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戰役,漸露曙光~學生運用均一教育平台與國中會考的分析

提振弱勢偏鄉學習成效與一般地區數學補救教學的成果與推動方案陸續出爐,在艱苦不斷的戰役中,大家奮戰不歇,雖然過程中跌跌撞撞,但也看到漸露的曙光。

DSC06135

(圖1,教學現場公開課分享如何導入均一教育平台)

[@more@]

資訊落差也許是弱勢地區的不利因素,但是靠著資訊網路的便利性,在學校老師的協助下,將化為另一種的可能。

一方面在提供不一樣的課程教學思維,一方面也想要動搖原有教師教學習慣,過去一年,宜蘭縣與誠致基金會通力合作下,推動均一教育平台導入數學科學習,推動初期如何建置全縣性推動模式、學生帳號整合、補救教學方案的連結、教師專業培訓、學校軟硬體的支持協助,陸續開展一些推動作為,並透過後端資料分析,調整推動策略,以適時提供部分訊息給學校夥伴。

在協助的過程中,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有更多正面的消息傳來,回頭看看下面的疑問,也可以調整腳步,提供更多的對策思考方向:

平台功能有一些不方便不斷出現在現場分享過程中,真的有用嗎?

會不會影響到原來的進度?

學校沒有設備怎麼辦?

其他老師會不會反對?

教務處可以特別幫忙排課?

有沒有更多可以用的配套方案?

這是教育處今年的主推的『活動』,明年會不會繼續辦?

會不會給學校什麼經費?

參加的老師會不會有什麼特別工作或是報告要寫?

.........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成功經驗去撼動數學老師,我們需要找到更多的證據,更多的經驗以改進原有協助模式,更多的教學活動設計,更多的支持,更多.....。

如果2014年5月是與均一合作的起點,2015年6月將是另一個里程碑。

過程中,以三個月為一個階段統計,由初期2014年10月的6,458人,平均能量點數6,029(註1) 推動歷程中,由於部分老師的協助與一些學校端或教育行政端的獎勵錯施,學生註冊人數逐步上升,學生使用的情形的明顯提升,尤其在特定學校班級的老師,到了2015年5月底(國中教育會考前)統計,學生註冊人數已達21077人,每人平均能量點數13,950 ,註冊比率已經超過全體學生數的6成,但是由後端使用分析來看,能夠堅持住的學生與老師並不夠多,但我們也看到如果老師願意持續堅持,學生的進展就是給老師最大的支持,越到後面的統計分析,更是證明此點。

日期(2015年)

5/25

5/18

5/11

5/04

4/27

4/20

看五個以上影片

679

669

669

596

576

552

精熟五個以上技能

5591

5441

5441

5080

4516

4516

五個以上學力檢定完成目標

2

2

2

2

2

2

五個以上補救教學完成目標

60

55

55

40

37

37

(表1,2015年統計週報表,資料提供 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

真正能有效學習,持續於平台中學習學生比率約只有四分之一,在全體學生中佔13%左右而已。

結果有好的發展,也有讓人疑惑的地方,但對於提升弱勢學生的具體策略也逐漸露出曙光。

國中教育會考

國三(九年級)學生是最需要幫忙的一群,但卻又是最困難達到的一群,因為老師的進度的壓力、面臨會考的壓力、學生家長的疑慮,對於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或是工具,老師一定要面對很大的心理掙扎。

以宜蘭縣的某一偏鄉小校利澤國中為例,去年數學科全校沒有學生拿到A等級(精熟等級),整體通過率其實有點不忍卒睹,超過60%以上學生得到的成績是C等級(待加強)。這是一所面臨嚴重挑戰的學校,少子化以外,位於羅東鎮周邊更加速學生外流的威脅,如果沒有其他因素(尚未做個別訪談,無法論斷),學生學習的變化是每下愈況,要翻轉現況談何容易,但是今年的結果表現,卻出乎意料之外,導入均一,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2014年10月的統計資料,這所國中尚無學生有任何登錄資料與使用紀錄,學校的資料在2014/11月的報表中首次出現,4個班級的學生有不同的使用紀錄,兩個班級是以全班性的方式導入;另外兩班則可能是進行補救教學時老師帶學生的使用結果,但可能是平台操作的困難或是其他未知的原因,學生完成註冊後,並沒有持續的一用平台學生,能量點數顯示全班都是0。

Nov-2014

使用人數

個人平均點數

901班

23

11013

902班

23

17917

903班

8

0

904班

10

0

小計人數

64

 

(表1,2014/11月的班級報表)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數字起了一些變化,

May-2015

使用人數

個人點數

901班

23

67843

902班

23

35801

903班

10

180

904班

10

0

小計人數

66

 

(表2,2015/5月底的班級報表)

五月中旬,9年級學生參加國中會考,會考成績出爐,去年沒有出現的A級分學生,重新出現在這所學校中,根據心測中心提供的資料(扣除變更就學區要到其他學區的學生),有4個學生拿到103年會考中沒有出現的A等級學生,也就那麼剛好,就是落在901、902這兩班,其中3位學生點數皆超過30,000點,另一位點數接近10,000點,而這兩班的任課老師劉老師,利用課後、寒假輔導課時間,配合學生回家自學策略,持續而穩定的協助學生使用均一,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仍然展現非常明顯的成果。

比照一下103、104年會考數學科C等級(待加強)學生比率,在全國、宜蘭縣、學校間的學生比率變化。在全國或是縣層級大區域C等級比率差異不大情形下,學校C等級學生人數明顯下降,更是彌足珍貴,也展現出學校同仁的奮戰成果。

image

(圖2,A國中學生,103、104年C等級學生比率比較圖)

image

(圖3,A國中學生,103、104年C等級學生比率比較圖)

以全體使用均一的學生為基礎的母群體,也發現類似的情形。國中部分,初期導入以補救教學學生為主要對象,但也有部分老師則以全班方式導入平台的應用。但是在全區接近6000人學生人數下,使用均一人數只有2178人,對於不同的應用模式與學生真正身分,需要進一步比對,但是由學生使用平均點數的分析下,卻得到一個重要的線索,能量點數越高學生,其會考表現比率有較高的好表現,能量點數與均一使用之間的關係分析,由於實際運用人數、時間較少(約只有480人),整體分析結果的關聯性呈顯著正相關(r=0.159, p<0.05),目前的數據雖只顯示低度正相關,但是否因為使用均一導致學生願意持續學習,而有正面的影響,未來應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整體學生看來,3萬點能量點數是一個重要門檻,有導入的老師都可以理解,初期學生因為接觸網路資訊平台會有新鮮感而願意投入學習,並由於積分能量點數、徽章制度的鼓勵,願意持續一小段時間(一週或是兩週),5,000~10,000能量點數比較容易達成。如果沒有老師的協助或是與課堂的學習結合(不管是課中或是課後的補救教學),大部分學生很快就會離開,持續學習對於任何一個領域的學習都很重要,能量點數30,000萬點是可以作為評估的重要點。

image

(圖4,使用均一教育平台累積能量點數與國中會考數學三等級學生人數比率統計,A精熟等級,B基礎等級,C待加強等級)

達成30,000能量點數的學生,在老師的協助下,除能確保基本學習能力外,達到精熟比率的學生更是明顯提升,明年度這個統計分析將有更明確的答案。

補救教學的訪視分享

前幾天,教育處承辦補救教學的同仁捎來訊息,教育部協助訪視的新竹教育大學林志成教授詢問,這一年度宜蘭縣整體學生參與補救教學的測驗結果(不管是通過率或是進步率),大幅正面提升,有沒有跟均一有關。

也許有關,但是不確定,因為我們需要找到更多的證據。如果有關,我們更需要理解,學生為什麼變得更好了,而這些更需要更多人的協助才有辦法。

第二道曙光

由整體學生表現統計數字看來,單一平台的導入對於複雜學習行為的改變有幫助,這樣的推論也許過於簡化。未來的挑戰仍很多,如何讓更多弱勢學生學生能夠接觸不同的學習方式,讓更多的老師學會如何應用新的策略與工具,去提升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也是永遠的挑戰,但是回歸到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去思考,如何在現有環境與資源下,持續尋找可能的機會,是所有教育夥伴的責任。

打造差異化的學習環境,讓更多學生的學習之路被關照到,下年度(104學年度)也有另一個實驗方案將要進行,兩班三組的適性與補救教學實驗方案,將在12所國中40班中展開,降低班級的差異程度,在正常的課堂中(非課後)就進行必要的補救教學,以減少補救教學學生人數,將以今年英語科的試辦為基礎,推展到同樣困難的數學科,如果可以再與均一教育平台的運用整合,相信對於學生學習的提升,弱勢學生學習的協助,將更有機會看到未來,雖然距離成功還有點遙遠,但卻已漸漸看到曙光!


註1 能量點數:均一教育平台提供學生學習時的獎勵機制,在平台上看影片學習或是練習題目首次作答即答對就會給予能量點數獎勵,平均每一答對題目約給70點。


其他有關內容請參考下面的文章彙編:

  1. 如果要利用均一教育平台,如何開始第一堂課?
  2. 關於推動均一教育平台的宜蘭經驗彙整(有關均一推動的文章總彙整)
  3. 翻轉英語課的班級分組教學模式~宜蘭縣國中英語適性教學與補救教學試辦計畫的補充說明 edit

混齡班級非同步學習的實踐~課後照顧班運用均一教育平台紀錄

        偏鄉地區或是一般學校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機會是一種趨勢。 因為資訊與網路技術的進展,非同步學習的課程規劃,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與學年制的限制,讓學生在同一學習環境下,藉由網路學習平台的運用,突破老師單一教材、教法的限制,使學習者能有非同步進展的學習機會變成可能。

         但對於教學現場而言,這一件不容易的事,如何讓不同年級、不同程度與學習需求的學生,群聚一班又有各自的學習進度,並且能夠有學習進展,與誠致基金會合作協助均一教育平台的推動工作時,我們就在找這樣的可能方案,當然在其他縣市夥伴中也許有,藉由南投縣教育夥伴的參訪機會,我們看到這樣的可能真的在現場發生。

[@more@]

        同班級的非同步進展的差異化教學方案,在之前的分享文章中或是在均一教育平台官方社團中,已經有許多老師的分享,今天我希望能夠將另一種可能分享給大家,如何透過數位學習平台,提供混齡的課後照顧班級學生進行學習輔導的策略。

混齡班級的非同步學習

        這次特別選擇三民國小的均一推動分享,主因在於之前辦理全縣性分享時,有三民的老師分享了在課後照顧班學生使用均一的經驗。課後照顧班主要是部分學生回家無人照顧,所以提供經費讓國小辦理課後照顧,協助學生完成回家功課或是安排其他學校活動。因為常常是混齡成班,老師真正要進行補救教學或是其他教學其實相當困難,但是透過均一或是其他學習平台,可以提供另外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補足課後照顧班教師協助學生課業的困難。

         授課主角是宜蘭縣礁溪鄉三民國小的江淑瑰主任,江主任在課前很客氣的表示,有看到之前分享的文章,但因為今天是課後照顧班的第一堂課,所以會有很多學生,現場也會有點亂,不知道是否符合分享的目的,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些都是現場會發生的事情,其他當天學生表現也許因為有許多外賓,也許本來就因為均一可以提供協助,整體看來就是很值得推廣給各校,尤其是中小型學校夥伴參考。

       今天有13位學生左右(本來應該有18位,今天有部分學生請假),分屬3~6年級,其中還有兩位資源班學生,這一群學生屬於課後照顧班學生,同時間學校還有一部分學生參加補救教學方案,因為地處偏鄉,學生有課後照顧班協助。老師的課堂安排因為是混齡教學,基本上無法像一般課堂,先講授某一個概念,講解練習,學生聽講後練習,老師核對,部分說明請參考下面的影片連結。

江主任的分享實況部分片段影片連結

         對於這樣的混齡班級,老師能夠做的就是,基本講授與任務發派後,就由學生自己選擇單元,由平台的影片擔任講師的工作,學生看來很熟練,所以很快的完成上線、選擇單元、看影片、練習的流程。老師的工作就是巡視學生學習的狀況,並且適時提供協助,因為今天有外賓觀課,教室中人數較多,老師還要應付訪客的問題,所以較難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大致就是由學生自己完成任務。

         一定有老師會發出質疑,學生有沒有在學習老師怎麼知道,江主任就是與學生約定好,每人至少要運用均一複習至少30分鐘以後,才可以利用電腦瀏覽自己想看的內容,因為均一有很強的後端監控,加上老師的巡視,基本上學生自學30分鐘以上都沒有問題,加上後端的學習控制,應該就可以達成課後照顧的基本目標。

學生學習情形影片連結(最後一段為資源班學生)

關於特教班學生的協助

        觀課後,江主任表示由於實施時間尚短,學校沒有準備收集特別的資料,但是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明顯的提升,另一位特教班黃素娟老師則分享特教學生有利用均一,其中有一位特教學生因為家庭因素導致六年級程度只有一二年級程度,但是經過協助,基本數學能力也有明顯提升,是非常棒的分享。

         今天課後我提供幾點建議可協助學生的學習。建議幫每位學生準備一本練習的工作本,每堂課開始前,可請學生先預擬當天要進行的單元或是進度,讓學生先寫下來預定完成的目標(可以含影片、練習單元),於課後檢核是否完成,作為學生自我學習監控的參考,讓學生自我擬定複習進度與監控目標是否達成。工作本也可以作為學生的影片學習筆記與練習題目的解題過程紀錄,這些都可以協助學生在自學時很重要的工具,一學期下來也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成果的累積(學生會很有成就感),提供給其他學生參考或是校內教學成果的分享之用。

        至於筆記紀錄的方式,可以參考均一平台的分享文章(例如康乃爾筆記法),學生的筆記完成後,也可以做為老師安排學生討論分享的依據,如果再加上老師課後與學生進行互動回饋的依據,都是進行教學扶助不錯的策略。

團隊的協助

        兩位分享的老師不約而同談到學校行政團隊互相支援的重要性,資訊組長薛國凌老師扮關鍵核心,資訊教室無限制開放,電腦與資訊設備的管理維護,提供一個完整的支持系統,對於老師使用的便利性與協助,尤其是課後照顧與夜光班學生,如果授課老師要使用下班後的資訊教室,沒有行政團隊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談。

        在分享均一時常常會強調,如何透過層層的扶助機制去協助不同需求的學生,尤其是弱勢的學生。不單只是需要補救教學的學生,課後照顧班、夜光班、特教班的學生,只要老師有心願意學習新的策略去翻轉原有的照顧模式,一定會有更多孩子得到應有的照顧與更好的進展,使用均一只是其中之一,更希望能有更多老師能有好的扶助模式可以在未來分享。


有關均一教育平台的宜蘭經驗分享,有興趣請參考下面的文章彙編:

關於推動均一教育平台的宜蘭經驗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