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計體適能成績,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公平嗎?(103年宜蘭區免試入學資料統計分享二)

    這幾天在準備下一階段的宜蘭區免試入學作業宣導,老師關心的除了作業時程與會考一些細節外,對於各項積分所造成的影響,或是去年分發結果的統計與分析如何等,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分析資料給大家,作為在班級教學或是學生輔導、親師溝通時的依據。

家長或是老師常有一個疑問,採計體適能成績,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公平嗎?

我的答案公布前,先請大家看下列的統計表,應該可以解答很多人的疑問。

[@more@]

會考五科總級分

人數

體適能平均分數

15

123

2.27

14

117

2.27

13

149

2.23

12

238

2.24

11

397

2.21

10

1338

2.18

9

728

2.11

8

485

2.04

7

399

2.03

6

333

1.94

5

282

1.93

4

9

1.56

3

7

1.57

0

18

1.44

總計

4623

2.12

畢業生總學生約5400人,但部分學生已錄取其他管道,並扣除參加五專、外縣市、特教學生等未申請高中職免試等,參加高中職免試學生共4631人,再扣除因會考違規被扣會考級分的5位學生,及3名2級分學生體適能平均2.0分的幾位特殊個案

參加國中會考的成績級分與體適能平均分數如上表(金質3分,銀質2分,及格每一項0.5分,最多四項可得2),出現一個有趣且具意義的統計結果

這是一個明顯的現象:會考成績越高的學生,體適能的平均也越高!

 反過來再看一下另一個統計表:

體適能

分數

學生人數

教育會考總級分平均

3

665

9.98

2.5

485

9.88

2

2928

9.16

1.5

425

8.45

1

88

7.44

0.5

27

7.07

0

13

4.85

總計

4631

9.23

請注意,體適能成績越高的學生,會考成績平均也越高!

宜蘭區的免試入學採計體適能成績對於成績好的學生到底公不公平?

對於以智育為導向的老師而言,依照過去就學的經驗看待這個問題,加上班上也許一些學生不太願意動,或是沒有太多的機會讓學生動(考試、學校或班級的動態活動太少)等因素影響,造成迷思認知,以為成績好的學生體適能通常會很差,但是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運動可以改造大腦,並且有助於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簡單講就是對學生學業表現有明顯的正增強作用。

當然有人會擔心成績的真實性,測驗的體育老師專業是否可以信賴等。因為標準常模是全國統一,我也認為體適能成績很難做假,因為同學的成績會影響到校內(也是班上學生競爭的對象)比序的名額競爭(附註1),測驗也是公開,成績很容易被看到(導師也會知道),學生的體能如何同學也很清楚,哪一個體育老師想要過度放水,尤其是想要放水給金質或是銀質,班上同學馬上會發現,屆時會有爭議時,體育老師要自行負責,我想不會有老師願意冒這個險,而信任老師的專業判斷更是所有制度建立時必要的基礎,不然我們只有走回頭路,只相信考試,讓學生投入無聊的測驗卷堆中。

所以老師的經驗有時會有盲點。鼓勵學生多運動,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健康,成績也會更好!

大家如果細心觀察成績好的學生,會發現這群學生通常有一些共同特質,好強、領悟力高,對於學習也比較有紀律與自我要求,當有更大的誘因與學校課程安排適當時,這群學生學得快,自然也學得更好。體適能的提升與健體領域教學當然不會有例外,況且,運動可以改造大腦與提升學業的研究更可以證明此一現象。

如果學校的夥伴想要讓年的學生學業成績提升,多一點考試也許不是良方,看到這樣的統計,讓學生多運動,學校多安排適當與規律性的體能活動,可能會更重要,而這一些,學生如果願意努力,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成果。

而這些成果,在跨年度的統計也可以看出來:

100~102年度宜蘭縣國中學生體適能.pdf(原始圖檔)

如果您是校長、教務主任、學務主任,要請您多多注意學校的體育課的教學是否落實與正常,體能活動是否多元與頻繁,能夠讓學生多運動。體育課的教學,是否真整能涵蓋體適能提升的需求!

而體能要好,體重控制是關鍵,健康教育的教學一定要正常。

由數據統計中也可以發現,體適能的提升是可以透過老師教學與學校的整體課程規劃(包含課中與課後),去影響學生對於自身體適能的提升,體適能的每一項,都是可以透過老師教學與學習練習的歷程提升,而這些也可以透過學生自我的要求與努力,達成身體適能提升的教學目標,回歸到教育面本身而言,採計的目的是在於落實教學品質提升,不是只是為了分數,高分學生又拿高分的情形,也是在於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追求更好的教學品質,分數只是紅利而已。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嗎?不是,四肢發達以後,頭腦會更清楚,學業成績通常也會更好!

再問一遍,採計體適能成績,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公平嗎?

我的答案也許過度推論或是過於武斷,但對於很多成績好的同學而言,他們也許反而占盡優勢!

如果您有興趣,還可以看看下面的大師們的文獻回顧。

運動對孩童知功能及學業表現的影響: 文獻回顧與展望

附註1:宜蘭區的免試作業,各高中職須提供50%(高職單科單班須提供75%名額),依照各國中人數比率等,直接分配招生名額給各國中。並在分發作業第一步驟先分發校內所分配到的高中職名額。

 

 

 

 

 

分組合作學習 vs 學習共同體~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分享研習側記

時間:2014/11/14 復興國中

分享講師:林菀如博士(彰師大師培中心兼任講師)

雖然主題是要談分組合作學習或是學習共同體的實務分享,但是菀如老師有更大的期待,就是有效教學的策略,兼談一些最近『流行』的風潮,但是核心重點仍在於老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簡報內容主要有分組合作學習的與學習共同體在現場實踐的成果,或是現在在大學擔任教授的實務觀察與心得,加上兩個小活動的實作,讓部分尚未用分組合作學習的與學習共同體理念進行教學的夥伴,感受一下實務運作的情形。

在分享的過程中,當然也引發我個人的生物魂,在記錄講座與個人心得回饋交互中努力的紀錄。而紀錄的延伸才是自己真正的理解,提供大家參考。[@more@]

一、今天的重點在於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不管您的教學策略是什麼,重點是,是不是有效教學?

分享主題在於講座的實務心得,有理論的論述,也有實務操作的練習,雖然只有兩個小活動,但就足以讓大家有一些實踐的感受。

就像當天的學員中,有許多生物老師(還有其他自然領域其他科的老師),我就會問以下問題:

生物老師們,您多久沒有帶學生去進行戶外觀察?

您在學校固定的的教學場域有哪些?教室、實驗室、戶外空間(校內、校外)

您在學校如何建構多元教學環境,讓教學空間可以多樣化,讓學生有多元學習的機會?

為什要這麼麻煩?直接在教室看PPT或影片,老師直接講述不是比較快嗎?

我卻認為,這些努力,會與自然領域的有效教學(尤其是生物課)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學習動機的維持有重大影響。

探索與探究的過程,才是自然領域的教學核心。直接講授,很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維持學習動機。

當初在學校時期,為了中庭水池中的一顆大石頭,跟總務處有一些不同看法,因為上面長了一些不該長的植物。對生物老師而言,這顆由海邊運過來的大石頭,當然有附生了一些海中生物的遺跡,多孔隙的特性,放在水池中,剛好提供不同水生生物最佳的棲地,加上石頭夠大(130公分高),一部分深入水池中,大部分在水面,加上宜蘭多雨與背光、向光面的差別,大家就可以想像附生植物的分布了,由藻類、蘚苔、蕨類、種子植物、裸子植物(蘇鐵)一應俱全,學校空間中哪裡去找這樣的環境?

如果沒有清楚跟總務處人員說明,就是定期清除雜草,把石頭洗乾淨,是最佳的處理。如果生物老師可以提出教學需求與營造校園生物多樣性的需求,相信會有更好的處理。

但是這些,需要建構在老師是否能以效運用這些資源,去進行有效教學活動。

每次在談植物分類、校園環境生態、生物多樣性,就會安排到水池前,學生圍著水池看著大石頭,做紀錄與進行教學互動,在特定的時間點,進行特定的教學活動,學生考試成績不必然很高,但是當天的聯絡簿必然宣告學生的正面回饋,而且屢試不爽。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讓學生有效學習,在有限的時間下,能夠達到課程與教學目標,才是王道。

二、講授式的教學好不好?

我的回答是講授式的直接教學沒有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適用講授式的直接教學法,什麼時候應該運用其他以學生為中心的間接式(建構式)教學法。

分組學習、學習共同體,伸展、跳躍,需要多元的素材與教學活動才有更多機會進行。講授式,對於理論與科學概念的解釋是必要的,講授,對於活動的引導,任務指派與說明,統整、回歸與概念澄清也有必要,但除了講授以外,其他的教學活動如果沒有,那自然科學教育必然是艱深難懂的學科。

今天,宛如老師也有同樣的想法,並分享了在彰化的經驗,尤其是對於分組合作學習與學習共同體的差異分析,加上現在在彰師大協助師培與協助推動分組合作學習,這個體會更深,不管有什麼教學理念與哲學,對於基層老師而言,多樣的教學策略,能夠真正展現有效教學的成果,不管是對於教師任務的達成與學生學習的責任,到哪裡都是王道。

不是為了分組而排排坐,只有分組沒有合作,教室雖然排成ㄇ字型,但是學生沒有協同學習,只有任務,沒有引導,沒有協助學生統整、澄清,只有大字報的分享,而沒有組內夥伴的共同協作,也沒有辦法達到對所有學生的有效學習,基本上只是熱鬧一番而已。但是即便如此,個人還是對於想要改變的老師說,引導不足,導致學生任務失敗率很高,沒有關係,持續改善,就會看到成果,剛開始的分組,不管是合作模式、協同模式,組內互動是社會互動的一部分,需要老師協助,包含議題與任務的分割與分工,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老師的角色就是在掌握與協助各小組工作的順利進行,這一部分需要時間累積,不同時間的分享如何適時分配給不同程度的學生,跳躍伸展的問題如何設定與進行研討、分享,更需要大家持續努力才會有所得,而這些,需要社群的夥伴的支持,大家都可以分享,分享困難與分享策略與成果,不要再像以往的研習,學員只有拿(),也可以有給(分享)的角色,這樣才有機會讓學生組成學習社群(學習共同體),老師間也才有機會變成學習共同體。

翻轉學習,合作學習、學習達、學習共同體、教師專業成長、協同學習到底是哪一種好?

能夠讓學生有效學習,哪一種都好!基層老師不需去要建立或擴張學習共同體或是哪一種教育哲學的版圖,接納各種可能的方法與理念,建構自己的教學style才是重點。

先把自己教學基本功(傳統講述法)練好,必要的提問與學生回應的掌握也要處理好是根本,把自己的基本工作做好,再來思考追求的高品質的教學策略,慢慢用對話的教學方式建構學生的能力。

 

三、如何進行合作學習或是學習共同體

今天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大概只談一些概念,如果夥伴有興趣,坊間有許多圖書考可參考,網路的google 大神,也可以幫忙,就不再贅言。不過今天有提到幾個重點分享,倒可以提供大家參考,有一些我好像也做得不太好。

()、放聲思考

請學生朗()讀課文是必要的,可以協助學生閱讀理解,以兩人一組,妳唸一句,我唸一句的方式進行,輪流唸,如果有不會的,問夥伴。兩人都不會,問另一組學生,如果都不會,寫在黑板,舉手由老師處理。這可以協助學生理解課文,不懂的字請教同學,先念完的學生可以試著先畫重點,並耐心的等候念得慢的人,加上段落重點(或是核心概念)的提取練習,對於學生的閱讀理解會有很大的幫助。

剛開始,學生的互動都不會太好(學生不會討論),如何協助讓學生有機會互動,朗讀完,如何設定簡單議題,例如這一段你看到什麼?在說明哪一個現象或是概念等,讓小組可以進行初步討論,讓學員分享組內其他同學的分享,互動的情形。

放聲思考(組內或全班的分享)是很重要的策略,尤其是協助學生統整所學,把知道的知識說出來,運用口語表達知識是學生必要的學習,這一部分如果用直接講授法,只有在老師提問時,少數學生的單向回答可以做到,對於大部分學生是無法練習的,所以要創造出放聲思考的機會,是老師的責任,協助學生建立默契、建立夥伴關係,讓學生互相問問題、同組回應,保障學生可以深入思考,讓老師可以參與深入的學習等,分組學習比較容易做到,如果能讓小團體有自覺的分享,就更棒了!

()、老師的姿勢

老師的位置,老師的眼神要低於學生的位置,降低對於學生的壓迫,尤其是在學生有問題卡住時,較低角度的姿勢,有助於師生關係的和緩,我在帶學生時,有時就跟學生互換位置(坐在孩子的椅子上)參與學生的討論,這部分常常會帶來很好的結果。

不管在觀課或是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紀錄學生在課堂的表現,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姿勢最好比學生低,因為學生都喜歡被關心的感覺,對於班級經營有莫大的幫助。

()、關於課題的設定與伸展

不是所有學生都要完成jump(跳躍)的題目,有些學生只要完成基本題。

設定的課題,應有差異化的學習任務。

老師的責任,是讓所有人都有進展,不是一場秀,只期待好的回答,尤其是學習掙扎學生的回應更是重要,設定的的課題是要給學生有成功的條件,不要只有挫敗感。

不需強迫學生全部都會,真的不會就請教同學,可以鼓勵學生去教別人,有些家長可能會抱怨,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其實是共同成長,讓同學學習把知識說出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合作的氛圍,社會互動的能力(這些能力,通常也是未來最需要的能力),如果沒有在課堂上進行訓練與練習,學生沒有學會就是老師與家長的責任。

()關於觀課、議課與老師間的學習共同體

這是未來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策略,尤其每一位老師都需要公開授課,並進行專業回饋(觀課與議課),是未來十二年課綱的重要配套之一。

如何進行觀課紀錄,不管是哪一種方案所提供的觀課表(例如教專的觀課表),如何記錄學生合作、分析、聆聽、討論、分享的過程,分析學生專注的情形,看看學生間互相等、互相聽的過程紀錄,課堂的表現與學習行為的細節等,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與老師如何促進學生學習行為的作為,如何導入有效教學的策略等,將是未來觀課的重點。

請老師有機會觀課時一定要進行詳細的紀錄,如此才有機會進行後續的討論(議課)

因為今天沒有公開課的練習,不過未來每一位老師如果有機會到別人的教室觀課,必要的觀課與紀錄的能力,還需要多與同仁討論。要提供專業回饋而非對教學者評價是一體兩面,改變觀摩與被觀摩的單向權力關係,共築同僚性,大家互學的過程,觀摩者與被觀摩者,都是互相學習者,聆聽每一個孩子的困惑或是沉默,學習聆聽老師的問題,在友善的氣氛下,學習共同學習的方法,如果能加上共同備課的過程,一同研討學生有興趣的課程設計,如何布置教學情境,如何設定議題等,才是建構公共性、民主性及卓越性的學習體系的重要基石。

今天能夠完成這場研習紀錄,是一連串的意外的組合,意外有半天的空白,意外有收到夥伴的訊息,意外的是講師是師大學長的夫人,更意外的是今天都沒有臨時接到電話需要回應,可以讓我安心參加久違的自然領域的研習,也看到了許多很久不見的夥伴們,最後的意外是課後,還有機會跟講座與夥伴共進午餐,分享許多團務與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想法,真是美麗的意外組合,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