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之聲 紀錄片 完整公播版 20210701 正式在YouTube 免費上演至公投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yiXtnKptY
?藻礁之聲 紀錄片 完整公播版 20210701 正式在YouTube 免費上演至公投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yiXtnKptY
6月11日下午,由國教輔導團汪俊良課督帶領新生國小、光復國小、羅東國小的自然領域輔導小組夥伴們,來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森藝館,參訪新整建的三個展示館:「kiko.wood林場kids扣屋」、「森林物語」、「樹民種子屋」,將森藝館舊建築再利用,作為林業文化及相關應用展示與推廣,在正式對外開放營運前,讓我們先行一睹為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用軟性材質道具裝置,觀看木頭切面認識不同的年輪。 | ![]() | 地面上設計仿果實、樹葉等植物造型,可以拼貼在牆上認識樹葉的形狀。↔ | ![]() |
![]() | ![]() | 火車車廂內抬頭可見到柔美燈光投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乾燥劑的製作與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次參訪,輔導團也提出建議,未來可透過辦理教師研習,學習植物標本如何採集、製作與妥善保存的方法,並搭配其他領域專長的教師協助標本繪製,集思廣益,引領教師們發想對於三個場館的空間運用,與未來教學可以進行一場什麼樣的教學想像啟發,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機會。
這一次素養工作坊請到台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的黎福龍老師來分享太陽系。

老師先介紹一個線上軟體,Stellarium,可以設定地點、時間、要看的星球等,便可以在畫面上看到模擬的情形。這個軟體的中文版,黎老師也是主要翻譯者喔。歡迎大家可以多加使用。



老師也介紹今年的12月26日,大約中午時間,會有日蝕現象,可以請孩子們觀察樹葉的影子,看看偏蝕前和偏蝕中的影子有什麼不同。
而明年(2020年)的6月21日,夏至那一天,嘉義會有日環蝕(宜蘭是日偏蝕),大約在16:00左右,大家不要錯過觀察的機會了。

接著老師介紹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這是講述地球人探測太陽系的發展史,1957.10.4史普尼克號是第一顆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從此開啟了國際間的太空競賽,電影「十月天空」,便是在描述這一件國際天文大事。

接下來介紹金星。


這是金星充滿濃厚二氧化碳的大氣層,地球暖化再持續下去,是不是就變這樣子阿?

金星的大氣層主要組成是二氧化碳,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平均溫度超過攝氏450度,非常不適合生命的存在。


金星的運行非常特別,他是太陽系唯一一個順時針自轉的行星,自轉一圈的時間比公轉一圈的時間還長,也就是金星的一天比一年還長啊。


這是金星凌日,上一次金星凌日是2004.6.8和2012.6.5,下一次要等到2117年和2125年了。





接下來介紹火星。因為離地球比較近,所以人類可以透過望遠鏡觀察到火星的表面。


2018.7.31的火星大接近剛好遇到沙塵暴,所以看不到火星表面。


火星地表有水流過的痕跡。

水星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

這是水星凌日的景象,水星的影子看起來甚至比太陽黑子還小。

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小行星帶。


這些小行星有自己固定的軌道,發現他的人擁有命名權,就有一顆小行星名為「宜蘭」。

每一顆小行星之間的距離都好~~~遠,所以電影裡面,航空母艦穿越小行星帶需要左躲右閃的畫面,都是想像出來的啊!

這一部分是介紹外行星,他們大都是由氣體組成,因為時間有限,只講了木星和土星。

木星非常的龐大,彗星撞擊上去之後只留下小坑洞般的疤痕。


木星的自轉速度很快,自轉一圈只需要10小時。
一堂課很快就結束了,小編沒辦法鉅細靡遺的將課堂中所聽到的一一在此呈現,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行與天文科學教育館聯繫喔(02-28314551*202)。
因應學校120校慶
進行科學攤位設置
請校內六年級學生擔任關主
為了讓學生清楚了解任務與活動目標
於第一次聚會時說明時程表

經過8次的聚會後,學生的努力終有了成果
以上為攤位試闖及學生參與情形
園遊會當天雖然下了點小雨,但絲毫不減學生熱情。
科學攤位共分為三關「換籃高手」、「看不見的砲彈」、「酒精砲彈」。
以下簡單介紹其相關原理,供大家參考。
第一關「換籃高手」
原理:將桌面上的尺抬高一定高度後,小籃中的小球會以自由落體狀態落下,若尺抬的高度正確,即可順利將小球從小籃換至大籃中。
第二關「看不見的砲彈」
原理:應用空氣可以被擠壓的特性,用力將寶特瓶後的氣球皮膜往後拉彈,寶特瓶中的空氣受到擠壓後,通過較小的瓶口時,瓶口中心的空氣流速比周圍空氣快,造成快速旋轉而將空氣推出,形成強大的風力將目標推倒。
第三關「看不見的砲彈」
原理:點火槍點火引燃養樂多瓶內的酒精,酒精燃燒放出光與大量的熱,使瓶內氣體急速膨脹(包含酒精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壓力瞬間增加,養樂多瓶就如同砲彈一般飛出去了。
※參考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NTCU 科學遊戲實驗室http://scigame.ntcu.edu.tw/chemistry/chemistry-029.html
園遊會結束後,請學生針對科學擺攤過程中發現的優點、缺點、盲點、焦點等進行檢討。
雖然多數學生都以賺錢為擺攤目的
但過程中學到的經驗才是無價的!
101學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推廣工作坊研習活動
緣起
教師的進修與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點之一,教育部為了推動科學教育發展和中小學教師進修與研究,鼓勵中小學教師進行專題研究或活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受教育部委託輔導北區中小學教師執行科教專案計畫,為協助教師們瞭解如何擬定科學教育相關專案研究計畫、如何撰寫計畫書、以及提供個別計畫書修改意見,特舉辦本工作坊。
研習活動內容
日期:102年4月10日 (星期三)
活動日期和程序:
11:30~12:50 報到 午餐
12:50~13:00 本年度科教專案介紹和研習說明
13:00~14:30 科學教育專案計畫撰寫介紹與說明 主講:羅珮華教授
14:30~14:50 茶 敘
14:50~16:20 科學教育專案計畫執行心得與成果分享 主講:李政憲老師(新北市林口國中)
16:20~17:30 個別計畫指導研討/賦歸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科教大樓5樓(台北市汀州路四段88號)
參加對象:
(1)北區中小學教師(含實習教師)。北區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花蓮縣、金門縣。
(2)研究生和對中小學科學教育研究有興趣者。
(3)本次工作坊教師進修計點為5小時。
研習費用:免費。
報名方法:
(1)網路報名,請逕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http://www1.inservice.edu.tw/ 登錄報名,本研習代碼為【1278257 101學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案推廣工作坊】。
(2)電子郵件報名,請填寫附件報名表(如附檔)並寄至e77001@ntnu.edu.tw 信箱。報名截止日期:102年4月8日
聯絡人:劉亦雲小姐、羅珮華副研究員
* 電子郵件信箱:e77001@ntnu.edu.tw
* 聯絡電話:(02)77346752、77346775
* 傳 真:(02)2932-7187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