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美邦 尋找小太空人

2010-03-02

  • 工商時報
  • 【謝奇璋】
  •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2+122010030200467,00.html
  • 三商美邦人壽舉辦的「2010小太空人計畫」,報名作業從即日起至3月12日截止,歡迎全國7歲到11歲(1999.07.01~2003.07.01出生)的小朋友上網報名參與選拔。有機會隨著三商美邦小太空人計畫,與爸爸或媽媽前進美國太空訓練營(Space Camp),用更大的視野探索神秘的宇宙。 [@more@]三商美邦人壽表示,連續舉辦7年的「三商美邦小太空人計畫」,已在航太天文領域中樹立了獨家口碑與難以超越的門檻,且已有68位小朋友因此實現探索太空的願望,該活動每年均博得老師、家長、小朋友以及媒體的關注,近年來並有國家太空中心與救國團的協助,使得該計畫的聲勢與專業度更上層樓。

         參與小太空人計畫選拔,必須經歷初賽、複賽、決賽等過程,其中包括「航太天文常識測驗」、「英語測驗」、「體能測驗」、「機智反應測驗」以及多項與太空人訓練相關的考驗。

         該計畫將從保戶組及社會大眾組之參賽者中各選出6名優勝者,此12位優勝者於今年暑期,與爸爸或媽媽一起接受三商美邦人壽全額贊助,前往美國阿拉巴馬州參加太空訓練營,從中學習真正的太空人所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與團隊溝通合作的默契,同時還可以免費暢遊洛杉磯迪士尼樂園和環球影城。

         報名「三商美邦2010小太空人計畫」,可逕自到三商美邦人壽企業網站www.mli.com.tw查詢。

    燃燒的靈魂–蔣勳談梵谷

      一位不斷失敗的牧師,如何在藝術道路上受苦與得到救贖?並為貧民承擔生命最大的重量,他是梵谷,燃燒自己的靈魂,透過彩筆,在星空畫布下燎原,給予世人永恆的溫暖和希望。

    [@more@]試聽:

    追尋普羅旺斯的陽光(二)

    〈夜間咖啡〉的慘綠和青黃

    雙CD

    主講/蔣勳
    發行出版/中國廣播公司
    教育推廣/趨勢教育基金會

    http://www.bcc.com.tw/bcc_event/sale/vangogh/vangogh_index.htm
    初版/2010年2月

     

    閱讀梵谷信札 --賞析梵谷名畫奧祕

    何政廣(藝術家雜誌發行人)/聯合報

    https://mail.google.com/a/tmail.ilc.edu.tw/?anony=gucciendpoint&AuthEventSource=SSO#inbox/1276e9912a319da4

     

    絲柏經常占據我的思路,其線條及比例之美,仿如一座埃及方尖碑,其綠有獨特的風味,它是飛濺在一處爍亮風景裡的一抹黑,最有趣的黑調子,是我想像國度中最難以捕捉的東西……
      ──文生.梵谷

     

    梵谷的書信是「一大告白文學」

     

     

    認識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創作,通常是透過他的繪畫作品的色彩與形式風格去賞析。如果我們還能在形色之外,閱讀藝術家創作當時所寫的書信文章,自然更能解讀繪畫作品的奧祕。

     

    生前幾乎沒有獲得評價的文生.梵谷,進入二十世紀後突然快速地受到注目,受到評論家的讚美,成為偉大的畫家,其中因素除了梵谷繪畫的獨特風格之外,與他留下大量書信有很大關連。

     

    文生.梵谷在他的一生當中寫了很多的信,很幸運的,這許多信都獲得完整的保存。梵谷決心要成為畫家是二十七歲的事情,雖然繞了很多路,如從事畫商的工作、努力成為牧師等,最後發現自己除了奉獻給繪畫藝術之外,沒有其他條路,便專心勤奮地學習繪畫(幾乎是自學)。直到他三十七歲去世為止,在成為畫家的短短十年間,梵谷的作品總數超過了二千件。而他寫給弟弟西奧、母親和妹妹葳勒梅的信約有六百七十封,此外寫給畫友貝爾納、高更、席涅克、奧里葉等也有一百多封,總共多達九百多封。梵谷通多國語文,他的信除了用荷蘭文,也用法文、英文書寫。他寫得多,留下的也多。

     

    後世的評論家讀過這為數龐大的書信後,稱梵谷的這些書信是「一大告白文學」,它是梵谷手寫的一份日誌、一本沉思性的自傳。

     

    研究梵谷的專家們,藉由這些書信,得以確認他的各個作品繪製的年代,甚至日期。梵谷也常在他的信中,語帶興奮的描述他當時正熱中作畫的主題,並畫上素描草稿加以解說。因此,後人不但可以憑著書信確認他的作品製作年代,也能獲知他當時的作畫意圖。由此可見,閱讀梵谷的書信是理解他作品最直接的線索、最重要的資料。

     

    對大眾來說,梵谷最令人感興趣的就是他那如灼灼烈燄般、悲劇性的人生。他遺留下來的書信,更為梵谷平添了許多神話性。

     

    梵谷在投入某一主題的時候,有時在繪畫及寫信時,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觀者可以從繪畫作品上,直接讀取作品所要傳達的話語。梵谷的大量書信,與他的畫作具有同等的分量,呈現了一個人在人世間以筆遺下的作品。閱讀時,不妨想著他是如何運用文筆,也許是以精湛的修辭來說服對方,也許是勾勒他內心想像的情況來傳達給對方,如此或許將別有一番心得。

     

    博覽群籍,提起筆來文思泉湧

     

     

    文生.梵谷最好的作品完成於他待在普羅旺斯的三年。就在這兒,頂著地中海的烈日,他畫出了向日葵、果園、橄欖林和秋收的景致。除了畫作,文生留下的書信選集,讓我們更加了解他的創作。文生在信裡頭描述普羅旺斯的風景:小鎮阿爾、克羅的農村景觀,以及阿爾卑斯的群山。他在信中提及自己的朋友和親人,他們大多遠居在巴黎或荷蘭;論及自己最喜歡的藝術家、作家,並且敘述這些人對他的影響;叨念自己日日與生計奮戰掙扎的經過──靠弟弟西奧寄來的錢過日子,以及自己的不受畫壇重視。最重要的是,文生在信中說到了自己的畫,他經常在信上速寫一幅小圖,說明自己正在進行的創作。這些快速勾勒而自發性的速寫,畫出了他自認為最重要的元素。文生的字跡也透露了他的風格多變,即使只是一封信,就能反映出他的心情變化。

     

    這次台北「梵谷──燃燒的靈魂」展出的一幅梵谷著名代表作〈普羅旺斯夜間的鄉村路〉,在1890年6月28日梵谷寫給他弟弟西奧的信中就有如下描述文字:「最後手筆是一幅絲柏與星星──夜空中有一枚新月自大地的陰影中浮現出來,清瘦而晦暗;一顆星星在紺青色的空中發放著玫瑰紅與綠色的柔和光輝,可說是很誇張的光輝,幾朵雲匆匆掠過;下邊有一條路,枯黃的藤莖夾道,路的盡頭是阿爾卑斯山脈的尾端,一家窗口亮著黃燈的老客棧,以及一株非常高大筆直而莊嚴的絲柏;路上有一輛白馬拉的客車,還有兩個徒步的夜間旅人。異常羅曼蒂克,也富於普羅旺斯韻味……」信紙上並隨手畫了一幅〈普羅旺斯夜間的鄉村路〉的素描,他的油畫就是從信札中的手稿草圖發展出來的意象。立在此畫中間的絲柏樹,在普羅旺斯當地是生長在墓地旁的樹種,經常出現在梵谷生命末期的畫作中,象徵一種死亡的黑色陰影。他在信中寫著:「絲柏經常占據我的思路,其線條及比例之美,仿如一座埃及方尖碑,其綠有獨特的風味,它是飛濺在一處爍亮風景裡的一抹黑,最有趣的黑調子,是我想像國度中最難以捕捉的東西……」

     

    梵谷這些信大部分是寫給弟弟西奧的,他是巴黎的畫商。西奧在蒙馬特家中的書桌裡存放了一抽屜文生寫給他的信;西奧結婚以後,妻子喬安娜回憶,「一星期又一星期,那有著特殊字跡、常見的黃信封愈積愈多。」文生自殺後六個月,西奧過世,享年僅三十三歲。喬安娜極珍視這些信,她在西奧下葬後回到巴黎,這些信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回家後的第一個寂寞的夜晚,我拿出一綑信件……在那些悲慘的日子裡,它們成為我每天夜裡的慰藉……我不僅用心讀這些信,而且全心全意。因此,它們一直被保存下來。我反覆捧讀,直到清楚瞧見文生就在眼前。」這些書信,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及創作。

     

    文生.梵谷總以為,當面與人交談是件困難的事,但只要一提起筆來他就文思泉湧。他在信中三番兩次提及一些對他有所啟發的作家和畫家,顯示了相當程度的博覽群籍。

     

    對肖像畫抱持最大熱情

     

    梵谷是一位著名的「自畫像」畫家,這次梵谷展中的1887年四至六月他所作〈自畫像〉是一幅優美的代表作。文生.梵谷寫給他妹妹葳勒梅的信札中寫道:「在我所從事的繪畫工作中,抱持最大熱情的就是肖像畫──現代的肖像畫。我使用色彩來探求它……我希望創作出能在百年後的世人面前如幽靈般出現的肖像畫。」

     

    梵谷的自畫像,只創作於到了巴黎後的五年間,總共畫了四十二幅。他為何創作了如此多的自畫像呢?所謂自畫像,就是畫出作者自身的臉。人在窺視鏡中的自我時,多少會感到些許拘泥、微妙的心情。將鏡中人意識為另一個自我的「他者」,這讓自我意識變得敏銳,有時也會讓自己產生不安,可說是與內在自我開始對話。畫家將鏡中的自己作為繪畫對象,不止是內在的自我報告,並將鏡中的對象透過畫布再生產,自畫像就是再生產過程的結果。因此畫自畫像時,體驗到的沉重感,是畫靜物、風景或是他人的肖像畫所體會不到的。梵谷藉由畫自己,凝視自我這個對象,不單純只是畫出其姿態、性格及內心,也是在追求「繪畫」的可能性。

     

    梵谷的自畫像大部分都給予人未完成的印象,這與他對於自畫像所採取的研究姿態有很深的關係。梵谷每當畫自畫像就有他想探討的事,一旦開始發現那項嘗試的效果或答案的方向,就會立刻放下畫筆。所以對他來說,那或許並不是中途停止作畫,而是有了「這樣就好」的感覺。因此梵谷的自畫像,便以非常暗示性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或許可說他將自己這個存在,把其外表無法看出的世界也畫出來。亦即他信札中所指的「在百年之後的世人面前如幽靈般出現」。

     

    梵谷在他自身內部,重新修改了人類自畫像時期的繪畫歷史,巴黎─阿爾─聖雷米時期的梵谷,將自身寄託於其他物品上,持續畫出〈鞋子〉、〈向日葵〉、〈星夜〉等作品。然後在〈星夜〉時到達了一個頂點(折返點),詢問著自己,並將手伸向天空,期望觸摸到宇宙漩渦中的水滴。這時,梵谷藉由製作自畫像所尋求的可能性中感受到了某種東西,但他的生命卻無從保證。

     

    梵谷的最後傑作〈麥田烏鴉〉被認為只有畫出自畫像和〈星夜〉的背景,為什麼呢?到了歐維後,梵谷便不再創作自畫像了,這又意味著什麼?

     

    無法成為自己畫的對象,代表著與世界成為對立個體的自我無法成為對象。彷彿預見了自我擴散開來的現代一般,梵谷以他自身內部定位了自畫像的時代,並進入了那時代中,這也是「折返點」的意思。折返之後,在這世上便沒有梵谷可做的了。梵谷這位大畫家被神話化至今,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