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讀(做)、寫、說』,翻轉課堂教學(一)~(導入均一教育平台運用,備課與教學歷程)

這是一堂公開課紀錄與分享。

當初接受南山國小的念峰校長邀請時,特別希望我可以利用週三下午進修的時間,可以跟老師談談弱勢學生的補救教學、均一教育平台等地課堂運用,討論了一下學校的需求,想了一下可以跟大家分享的議題,就確定的研習內容,我加碼跟校長說,不要光說不練,就來一堂公開課吧!

要談弱勢學生的補救教學,要談均一教育平台的運用,都可以。

但如何讓課堂教學活化(也許也是一種翻轉教育),如何讓補救教學時時在進行,如何進行課中補救教學,如何運用實體教學與網路『均一教育平台』整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讓課堂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學,除了聽老師講以外,可以讓學生都可以做到『聽、讀(做)、寫、說』,讓學生的補救教學需求降低,我更想跟老師們分享,就直接公開課驗證吧。

[@more@]

時間:2014/11/19

南山國小  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下的南山部落(宜蘭往梨山武陵農場台7甲線)  海拔1165公尺 。

公開課    五年級上學期  第六單元  線對稱圖形(第一堂課)    學生:7人   11:20~12:00。

觀課老師:六人(含詹校長)。 課後研討:下午 13:30~15:00。

一、準備『課』與決定『課』的過程:

對於初次任教者而言(本單元是初次授課),如何準備『課』與決定『課』是『備課』的重要關鍵,對於每一個授課者又何嘗不是。

個人認為國小夥伴與國中的老師最大的不同,就是上課教材的重複比較少,每一堂準備好的課,通常用一次(科任也許好一點)就結束了,很難透過一再授課的過程去修正教學,所以教材的熟悉度不容易累積,加上包班制,相同單元要再上課,可能都是兩年以後的事了。所以不去特別強調這堂課設計的細節,僅提供如何準備『課』與決定『課』的歷程給大家指教。

因為是數學課,單元是『線對稱圖形』,數學的概念分析與課文的文本分析是兩大重點,檢視一下課綱的說明、『國小數學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大概就知道主要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應該讓學生學會的能力是什麼?,再次檢視課本的內容編排(康軒出版社的電子書)與教育部補救教學基本教材後,也提供了必要的訊息,知道課程的編排與學生練習需求。

因為希望導入『均一教育平台』,作為學習監控與學生精熟練習的平台,因此也上網瀏覽『均一』的練習內容,選定必要的練習單元『對稱軸』的判斷,作為課程結束前的診斷評量平台。

材料都有了,如何決定『課』?

  1. 決定教學目標,決定學生應該學會什麼?

因為是大單元開始的第一堂課,加上之前沒有教授過本堂課,教學目標的設定就直接引用課綱與『國小數學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的單元初階概念,教學重點目標如下:

(1). 在具體操作下,能區辨圖形為線對稱圖形。

(2).在具體操作下,能找出圖形的對稱軸與指認一點之對稱點。

(3). 在具體操作下,能認識線對稱圖形的對應角、對稱邊相等且對稱軸兩側的圖形全等

因為是大單元開始的第一堂課(本大單元含評量,預定上6~8堂課),所以設定是所有學生能達成第一點,因應學生的進展能夠判斷圖形的對稱軸(配合均一平台的練習)。

但是因為不清楚學生程度,評估應該可以到對稱軸的判斷,判斷是不是對稱軸,以及稱軸兩側的圖形全等,所以本堂的教學目標,就設定在上述的部分。。

2.如何讓學生學會?

因為是在具體操作下學會,區辨、認識就變成重要的活動設計。

因為有許多操作、討論、分享,分組、合作是必要的學習過程。

很多老師的課堂只有講述沒有活動,有一部分是忽略了課程設計(綱要)的本意,或是急於交代完成課本的內容,忽略了課程綱要或是教科書編輯者據據課綱所擬定的教學策略。

既然需要操作、區辨、認識,那教學活動中,就必要有這三個主要活動,而且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操作到。

請教輔導團的夥伴,特別是兩位課督(尤其是數學專長的昱任課督)的建議,在共同討論的協助下,確定教學活動設計的方向。

因為課本上的編排是以較為熟悉的定義教學開始,先定義什麼是線對稱圖形,日常生活中哪裡可以看到線對稱圖形,並且『定義』對稱軸等相關名詞,但是因為學生地處偏遠山上,課本的舉例很難體會,而且是以建築為主,加上部分器物,大多為立體的形體,比較難以面的方式呈現說明。

所以就與課本倒過來設計,希望以概念教學的策略,先讓學生自己摺紙、剪出對稱與不對稱圖形(原課本編排是本大單元的會後一個活動),並比較沒有摺就直接剪的圖形,兩者之間的差別,區辨哪一個圖形是對摺後才剪出來等的活動,去區辨哪一個圖形為線對稱圖形,建構學生『線對稱圖形』、『對稱軸』等概念。

本堂課,主要發展三個活動,並且配合分組學習(2、2、3人,共三組)及活動的進行,擬定提問問題與學生應該完成的任務課題,讓學生讓在學習過程中,務必要讓學生做到『聽、讀(做)、寫、說』,並且沒有一個是閒人。

教學活動簡要整理如下:

 活動討論議題或任務目的教學影片連結
1暖身複習前面關於學過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型等之介紹)教師提問,學生回應。暖身,認識學生。複習一下
2.起每一人發2張色紙,一張直接自由剪出圖形,一張對折後(摺1幾次或兩次都可以),再剪出圖形。兩人一組,一起來討論與分類所有圖形,哪一個是有對折剪出的圖形,哪一個是沒有對折所剪出的圖形?
為什麼?把原因寫在白板上,然後各小組分享?
讓學生具體操作,線對稱圖形與非對成圖形,只是讓學生認識不同的折法剪出的圖形會不一樣。(但此時尚未導入對線對稱圖形定義)讓隔壁的同學猜一猜
3.承活動2結束後,2個小組再將剪紙結果,互相討論,哪一個是有對折剪出的圖形?完成後,所有圖形集合到講桌‧
老師再將所有剪好的圖形,摺出其他摺線後,再問學生,剪出的圖形是否有摺過?
如果是有摺過再剪出的圖形,會怎麼樣?
把討論結果寫在白板上,然後各小組分享?
澄清圖形有摺線不一定是線對稱圖形,讓學生歸納有摺過再剪出來的圖形,可以完全疊合,就是線對稱圖形。
讓學生自己歸納後發現。
1.啊我知道了
2.有老師說寫的比六年級還厲害
3.講得太水(棒)了!
4.轉每人發一張正方性色紙,折出對稱軸。正方形如何找出對稱軸?
最多可以折出幾條對稱軸?
讓學生發現,一個線對成圖形,可能不是只有一條對承軸。
這是差異化的課題設計,基本的目標是可以至少找出一條對承軸,進階學生可以找出四條對承軸。
1.摺出不一樣的對稱軸  
2.原來有四條對稱軸
 承上,統整學生概念,確認學生對於線對稱圖形有基本認識,知道對稱軸可以讓圖形完全疊合。
以正三角形為例,畫出兩條線,讓學生判斷,哪一條可以讓分開兩邊的圖形完全疊合,找出對稱軸?
哪一條線是對稱軸?
均一平台的練習,找出『對稱軸』。
精熟練習如何找出圖形的對稱軸。 1.均一練習說明   
2.學生練習1
3.學生練習2
5.合利用正方形色紙,再剪出一個複雜且漂亮的線對稱圖形。
操作,並向老師說明。
學生的下課出場券,學生須完成任務才可以下課並領取獎勵。
學生剪完後,去老師說明,為什麼是線對稱圖形?下課前的概念統整。
下課前的學習成效評估。
1.最後任務
2.我會剪出複雜且漂亮的線對稱圖形說給老師聽

全部教學影片重要片段連結。(麻煩替代役鄭得勝先生,以數位相機軼事紀錄方式記錄重要活動片段,教學流程依數字排列,00104開始,00153結束,每一片段影片約10~30秒)。

概念教學參考文章

貳、老師怎麼知道學生學會了?(參考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