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學生圖像、跨領域統整課程規劃(一)

 

 

 20882311_1600052303388995_245686175935850872_n

(20年後,學生的理想圖像?  學校課程工作坊)

這篇記錄應該是8/17、18兩日工作坊預定完成四篇系列紀錄的第一篇,也是新學年對於新課綱準備這場重頭戲的序曲。

為了使新任國中教務主任對於新課綱有進一步理解,在新課綱實施前做好準備,解讀課綱並對未來校訂課程發展蹲馬步、做基本功,今年教務主任的專業成長工作坊,就以此出發,期望學校組成團隊,一起幫孩子的未來課程規劃努力。

兩天12小時的工作坊,在藍偉瑩主任幫忙下,成果非常豐碩,對於學校如何進行總綱解讀、如何共創學生圖像、校訂課程地圖如何發展、如何進行跨領域統整活動規劃等重要歷程,團隊協助參與者進行深入且關鍵的對話,我與玲婉課督收穫與紀錄內含太多了,就以發展時間序列方式進行筆記的分享,我預定書寫成四篇,紀錄內容以玲琬課督與我的簡要紀錄為藍本,簡報內容則是偉瑩的簡報,實作片段當然就是大家的成果了!

[@more@]

 

 

 

協作夥伴

本次的教務主任研習工作坊,透過藍偉瑩主任幫忙,與廖俞雲課督、李鳳華老師、鐘文傑主任、朱元隆老師一起組成堅強團隊,協助大家一起工作,團隊的力量在此展露無疑。

此次工作坊的成行,居間聯繫促成,並且在課程過程中一起加入協作與紀錄,架設直播平台與跑腿採購,最重要的協作者是我們專輔詹青蓉老師,特別要先感謝。

工作坊  共識營

類似的工作坊在簡菲莉處長到任後,已經辦理許多場次,尤其是提供給校長的部分,特別是提供給學校辦理的課程工作坊場次也有幾場次,但是參與人數還是無法讓全部的學校參與。

這次思考是否有機會透過每年暑假都會辦理的教務主任與教學組長增能研習規劃,讓所有的主任在新課綱準備階段,能夠組織學校團隊,一起來認識新課綱,進而思索學校未來課程發展可能的方向,回到學校可以透過類似的討論與工作策略,持續往前走。

教務主任與教學(課發)組長是學校課程治理的主要執行者,校長是掌舵者,如何將自己準備好,校長與主任們要理解老師們在做什麼,才能給予合適的支持與協助,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是平常的對話太少,則是所有學校普遍性的問題。

在校務運作有困難的學校常常有的問題是:(李鳳華老師分享)

  1. 老師們不清楚校長與主任要把學校和學生帶去哪裡。
  2. 校長與主任們不理解老師目前的困難與擔憂。

 

彼此在同一學校,卻不常有時間深入對話(時間太短或是對話品質不佳),然後私下或公開互相抱怨,老師說校長與主任住在海邊,行政同仁認為老師不願意配合學校(校長),然後持續在惡劣的工作氛圍中打轉。
規劃學校課程發展的相關工作坊(3小時以上,本次是兩天,表定是12小時,最後大家幾乎都超時工作),最重要目的,與其說是相關同仁工作增能,不如說是共識營(李鳳華老師分享)!透過課程發展研討,可提供學校經營夥伴們的磨合與共識凝聚的最佳機會。

如果有機會在工作坊進行時,在小組討論時於外圍觀察紀錄,很容易看出來,哪一個學校的校長與主任可能需要幫忙,因為對於行政領導而言,如果無法在類似的工作坊中,支持與協助夥伴思考、工作,只想以簡單方式定調、過度強勢發言,成為句點先生或小姐,則可以想像類似工作在學校進行工作小組討論時,應常常也會乾澀而無味,現場觀察則是主任與校長發言後,全組老師就停止思考與說話了,如果沒有協作員介入幫忙,最終的結果通常不會太理想;當然,這次大部分的團隊,都有巨大的進展,在共學共創的過程中,也有機會看到其他學校的進展,回到各校各自的情境脈絡中,如何持續努力,在工作坊結束後,如何回到學校跨大共識的範圍與深度,將是另一個工作的起點了!

開始工作了!

image

(簡報來源  麗山高中  藍偉瑩主任)

兩天的工作坊的主要任務如上。

總綱有什麼?

由於這兩天的重要主題是彈性學習課程規劃、跨領域課程設計,閱讀總綱就是很重要的基本功。

雖然有一部分主任與校長對於總綱已經閱讀過,有基礎理解,但是透過深讀與提問的配合,如何發展校訂課程,課程之間應該要有互相連結,在學校整體課程思考脈絡下,透過閱讀課綱,賦予自己的意義,給予理想圖像,重新界定學校的起點在那裡理,是否面向有些多了,有些尚不足,才不會把焦點都放在升學,尤其在校訂彈性學習時數規劃下,又淪為搶時數大戰的翻版,過去九年一貫課程搶完領域時數(九貫課程各領域時數有比率的彈性),再搶彈性時數的經驗,如果不想要再發生,如何透過整體規劃的思考,在新課綱各領域時數以固定之下,透過校訂彈性課程的規劃,應該有機會進行課程間相互支持,如果透過整體思考學生未來需求(具體學生圖像下),共創學校共同的目標後,升學科目才不會成為唯一的目的與選擇,方有機會為每一個不同區位學校的學生,打造因應學習需求的校訂彈性課程。

分群分組閱讀

分4大群(分四小組),共16小組,分組閱讀

•每組找出6個重點
•第1,2群請關注疑惑點
•第3,4群請關注新奇點

每一小組負責總綱的一部分,以每一大群全部總綱內容都有小組閱讀為原則。

這是很棒的拼圖策略,讓各組能深入閱讀總綱後,在隨後的分享中,相互分享總綱各部分重點與釐清疑惑,是很棒的策略。如果到學校進行總綱分享或是各領域領綱導讀時,應該也可以運用這個策略。

請找出每一組最重要的內涵

閱讀後,每一人將閱讀後的重點摘要洩出來後,同組一起討論(類似的內容統整後),用點點貼紙(每人3點即可),選出每組負責那一部分同仁寫出來的內容中,最重要的兩重點。然後貼到海報上,如下圖壯圍國中的成果:

image

疑惑的、新奇的內容

學員可以將閱讀總綱過程中,有疑惑的、新奇的內容,摘錄下來,貼到公布欄中,一起來解惑!

image

我們學校的利基與困境?

總綱閱讀中,同組夥伴認為最重要的內涵,

 

這兩個重點和學校、學生有甚麼關係呢?

在我們自己的學校,對學校、學生而言,到底有哪些優勢、劣勢呢?

 

請同組夥伴們針對上述兩個重點所引發的議題,一起討論吧?

 

討論過程中,特別要提醒老師,各個面向(學校、學生、優勢、劣勢)書寫,一定要與針對重點1重點2,要能切合對應,而不是不相關的內容。 所有寫上去的東西,確認想做的事都跟學校有關係,不是因為政策而做,而是我們學校真正想要幫孩子們準備的東西與對策。

討論過程中,將成果紀錄於海報上,先與同一大群其他組分享。大家所認同的劣勢,就請其他組開出診斷的處方籤幫忙協助吧!

P_20170817_145124 (1)

處方籤?

這個活動有一個特別的地方,由其他組同仁(一個),針對他比較容易理解的劣勢(所以寫清楚,不要太籠統,有助於其他人的協助),協助他們解決,並且寫在處方簽的位置。當然如果組員人數多時,也可以協助解決更多問題。(玲琬)

學校間的競爭情形難免,所以勿站在自己學校的立場及狀態去設想對方的情形,以對方在劣勢中表示出來的狀態來給建議。過程中可以看到別的學校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學校的問題,相互合作,將能達成共好的目標。(玲琬)

不斷地打磨?

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學校同仁有時誤會是兩個問題(劣勢),其實時同一問題,需要一點時間考驗與討論,才會發現是同一問題。有時是對於素養內涵的誤解或是過往的迷思,例如國際視野與時數問題,不是只有英語,如何思考國際視野的培養是否只有英語,如何協助老師思考界定問題,如何結合於課程中,讓學生能夠用,做到位,不是只有設備思考,才會有機會真正改變老師的課程。

對於課程的更有彈性安排,如果可以減少開課科目(兩節連排、不同學期對開),好處在哪裡?老師不願意改,是老師的問題,還是教學行政協助沒有有效溝通?教學設計與教室安排的行政如何改變協助?如何協助老師針對教學內涵與方法策略調整,可能才是重點協助?

反覆的談,最後在課程設計階段,真正的問題出現時,才有互信的基礎去共同解決老師的困難,課程改革才有更多機會出現,持續對話才是重點,改變的節奏先弄清楚,如果未來可能有用,就可以持續談,然後找到可以聚焦的東西,有空就要談,比較容易聚焦,學校的核心小組(校長與教務處同仁,幾個核心分子)先討論,逐步跨大。

學校新課程準備工作定序?

大部分的學校對於新課綱的準備度如何,學校自最清楚,如何把工作準備甘特圖畫出來是重要的工作。如果學校已經開始了,但還需要處理深化處理,或是還需要一點時間醞釀、可以等待的,哪些事先做,哪些事是學校一定要做的?

大家一起來,把次序定出來吧(定序)(參考下表),過程中,也可以寫出預想的困難。

課程規劃準備程序討論

1.找出學校需要處理的問題

2.規劃處理的順序

3.寫出預期的困難(便利貼,一個困難一張)

工作團隊已經將國中可能面對的工作內涵編號0-14,若是有沒寫到的小組可自行加上去,如果學校已經完成了,或不是學校的問題就可以刪除,再依事項的重要性排序,以協助釐清準備工作程序與時程掌握。

Image_f96cc3c.jpg

各組完成順序的討論後,寫在發下第二張白報紙,將順序表貼在白報紙的正上方,便利貼寫出面臨的困難,則可以貼在白報紙上。(一個困難一張,可以收集起來再分析各校的問題,可惜動作太慢,各校都帶走了)。

InkedP_20170817_145001_LI

(藍色  準備工作重要順序  粉紅 可能的困難)

這個任務結束後,將今天上午產出的兩張白報紙貼在會議室的周圍,大家可以互相參考各校準備情形。

解讀核心素養

第一天早上的課程將在解讀核心素養的任務中完成。

台灣與其他已開發中國家在教育遇到的問題應該差異不大,如何協助學生整合學習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為素養,展現於學習過程與生活中,是所有教育人的挑戰(下圖)

過去,很多老師較缺乏後設認知的學習活動設計,如何協助學生進行學習監控,除了透過不斷提問、出場券、學生自己設計問題任務等協助學生進行後設認知外,在課程規劃中,如何引發學生疑惑或新奇,如同今天講座們如何協助老師思考與感覺一樣,一起解決根本問題,協助老師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讓學習變成有意義的學習,應該才有機會引發更強的學習的動機。

如何利用政策改變的機會的調整教師,調整教學的內容空間,內容與記憶不會這麼多的情形下,我們如何處理內容的部分,也許就是未來最大的課題了。

早上最後任務來了!

三面九項核心素養內容閱讀

image

  1. 閱讀三面九項每一項目,找出你的學生需要發展的素養,摘錄我們最想要培育學生的素養的關鍵詞句(至少7個字以上)。
  2. 一人寫兩項即可,我們學校學生真的很需要的內涵。(請原文摘錄,勿自我解讀)
  3. 同組選三張(每人三點,選三張)。選完交給輔導員,完成作業。

目標還是希望,大家好好讀一下核心素養在國中階段到底期待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透過反覆閱讀,討論,釐清哪些項目目前學生最需要的?

學校最需要關注的有哪些面向,可以優先探討與持續關注?

下面是壯圍夥伴的工作成果

P_20170817_145058 (1)

共識比較高的幾個核心素養:

image imageimage

 

第一天早上的就此暫停,午餐休息,下午持續燒腦。

(工作紀錄第一篇完成,後面應該還有更精彩的三篇,希望能持續完成,敬請期待)

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二)

image

(工作坊書寫學習目標時所參考的動詞牆)

這是學校課程工作坊第二天的紀錄。

ASK團隊,沒有放過大家,直球對決了!

延續第一天(第一天紀錄: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一))的努力,終於將踏入深水區,由核心問題切入,導向跨領域課程設計思考了!

[@more@]

第二天開始了

複習一下昨天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老師們回饋,核心問題是:

沒有固定答案

引發發現動機的問題

可以產生爭辯與討論

不同年級可能不同層次

不斷找證據支持

設計活動之前可以當學習目標的問題

可以引發下一個問題的問題

千古探究的問題

提醒

關於昨天的研習與今天課程如何進行,佩英老師回饋給了大家很好的提醒:

講座群課程的討論與修正,是因應昨天的學習狀況可以調整的,講師群們是以同時學習者的心態而非指導者的角色,與大家同時學習,因著大家語彙不同需要調整,如同一般的課堂教學,老師們也持續學習而調整預測是老師的必要功課。

ASk(態度、技能、知識),態度是最重要!

老師應該不斷地自我反思

我是誰?

我是什麼樣的老師?才要學習這麼複雜的策略?

透過不斷的聆聽的策略,不應該只有類似下載式的聆聽,而是 

客觀性聆聽 現象 數據 提供認知上的挑戰 改變原有認知的架構或調製 讓基模更複雜,

在教學現場,更需要更多同理的聆聽,隨時時間、學生學習的進展調整預設的內涵,連結師生的覺察與體會,老師如果缺這些,很難真正改變學生,當然最高層次的聆聽,在於如何在當下覺察,進行與系統的內在狀態連結,境界就太高了!

每一位老師,應該開展理解的學習技法後,試圖改變自己,回到作為老師的初心,回到同理聆聽。

在共學與共創的歷程中,連結別人的理解,新的學習才有可能,過程中,應該就會是沉靜的學習,與前兩天學習共同體的想法就會很接近。

核心問題(三)

講師以故事開始,

小明的願望 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 無憂無慮!

上帝如何滿足小明的願望呢?

上帝滿足小明的願望是把小明變成植物人。

學習者的需求與給與者的回應好像都有滿足,但是因為沒有確實理解學習的目標,結果當然不是學習者的初衷。

關於核心問題的提醒

是否有符合學習者需求?

符合提問的目標嗎?

在學習情境與歷程中是否合宜?

將是核心問題是否符合學習者需求的關鍵要素

今天講師們用這些比較符合國中小老師教學需求的案例分享核心問題。

利用核心問題,再找出適用的科目?學習目標?

單兵作戰

我們這一組分到的是:是什麼讓藝術變得偉大?

討論的歷程如下:

適用科目 藝術

偉大的義涵 利他 百姓生活出發與連結 無國界 超越種族性別 歷久彌新

目標一 學生在接觸各種不同的藝術過程中,探討藝術作品如何影響人類?

即將學習的歷程  什麼作品會偉大?思辨的過程?

歷程一 學生能夠體會作品

歷程二  透過作品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歷程三 能夠學習創作引起共鳴的作品

討論後的各組分享重點

小組歷程?發想的歷程?討論過那些歷程?

重述歷程,減少詮釋,讓大家分享共學的過程,才是重點。

問好問題,會張開學生學習的窗口。

學科專家盲點如何突破,將是另一個重點!

什麼領域、 概念、學習目標中間的連結,如何讓學生再學習的歷程中,由於共學與共創的成功經驗,產生內在收穫,就不需要加分,學生也會投入學習。

回到海洋議題

練習完核心問題與學習目標的連結後,課堂回到第一天的海洋議題討論。

小組任務 由第一天的海洋主題中, 發展3個核心問題。

小組結束後,每兩人為一組,每人3張紅點點選票,選出最符合的核心問題。

我們發展出來的核心問題之一:人類與海洋環境如何相互影響?

卡住了,如何脫困?

如何由核心問題串聯各個學習主題,然後系統性發展整體課程架構,大部分組別在此卡住了。

老師們之間由於長期學科教學框架,與大部分九貫課程的學校特色課程是拼盤式的組合,缺乏核心問題貫穿與大概念(系統)思維的影響下,如何利用核心問題作為串聯與伸展的工具,將各個可能發展主題傳接起來是一大挑戰!

如何由過去九年一貫課程的經驗中突圍?

佩英老師的神救援來了!

過去九貫課程中特色統整課程(藍色小圓)如果沒有系統觀是不夠的,只能帶出活動,無法帶出系統,用核心問題(核心Q)去串聯,再引發下一個問題,用問題去串學生的活動,持續探究才會發生,才有機會產生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的歷程。

image

大部分的發展是表象、行為、感受的觀察開始,由找資料 現象 理解,逐步去發展小主題,往下挖到概念,理解後,逐步形成模型與理論,最後再透過結構化的過程,逐步形成系統性的思考,最終達成心智模式的改變。

由我、我們、系統、世界觀的發展脈絡中,層層堆疊與延展。

image

過程中,理解是重要事情,不是口號!

感受是反思與體會,是系統與我的關係,連結的橋樑,

透過共學、共創的歷程,不斷藉由表現任務的活動、技法精熟,加上問題回應與探就,比較容易形成理解,最終透過行動實踐,去解決核心問題,也是對未來的學習。

轉折 迴旋

經過卡關後的轉折與不斷的來回,各組終於把核心問題草擬出來。

好吧,把核心問題貼出來了

(3張 粉紅色部分)

 

(粉紅色4張,最上方一張為總括其他三張)

(藍色 這幾張是核心問題嗎?)

(藍色這幾張是否是核心問題?)

投票了

兩人一組,每組三張紅點點貼紙,讓大家討論後,決定給哪幾張最能夠掌握核心問題!

高票當選這幾張,大家覺得如何?

設計思考與課程設計

由設計思考開始,轉化應用到教學設計

image

image

由學生背景特質出發 思考 發展學校課程地圖

以學生為中心

老師有了解學生的特徵嗎?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如何重整與轉化 

由表現任務出發(以終為始),注意情境脈絡,鋪陳,搭上流,讓學生可以搭上

主題設計時,以單元目標思考,不是照教科書重點直接教,思考後選擇適合的文本與補充資料,注意教學策略與主動學習,也需要注意環境準備,不只是班級經營,而且是強調團體動力。

概念如何轉化成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感而學,尤其是國小,比較會接近素養的學習,越高學習階段越抽象而知識與系統思考取向。每一個階段核心素養所見會不同,展現與內外表現也有所不同。

最後透過不同的多元評量去檢核知識技能或態度,但是對於核心素養反而更困難,因為素養是整體的。

國小 以感受為主

國中 需要認知 why

高中 理想思考 知道如何運作 系統思考等

海報架上腦力激盪ing

寫下來,比較有機會繼續修,討論過程中,不斷提醒同組同仁,書寫、修改,不用擔心意見不佳,寫下來的想法會刺激其他人貢獻新的想法。

用A5當便利貼 重新書寫,共同探究。

主題探究

關於這個主題 你想讓學生學習什麼?了解什麼?

每一次都會探討出新的方向?

再寫可能的主題,有新想法就寫下了,然後分類,依內涵分類

反覆激盪後,可能轉換主題,或是更換主題內涵與文字,大家可以享受變動的過程,與孩子一起培養探索的勇氣。

我們這一組 由三張 變成好多張啊!

分類後,左邊第一張加框的是內涵分類的小主題

重新命名 讓學習主題浮現出來

處長來了

簡菲莉處長中午來跟大家一起吃飯,也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機的團隊就是因著環境與學生的需求,調整課程內容,今天的講師團隊如此,如同老師們在現場教學也期望如此。

如何內化,參與團隊,把支持系統建構起來,協助學校同仁一起努力是縣府的責任,更期望大家一起來。

趨勢站在我們這裡,改變是因為孩子的學習需要改變。

大家一起加油!

如何與課綱連結?

下午的課,開始了!

主題探究繼續往下走,如何與課綱連結?

與三面九項的素養,如何連結?

由讀課綱的核心素養與說明開始,

讀一讀 核心素養與說明 畫出重點。

比對一下兩人雙方所畫出來的關鍵字,

分享感想

先讀高中核心素養內涵,再往下走,參考所發的國中小核心素養內涵,應該比較容易看出來層次上的差距。

課程設計

參考學習年級段,選三項核心素養具體內涵,側重著力培養,符合主題的關鍵,也可以改寫成自己所認同的素養,用自己的情境重新書寫。

定稿後,書寫在藍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讓核心問題與核心素養連結

找出來,並且改寫成更合適的內涵

我們的成品如下,每一項都已經改寫過了!把海洋議題納進來。

其他組的成果:

分享:各組如何把核心素養找出來。

在書寫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連結時,應釐清學習目標的範圍,界定學習的層次,深思如何由個人到更大的範疇?

要考慮空間與時間上可能,呈現學生可能面對的問題,讓學生認知與感受,提供學生伸展學習的機會,實務上時間的限制就是重要的考慮,每週可以上幾堂課,每一個主題可能需要多少時間,整個整題課程每學期總時數應該可以上多少課,應該是這裡討論處理的關鍵。。

另外,注意主題設計的邏輯性與完整性,也要考量學生學習的梯度,學生比較容易踏上階梯,不斷反省的問題是想要帶孩子到哪裡?

要考慮設計行動,以免停留在表層的,應該需要完整性。

我們這一組,由於沒有聽到明確指示,只有寫出學習目標,邏輯性與完整性有點不足,不過後來修正後,去除不必要內涵,重新組合學習主題後,應該就好多了!

接下來,

我們要發展什麼學習任務與活動。

選擇知識、技能、態度時,學習目標的選擇就可以配合調整。

動詞牆來了!

搭配動詞牆,寫出學習目標  時間 15分鐘

要注意能力層次,取決與對學生的認識。

由於講師群是高中老師為主,動詞牆的動詞對於國中小學而言,顯然大部分層次都太高了,很難選擇適合國中小學生(尤其是國小階段)的語彙,如果要有明確指引,回到新課綱個領綱不同學階的學習表現去探尋,應該是很好的指引策略,讓國中小老師們,有更明確的指標指引大家往前走!

包子時間對於持續燒腦是必要的!

我們這一組 重新組合

學習目標逐步完成了!

接下來,如何評量

用一個表現任務 以真實情境進行設計,可視為總結性評量

創作 展覽 行動報告 海報展  微電影 都可以

要注意評量工具的目的性

高層次的成果,需要較長時間考慮,鋪陳也較多,才有機會改變學生的價值,複雜技能,花的時間可能很長。

表現任務出爐了

分享學習任務如何設計

分別依認知 情意 技能 分別書寫

這裡就有多元評量的可能

如果可以把知識技能情意整合在一起的表現任務,就太強大。

當要把課程架構架起來,考慮主題 單元間的邏輯性 關係 層次

處理起來後,整體課程架構即將成形。

後續的佩英老師提供的書寫文件,提供大家整個課程計畫書寫參考,兩天的工作坊整個流程就此結束。

後面的文書工作,就留到下次有機會,各校各自努力了!

可以把主題填到蜂巢中

前面活動發展出來的學習目標與對應核心素養就可以填到上表。

課程架構討論時,如同前面思考的,學分時數、各主題、單元時數的考慮清楚了,下圖中的課程架構(地圖),各主題之間的關係,以核心問題貫穿主軸的全校課程架構地圖,應該就很容易裡出來了,找時間,我再把我們這一組的課程架構書寫出來好了!(臉書好友提醒後的功課)

最後就是各主題活動如何鋪排在每週的課程計畫中了(下圖)

 

終曲

兩天的工作坊就此打住了,整個工作坊,有把個課程發展的歷程中,必要思考與發展的關鍵歷程完全走完,當然礙於時間,必要省略部分細節,我兩天一邊參與、一邊紀錄,是參與者有事觀察者的雙重角色,可能也忽略不少細節,就只能挑幾個重要節點先處理了,也要感謝整個ASK團隊的鼎力協助!

學校處理跨科、跨領域統整課程時,較缺乏類似有系統、深入參與式對話討論,大部分老師在思考統整課程時,常常是先由各學科提出單元,然後再拼盤式拚在一起,比較沒有系統性,也常常先分好各領域科目給多少時間,再把一學期20堂課切給不同老師,也許經過這樣的歷程,思維模式就會不一樣,也會比較有探究與統整的味道在其中!

最後,

每一個人把這幾天的心得、想法,用一張長條紙寫下來。

image

 

然後同一組串在一起,各組在串在一起,

image

讓大家的想法串在一起,

大家的力量串在一起!

image

最後,再圍個大圈圈,說說想法!

image

下課了,回到教學現場,持續努力!

未來應該有更多場次的研習需要持續在不同地方展開,

與處長與佩英老師在工作坊結束後,也有初步的想法,如何持續借重ASK團隊的協助,培力自己的縣內夥伴組成協力團隊,到現場去協助學校發展校本課程應該是這一兩年輔導團團隊的另一個重點。

因為ASK團隊要協助的高中學校已經太多了,這一次,我們的老師可以有這樣的機會參與,實在是很幸運的!

看到這裡,

如果要招募宜蘭縣內的協力團隊,

老師,您願意來嗎?


延伸閱讀

第一天紀錄:跨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初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