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勇《兒童偏差行為》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7929

不論是父母、老師或其他第一線的兒童工作者,在面對孩子時,總是會遇見一些令人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狀況,進而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問題?[@more@]夏日炎炎正好眠的時刻,端坐在課堂,聆聽梁培勇老師講授《兒童偏差行為》一書,針對問題逐章講述以及實務經驗的分享,精采又豐富。

《兒童偏差行為》一書首先說明了「偏差行為」和「問題」的概念,提醒成人在判斷孩子是否有偏差行為時應該注意的觀念;接著再邀請台灣各大醫院與兒童偏差行為診斷與治療有關的專業臨床心理師,分別介紹國內兒童常見的偏差行為類別,諸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行為規範障礙」、「對立性反抗疾患」、「焦慮性疾患」、「選擇性緘默症」、「分離焦慮疾患」、「創傷後壓力疾患」、「情感性疾患」、「自閉症光譜疾患」、「智能障礙」、「溝通與學習疾患」和「飲食疾患」等,最後再介紹「兒童虐待」和「小兒科心理學」的議題。相信對於經常擔心孩子是否有問題的大人們,能夠有相當實質的幫助 。

目錄:

第一章 偏差行為概說(梁培勇)

第二章 產生偏差行為的原因(梁培勇)

第三章 偏差行為的危險因子(梁培勇)

第四章 衡鑑與診斷(梁培勇)

第五章 注意力缺陷 / 過動疾患(張如穎)

第六章 行為規範障礙與對立性反抗疾患(薛惠琪)

第七章 焦慮性疾患(李筱蓉)
    恐慌性疾患
    特定對象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
    強迫性疾患
    廣泛性焦慮疾患

第八章 選擇性緘默症與分離焦慮疾患(陳韻如)
    選擇性緘默症
    分離焦慮疾患

第九章 創傷後壓力疾患(吳文娟)

第十章 情感性疾患(鄭欣宜)
     憂鬱性疾患
     雙極性疾患
     自殺

第十一章 自閉症光譜疾患(許美雲)
     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

第十二章 智能障礙(薛惠琪)

第十三章 溝通與學習疾患(學習障礙)(鄭欣宜)
     溝通疾患
     學習疾患

第十四章 飲食疾患(李筱蓉)
     發生於嬰幼兒期的飲食疾患
     肥胖及體重過重
     發生於青春期及成年早期的飲食疾患

第十五章 兒童虐待(劉美蓉)

第十六章 小兒科心理學簡介(張如穎)

班級經營與兒童輔導

從事兒童輔導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能陪伴兒童成長更是一種恩賜。

兒童像是一部感人的樂章,時時觸動著我們的心弦;他們也像是一本深奧的書本,處處挑戰著我們的智慧。

作者:曾端真      

ISBN : 957-9521-77-8

輔導與諮商叢書 A1101
開本:正25開 ‧ 裝訂:精裝 
  內文頁數:484頁
[@more@]

父母與教師如何能享受著與兒童相處的恩賜與感動,同時也能承接著兒童的挑戰,想必是成人們所關切的。Drekurs等人所著之「班級經營與兒童輔導」(Maintaining sanity in the classroom),給了我們最佳的答案。

「班級經營與兒童輔導」一書說明了如何將阿德勒學派心理學(Adlerian Psychology)的理論,運用到班級經營及兒童輔導之中。阿德勒學派心理學是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所創,又稱之為「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德勒在維也納廣設兒童輔導診所(child-guidance clinics),是兒童輔導的先驅者。阿德勒也是第一位在團體之中,當眾示範如何與家長及教師諮商的心理治療師。個體心理學不只是一個心理治療系統,也是社會學與教育學的重要部分。

「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是阿德勒學派的核心概念之一,意指個體對他人的關懷以及與他人合作的特質。個體心理學強調人的行為必須從其所身處的社會系統來了解。個人的行為與團體不可分割地牽連在一起。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則在於,要了解一個人,必須了解他在團體裡的相對情況,也就是必須從他的社會相對性中去看。孩子的社會興趣是在團體中所養成。團體對孩子的影響,有如土壤之於植物。阿德勒學派主張學校是預防心理疾病最理想的場所,因為教室是社會情境的縮影,班級也是兒童在家庭之外所接觸的最重要之團體。

追求優越是個體心理學另一個核心概念。人是為完成優越的目標而努力的個體。個體在成長經驗中,會建立其特有的優越目標與努力的方法,此即個體的「生活型態」。人需有勇氣去克服為追求優越所遭遇的困難。阿德勒認為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孩子最重要的資產。得到愛與鼓勵的孩子,才能擁有這樣的「生活型態」與行為目標。本書亦強調,有著問題行為的兒童都是因為在團體中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是氣餒的。因此協助兒童的方法在於了解孩子行為的目標及其生活型態,去除讓他氣餒的因素,鼓勵他尋找更好的目標與生活型態。

本書貫串的精神在於強調運用鼓勵來讓孩子擁有勇氣,讓他們在平等與民主的班級團體中擁有自己的位置與價值感,以滋生其社會興趣並培養面對問題與困難的能力。本書以真實的例子說明這個理論在班級經營中的可行性與功效。如果教師能熟悉本書所闡釋的原理與方法,再怎麼困難的孩子都會有好的回應。

資料來源:

http://www.tienma.com.tw/b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