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小小的幸福

兒童愛之語 ~ 鼓勵的言詞與服務的行動

    在被討厭的勇氣〈頁193〉書中作者提到:我們都在追求一種「可以安身」的歸屬感,孩子每天來到班級,在團體中彼此學習人際相處,也在追求ㄧ種可以在班級裡安身的幸福。每天的小確幸來自於對團體的「貢獻」,每個人有「給人」幸福的能力,透過肯定鼓勵的言詞,把抽象幸福化為實際服務的行動。

[@more@]

   透過帶領全班ㄧㄧ看到每ㄧ個孩子在班級中所付出的服務行動(貢獻),再藉由不斷的傳達「謝謝」、「 多虧有你幫忙」,讓他學會靠自己的力量轉動勇氣與行動螺旋槳。也唯有自己主動對他人有貢獻,內心才能真正感受到來自他人的「謝意」,肯定自己並化為再次主動服務的勇氣行動。

      不斷的鼓勵與感謝,把抽象幸福化為實際的服務行動:

  小丞 把午餐桌擦得乾淨衛生讓大家都健康的幸福

   小源 把抽屜整裡乾淨讓團體享有不被蟑螂嚇到的幸福

   小宗 把地板擦乾淨讓大家有舒服睡午覺的幸福

    小恩  把黑板擦乾淨讓大家擁有豐富學習內容的幸福

    小宇 把洗手台用肥皂刷亮沒有汙垢的乾淨的幸福

    000戴上口罩保護自己、照顧別人健康的幸福(健康自主)

    葉子  讓自己有交到好朋友的幸福(同儕關係)

    小源 每天有弟弟可以管的幸福(手足關係)

    000每天有姊姊可以鬥嘴的幸福(手足關係)

    最後阿楷說:老師老師還有我啊!〈動作版〉壓….壓….

    〈按壓洗手乳讓大家有健康衛生的幸福〉

    從善行日記回饋: 

     看見孩子在發現「自己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 才能夠擁有勇氣。

   

 

  謝謝同學的提醒與服務的行動,所感受到小小的幸福。如下:

 

     那一天開始,中午的謝飯詞除了謝天謝地謝父母之外,謝謝阿楷幫我們壓洗手乳,謝謝同學幫我們盛飯菜…在一天的生活裡,從「感謝」感受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忙與情誼,累積小小的幸福。

     在接受 不完美的勇氣〈頁201〉作者提到:

    累積小小的善行,做對自己對別人都好都喜悅的事,就能提升共同體感覺。

     在被討厭的勇氣(頁199)作者提到:

  對他人有貢獻才能幸福不是稱讚對方:「你做的很好」,而是向對方傳達感謝之意,只要讓對方體驗到被感謝的喜悅,就能使他自發性的持續做些對別人有貢獻的事。

    ㄧ忠的孩子在發現自己有給人幸福的能力與行動之後,都自發性的動起來搶「幸福」的能力與行動,主動性的參與班級共同事務,勇敢告訴自己和同學:「我要來做…..事,給大家幸福」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