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畫的是爸爸在工作,他不認真工作他被老闆罵了。~輔導團團員的磨課記

image

       這是國小二年級的小女生,在教室黑板上的分享文字,寫的是畫在寫作本上,在台北工作的爸爸,回到家以後與媽媽對話的情境。

        翻轉課堂教學需要由最基本的備課開始。非常高興被邀請參與國小國語文團內小組的工作坊,跟團員共同成長,也是磨課後團內公開課的驗證紀錄。

[@more@]

       這是我們國語文團輔導員王夢真老師在凱小(2015/4/10)的內部公開課,對象是國小二年級學生,進行國語文教學中有關記敘文,如何描繪『我的家人』記人的教學引導公開課的紀錄。

研發型公開課的重要價值       

        國語文輔導團本年度的研發重點,希望能夠發展出低、中、高年級關於記敘文的寫作策略,透過課本選文的閱讀理解教學後,進行記人(描繪人物)的寫作策略模組,以便於到校服務或是校本研習的分享。

       課程設計與發展的過程,可提供未來到教學現場分享時,作為其他老師試作的參考,因此共同備課的過程,包含原先的教學規畫如何被修正,小組討論修正後授課者在課前進行再修正的歷程記錄,授課完後的再修正建議等,是輔導團小組在研發課程或教學活動設計等重要的磨課歷程,很高興能參與這樣的備課歷程,相信這是團員在未來到學校分享本模組課程,或是帶領學校學習社群時最珍貴的經驗。

        研發型的公開課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將一些學理上或是待發展的教學策略,如何透過共同備課與課堂實踐的過程,在課堂中真實驗證,並將驗證結果進行修正以利於後續推廣的工作。這堂課主要在於協助學生掌握記敘文中記人的要訣,運用的合作學習的策略,提供必要的鷹架去描繪人物,以身邊熟悉的家人進行細膩的觀察後,透過圖畫的描繪與文字的書寫,回歸到國語文領域本質去進行教學活動。

        當然除了驗證記敘文的寫作指導策略外,還有一些在低年級課堂中老師可以運用的教學策略,夢真老師在這堂課中,也組合了相當多的策略,可以提供一些低年級老師上課的參考,相關紀錄如後一一說明。

朗讀的指導策略

暖身活動以朗讀課文開始。

P1030744

        一起讀,大聲讀,用手指著課本句子讀,如何發聲,聲音的表情如何,示範,學生練習,真是好聽啊!

       現在學校的讀書聲越來越少聽到,聲音也越小聲,但是學校老師麥克風的聲音常常大到難以忍受,我們應該多讓學生朗讀課文,尤其是國小小朋友,朗讀有助於文章理解。

       朗讀是閱讀的一部分,尤其需要將課文有意義的唸出來,抑揚頓挫在一起讀的過程中更顯困難,但是今天孩子的聲音表情卻不是單調的唸經,平時的訓練跟夢真老師之前的分享如出一轍,不是說說而已,今天終於見識到最佳主持人,如何訓練出一整班學生朗讀能力的功力。

聆聽的指導策略,

        學生在春假的作業,就是畫我的家人,他們在做什麼,看起來的心情,長的怎麼樣等,先說給同學聽。

        透過分組活動、小組分享、班級分享的過程去培育學生說話與聆聽的能力。

        先以口說進行練習,看圖說故事,再寫下來。

       『要仔細聽同學的分享哦,等一下老師會追問』,同學分享前的提醒與分享後的提問與追問,在聆聽同學分享與回應老師的問題中,除了提高投入學習的專注度,也在提升學生聆聽的能力。

說話的指導策略

        夢真老師說話的方式已經就是很好的示範。字正腔圓,不是聲嘶力竭的語調本就是很棒的範例。

        但是如何說,如何克服緊張,肚子用力把聲音放出來,抬頭把話說出去,一些簡單的指導策略,就算不用麥克風,坐在教室最後面的觀課者,都可以聽到小小孩分享的聲音,真是很棒的一群小朋友。

          分享時應該注意的流程與禮節,幾乎是所有分享小朋友的都有做到。我是OOO,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謝謝大家。

           真的是非常完整,而這些都只是二年級的小小孩。

寫作的指導策略

      今天的重點在於學生在於口說分享後,如何寫出完成的短文,描寫圖畫中的我的家人。

      作文的最小單位在句子,句子的教學成功後,就是如何將一個個句子組織起來,低年級當然還包括過程中寫字姿勢的調整與叮嚀。

        因為低年級學童的詞語運用能力較低,很多小朋友都無法完整事情描述,或出現用詞不恰當,只有詞語而無法完成一個句子,更不用說要組合兩個以上的句子去表現了。如何運用逗點,如何利用連接詞將句子接起來,大概是低年級的寫作教學的重要目標,尤其是入門的記敘文,透過書寫家人的機會,將以前學過的詞語一一組織起來,因為書寫對象的不同,更可以有機會看到不同學生如何組織、表現的機會了。

      也透過學生的分組實作,去進行學生學習成效評估,並藉機歸納、修正、提示修改方向、學生再次書寫修正,在一次次仿寫的機會下,逐步奠基寫作能力。

       如何由詞語變成短句,一句話變成兩句話,再變成多句。低年級學生需要的重要能力,逐句修正後,學生仿寫,不同情境、不同背景的同學家人,都可以在老師的鷹架指引中,完成今天最重要的任務書寫我的家人,在做什麼,看起來怎麼樣?

看到下面的作品,忍不說老師與學生都實在是太棒了!

P1030756

(畫的很好,仿寫得更棒,5分鐘完成寫作練習)

不用板書也可與學生清楚溝通

         老師的聲線本來就很漂亮,不用麥克風,輕輕柔柔的,但是教學指令明確。今天很訝異的是,老師除了在修正、歸納學生板書分享時,才動手寫了幾個逗點以外,其他並未動手(最後的修正還是由學生自行完成),真是厲害!

         這跟精準的備課有關,教學活動段落清楚,任務劃分明確,除了學生聆聽能力很好外,透過老師清楚的傳達,就算是沒有板書提醒,學生大致也都可以清楚認知下一步如何進行,當然這是高手才有的功力,對於較資淺的老師而言,可以當作指標,每一次不要給太多任務(如果需要可以加上一點板書協助理解力較弱學生知道老師的指示是什麼),尤其對於較低年級學生,明確的任務指示是教學順暢的重要法們。

弦外之音

      觀察細節,體會家人在工作時的辛苦與快樂!

      不同情境、不同背景的同學家人,他們在做什麼?做這些事情時,表情怎麼樣?

       很辛苦但是也很快樂,早餐店做三明治的媽媽,看護推輪椅的家人,正在插秧的阿公與幫忙的爸爸,被老闆罵的爸爸,透過老師搭起的鷹架,去觀察他們看起來怎麼樣?如何透過表情的描繪去展現他們快樂與辛苦。

        爸爸被老闆罵了,小朋友的反應很可愛,因為上班不認真,可能是父母親的家庭教育,也是學生細膩觀察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許是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因為不認真就會被罵。透過夢真的老師解釋小朋友的家庭生活與父親在台北工作的辛苦,透過教學活動的進行,讓學生去體會與認識同學們的不同生活經驗,不是只有簡單的寫作任務,透過老師的引導(搭鷹架),就算沒有看到家人工作的樣子,也可以觀察家人跟自己出去玩、一起生活的樣子,其實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也是最好的生命與生涯教育。

活動安排與學生分享時間掌握

        關於時間控制的問題,今天在議課時,我有提到一個老問題,就是夢真老師在課堂中段以後,不斷出現『時間不夠了,所以無法再讓同學分享』的說明,本來我的想法是,公開課的授課者本來就會有一點心理壓力與想要塞更多東西的衝動,所以常常會有原本設定的進度無法完成的現象,對於以往教學演示(觀摩)時,如果是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有時可能真的是教學活動設計有缺陷所造成,部分觀課者也會有所批評。

        但是對於有學生互動、討論、分享的課堂,意外的反應其實更多,雖然有共同備課,也有預感學生的反應可能是什麼,但是隨著教學活動的進展,有時要喊卡,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常說時間不足其實不用太在意,也分享了個人想法,志堅校長有分享同樣的概念。今天的教學流程真的很順,學生學習的節奏並沒有因為老師說時間不夠了,有被催促的感覺,老師好像也沒有催同學趕快完成任務的動作,議課結束後,我自己回想一下,可能是我誤解了,因為這些『因為時間不夠了』的話語通常出現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時間不夠了,所以沒有辦法讓小朋友都有機會上台分享,其實應該是本來就設定好的分享規劃,為了讓小朋友不要失望的溫柔話語。

團員間的互助成長

        團隊的成長在共同備課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公開課的過程,授課者與觀課者同步成長,議課時腦力激盪又可激發出更多的想法,尤其一群專業與默契十足的夥伴在一起專業對話時。

        團員分享低年級的寫作指導困難,尤其是標點符號運用,老師就算是一直提醒,學生還是會把所有的詞語連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做比較好?

        小壁虎孟耘老師分享一次研習的講座分享,就是讓學生練習先用口語造句子時,碰到斷句就要把逗點唸出來,也親自示範,學生比較不容易忘記加上逗點,例如『我畫的是阿公在插秧  逗號  爸爸在一邊幫忙  逗號  他們看起來都髒髒的 句號』,這個策略在班上的效果不錯,當然也值得分享給所有團員與其他老師。

        如同備課的過程,課後再修正與分享課堂上的問題,老師前後修正問題與共同解決教學的困難,都是共同備課很重要的功能,如果有機會每年一次的公開課,加上同儕共同備課,分享教學設計的想法與實際授課的驗證,的確是很好的專業成長模式。

記錄方式

         今天有點可惜的是沒有把這堂課錄影下來,因為每一堂公開課都是獨一無二,尤其是學生學習成立的畫面。團員的公開課應該是少數未來比較有機會再分享的公開課,因為有團員互相協助共同思考更好的課程設計,教學者是經驗豐富的優秀夥伴,加上周圍觀課者基本上都是專業十足,應該比較容易抓到學生學習成立的重點。如果未來有機會辦理團員內部的研發型公開課,個人建議一定要進行必要的錄影,因為這些珍貴的學習畫面,未來在老師精進教學活動時,透過授課者的分享會更有說服力,對於有效教學策略推廣的教學輔導工作也會有所幫助。當然,文字記錄與詮釋,也可以提供不同的觀察視角,兩者如果可以相輔相成,對於團隊的成長與未來的推廣工作,更能發揮研發型公開課的價值。

終曲

      回到學生的學習,因為今天只看到3位學生的分享,下次老師應該有機會讓更多的同學透過組內分享,班級佈告欄或其他方式有再次分享的機會,或是讓學生互相分享比較一下修改前後的不同也很不錯。

      而開始小女生的句子後來她自己修正成

『我畫的是爸爸在工作,因為他不認真工作,所以他被老闆罵了。

      是不是完整多了!

      共同備課與自我反思修正,都是為了打磨一堂高品質的課堂,尋找與組合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設計出比以往更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形成系統性的教學方針,提供現場夥伴參考。磨課的過程如同惠君老師所言是非常“辛苦”的,團員大家要聚在一起討論,夢真老師討論完後還要一修再修,細細琢磨自己的公開課,真是辛苦。沒有教過國小國語,第一次看夥伴公開課,今天難得參加國小組的活動,有點自High議課時話有點多,沒有留太多機會給夥伴真的有點白目,但是看到今天的實證結果,加上聽到所有參與人的回饋,低年級學生真是太可愛了,又吃到美味一餐,要大大的感謝夢真老師、團隊的夥伴與志堅校長的帶領。

最後,大家都有完成今天的任務,開心下課了!

image


其他的觀課紀錄:

公開課堂分享與紀錄(目錄)

同學們,有聞到雨後樹林的味道嗎?~(為什麼要教孩子讀詩)

同學們,有聞到雨後樹林的味道嗎?~(為什麼要教孩子讀詩)

A:同學們!用心一點,這一段很重要考試一定會考,一定要背下來?抄好了嗎?

B: 同學們!讀完這兩句詩以後,有聞到到雨後樹林的味道嗎?

如果這是兩堂國文課的問題,您希望您的孩子在哪一班?

       這是久違的國文課公開課的草繪,感謝深坑國中的安排,讓我們有機會再次到深坑國中看到更精進的公開課。 陳春男校長是認識多年好兄弟,在互惠共學的氛圍中,一次次提供機會給宜蘭的夥伴進行公開課的見習,尤其每次都安排不同領域的老師參與公開課,真是感激不盡。今天的公開課由教務主任陳衍鈴主任親自上陣,特別安排,當然有別於一般規劃,跨校共備,說課者也是共備者,議課帶領人由外校的國小老師協助,議課時連導師都帶過來。

        本次公開課是本教學單元的第四堂課,如同很多的公開課一般,觀課者只有一堂課的機會,去認識老師實際上課的樣態,如何透過共同備課的過程是去設計與修正原先教學規劃,一般的觀課者大概很難參與,但今天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分享。

跨校共備與課前說明(說課)

         同校的老師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共備,例如沒有發展出同儕討論的氛圍,校內授課老師太少,或是需要外校老師的專業協助等原因,就會採用跨校共備的模式進行。本次就是採用跨校共備的方式進行,共備者是外校老師,說課者就是共備的老師而非授課者,這次說課的林老師,與衍鈴主任的共備討論時間雖然只有幾小時時間,說課過程中對於本單元的說明看來,說課者一定是頂尖的教學者,共備過程應該有很好的激盪,調整了一部分授課者原來的想法,更促發了共備後授課者更好的教學規劃,在準備課的過程中,就讓所有參與者得到成長的機會,這是公開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雖然因為等待宜蘭的夥伴路程耽擱與校長校務簡介的時間壓縮了說課時間,但是說課者對於整個教學活動的鋪排,課堂上將要開展的活動重點,還是提供了相當清楚的說明,對於讓觀課者與教學者進行連結工作的準備,完成了非常稱職的任務。

教學程序與指導策略

        老師為中心的引導與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兩者常在很多老師的教學策略選擇中混淆。授課者與觀課者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或是不需太在意『誰』才是中心,反倒應關注是否達成『老師的有效教學』與『學生的有效學習』才是核心。

       學生一定需要老師引導,除非是獨立研究,問題為導向的學習(PBL)等自主學習,老師(指導者)的角色成分才會降低,課堂上老師對於討論議題設定、上課節奏安排、學生分享回饋、統整歸納的協助等,無一不是老師要去『引導』或是『主導』。

        課中的發展,因應學生的反應與學習成效評估,進行必要的調整,這些動態的掌握,是最難的部分,但今天的課堂課,卻看到相當傑出的示範。本堂公開課對於我來說,是很成功的示範課,如果把它想像成一場乒乓球的對打練習差可比擬,而且是一球發出,多球回擊,並且是來回數回乒乓之聲不絕於耳。老師提問、追問的探究教學策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聯想的工作做得極佳。

本課選文是  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田園的景想是什麼?

深坑有類似的景象嗎?

同學們!讀完這兩句詩以後,有聞到到雨後樹林的味道嗎?

秋天的傍晚景緻如何?溫度呢?

作者如何表現『空』的意象?

對於月光的描繪,『照』與『瀉』所要表現的意境有何不同?

詩中出現的動態畫面如何?

如何去表現『寧靜』的意境?

…………

同學們,可以去想像詩中的畫面?

        老師不斷地『提問』,『學生思考、回應』,『師生互動』,『學生討論』,『聆聽』同學的分享,透過探究、對話、啟發、建構和歸納的過程,逐步理解作者王維當時的心境與觀點。教師主要擔任『聆聽、串聯和返回』任務的角色,如何扮演在本堂中表露無疑。

唯一沒有聽到的是,這一段很重要考試一定會考。

P_20150317_140617_HDR

(圖1:在高度關注壓力下,綻放笑容的學生)

       尤其在最後如何引導學生「發表、聆聽與挑戰難度較高活用的伸展跳躍」的活動中,藉由最後一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互動、對話,遠景、中景、近景的描繪活動,去展現學生對於王維詩風與整首詩的思想境界的理解,在尋找論據的過程中,去探討王維『詩佛』稱號的由來。

11043288_808499262554061_3833830190721322492_o

(圖2:課堂中學生對於詩中意象的理解後的討論與實作,來源  陳春男校長臉書)

10987415_808499662554021_2721642155613544154_o

(圖3:學生對於詩中意象的描繪與分享,來源  陳春男校長臉書)

        課堂的細節需要進行仔細的紀錄與描繪方可重現,借助科技設備與觀察者的協助,更可以去挖掘與分享更深的感動。

為什麼要教孩子讀詩?

        如果老師們可以深刻的反思,為何在有限的教科書篇幅中要教唐詩,為何要選本詩,除了去領略王維詩中的意象美,更透過層層的引導去促發學生深度思考,進一步去理解意境美外,帶領學生去認識王維。讀詩可以理解作者的靈魂,也可以豐富學生的靈魂,衍鈴老師純粹以文字的力量,以素樸的教學,沒有動畫,酷炫、華麗的簡報,沒有聲嘶力竭,用溫暖的聲線,加上純文字力量的引導,展現文本教材的重要地位,回歸到國語文教學的核心,回應我們的課堂中,為什麼要教孩子讀詩的疑問。

书法山居秋暝

(圖4  老師上課提供學生的書法作品,沒有找到原圖,參考網拍圖:http://www.zihua01.com/product_detail-0-1134.aspx)

議課安排與回饋

        議課的目標之一在協助授課老師,確認學生的學習有沒有成立。

        今天的議課安排,分成兩階段,我覺得是非常好的選擇。觀課者經驗不一,學科領域不一,大家觀課的角度一定不同,透過共同對話,依照事先安排好的觀課組別進行對話,分享觀課紀錄與回饋,是很好的安排,看來多安排幾次公開課,對於學校安排公開課的品質應該也有所助益。P_20150317_152447_HDR

(圖5:觀課者分組議課,等一下還要派人分享報告觀察的學生學習的情形與回饋建議)

       議課者帶領者不是校長、授課者,而是安排另一位校外有經驗的國小老師,對於議課時間的掌握與流程安排相當熟悉,跨大合作範圍也是很好的安排。特別是今天授課班導師(英語老師)也有出席,提供了學生學習狀況的說明,有助於觀課者理解課中學生的反應,也對於部分學生的學習行為提供一些回應,也是很好的安排。

10474027_808501959220458_6747016198076578610_o

(圖6:議課安排,最前排 左站立者  議課帶領者  中站立者 陳衍鈴主任  右坐者 班導)

議課重點

        課程設計為何如此?教學如何進展?如何協助學生思考?如何讓學生共學?如何帶領學生達成跳躍的目標?

       如果實際完成上述任務,學習是否成功,是否達成認知能力的基本層次,是否有機會還會更多學生伸展跳躍?

     如果有達成,老師如何達成?

      如果沒有,或是部分學生有學習困難,卻沒有在課堂中得到協助,可能是什麼原因?

       這些一定是議課討論的重點。

     各組老師的回饋與授課老師的回應,大致都很到位就不再贅述。

      有一組的回饋老師說,在接近20分鐘以後,才讓學生有分組討論、實作的機會,是不是沒有符合學共的精神,要不要修正?這樣的疑問在不同觀課場合不時出現,是不是沒有符合學共的精神?有沒有參照分組教學的『分組任務』建議進行?是不是要注意?

     大部分時間我都不會有特別的說明,通常會反問,一定要什麼規格才是符合學共的精神?沒有學共的精神就不會對學生有幫助嗎?

      有人說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是有關於教育哲學的觀點,但也有人說不是只有哲學觀點而已,是關於教學策略實踐的方法,老師專業成長的策略。才疏學淺不管妄加批斷,直覺就是不管是直接講述、合作學習、協同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只要能促進學生認知學習成效與心靈提升,就只有適時、適人的適性選擇而已,不要限縮了老師與學生不同學習的機會。

      感謝深坑的夥伴與衍鈴主任,公開課對於授課者而言,內外在壓力一定有,呈現一堂完美的公開課是不可能的任務,有限時間內隨者學生學習的進展,彈性調整教學的節奏本來就是教學的一部分,教學活動設計只是指引的方針規劃而已,衍鈴老師說,原來的教學計畫在備課時已經刪減很多了,真正教學在學生反應與大批觀課者影響下,原來設計的教學結構有點受影響,原設計的重要分享活動無法完成有點可惜,我的回饋是,下節課再讓學生完成就很棒了,時間不足的地方調整一下順序就好,平常的課堂不也是這樣嗎?

      回到宜蘭,我們承辦人對我說,課督這堂課的老師課堂真的好棒好令人感動,好多校長說這樣的公開課成長模式真的很棒,以後有機會一定還要帶她出門。更高興的是,我們有校長對我說,回到學校一定要排除困難安排公開課,而且表示,如果沒有老師願意先來,那就由自己先來吧,更是令人感動!  

         宜蘭沒有大力推學共,試辦教專的學校也不多,但是透過公開課策略去提升老師的專業發展,在多次參與深坑國中的公開課中,我個人的感覺是,不管是不是學習共同體或是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試辦學校,兩者之間,似乎距離沒有想像那麼遠,只要有心,一樣可以讓參與的老師共同發展,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其他關於公開課的分享:

公開課堂分享與紀錄

【第一篇: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一)~公開課類型

【第二篇: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二)~觀課者的視野與記錄方法】

【第三篇:關於翻轉教學的公開課,給授課者與觀課者的建議分享(三)~公開課規劃,課前會談,紀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