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學生的學期總成績是如何算出來的,您知道嗎?

國小學生的學期總成績是如何算出來的,您知道嗎?

今天9/3又到一所學校分享有關評量實務的一些事情。

每次在一群校長、主任的場合分享一些現場所看到的訊息後,常常就會有後續希望到學校提供一些訊息給現場老師的狀況,到了學校後,又會發現一些需要澄清與協助的地方。[@more@]

今天的狀況是,本來只是要讓請大家注意,因應十二年國教推動,學生的畢業資格有改變,已經變成學習領域需要4個領域及格(國語文、英語、本土語平均計算後,算一個領域)加上日常生活表現成績及格,學生才能拿到畢業證書。

本來以為只有國中需要面對(104年畢業生為第一屆適用),篩選各校的結果,危險邊緣的人數有一定比率,國中各校已經陸續進行評量方式改變、學習輔導介入、補救教學啟動等相關預警與輔導工作。

國小部分,本來並無畢業標準(所有人都可以具畢業資格),但是如果標準跟著變動,可能會有國小學生也可能無法拿到畢業證書,如果真的發生了,就事情大條了!篩選後,真的有學生如果用新標準,真的有危險學生出現!

今天到學校提供危險名單,大家一起來檢視,過程中,有老師仍有疑問,認為定期考(段考)成績只能看考卷的成績,這個部分誤會可大了!

這位國小學生的成績,在低年級時就已經偏低,也許是學習困難(後來討論後發現是學輔班學生),也許是部分老師評量成績或是方式可能有點狀況,結果就是學生的各年級各領域成績不及格數偏多,當然也就會在危險名單中。

到底總成績如何計算,也許還有部分國小老師有誤解,就再簡單分享一下,真看不懂,就請教學校主任或校長吧(他們如果也不知道,就很慘了)

學期總成績由兩次或三次(學校自訂)定期成績平均而來,每一次定期成績有50%平時(形成性評量)50%定考(總結性評量)加總平均。

問題就出現在50%定期的定期並不一定只有段考試卷的成績而已,推動多元評量在國小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定期評量的方式因為過去的經驗,很多老師直接以段考試卷成績換算為全部的定考成績。

就像在部分學科領域,定考成績就是多項多元評量成績的累計或平均而得。如果只看考卷的成績可能就會有問題,也不符合多元課程目標。

畢業總成績在國小是六年的總平均計算,如果在低年級沒有積極處理與輔導,到高年級一定無法彌補。低年級的成績,如果部分領域老師的評量方式或評量採計規準有問題,學生低分情形嚴重時,例如作業缺交,整個部分給極低分數是否合理等,都需要學校老師共同研討找出共同可行之校本參照基準,事後才不會讓家長誤解或跳腳。

教學與評量的連結工程本就不易,以評量促進學習的角度看待評量活動,而不只是分數而已,需要大家持續努力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