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二)

image

(工作坊書寫學習目標時所參考的動詞牆)

這是學校課程工作坊第二天的紀錄。

ASK團隊,沒有放過大家,直球對決了!

延續第一天(第一天紀錄: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一))的努力,終於將踏入深水區,由核心問題切入,導向跨領域課程設計思考了!

[@more@]

第二天開始了

複習一下昨天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老師們回饋,核心問題是:

沒有固定答案

引發發現動機的問題

可以產生爭辯與討論

不同年級可能不同層次

不斷找證據支持

設計活動之前可以當學習目標的問題

可以引發下一個問題的問題

千古探究的問題

提醒

關於昨天的研習與今天課程如何進行,佩英老師回饋給了大家很好的提醒:

講座群課程的討論與修正,是因應昨天的學習狀況可以調整的,講師群們是以同時學習者的心態而非指導者的角色,與大家同時學習,因著大家語彙不同需要調整,如同一般的課堂教學,老師們也持續學習而調整預測是老師的必要功課。

ASk(態度、技能、知識),態度是最重要!

老師應該不斷地自我反思

我是誰?

我是什麼樣的老師?才要學習這麼複雜的策略?

透過不斷的聆聽的策略,不應該只有類似下載式的聆聽,而是 

客觀性聆聽 現象 數據 提供認知上的挑戰 改變原有認知的架構或調製 讓基模更複雜,

在教學現場,更需要更多同理的聆聽,隨時時間、學生學習的進展調整預設的內涵,連結師生的覺察與體會,老師如果缺這些,很難真正改變學生,當然最高層次的聆聽,在於如何在當下覺察,進行與系統的內在狀態連結,境界就太高了!

每一位老師,應該開展理解的學習技法後,試圖改變自己,回到作為老師的初心,回到同理聆聽。

在共學與共創的歷程中,連結別人的理解,新的學習才有可能,過程中,應該就會是沉靜的學習,與前兩天學習共同體的想法就會很接近。

核心問題(三)

講師以故事開始,

小明的願望 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 無憂無慮!

上帝如何滿足小明的願望呢?

上帝滿足小明的願望是把小明變成植物人。

學習者的需求與給與者的回應好像都有滿足,但是因為沒有確實理解學習的目標,結果當然不是學習者的初衷。

關於核心問題的提醒

是否有符合學習者需求?

符合提問的目標嗎?

在學習情境與歷程中是否合宜?

將是核心問題是否符合學習者需求的關鍵要素

今天講師們用這些比較符合國中小老師教學需求的案例分享核心問題。

利用核心問題,再找出適用的科目?學習目標?

單兵作戰

我們這一組分到的是:是什麼讓藝術變得偉大?

討論的歷程如下:

適用科目 藝術

偉大的義涵 利他 百姓生活出發與連結 無國界 超越種族性別 歷久彌新

目標一 學生在接觸各種不同的藝術過程中,探討藝術作品如何影響人類?

即將學習的歷程  什麼作品會偉大?思辨的過程?

歷程一 學生能夠體會作品

歷程二  透過作品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歷程三 能夠學習創作引起共鳴的作品

討論後的各組分享重點

小組歷程?發想的歷程?討論過那些歷程?

重述歷程,減少詮釋,讓大家分享共學的過程,才是重點。

問好問題,會張開學生學習的窗口。

學科專家盲點如何突破,將是另一個重點!

什麼領域、 概念、學習目標中間的連結,如何讓學生再學習的歷程中,由於共學與共創的成功經驗,產生內在收穫,就不需要加分,學生也會投入學習。

回到海洋議題

練習完核心問題與學習目標的連結後,課堂回到第一天的海洋議題討論。

小組任務 由第一天的海洋主題中, 發展3個核心問題。

小組結束後,每兩人為一組,每人3張紅點點選票,選出最符合的核心問題。

我們發展出來的核心問題之一:人類與海洋環境如何相互影響?

卡住了,如何脫困?

如何由核心問題串聯各個學習主題,然後系統性發展整體課程架構,大部分組別在此卡住了。

老師們之間由於長期學科教學框架,與大部分九貫課程的學校特色課程是拼盤式的組合,缺乏核心問題貫穿與大概念(系統)思維的影響下,如何利用核心問題作為串聯與伸展的工具,將各個可能發展主題傳接起來是一大挑戰!

如何由過去九年一貫課程的經驗中突圍?

佩英老師的神救援來了!

過去九貫課程中特色統整課程(藍色小圓)如果沒有系統觀是不夠的,只能帶出活動,無法帶出系統,用核心問題(核心Q)去串聯,再引發下一個問題,用問題去串學生的活動,持續探究才會發生,才有機會產生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的歷程。

image

大部分的發展是表象、行為、感受的觀察開始,由找資料 現象 理解,逐步去發展小主題,往下挖到概念,理解後,逐步形成模型與理論,最後再透過結構化的過程,逐步形成系統性的思考,最終達成心智模式的改變。

由我、我們、系統、世界觀的發展脈絡中,層層堆疊與延展。

image

過程中,理解是重要事情,不是口號!

感受是反思與體會,是系統與我的關係,連結的橋樑,

透過共學、共創的歷程,不斷藉由表現任務的活動、技法精熟,加上問題回應與探就,比較容易形成理解,最終透過行動實踐,去解決核心問題,也是對未來的學習。

轉折 迴旋

經過卡關後的轉折與不斷的來回,各組終於把核心問題草擬出來。

好吧,把核心問題貼出來了

(3張 粉紅色部分)

 

(粉紅色4張,最上方一張為總括其他三張)

(藍色 這幾張是核心問題嗎?)

(藍色這幾張是否是核心問題?)

投票了

兩人一組,每組三張紅點點貼紙,讓大家討論後,決定給哪幾張最能夠掌握核心問題!

高票當選這幾張,大家覺得如何?

設計思考與課程設計

由設計思考開始,轉化應用到教學設計

image

image

由學生背景特質出發 思考 發展學校課程地圖

以學生為中心

老師有了解學生的特徵嗎?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如何重整與轉化 

由表現任務出發(以終為始),注意情境脈絡,鋪陳,搭上流,讓學生可以搭上

主題設計時,以單元目標思考,不是照教科書重點直接教,思考後選擇適合的文本與補充資料,注意教學策略與主動學習,也需要注意環境準備,不只是班級經營,而且是強調團體動力。

概念如何轉化成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感而學,尤其是國小,比較會接近素養的學習,越高學習階段越抽象而知識與系統思考取向。每一個階段核心素養所見會不同,展現與內外表現也有所不同。

最後透過不同的多元評量去檢核知識技能或態度,但是對於核心素養反而更困難,因為素養是整體的。

國小 以感受為主

國中 需要認知 why

高中 理想思考 知道如何運作 系統思考等

海報架上腦力激盪ing

寫下來,比較有機會繼續修,討論過程中,不斷提醒同組同仁,書寫、修改,不用擔心意見不佳,寫下來的想法會刺激其他人貢獻新的想法。

用A5當便利貼 重新書寫,共同探究。

主題探究

關於這個主題 你想讓學生學習什麼?了解什麼?

每一次都會探討出新的方向?

再寫可能的主題,有新想法就寫下了,然後分類,依內涵分類

反覆激盪後,可能轉換主題,或是更換主題內涵與文字,大家可以享受變動的過程,與孩子一起培養探索的勇氣。

我們這一組 由三張 變成好多張啊!

分類後,左邊第一張加框的是內涵分類的小主題

重新命名 讓學習主題浮現出來

處長來了

簡菲莉處長中午來跟大家一起吃飯,也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機的團隊就是因著環境與學生的需求,調整課程內容,今天的講師團隊如此,如同老師們在現場教學也期望如此。

如何內化,參與團隊,把支持系統建構起來,協助學校同仁一起努力是縣府的責任,更期望大家一起來。

趨勢站在我們這裡,改變是因為孩子的學習需要改變。

大家一起加油!

如何與課綱連結?

下午的課,開始了!

主題探究繼續往下走,如何與課綱連結?

與三面九項的素養,如何連結?

由讀課綱的核心素養與說明開始,

讀一讀 核心素養與說明 畫出重點。

比對一下兩人雙方所畫出來的關鍵字,

分享感想

先讀高中核心素養內涵,再往下走,參考所發的國中小核心素養內涵,應該比較容易看出來層次上的差距。

課程設計

參考學習年級段,選三項核心素養具體內涵,側重著力培養,符合主題的關鍵,也可以改寫成自己所認同的素養,用自己的情境重新書寫。

定稿後,書寫在藍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讓核心問題與核心素養連結

找出來,並且改寫成更合適的內涵

我們的成品如下,每一項都已經改寫過了!把海洋議題納進來。

其他組的成果:

分享:各組如何把核心素養找出來。

在書寫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連結時,應釐清學習目標的範圍,界定學習的層次,深思如何由個人到更大的範疇?

要考慮空間與時間上可能,呈現學生可能面對的問題,讓學生認知與感受,提供學生伸展學習的機會,實務上時間的限制就是重要的考慮,每週可以上幾堂課,每一個主題可能需要多少時間,整個整題課程每學期總時數應該可以上多少課,應該是這裡討論處理的關鍵。。

另外,注意主題設計的邏輯性與完整性,也要考量學生學習的梯度,學生比較容易踏上階梯,不斷反省的問題是想要帶孩子到哪裡?

要考慮設計行動,以免停留在表層的,應該需要完整性。

我們這一組,由於沒有聽到明確指示,只有寫出學習目標,邏輯性與完整性有點不足,不過後來修正後,去除不必要內涵,重新組合學習主題後,應該就好多了!

接下來,

我們要發展什麼學習任務與活動。

選擇知識、技能、態度時,學習目標的選擇就可以配合調整。

動詞牆來了!

搭配動詞牆,寫出學習目標  時間 15分鐘

要注意能力層次,取決與對學生的認識。

由於講師群是高中老師為主,動詞牆的動詞對於國中小學而言,顯然大部分層次都太高了,很難選擇適合國中小學生(尤其是國小階段)的語彙,如果要有明確指引,回到新課綱個領綱不同學階的學習表現去探尋,應該是很好的指引策略,讓國中小老師們,有更明確的指標指引大家往前走!

包子時間對於持續燒腦是必要的!

我們這一組 重新組合

學習目標逐步完成了!

接下來,如何評量

用一個表現任務 以真實情境進行設計,可視為總結性評量

創作 展覽 行動報告 海報展  微電影 都可以

要注意評量工具的目的性

高層次的成果,需要較長時間考慮,鋪陳也較多,才有機會改變學生的價值,複雜技能,花的時間可能很長。

表現任務出爐了

分享學習任務如何設計

分別依認知 情意 技能 分別書寫

這裡就有多元評量的可能

如果可以把知識技能情意整合在一起的表現任務,就太強大。

當要把課程架構架起來,考慮主題 單元間的邏輯性 關係 層次

處理起來後,整體課程架構即將成形。

後續的佩英老師提供的書寫文件,提供大家整個課程計畫書寫參考,兩天的工作坊整個流程就此結束。

後面的文書工作,就留到下次有機會,各校各自努力了!

可以把主題填到蜂巢中

前面活動發展出來的學習目標與對應核心素養就可以填到上表。

課程架構討論時,如同前面思考的,學分時數、各主題、單元時數的考慮清楚了,下圖中的課程架構(地圖),各主題之間的關係,以核心問題貫穿主軸的全校課程架構地圖,應該就很容易裡出來了,找時間,我再把我們這一組的課程架構書寫出來好了!(臉書好友提醒後的功課)

最後就是各主題活動如何鋪排在每週的課程計畫中了(下圖)

 

終曲

兩天的工作坊就此打住了,整個工作坊,有把個課程發展的歷程中,必要思考與發展的關鍵歷程完全走完,當然礙於時間,必要省略部分細節,我兩天一邊參與、一邊紀錄,是參與者有事觀察者的雙重角色,可能也忽略不少細節,就只能挑幾個重要節點先處理了,也要感謝整個ASK團隊的鼎力協助!

學校處理跨科、跨領域統整課程時,較缺乏類似有系統、深入參與式對話討論,大部分老師在思考統整課程時,常常是先由各學科提出單元,然後再拼盤式拚在一起,比較沒有系統性,也常常先分好各領域科目給多少時間,再把一學期20堂課切給不同老師,也許經過這樣的歷程,思維模式就會不一樣,也會比較有探究與統整的味道在其中!

最後,

每一個人把這幾天的心得、想法,用一張長條紙寫下來。

image

 

然後同一組串在一起,各組在串在一起,

image

讓大家的想法串在一起,

大家的力量串在一起!

image

最後,再圍個大圈圈,說說想法!

image

下課了,回到教學現場,持續努力!

未來應該有更多場次的研習需要持續在不同地方展開,

與處長與佩英老師在工作坊結束後,也有初步的想法,如何持續借重ASK團隊的協助,培力自己的縣內夥伴組成協力團隊,到現場去協助學校發展校本課程應該是這一兩年輔導團團隊的另一個重點。

因為ASK團隊要協助的高中學校已經太多了,這一次,我們的老師可以有這樣的機會參與,實在是很幸運的!

看到這裡,

如果要招募宜蘭縣內的協力團隊,

老師,您願意來嗎?


延伸閱讀

第一天紀錄: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一)

 

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一)

image

期末與暑假之前都是幫別人辦研習,真正全程參與的第一場研習終於可以好好參與,兩天的研習雖然還是很擔心無法全程參與,但能夠先把第一天研習紀錄速記完成還是相關高興。

如何進行跨領域主題統整是新課綱的重要挑戰,對於現場老師而言,如何協助大家一起努力,進行專業對話與課程設計更是重要課題。

這是今天的簡要速記,

關於素養導向教學如何進行?

如何進行跨領域主題教學設計的工作坊?

如何將核心問題導入教學活動的工作坊?

這次特別感謝陳佩英教授與整個ASK團隊(Attitude態度、Skills技能、Knowledge知識)國高中老師群的協助,我當打雜並當記錄第一天的活動情形,時間有限,就以相片串聯整個活動進行!

[@more@]

 

check in 破冰

與夥伴分享自己的學習風格開始吧!

請用顏色 表示 自己的學習風格,然後跟夥伴分享自己的學習風格,然後去找其他人分享,收集更多學員的顏色,以便互相認識!

我是 柱子 顏色 是 綠色   代表 我很想持續的學習。

啟動兩天的學習

請學員選擇一張圖片,代表今天的心情,然後跟大家分享為什麼自己選擇這一張?

image

持續學習,往上突破!

我一眼就中意這張。
每次的學習都像是在幽暗的地道中前進,透過學習,讓自己冉冉上升,逐步突破重圍!

什麼Fu?

每人 30秒分享,分享自己對學習的期待!

然後與同組夥伴合作,將所選出的這五張圖, 串聯成有意義的故事。

這是我們的故事:

帶著好奇與希望努力學習,走出長長隧道,飛到廣闊的天空,航向遼闊的大海,就會到到彩色的未來!

各組分享自己的故事,不要忘記給一個標題:

過程中可以回顧一下,看到圖,有幾組會卡了很久,如何轉出來的?

你們是如何轉出來的?如何在過程中找到新的發想,讓全組走出來的?

這些可能的發想、每一個貢獻的建議,都對串聯故事的產生重要價值。

訂定學習公約

為了讓兩天的功課可以順利,大家一起來訂定學習公約。

除了團隊提供的以外,還有哪些公約有助於大家學習?變成大家的學習默契呢?

還有什麼學習默契?

我們是鼓勵

把各組新增所有的公約寫在公約上,

海洋垃圾

第一道主菜上桌,廢棄垃圾(塑膠)如何造成海洋生態浩劫?

先看一遍影片,再看第二遍。

紀錄一下,你看到什麼?

整個影片的表現如下

海洋的美好

海洋垃圾的影響

生物悲歌

海洋垃圾如何形成

漂浮多久?

塑膠回收情形

如何減少海洋垃圾

行動與呼籲

以孩子的行動結尾

ORID 焦點討論

(ORID介紹請點選參考前文)

請老師用ORID  討論策略讓老師們的練習(由於這一組講師沒有提醒,不過老師們還有很快就掌握討論節奏了)

看到什麼?有什麼感覺?有什麼詮釋?未來有哪些行動?

圍一個圈圈,輪著說  ORID

海洋垃圾的問題?

印象深刻的畫面?有什麼感受?

聯想一下可能的原因?

兩人一組,思考,影片中出現那些重要問題?值得探究?

兩人,說出一個可以探究的問題?

塑膠微粒?

回歸到學習?

如何減少?

如何喚醒意識?

造成議題背後的原因?

政策執行力的問題、產業發展改變、教育議題、沒有切身之痛

至少寫10個以上內涵或是議題,值得學生一起討論的?

讓學員書寫ㄧ到五幾乎都是慣性的結果,第六個以上,才會有創造力。

四人一組,把個別書寫的議題,選出6個可以、最有探究價值的議題,

經濟的問題,……..

要用?不用?如何讓學生意識到問題?

分組後,選出六個最重要的探究研討議題,我們是第四組。

新聞牆來了

主持老師協助釐清議題內涵,讓老師們一起幫忙補充成可成為議題討論的的內涵,以協助老師們釐清問題與任務設定。

基本議題設定  動詞+疑問句。

我們是第四組,表現很棒!

重新分類 

把同樣的概念歸類在一起  然後命名!

作為下一階段統整活動大主題,下面的議題就可以發展成次主題任務或提問了!

命名

幾張圖間的概念,統整成可探討的議題

重新選擇組別

我被同學們選擇當這一組,政策研討,將是第二天的功課。

艱鉅的挑戰可以作為重要關注的問題。

可做為跨科統整的議題

接下來由佩英老師協助釐清素養導向的課程與世界趨勢。

聯合國 2030年17個 可以檢測的重大課題

可以作為跨科的議題,如何與三面九項的連結

知識 技能 認知  ,ASK

由各科的認知而後行,態度培養,才能有持續力

改變的來源,學生與老師的自覺是重點

我是誰?

我在意什麼?

是價值與自尊的源頭是系統思考的開始。

外界環境迅速變化,如何面對陌生與挑戰,需要好奇與勇氣!

鍛鍊孩子的恢復能力,持續鍛鍊的能力,也是品格力的重要方向!

培養孩子自我規劃、自我監控、自我學習、自我調適的能力,進行學習計畫,再與其他人一起學習,成為學習共同體的發展,並實踐、應用是為了固着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將是同等的重要,

實作與探究,是培養孩子的能力重要策略,但並不是所有課程都要素養教學,直接教學法也是必要,尤其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整合成多元的教學策略,決不是全無或全有的選擇。

國中小也許就由一個時數來處理也很好,好好做一兩個主題課程也很棒!

課程全觀

以樹為例,

樹根 基本能力

課程是樹幹

各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可能探討的課題

第三層 就是議題

image

交錯之間,探討內容就可能貫穿各學科內容。

北政國中的食農教育校本課程為例,

七年級 基礎課程

跨領域課程 八年級延伸課程 互動課程越來越多

九年級 擴大到共好,社會關懷面

image

整體課程,內容統整,層次堆疊,變成整體校訂課程的血肉!

核心問題

核心素養,學習內容與表現如何處理。

議題或現象如何轉換到課堂,

以海洋垃圾為現象,如何劃定研討的範圍?

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問核心問題?

學習目標要如何轉成動詞為關鍵?

動詞決定學生最後的產出與結果。

設定好學習結果,以終為始的概念來設計教學設計UBD,表現任務最後以綜整性設計,讓各科可以加進來,就會是比較好的核心問題!

課程架構,以全觀的視角觀之,單元主題內容也應該有設計各個檢核點。

主題與現象選擇、準備將比較花時間,課程評鑑則是老師自我學習與自我監控的歷程!

下午課程開始了

醒腦時間開始,大家一起動一動!

核心問題開始了

您會提出什麼問題?

一個問題,一張便條貼

寫出一個教學單元中,您會問的所有問題?

問題就是問號結尾的問題?

不要只有概念,那並不是好問題?

這是好問題嗎?

核心問題

是最關鍵問題!

是 marrow. 骨髓,可以造就出探究的問題!

吸引式問題   引起動機

誘答式問題  資料檢索用 

引導式問題  引導到正確答案的問題

核心問題  可以延伸探究的議題,製造出探究的血液,讓學生去探究的問題,可以讓孩子不斷思考,培養出價值與態度!

用四個向限分類寫出的問題,釐清平時如何問問題,提出的問題有沒有核心問題?

貼到象限上,分享給大家

分類到象限上?

核心問題是可以不斷提問的問題!

看看自己的問題,偏向哪一類問題

需要加哪些內涵,才會變成核心問題?

分享一下您的發現!

這裡是大魔王,老師們常常因為無法明確知道問題類型的定義,導致分類困難。

核心問題而不是拼盤式的問題

是讓學生學習到知識,培養出態度,整合能力。

核心問題的七個特徵

  1. 開放性問題
  2. 能刺激思考和挑戰心智  會有挑戰,爭辯
  3. 需要高層次思考 
  4. 是學科領域裡很重要,可遷移應用的想法
  5. 引發另外的問題
  6. 要求支持證據和正當理由
  7. 隨著學習發展時間重複出現

提問的種種聯想

由what when who how

相同 相異 我如何得知?

小組任務

1.小組挑兩個適合修改成核心問題的便利貼

2.改寫時,至少符合三個核心問題特徵,

3.修改前,修改後,互相標示在不同顏色紙上

上 修改前

下 修改後

各組非常強大的討論結果

夢想如何達成是一輩子反覆出現的總括性問題。

除法是在處理分配的問題。除法的本質是處理分配。

回到學科本質時,為什麼要學習這個科目,這個科目是為了解決問題或是促進成長,將比較容易協助老師找到核心問題。

image

焦點問題可以協助學生聚焦,

總括性問題比較能夠清楚與發展性,

兩者都可以成為核心問題。

科學史或是數學發展史出發,很容易找出核心核心問題,

焦點式的問題或是總括式的問題,可以依據學科與單元屬性來處理!

數學是解決世紀問題的科目,所以可以回到數學發展的問題,應該就可以比較容易處理與找出核心問題!

文學品嚐或是文字的提煉的不同學習需求,當學習目標不同,就可能有不同的核心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與貼近學生細膩情感的需求。

都市化的結果,會有哪些影響?

核心問題不要文謅謅的語言,要能夠吸引學生探究,所以老師的意圖不要太明顯。

雖然開放性問題,不容易聚焦,但是如果有具體概念在其中,就比較不會離題。

總括性的問題,可以比較容易帶出整體概念性。

焦點式比較接近學科或是單元,比較聚焦,學生容易掌握。

學科屬性不同,例如語文會有影響不同觀點討論,科學數學有部分跟程序或是後設認知有關,不同學科核心問題,會很大不同,語文類科可能需要接很多梯子,才有辦法協助學生解決核心問題

check out

下課了,再圍個圈圈,

用三個字,分享一下今天的心得! 

大家都很努力!

講師們更棒,我很幸運可以留下來,參與大家的課後檢討會!

image

我今天話太多,被舉了兩張黃牌,還好明天可以繼續參加,沒有被趕出場,其他的老師們表現得實在是太好了!

明天是四天工作坊的最後一天,要正面對決了,

大家加油了!


延伸閱讀:

第二天的紀錄:

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