科學素養』、『數位素養』、『教養/美感素養』外,其他的面向還有相關有『健康素養』、『環境素養』等。

如果能夠回歸到基本理念的理解,梳理目前大家(也許只有部分)努力與一部分自發性的課程改革行動,不管是學習共同體、分組合作學習的官方推動作為,翻轉教育(教室)的官方及民間自發教育改革運動,其實『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都在其中。

因目前擔任的工作與學校的工作有點不一樣,常有機會(職務上或是受邀)參與各種不同的研討或是行政會議,也常有機會被邀請提供一些專業意見(有時是經驗而已,談不上專業),最近有一項關於國民素養的調查活動,給了個人很好的啟發,當大家把國民素養(或是公民素養)的想法放在腦中,希望在各項政策推動時,再進行後續政策推動成果評估時也可以納入,這部份最後一定會回歸到檢視學校現場實際課程與與教學實踐的情形。

對於攸關下一階段的台灣中小學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發展的重要核心理念,大家就應該花點時間了解一下,不然就可能會造成參與者或是相關政策推動者在進行政策擬定、方案推動、成效評估等的落差。然而,目前一般教育工作者或社會大眾對於「素養」認識有限,除了需要加強宣導外,而新名詞的出現可能成為抗拒課程改革的藉口,對於推動配套的地方與學校課程實施人員的感受與因應策略更須審慎面對,上一階段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有一些成果,尚無法說全面成功。因此下一波以『學生素養』為課程改革目標的浪潮,如何準備與因應將是更嚴峻的挑戰。

資料來源:

  1.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31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