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評比台灣學生閱讀能力國際排名17進步6名

教育部今天公布台灣PISA 2018結果,台灣學生閱讀表現平均503分,在參與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7,比起同樣以閱讀為主測的2009年進步8分、上升6名。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辦的跨國調查研究,評量15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教育部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台灣2018年PISA結果報告,主要評測閱讀,輔測數學、科學。

根據PISA 2018報告,台灣閱讀表現平均503分,在參與的79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7名,也高於OECD平均(487分),比起同樣以閱讀為主測的2009年(495分,65個國家中排名第23)進步8分、上升6名。

在輔測方面,台灣學生的數學表現531分,顯著高於OECD平均(489分),在參與的79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5名;科學表現516分,顯著高於OECD平均(489分),在參與的79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0名。

PISA計畫主持人、台南大學教授洪碧霞表示,根據報告,台灣學生在閱讀歷程量尺上的表現比2009年進步,顯示台灣學生的閱讀素養呈現小幅提升,而性別差距和城鄉差距也都在縮小,高閱讀表現的學生更從2009年的5%上升到2018年的11%。

相較於2009年,洪碧霞分析,台灣學生2018年閱讀表現呈現小幅進步,數學與科學則大致維持原有水準,閱讀素養高分群學生比率明顯提升,但低分群學生比率則變化不大,現場教師在教學上可能會面臨較多挑戰。

洪碧霞建議,要持續對低閱讀表現的學生積極介入,現在雖已在努力,但還沒有奏效;PISA調查在2018年發展為電腦適性評量,學生除了需要基本的ICT能力(導航或有效搜尋資料),還需具備主動嘗試和動態調整的能力,這也呼應新課綱的精神。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彭富源表示,為協助低閱讀表現的學生,國教署也在國中小提升推動閱讀素養實施計畫,增加閱讀教師人數,讓學生得到個別指導的機會增加;高中階段將結合新課綱,發展各科推動閱讀理解的策略,並補助學校開辦學習扶助課程來幫助學生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420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