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放課堂與觀課,到底要看什麼,用什麼樣的心態準備與回饋?

這是對於公開課個人的理解,提供要提供公開課與規畫公開課的同仁,與參與觀課與議課的夥伴建議。

每一堂課的公開課與觀課,與參與者(授課與觀課者)的組成與參與心態有密切關聯,一定要先搞清楚,不然參與觀課的過程與回饋結果,可能會有很大的落差。

很多老師、主任、校長常常會說,我們每年都辦理了很多的公開課,也參與了部分教師課堂的觀課,但是對於觀課角度、公開課對於參與者的意義與價值,卻很難說清楚,導致的結果就是行禮如儀,很可惜了一堂得來不易的公開課。因為,每一堂公開課,對於授課者或是觀課者而言,都是難得的機會,因為可以讓『未來的課』變的更好,有助於雙方的成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是如果沒有釐清,因為授課者身分(包含能力)的不同,觀課目的與呈現的成效將大大的不同。

一、四種主要模式,目的大不同:

 

三、重點在確定學生有沒有在學習:

除了專注(注意聽)以外,您怎麼知道學生有在學習?

由時候連專注,都不知道到底聽進去了沒有,因為旁觀者有時真的很難察覺?

我們到底要透過那些學生的學習行為,知道學生聽進去了,是甚至學會了!

 

四、關注於最美妙的聲音:

在課堂中(尤其是中小學的課堂),老師最想聽到的聲音是什麼?您的答案是………

我的答案是:噢,我知道了!

『噢,我知道了!』,代表者是學生的頓悟,與建構了某一種能力的呼聲,是對於課堂學習結果最好的回應,如果再經確(老師或是同學)認無誤後,就是學生自己的東西。這個學生建構成自己的知識系統的一部分,是個人認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活動交會的最佳撞擊聲。在真實課堂中這個聲音,最值得關注,也最值得去探討,變成觀察的重點,探討學生是透過那些過程才能夠發出這樣的聲音,老師是如何安排教學活動,老師又是如何確認的。

 

 

 

參考文件與沿伸閱讀:

觀課評教的歷程、標準‧顧志躍  2013 教師培訓叢書·說課、備課、評課系列.如何評課(簡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