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成功系列—增能教養革命:遠離媒體3C的誘惑,重回親子互動的真實感動

遠離媒體3C的誘惑,重回親子互動的真實感動

〈摘錄自 親子天下〉

「學習習慣」會決定孩子是否能夠在學業、社交與情緒上有良好的表現,要審慎構思改變家庭常規、獎勵方法與期望的方式,這樣可以讓孩子有更好的成績、提升他們的自尊心與組織能力,讓他們願意接受新挑戰並且有毅力堅持到底,這些技能是人生成功的支柱。

作者:引用自大寫出版《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

[@more@]

「增能教養」家庭活動範例:

家庭閱讀日(培養閱讀技能)

進行方式:召開家庭會議,跟大家提出一個適齡的閱讀挑戰(給孩子超過學校程度的繪本),爸媽可以讀150頁,7歲的孩子讀個三章(有章節的書)。自己找時間閱讀,在排隊、在車上或是在醫院候診的時候都可以讀個幾頁。

除此之外,在這一天也要設定一個特別的全家閱讀時段,像是在晚餐後一起閱讀20到30分鐘。

逐步改善生活型態:

在完成挑戰後的隔天召開家庭會議,分享全家一起設定閱讀目標的感覺?每個人是否都有達到目標?沒做到的原因是什麼?設定全家閱讀目標有沒有讓閱讀這件事變得比較重要。可以每週設定一晚閱讀日,大家一起坐著讀書。

《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希望幫助父母,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常規」,促進他們的學習。雖然你會覺得這兩者並沒有很大的關聯,譬如說你可能不認為溝通技能也是作功課裡的一環,但是讀完這本書之後,你就會認同我了。還有運動與社交技能也是一樣的道理,而最要緊的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增能教養書分享:

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從回家作業到晚餐桌上的增能教養革命

The Learning Habit A Groundbreaking Approach to Homework and Parenting that Helps Our Children Succeed in School and Life

  • 作者: 史黛芬妮.唐納德森-普斯曼, 瑞貝卡.傑克森, 羅柏特.普斯曼
  • 精神治療師+兒童心理師+神經心理學家耗時三年合作研究大發現:
      “不是教不會而是教不對,增能教養讓孩子更有自信”
      每天只要10分鐘,輕鬆養成孩子終身學習習慣

      內含21項家庭互動遊戲,透過日常活動改變孩子的生活型態!

      你的孩子下課後愛自己學習嗎?
      你的孩子每天和3C產品相處超過45分鐘嗎?
      你的孩子有情緒化、抗壓性低、自制力差的問題嗎?
      結合權威文獻與實證研究,本書提出使用「增能教養」及「家庭作業習慣」解決現代父母常見的教養困擾。

      「翻轉教育」家庭版,下課後到晚餐桌上的學習更關鍵!

      本書提出「增能教養」的教養模式,也就是讓孩子擁有決定自己行為的力量。孩子可以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前進的方向,並可以建立起受益終生的學習習慣,進而讓孩子在學業、社交與情緒上有良好的表現。

      與其希望孩子有好成績,不如讓孩子愛自學!

      建立合理的家庭常規是「增能教養」的基礎,家長可以運用特定行為技巧來制定一個讓孩子可以做選擇的規定。而透過本書建議的方式建立良好寫作業常規,你將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及抗壓性,讓孩子面對任何挑戰都無往不利。

      讓我們用寫作業跟閱讀的好習慣來改變孩子吧!

 

 

 

 

正向管教 好規矩養成計畫

愛的尺度如何拿捏?如何建立愛與管教兼具的家庭環境?

「愛的管教」五大法則、為孩子立界限的兩大基石、「三階段」計畫,提供父母參考。

[@more@]

「愛的管教」五大基本法則

 

愛的管教從何開始--好規矩養成計畫

 

 

研究發現,在愛的關係中進行管教,效果最好。「愛的管教」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但是,愛與管教之間的尺度,究竟該如何拿捏?首度提出「正向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一詞的珍‧尼爾森(Jane Nelsen)指出,「愛的管教」包括五大基本法則:

法則一:和善但堅定的態度

「和善」等於尊重,是用言語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時提供機會讓孩子經歷成長。「堅定」是指不含控制的堅持,一方面尊重孩子有選擇的權利,一方面要求孩子從穩固的堅持中學到限制,不讓自己受到孩子的擺布。

法則二:讓孩子感覺自己是重要的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和被重視的感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爭取定位,證明他是家裡的一分子。缺乏歸屬感的孩子,容易把控制局面、傷害別人當成自己行為的目的。在充滿歸屬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更能擔負起自己行為應有的責任。

尼爾森同時建議父母,應該多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孩子從小對家庭有所貢獻,既能培養歸屬感,也能提高生活技能。

法則三:運用長期有效的技巧

過去父母習慣用懲罰來管教孩子,因為懲罰可以「立即」制止不良行為。但孩子只是暫時不做不對的事,卻沒有學到什麼是該做的事。短期有效的懲罰甚至會帶來一連串負面的影響,例如:反叛、自我概念低落、自暴自棄等。

有別於懲罰,愛的管教要教孩子做該做的事。兩大長效技巧包括:一、引導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激發正向行為;二、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從體驗自己行為的合理後果,學會自我負責。尼爾森提醒父母,避免在盛怒下使用合理後果,否則也將流於懲罰。

法則四: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愛的管教強調,孩子做錯事正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可以運用開放式的提問,教孩子從錯誤的行為中汲取經驗、學會自己面對問題、釐清問題的癥結、嘗試解決問題的各種技巧、思考出替代行為的方案,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在了解自己。例如,孩子為了搶玩具而一把推開妹妹,可以等孩子冷靜下來時問他:「你當時想要做什麼?」「現在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如果下次發生同樣問題,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做法?」運用開放式問題,跟孩子探討他的選擇造成的後果,引導孩子把焦點放在尋找解決策略,進而支持他彌補錯誤。

法則五: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決定他後續行為的關鍵因素。行為偏差的孩子,是「自覺我不夠好」的孩子。尼爾森指出,孩子像植物需要水一樣,必須透過父母的不斷鼓勵,才能體會自己有能力,能夠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產生影響,或決定如何回應。

為了培養孩子「我做得到」的自信,父母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適時給予肯定。只要孩子在某個方面的信心大增,就能把這份自信延續到其他方面。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成功-5 : 聰明的時間教養 從速度到態度

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時間管理是可以學習的嗎? 在這忙碌的時代裡,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時間管理工具,而是新的時間教養觀念。

[@more@]

現在的爸媽一方面要搞定缺乏時間管理能力的孩子,一方面還要對抗無所不在的手機、電視、電玩、網路……蠶食鯨吞孩子的注意力與時間。面對雙重壓力的父母,除了整天盯緊孩子進度、嘮叨、提醒外,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

忙碌時代,時間教養3大目標:

目標1 過去的時間管理是為了「更快」,現在是為了「更幸福」

做好時間管理,不只是為了加快速度、提高效率,而是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實現人生的夢想。《最後的演講》一書作者蘭迪.鮑許(Randy Pausch)在他生前的一場演講中提到:「管理時間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效率,而是為了好的結果。」

在速度愈來愈快的時代,時間管理不再是與時間競賽,而是找到個人生命的平衡點。在健康的身體、成功的事業(學業)、愉悅的人際關係和生命的意義上,取得最佳的平衡點。

目標2 過去的時間管理是要完成「to do list」,現在是要實現「to be list 

要 抒解時間不夠用的壓力,關鍵字,不是「更快」或更有「效率」,而是用「合適」的速度,做「重要」的事。目標不再只是把「to do list」(待做事項清單)完成,而是把「to be list」(自我實現清單)實踐。也因此,關於時間的教養,不是速度的練習,而是人生態度的建立。這種態度,來自於能夠發覺內心真正感覺重要的事情,並學習把時間、專注力投注在這些重要的事情上,完成人生的夢想清單,這也就是成功學大師柯維所說的:「找到心中的羅盤。」

楊鈺瑩提醒父母,在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足夠的自我探索、自我認識的時間。因為時間管理是為了要達成目標,而目標的設定就會牽涉到:「我是誰?」「我要實現什麼目標?」「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興趣的事情,就會願意為自己設定目標,會在自己設定的時間內努力完成。在這種狀況下,時間管理能力自然會好。

此外,還要給孩子時間犯錯,因為在犯錯過程中可以了解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開始會去思考怎麼解決問題,也就慢慢能抓準在真實世界裡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時間,包括摸索、犯錯、解決問題的時間都會思考進去。

 

目標3 過去教孩子管理時間的重點是「數字」,現在的重點是「自我」

 時間管理大師賽維特指出:「好的時間管理,其實就是自我管理。」

 

楊鈺瑩提醒爸媽,時間管理是一個很深的綜合能力,必須建立在很多基礎能力上,包括:孩子自我監控的能力、目標設定、自我認識、內在動力、自我要求……這些能力都有了之後,才會有後面這塊時間管理能力。

 

要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最需要的就是給孩子「時間」:給他時間長大、給他時間探索自我、給他時間找到人生目標、進而找到內在的動力,這過程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對話,當然,還有父母的──時間。

 

摘錄自聰明的時間教養 從速度到態度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成功3〈自律—基本功〉

自律,這是多麼艱辛的修練!

孩子該有的能力都有了,為什麼有人仍需要父母催逼,有的卻能按部就班、自我鞭策?這些孩子具有哪些特質?父母的著力點在哪裡?

[@more@]

這一期親子天下(2012.12月刊)「自律基本功,從哪裡開始?」一文一開頭便說:
自律牽涉到自我察覺和自我要求,所以基本上它是個很高層次、涉及非常多面向的事情。
長時間的自我要求,讓自己步上規律的步調,每一個規劃與執行,不斷地考驗自己的支撐力與耐力,這真的不容易。而自律涉及的範圍如此廣大,不止是學習上的自律,生活上的所有事件,幾乎都在和自己的內心交戰。

自律總伴隨著「犧牲」、「忍耐」,對孩子來說,「犧牲」、「忍耐」是負面、不舒服的,如果引導孩子正面看待、延後享受,那麼,這件事也許就沒有那麼困難。

例如:

我可不可以偷吃那顆糖果?

我可以試著忍耐,在不對的時間偷吃糖果,其實很痛苦,因為會擔心被發現,如果忍下來,下回有慶祝活動時,吃糖就變得愉快些。

我可以一直看卡通節目而不寫功課嗎?

我可以試著忍耐,因為在寫功課前看電視,其實會很緊張,擔心著功課還未完成,如果寫完再看電視,那麼我就可以放心地看。

這延後享受的忍耐功力,就如「自律基本功,從哪裡開始?」一文說的:

「延宕滿足」或稱「延後享樂」是自律行為中一項珍貴的能力,它可以讓人獲得較高層次的幸福感。

 

    內容摘自:

   孩子的自律,需要父母自身的示範〈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共合國」〉

  • 作者:selena洪淑青  
  • 2012.12.12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成功-2 《知書達禮 》

     從科普閱讀到科學思考能力的培養    

         作者–洪蘭《知書達禮  p.191-194

     知識庫的建立不是立竿見影的事,它需要長期的耕耘,讓每個學生了解看書是有益的事。

許多人認為功課都做不完了,哪有這麼多「美國時間」看課外書…..

[@more@]

     科學不僅是知識的堆積而已,它是一種思考的模式,是一種批判的能力,這種思考的能力目前在我們學生中似乎非常缺乏。造成這個現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歸根究柢我覺得是目前學生教科書以外的書看得太少………..

     資料來源:

http://tw.class.uschoolnet.com/class/?csid=css000000035477&id=model3&cl=1187573383-6871-952&mode=con&m3k=1187585817-2797-979&_ulinktreeid=

       哪有這麼多「美國時間」看課外書?
       其實台灣學生功課之所以做不完,是因為他們重複的做一些無聊、沒有創意的家課,例如抄寫課本、抄寫生字。一九八二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史帝文生教授曾來台做了美、中、日三個國家小學生認知發展的比較,我國五年級學生做家課的時間是每週七七一分鐘,日本的仙台市為三六八分鐘,而美國明尼亞波利市是二五六分鐘,我們學生的家課是美國的三倍。

 

       為了減輕課業的壓力,我們簡化了教科書,教科書的簡化卻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既然無法理解,又要考的話,只有把它背下來,考試時默寫上去了事,這樣一來反而增加了學習的負擔。其實背景知識就像一張篩網,網愈細密,新知識愈不會流失,老師說的話是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可以兜住它。背景知識又像一個架構,有了架子,放進來的知識才知道往哪兒放。當每個格子都放滿了,一個完整的圖形就顯現出來,一個新的概念於是誕生。

 

       背景知識也是「大師」和「生手」最大的差別。一盤殘棋給西洋棋生手看兩分鐘,然後要求他重新排出來,他無法做到;但是給西洋棋的大師看,他就能正確無誤重新排出。是大師的記憶比較好嗎?當然不是,因為當我們把一盤隨機安放的棋子給大師看,請他重排時,他的表現就和生手一樣了。大師和生手唯一的差別就在大師有背景知識,使得殘棋變得有意義,意義度就減輕了記憶的負擔。這個背景知識所建構出來的基模會主動搜尋有用的資訊,將它放在適當的位子上,組合成有意義的東西。一個沒有意義的東西,很快就淡出我們的知覺系統。

 

      那麼要如何增進背景知識呢?知識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是自己的經驗,二是別人的經驗(這就是傳承的知識)。經驗的取得需要時間與精力,這是現代人最不能負荷的兩樣,因此,獲得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在最短的時間內換取別人的經驗。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成功-1

    

面對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問題,台灣的下一代被期待負擔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如何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台灣的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總是希望孩子多上點課、多補一點習,但是答案其實很簡單,關鍵就在家長身上。

[@more@]

http://tw.myblog.yahoo.com/cmjhteacher/article?mid=3437&next=3436&l=a&fid=21

根據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所主辦的PISA 2009國際學生標準化測驗OECD的研究結果資料,顯示出三項重要的結論:

一、  受測的15歲學生中,那些自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父母親就時常陪伴閱讀的學生,要明顯優於沒有或缺乏父母陪伴的同儕。

二、  不管父母的社經背景為何,只要父母在孩子學習生涯早期,就陪伴孩子閱讀,其孩子的表現就較為優異。

三、  15歲孩子來說,父母對其學習生活的參與,與其在PISA考試得到較好的成績有正向關係。

OECD這份資料指出,許多家長都知道,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助益。但是,許多家長家庭事業兩頭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也有部份家長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幫助孩子學習,故不願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

不過,從PISA 2009所蒐集到的資料顯示,要讓孩子成功並不需要 家長有 博士學歷,或大量的陪伴時間。事實上,許多能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的親子互動,需要的並不是專業的知識,而是家長對親子互動的興趣和積極參與。

越早投資  收穫越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