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二)~觀課者的視野與記錄方法

在翻轉教育與新課綱實施的歷程中,公開課(不管規模大小)一定是未來校園內,重要的教師成長活動。在台灣基層學校,老師的生涯規劃,很多人都只談教師、組長、主任、校長等,依照職務等級而區分的生涯發展;比較少談到另一個更大的面向,絕大部分的老師是沒有當校長的意圖,但在教學專業上的生涯規劃,其實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有所堅持,如何由初任教師到專家教師,透過公開課的過程中,不管是擔任授課者,或是觀課者,或是有機會變成議課帶領人,如何透過不同觀課者類型的身分成長,或是觀課者視野的擴展,觀課焦點與課後研討議題的掌握,來提供教師自我成長與協助後進同儕提升教學品質,是所有教學現場的老師們,可以追尋的生涯發展目標。

[@more@]

【上一篇: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一)

接續上一篇的分享,談完公開課類型,下半場接著就來談一下其他我認為的重要內容。

在FB的分享後,有好友曾提開玩笑問,課督辦這麼多的公開課,可以代表參加大陸的公開課了。

團內的夥伴也有同樣的感想,台灣優秀的老師代表參加兩岸三地的公開課,都很怕上不好,壓力很大。

校長、輔導團團員的公開課壓力很大,一般資深老師的公開課壓力不在話下,菜鳥老師更不用說,都很怕上不好,怕被笑說原來校長、輔導員上課也不過爾爾,比不上很多老師!

我的回答都很簡單,公開課不是教甄,也不是用來PK用的(足球12碼決生死),應該就是給所有參與者成長用,如果哪一個參與者,無法由公開課的過程獲得成長的養分,最大的問題在於觀課者的視野與觀課焦點有問題,不在於授課者,應先改變過去的心態,未來在辦理公開課時,大家的心理負擔(尤其是授課者)才能舒緩。

以下的內容,一部分剛好用最近幾次的校長與老師的公開課做例子。期末2014/12/30,在新南國小由者林機勝校長親自授課,議課帶領人台北市萬大國小曾振富校長的分享,剛好可以驗證部分想法,順帶整理提供給大家參考。

本篇內容有一大部分是國小瑞珍課督的建議分享,共筆本篇內容。

二、觀課者的視野與焦點:

您是怎麼看待這一堂公開課,就會影響到這一堂課想要看的焦點。

觀課者的視野與對於公開課的觀察焦點應該被討論。

觀課者應該先問一下自己是用什麼樣的身分,進入公開課的學校現場?是教育局處的行政長官,課程督學、校長、主任、輔導團學科專家、資深優良老師、菜鳥教師、課前要帶共備課後要帶領大家議課的教學領導人,也許身分有重疊,但是應該自己先問清楚自己的身分。

當身分不同,對於公開課觀察的視野與焦點,將有很大的差異。

每一堂課,尤其是全校開放的公開課,每一堂課的教學風景,將因每一位授課者而有所不同,您要決定看哪一們課呢?如果沒有辦法自己決定要進入哪一間教室,當進入課堂的瞬間,就應該快速決定觀課焦點。

授課者為什麼開放這堂課,有校長是要身先士卒,展現推動校內教學翻轉的決心,並且參與學校老師的專業成長;有人是被邀請的,展現目前學校的推動成效;有人是菜鳥,沒有人做,所以主任、校長『鼓勵』了,就勉強配合了;當然還有主動的推行者,例如縣內的朱堯麟老師,或是幾個課督的公開課。如同前一篇所談的,當授課者的身分與意圖不同時,觀課者到底要用什麼樣的觀課視野去看這堂課,如何把焦點放在對的地方,就是重要的課題。

作為觀課者如果您是校長(或是主任),會關注開放觀課的校長的課堂發生什麼事?校長的授課品質與教學能力嗎?還是在準備課時,與原有老師共同備課的過程?過程中,公開課校長的轉變?學校老師對於校長公開課的協助與看法?授課過程中,校長所展示的教學活動規劃如何協助學生學習?每一個點,都可能比去計較校長上這堂上的好不好重要,如果您是回饋者,您會如何準備將您記錄的細節,提供給授課的校長參考,以便於公開課的校長,有機會在下次或是參與校內老師的專業成長活動中,更專業的帶領老師一起往前進,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這樣,或是不知道如何做,希望授課者校長提供進一步分享,則這一堂課,所有人都會有所得,達成共同學習的公開課目標。

對於觀課的老師也是如此,如果可以有不同的紀錄觀點,協助不同的人成長,在紀錄與詮釋的過程中,觀課者將會同步躍進。在機勝校長的公開課後的分享中可以得到相同的驗證,觀課者因為觀課經驗或是訓練(部分有教專、或輔導員專業培訓)的差異,在專業分享回饋時,展現出來的觀課報告與分享有明顯的差異,團員中有教專輔導教師培訓完成的老師與參與學習共同經驗較豐富的老師,在議課分享時,顯然就比較有系統性與焦點關注,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到學生學習過程中變化,而非流水帳的說明,這一部分,就是所有觀課者可以相互學習的地方。觀察的焦點掌握與學習變化的敏感度,一部分要靠專業的提升,另一部分就是靠者一場次一場次的分享練習,尤其是其他觀課者的分享,常常可彌補自己專業上的疏漏或是未曾打開的視野。

IMG_3353_thumb[1]

IMG_3364_thumb[1]

(提供紀錄表可引導觀課老師們的觀課焦點,認真觀察、努力紀錄,2014/12/18 文化國中  均一導入數學科公開課)

尤其是對於校長、主任、輔導團成員、資深優良老師而言,示範課是否可以達成推動示範的目標,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安排與針對觀課者的協助,能否達成示範的功能,還是只有看看就好,觀課者如果是屬於未來的示範者(尤其是輔導員、主任、校長),您會給什麼樣的建議或是疑問,都取決於觀課者的視野與觀察紀錄的焦點應該要放在哪裡,細心聆聽與紀錄將是每一場公開課應該給自己的課題。

對於需要成長的菜鳥老師也是一樣。如果您是新進教師或是觀課經驗較少,也不用先想那麼多,反正就是學習,什麼都可以學習,只要有基礎的觀課指引,參考必要的紀錄技術,先做仔細紀錄就可以。後面再來決定或是仔細聽聽,議課要跟人家議什麼。

議課帶領人的觀課視野與焦點對於整場公開課的結果,也有很大的關聯。曾校長在宜蘭的兩場議課都是很好的例子,第一場我沒有參加只能聽說,第二場就是親自驗證了。因為時間不多,大抵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促進大家的討論與分享,但是在其中,卻扮演了一個重要觀課者視野的親身示範提供給大家在議課過程中,他所『看見』與分享的『焦點』,同樣一堂課,有經驗的觀課者,可以敏銳觀察到,學生在學習過程前、中、後隨者學習的進展而產生的種種變化,細膩的透過簡單的影像紀錄,分享學生在學習中的進展,一方面在進行教學專業的回饋,另一方面也在示範如何透過觀課者的不同視野,不同的觀察焦點的結果,對於參與同一公開課的教師社群可以提供的成長養分。

曾校長分享了之前參加新北市議課時學到的經驗,由於新北市帶領議課者的分享,在新南國小當場就分享了當天的方法,用一組組學生的影像,讓所有議課者比較容易回憶上課情形,並且順帶分享了曾校長個人的觀察(針對一組學生的互動),對於我而言,也是很好的學習。

另以十二月底新北市的學共公開課為例,雖然因公務很可惜沒有在現場,但根據同仁轉述有關手冊中,安排有全校性公開課(幾乎全校一半以上班級開放課),但是對於未進行公開課的老師有一些特別的註記,佐藤教授有一點生氣,因為這個有違學校推動學習共同體的精神,會影響到老師間的同僚性,我認為就是用更高的視野,在看待學校的公開課的價值。

如果每一位參與者都可以到位,相信每一堂公開課,真的很可以讓所有參與者都有機會成長,我會很高興參與任何一堂公開課,就是每次都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如果是看到負面經驗,學習也會更深刻。

在翻轉教育與新課綱實施的歷程中,公開課(不管規模大小)一定是未來校園內,重要的教師成長活動。在台灣基層學校,老師的生涯規劃,很多人都只談教師、組長、主任、校長等,依照職務等級而區分的生涯發展;比較少談到另一個更大的面向,絕大部分的老師是沒有當校長的意圖,但在教學專業上的生涯規劃,其實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有所堅持,如何由初任教師到專家教師,透過公開課的過程中,不管是擔任授課者,或是觀課者,或是有機會變成議課帶領人,如何透過不同觀課者類型的身分成長,或是觀課者視野的擴展,觀課焦點與課後研討議題的掌握,來提供教師自我成長與協助後進同儕提升教學品質,是所有教學現場的老師們,可以追尋的生涯發展目標。

三、觀課紀錄方法

你用什麼樣的觀課紀錄表,教專或是學共的方法?

還是老話一句,哪一個好用就用哪一個,如果可以綜合兩者的優點,選哪一個都好!

重點是,除了老師的教學鋪排等教學行為紀錄外,請把觀察焦點放在學生,觀察、紀錄學生的學習行為、態度、表情與互動(師生、生生)的情形。

(教師專業發展見評鑑教室觀察紀錄表、分組合作學習觀課紀錄表、學習共同體觀課紀錄表  參考請點選)

教專的評鑑指標紀錄表格,應該可以當是鷹架或是觀察指引,以學生學習為導向的觀察指標修改,個人認為其實與學共的精神並沒有巨大的差距。

學共的觀察建議當然也是,兩者之間難道沒有交集嗎?可以取用的地方到底是什麼?對於現場老師有哪麼重要嗎?

我的答案是,兩者都有可以擷取的部分,也都很好用,看看哪時候適合,就用那個觀念,最近自己與夥伴的公開課,修改團員的回饋表變成以任務導向的清單紀錄表,我也覺得很好用。作為進行公開課給觀課老師的紀錄表,大家寫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壓力,也很努力給我回饋,不管是學習社群、學習共同體、學習型組織,原文好像都一樣,只要達到共學的目標,當然都可以。

對於示範型或是資深優良老師的授課者,帶領議課的帶領者而言,我個人更建議,兩者都應該有一定的熟悉,因為發生事件的環境是同一個教學空間,老師與學生是同一群人,只是資料收集後分類的方法不同,詮釋的角度因為收集資料視角的不同略有出入,但主體仍在學生發生學習的情形如何,老師如何促進學生學習的策略與規劃應該還是一樣。當可以運用更廣泛的收料收集方式,利用不一樣的觀察與紀錄重點提醒,以便更完整的收集課堂上學生學習的資料,作為教學研討的實證依據,區分何者較優應該不是重點。

尤其在協助觀課者概念授課者的教學策略與活動設計的過程,都應該提供觀課者一些觀察重點鷹架,教專的觀察紀錄表(可以斟酌只關注幾個項度),可以提供給觀課者的觀察技術鷹架,由課程設計開始,授課流程中導入、中段、收尾,各個階段應該注意的關注點,加上近期已修正部分觀察指標,強化以學生學習為標的的觀察,配合推動分組合作學習的修正,其實對於觀察者而言,是容易上手以免失去焦點的重要指引。

如果深刻體認教學觀察規準建議紀錄單所要傳達的價值,就不會錯誤拿者未經思考的任何一張紀錄表,在教學現場打勾、註記,有沒有做到、符不符合,這樣不但錯誤使用,對授課者而言(尤其是較少被看課的資深老師)不但有被評價的感覺,對於教學過程中所要仔細記錄的過程將會嚴重遺漏,喪失對於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發生細微互動時,所需要的細心關照。

評鑑指標表單與觀課紀錄表大不同?

老師帶到教學現場的觀察紀錄表與評鑑指標的紀錄表應該有所不同。

各種評鑑指標紀錄表,應該留在觀課者腦中就好,作為個人觀課能力自我訓練與觀察指引的清單即可。觀課時真正的紀錄單可用軼事紀錄的方式進行(個人的偏好記錄方式),課堂結束後,就可以參考觀察規準、錄影影片,針對授課者最需要的部分,配合完整軼事紀錄的細節,兩者結合進行後續的議課活動,如果觀察紀錄夠仔細,針對不同需求的授課者,應該可以提供不一樣的成長需求,對於觀課者而言,也可以較具體概念授課者在教學過程中,各種教學策略或活動設計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

個人最最常用的軼事紀錄表:(依照發生的時間,陸續紀錄,盡可能的紀錄,以便於後續的討論)

時間

活動或事件紀錄

備註

  

也可以把教室內活動或事件紀錄區分為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行為等兩攔,以便後續討論參考:

時間

老師教學行為

學生學習行為

備註

 

個人也非常建議,可以由授課者自己決定,配合教學活動的進展,簡單設計一個任務達成紀錄清單,請觀課者協助幫忙紀錄學生反應與達成的情形,隨著課程的進展協助授課者紀錄學生完成與互動的情形。

以下是我在均一推廣公開課提供給觀課老師的紀錄表與回饋單,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紀錄與議課討論時參考,也可以作為個人授課後課程調整的參考。

image_thumb[6]

image_thumb[7]

推動學共時,大部分的授課者或安排公開課的同仁,也會給觀課者一張記錄表,但是大多會強調,觀察的重點在學生,注意學生學習的細節,同學之間互動的情形,師生間、生生間語言流動的細節,發生學習行為時的紀錄,學生深度思考後的回應等等有關學習發生的事情(其實,教專的培訓過程也在強調相同的紀錄觀點)。這一部分,教專的紀錄表也許有不同的分類,但當觀察的重點與焦點轉移到學生時,其實兩者之間的差距,以本人粗淺的認知,真的很難說到底是用哪一種方法紀錄,因為我就是只用軼事紀錄觀察細節,然後討論學生發生學習行為的情形,最近的觀課重點,也放在學生,議課時也是挑重點說明與授課主進行互動。

沒有整體架構性的協助,觀察者也容易失去方向與整體教學設計的架構是否完整,導入的流程是否合理,當一方在講教師是否提供延伸學習時,另一方在談是否設計跳躍(jump)的活動,兩者都是在在談近側發展區間(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的活動設計,如果能透過觀察紀錄的過程,瞭解學生同儕合作過程中,如何能為彼此的 ZPD 發展帶來學習品質上的改變,讓學生完成深刻的學習,並讓學生彼此達成學習共同體的價值,用哪一種紀錄與分類方式,其實只要能協助觀課者與授課者釐清學生學習的情形,用哪一種都好。


看到這裡,後面部分有機會再分享(其實是字數已超過4000,避免冗長應該結束了)。下一篇重點

四、課後研討

五、公開課規劃


【上一篇: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一)

其他公開的分享:

公開課堂分享與紀錄

有關觀課紀錄表的參考:(以下各表瑞珍課督提供,僅供參考,如與官方版本不同請自行增刪修正)

教師專業發展見評鑑教室觀察紀錄表、分組合作學習觀課紀錄表、學習共同體觀課紀錄表、宜蘭縣輔導團觀課紀錄簡表

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一)~公開課類型

我一直認為每一堂公開課都很珍貴,不管是對於授課者或是觀課者。

不管是翻轉教學的示範,最近的均一教育平台推動,學校分組教學或是學習共同體的推廣,各種實驗教學試辦計畫,一般性的教學觀摩,都會採取公開課的策略,參加了許多場次的公開課,由年輕到現在也親自下海進行了很多公開課,希望大家能夠多一點理解,如果沒有準備好,或是參與者的態度不對,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甚至是反效果,因為我就曾經在安排公開課時,讓敬重的授課老師誤解而感到未受尊重,導致美意大打則扣。

這篇雜記是這週(2014/12/25、26)連續兩堂公開課的結合,一堂是行動學習分享的公開課,一堂是數學課導入均一的公開課。

[@more@]

兩場的授課老師都是資深經驗豐富的夥伴,對於課堂教學本身,除了一些預想狀況外,課堂上處理的反應也都很到位,對於示範教學的內容,現場老師應該可以感受的教學設計的精準,為達成教學目標所設計的任務也順利完成,在此就不再贅述。反倒希望藉此機會,釐清一些公開課的特性,學校未來在安排公開課時可以注意的細節,觀課者應該注意的特定議題,與公開課的價值澄清等面向,提供大家進一步思考,如何讓可以協助教師專業發展的公開課,能夠發揮更大效用。

之前有分享一些有關公開課的紀錄觀點(參考其他公開課的分享紀錄),但還有些有關於公開課的想法沒有提到的,再加上這兩次的觀察紀錄,希望可以提供未來進行公開課時(尤其是有意識的安排,非臨時起意的公開課),分享者與觀課者可以參考的地方。

一、公開課的類型:

我依照授課者類型與意圖,除了研發型的公開課以外(為了發展某種教學策略、教學進行模式或是教學工具導入前期的發展階段,進行研發改進的的公開課堂),簡單分三類,示範教學型、優良教師的教學演示型、教師同儕的增能成長型等三類,各類型彼此之間也有重疊部分,為了說明方便就先如此歸類。

(一)示範教學型:

授課者可能是輔導團的輔導員,各種實驗教學試辦的種子教師(推動老師、亮點教師),教學研究學者等等,目的在於示範或是推廣某一種教學策略,新的學習工具導入課堂等,本文這兩場公開課都可屬於這個類型。

瑞珍課督的均一導入數學課的公開課,屬於這樣的公開課,在於示範如何導入均一進行數學學習的第一堂課,課中示範如何協助學生、老師進行第一堂課,第一堂課如何設計、進行、課堂中常見的問題、學生進度掌握、教學過程中問題解決策略、學生學習監控等課堂需要注意的示範教學。由於每一個班級、教材內容、老師成員都不同,對於課堂中教材的選擇與課程切入的角度,其實也會因應調整,某種程度上也會有研發型的成分,課前幾個團內課督的共同備課研討,如何找出更多元的推廣模式,在公開課中實踐,也讓研發型的公開課性質更明顯。

藍主任的課,在對校內同仁進行『行動學習導入自然科(理化)』的教學示範,介紹如何透過平板、數位學習平台等行動載具,加上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與瑞珍課督均一平台導入的公開課,類型上很類似,對於行動學習的教學模式研發而言,也可以說是研發型的公開課(對於授課者本身而言)。

此類的公開課,目的在要導入不同的教學模式或是教學工具,示範的本身,可能是教學模式的實作示範、新工具的掌握技巧,教學流程的安排,學生學習品質的掌握,師生互動的經營等,教學者通常是有經驗的資深老師,對於示範教學的課堂實踐,諸如翻轉原有教學模式或是導入過程所需要的注意事項、細節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可以提供觀課者未來應用於課堂上的參考。

以這兩場公開課為例,行動學習在全班上課時,平板與教學平台的結合,任務設計,教學任務發派、學生如何討論、課堂中的測驗安排,學生回應的安排(個別答問,小組答問,全班分享),各任務間的節奏掌握,因應教學活動設計所呈現的教學氣氛,學生學習的反應(包含各種學習行為、師生互動、學生間互動)等等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務分享,每一項都可以作為初次導入教師的參考。

因此,觀課者的角度就不應只有單看老師上課的問題,知道要導入什麼嗎?如何導入?導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學生問題的解決策略?反而是觀課者特別需要注意的,因為這兩場觀課的老師,基本上沒有收到特別說明,可能都只有知道(或是被客氣的邀請,有公開課歡迎老師來看看)有公開課,就跟平常的教學觀摩一樣,就是看看而已。看看老師教得怎樣,學生的反應如何就好,最多在課後,給一些籠統的建議表示感謝,能不能發揮公開課的價值,其實有很大的問號!

今天觀課的老師剛開始也因為都不太知道今天的觀課重點,因此在重點紀錄,或是對於學生反應等等的觀察,可能就會失焦,尤其在沒有安排課前說明時,很多觀課者很難明白老師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與進行的脈絡,學生可能的學習行為,學習成果的評估等,加上對於觀課技術與紀錄的書寫能力程度不一,就可能白白失去一堂珍貴的公開課,是有點可惜了。

有些老師大概就是習慣了一般的教學觀摩型態與規劃未完整的公開課,當學生下課後,觀課者也自動下課。個人認為課後的討論其實與觀課同等重要,因為授課者有許多活動設計的細節與背後所要傳達的價值,尤其是示範類型的公開課,通常會在課後的研討中把運作的訣竅說得更清楚,還有一些專業的火花一定是互相激盪後才會產生,對於授課者與觀課者的成長,課後研討是另一個重點,尤其是觀課者有仔細記錄與勇於發言時。

(二)資深教師的教學演示型

這類老師的公開課,當然也有示範教學的意味,但是又沒有那麼強烈。

通常就是學校內普遍公認的優秀老師,課上得很好,沒有特別想要秀什麼,就是一種與他平常上課的形式一樣,比較沒有特別準備或是想要概念化哪一種教學方法的公開課。

這類的公開課,也有許多可觀之處,尤其是課堂上的班級經營,常常開玩笑提醒說,應特別要注意這些優秀老師的課堂上,老師如何收服這些小鬼,透過什麼樣的策略進行班經,如何規劃課堂、如何進行教學、還有一些課堂上必要的作為。通常授課老師不太會有什麼特別教學法的統整說明,就是十全大補湯,全部混在一起了,要請授課老師說明適用哪一個門派,常常也說不出所以然,但整體就是棒!

無招勝有招,尤其是一些爐火純青的資深前輩,問她們怎麼做的呢?有時會回答一些作法的細節,但常常答案是,你多來看幾次就知道了!

當然課後的研討也是重點,如果願意提問觀課紀錄的小細節,通常資深優良老師的回答才是寶庫所在,經驗累計的過程與操作細節,通常在這個階段才能說清楚,因為課堂上一閃即過,有時是經驗累積所產生的臨場反應,也不會出現在教學計畫中,如果是臨時或是常態性的公開教室,可能連教學計畫都沒有的,觀課者除非仔細記錄與課後不恥下問,不然真的就會浪費了寶貴的公開課機會。

(三)教師同儕的增能成長型

第一類與第二類的公開課,比較有教學觀摩與教學演示的味道,一般老師很怕公開課,有一部分就是因為很怕做不到這個境界。

年輕的怕做不到,資深的怕做不好該有的程度(誰規定的程度也不知道),結果很多人都不敢開放教室,因為怕教不好,壓力太大了!

有公開課的老師多少都有類似經驗,開放越多次,壓力當然會有、緊張難免,但是真的沒有那麼恐怖,尤其是針對同儕,尤其是好朋友間的公開課。

要避免慘劇(或是悲劇)發生,就應該把大部分的老師的公開課,定位在『教師同儕的增能成長』類型,是要以幫授課老師與觀課者相互成長為最重要的目的。每一位老師都有成長的需求,那怕是教學卓越獎或是師鐸獎的老師(不過這群老師自我成長的動力,根本就是超人等級)也有需要,通常也最謙虛,謙稱需要大家幫忙成長。

很難有一堂100分的課堂。就算是我自己忝為資深教師,最近的公開課,有點是第一類型(為了推動均一導入數學教學策略),但是其實也是需要大家協助以自我成長,公開課的miss大大小小,還是會出現。授課者的心理準備可以是,既然大家來觀課,除了我當忙大家,也是大家要來幫我的,如果要幫我,就是要給回饋建議。

既然已經決定(不管是志願或是指派)要公開課,通常我都會建議授課者有權利要求觀課者(不管是邀請來的,或是不請自來的)進行必要的紀錄。紀錄的格式因人、因領域或是課堂屬性而有不同,但是應該都應至少列入學生學習行為或是學習成效的評估紀錄,以作為觀課者的基本回饋。簡單講,就是直接說明希望觀課者看那些重點,有哪些時間點,預定要給學生什麼任務,預期會發生的事,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學習行為,希望觀課老師幫忙紀錄等事項,如果客氣不說,對於觀課者能提供的協助將會打折。

因為需要回饋建議,觀課者仔細記錄一樣都不可少,紀錄的方式也許有許多種,觀課技術也有不同門派的要求與特殊的紀錄方法,但是在『以學生學習為基調』的教學翻轉浪潮下,觀課者的焦點,就應集中在學生身上,記錄學生的學習與學習如何發生,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請特別注意,不是老師的進度,老師進度不一定是學生學習的進度),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情形,學生之間的互動情形。就算是最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授課老師除了基本的口語表達外,對於教師氛圍的掌握,基本提問與學生互動的情形,如果可以有仔細的紀錄,並提供最重要的教學回饋建議,就算是要改進的點很多,一定也可以互相成長。

對於這類型的公開課,尤其是對於經驗不足的初任教師、剛畢業的實習老師,有良好指導經驗的觀課者都知道,問題就算不少,但是通常會給的建議也不應太多,重點是逐步改善,止於至善。對於這類的授課老師,如何協助他們穩固教學熱忱,並解決一些因為技術的不足所導致的教學成效不彰才是當務之急,能夠把重要的缺陷先處理並提出具體的改善作為,才是最大的目的。

改進建議不需要太多,而且建議最好明確指出學生有哪些反應(可能是因為老師做了什麼),是基於學生行為發生的事實為根據,而做出的教學改進建議。討論應集中於如何讓學生變得更好,把目標與眼光放在學生,每次能夠指出一兩個核心問題並進行實質的調整,對於有心成長的老師,應該就很足夠,因為反思的成長,或是有錄影下的自我觀課,就會讓授課者快速成長。

以上三類的公開課,有時候界線並不會太明顯,但是對於有心要成長的授課者與觀課者而言,都是一次次成長的良機。公開課對於授課者的成長,個人就是最好的受益者,如果有機會曾經聽我囉嗦演講的夥伴,應該就會明白我的意思,由年輕菜鳥到現在為止,公開課已經不可數,今天到順安國中,我還跟藍主任說,你還沒有到學校之前,我就曾經在學校邀請下,以順安的學生進行跨校生物課的公開課,想想都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真是歲月不饒人!

(第一部分結束)


第二部分預定分享的主題

二、觀課者的視野與焦點:

三、觀課紀錄

四、課後研討

五、公開課規劃


第二篇: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二)~觀課者的視野與記錄方法(完稿)

延伸閱讀:之前公開課的紀錄與分享文章

miss大集合的公開課,完整呈現!~導入均一教育平台的第一堂課實錄

校長的公開課part1~2014/10/2新北市深坑國中學習共同體觀課側記

校長為什麼要公開授課?

其他公開課堂分享與紀錄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