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觀測用尋月儀

各位大大

茲附上香港出版的尋月儀

供月亮觀測教學時使用

祝  教安 尋月儀.doc

[@more@]

<p class="MsoNormal"

涼糕(香蕉貽)作法

美食名稱:涼糕

材料:1.      地瓜粉300g  2.      1000~1100g  3.      砂糖250g   4.      玉米粉適量 

        5.      香蕉油3~5c.c.

作法:

1.      地瓜粉+糖+1/3 慢火煮    2.      水滾後再加入2/3水,在加熱滾※起鍋前加入香蕉油    3.      倒至模具後,放入電鍋蒸約20min   4.      放涼後取出,用玉米粉沾附切割。

心得:煮時地瓜粉水很黏稠要一直攪,蒸完後要完全冷卻後,涼糕的硬度出來才好切。

轉載自國教社群網自然領域工作坊

研習報報

中華民國中小學教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more@]各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夥伴好:

好康報妳知!每年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都會舉辦「中華民國中小學教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以鼓勵教師從事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之研究發展,改進教學方法,這個競賽有高額獎金喔!(特優:獎金拾萬元、優等:獎金伍萬元、甲等:獎金參萬元),歡迎大家一起來A獎金!

為讓本縣的教育夥伴更了解競賽方法及審查要點,復興國中特別承辦得獎教師心得分享及研習,研習時間為5月18日(星期五)13:30-16:30,研習地點在復興國中第一會議室(四樓),希望這個研習可發揮「加持」的功能,讓大家更知道準備的方向及做法,助你在下次競賽中旗開得勝!即使不參加競賽,能和得獎教師互相交流分享,在教學精進上也會有幫助的!這是很值得參加的研習喔!歡迎縣內國中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領域教師踴躍上網(eip)報名參加!

綬草花開

綬草8.jpg, 109 KB 清明時節雨紛紛,草間綬草正綻開…..[@more@]

綬草,是台灣最小的平地野生蘭花。因為它的花序像競選時披在身上的綬帶一樣,所以叫做綬草。

開花時,會抽出一根約5-17公分高的細長花莖,花形小巧奇美,只有米粒般大小,每朵小花像旋轉式的階梯或正在響起的風鈴,繞著中央的花軸,每隔一天,往上盤旋開一朵花,花冠嫩白帶著桃紅,非常迷人。又因像廟裡面的青龍,盤抱在柱子上,肉質的根部粗肥,長得像人參,又叫做盤龍參或青龍柱。清明節前後盛開,也叫做「清明草」。

現在正是盛開時節,有空時蹲低身子,在向陽又有點濕的草地上訊覓她的芳蹤吧!

綬草6.jpg, 92 KB 綬草3.jpg, 83 KB 綬草6.jpg, 92 KB

熟能生巧之生物註腳

偶然的失誤是必然,出槌反映的不是機械的失敗,而是生物應付環境變遷的彈性…

[@more@]撰文╱曾志朗

從小我就很好動。那時候住在山邊的小鎮,只等放學鐘一響,就和同學們飛奔回家,把書包一擱,逕往山林跑,穿梭在山上的相思樹中,伸長脖子、豎直耳朵,一路尋找著斑鳩被我們身影嚇得沖天而去的叫聲;若不往山裡跑,則大夥兒就會在阡陌之間奔走,一面追逐白鷺鷥,一面就在不到一尺寬的田埂上翻筋斗,把身手練得像平衡桿上的選手一般。夏天一到,河中心,浪裡白條無數,我當仁不讓,潛水、捉魚兼摸蛤蜊,無一不精通。

也因為好喜歡運動,從小學到大學,各種球類都參一手(乒乒乓乓不在話下),加一腳(足球),除了閃開、擲回、得分(躲避球),也會又投、又接、打帶跑(棒球),更會雙手推出大鐵鎚(排球);班隊、系隊、院隊、校隊都當過,還曾代表縣裡參加過全國區運會,是羽毛球選手呢!雖然過了幾關之後就被斬將,但數十年後遙想當年一拍在手、飛躍跳殺的英姿,仍然是感覺特別良好!

隨著年歲漸長,工作也更忙,對運動的熱情則絲毫未減。為了展示「除了年齡,老化與我無關」的精神,我每週仍固定打兩個晚上的羽毛球,當然與單打已絕緣,更不再有後場跳殺的功力,但雙打廝殺,少鬥力,多用智,前彎後仰,左弓右拉,步換身移,也總是一身大汗。賽後泡個熱水澡,手上清茶一杯,芳香撲鼻,精神奕奕,硬是好漢一條,開夜車,趕寫稿,用功不輸少年家。

最近為了一年一度的清晨盃羽球公開賽即將來臨,大福教練(廖焜福)與小鳥教練(黃麗鶯)訂下了冬季訓練方案,勤練發球、接球、殺球,再練短球、長球、吊球,還有後場切球,然後拍檔互換,先來個車輪賽,再整裝出發到別的球場去當別人的靶子,順便也探探他隊的底。雖然是聯誼性質比賽,兩個教練為了保住我們「教育之友隊」的名氣,對我們幾位打得一「口」好球的球員,特別嚴格訓練。

我的弱點是切球,所以教練不停的餵球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切至網前,一次又一次,我也真的很認真練習,一球又一球追著切,練了不下百次,進步是進步了,卻總是準頭不對,一不小心就把球扣在網上;再練幾十次,雖然還是有進步,準頭仍然不一致,挫折感油然而生,練得全身都累,但「practice」就是不能「makes perfect」。想起了那些揮桿千百次的高爾夫球手,在果嶺上把一個該一次進洞的球推了三、四次還進不去,他們臉上的挫折感我相當可以體會;想想王建民投球數萬次,控球絕對一流,卻有時在關鍵一刻出槌,臉上的懊惱扣人心弦,我頗能感受那「養兵千日,『錯』在一時」的無奈。為什麼再多的練習也不能使操作臻至完善?做為科學家,總不能沒有答案!

這個問題初看很簡單,答案也好像呼之欲出,不必再做什麼複雜的實驗去探源了。比如說,揮一桿的作業,需要全身好幾百個肌肉骨骼的環節一齊共同運作,不但要同步,還要協調各環節力量的分配,所以出槌是「機械運作的失敗」!投球也是一樣,投手站在高出平地的投手丘上,先把身體穩住,再舉前腳、側身、揮手向後成弧形,然後全身旋轉、彎身、握球的手由耳朵後方跟著身體向前彎而用力把球投出去,這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但分解動作過程中,身體各部位的組合與協調,需要成千上萬的運算,其中只要有一個差錯,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現象就出現了。…….

詳情請至科學人雜誌網站:http://www.sciam.com.tw/forum/forumshow.asp?FDocNo=981&CL=6

哈欠連連….

打哈欠.jpg, 16 KB~~~~~~m~…」每個人都會打哈欠!仔細看!很多動物也會打哈欠!打哈欠會傳染嗎?打哈欠與行為生態學有什麼關係?「打哈欠」…到底有什麼秘密?進來看看吧!

[@more@]

撰文╱曾志朗

摘錄自2月份科學人雜誌

http://sa.ylib.com/forum/forumshow.asp?FDocNo=807&CL=6

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

我一眼望過去,全班50多位學生個個無精打采的正在默念每人桌前的一篇文章。有人開始感到無聊,就打起哈欠來了,有趣的是坐在左邊的學生好像比坐在右邊的學生更會打哈欠,而且一個傳一個,大都集中在一邊。學期末了,又快過年了,學生們的心思都已經放寒假了,我這位「教忠職守」的教授卻仍然不放過他們,堅持上課到最後一分鐘。我可以看出他們心中的不滿,一臉沮喪的盯著文章看,因為我告訴他們20分鐘後要考個閱讀理解的小考,而且成績要加權。其實我已經先做了安排,階梯教室裡的學生分成左右兩邊,坐在右邊的學生讀的是一篇談打嗝的文章,而坐在左邊的學生讀的是一篇談打哈欠的文章,兩篇的文句都相同,只有「打哈欠」和「打嗝」兩個詞彙互換而已。

我和我的助教站在講台的兩端,我負責數右邊的同學們中(讀打嗝的文章)打哈欠的人數,大概有6位;助教則負責屬左邊同學(讀打哈欠的文章)的打哈欠人數,結果是14位。如果我們把看起來要打哈欠的人也算進去,則我這邊增加到8位,但助教那一邊卻一下子就跳到32位。所以我就趕快把學生喚醒過來,告訴他們這兩篇文章的不同之處,以及這些打哈欠的數字,要他們下個結論。結果還不錯,大家都醒過來了,還搶著說:「打哈欠是會感染的!甚至連透過閱讀一篇文章所引起打哈欠的想像,都會引起讀者打哈欠的慾望與行動哩!」

經過我這一說明,學生們真的醒過來而且表現濃濃的求知慾了!有人提問題:為什麼會打哈欠?有人接著回答:因為累了或愛睡了,所以打哈欠。但我馬上指出來,根據調查,睡前打哈欠的平均次數,比起剛睡醒之後打哈欠的次數,實際上是少多了;而且睡前伸懶腰的次數,也比剛睡醒之後伸懶腰的次數少多了,所以累、愛睡都不是主要的原因。那麼是不是因為血液中或腦裡的氧氣不多,才需要張開大口,打個哈欠,把空氣吸進來,補充氧氣之不足呢?但這個說法也是錯的,因為人們在含二氧化碳多的環境裡(比如說空氣中有3%的二氧化碳),打哈欠的次數並不會比在一般正常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只有0.03%)來得多,而且把人放在百分之百的氧氣中時,打哈欠的次數也不見得會減少。

也許打哈欠是因為無聊的緣故,因為在實驗室裡,我們只要讓學生連續看一系列單調沒有太多變化的圖形,則不到10分鐘,打哈欠的行為就會出現了。但是,有時候太過緊張也會打哈欠,正要上台表演的音樂家或演講者,常常會以打哈欠來減低他們的緊張,最好玩的是那些在高空中的飛機上,等待要跳出機門的傘兵們,也常在屏息等著衝出去時,打起哈欠來了,真是的!唉,跳傘怎麼會無聊呢?

我們對打哈欠的行為真是懂得太少了。這是一個人人都會,而且是一旦啟動就無法中途停止的動作。最近的研究更指出來,以超音波掃描的技術,可以看到未出生的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打哈欠的影像。所以這是個非後天所學會的行為,也是個無意識的神經機制的反射動作。幾乎是所有的動物都會打哈欠,我家的貓睡前睡後,伸懶腰,哈欠連連,一副自我感覺良好的樣子。朋友家的狗也是一樣,都是打哈欠的高手。這些都是家馴的動物,也許已被寵壞了。但踡伏在草叢裡一動也不動的蛇,在要爬行之前,偶爾會先張開大嘴巴,打完哈欠才有行動;河馬在水中浸久了,從水中出走前,也會先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再走;獅子的哈欠更是赫赫有名,河東獅吼,人人皆知,看起來驚人,吼叫的聲音聽起來嚇人,但獅子也只不過打個哈欠罷了。你若仔細在鏡子前面看到自己兩手往上伸,瞪開兩個大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那一副張牙舞爪的打哈欠樣子,不是也很嚇人嗎?最近看了一些有關猩猩生態的科學影片,影片中,大大小小的猩猩都會打哈欠,而且有的還會用手蓋住嘴巴,以免被別的猩猩誤解為侵略行為前兆的表現…………

(還想繼續閱讀後半部的內容嗎?請至科學人網站http://sa.ylib.com/forum/forumshow.asp?FDocNo=807&CL=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