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十二國教
在等候新的教材出來前
可以做些什麼?
以現行版本高年級物理教學內容為例:
可以嘗試擇定學習表現項目為基準,做為文本改寫的參考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p)
觀察與定題 observing and identifying (o) |
計劃與執行 planning and executing (e) |
分析與發現 analyzing and finding (a) |
討論與傳達 discussing and communicating (c) |
【十二課綱】觀察與定題po -Ⅲ-1
能從學習活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等,察覺問題。
【九貫指標】認知層次
2-3-1-1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學習操控變因、觀察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關係。學習資料整理、設計表格、圖表來表示資料。學習由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的情形,提出假設或做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改變
【發現問題】
情境式鋪陳
材料不同
鞋子
石頭(青苔有無)
不同砂紙
下雨天
各種摩擦力情境提供學生觀察與思考
【十二課綱】計劃與執行pe -Ⅲ-1
能了解自變項、應變項並預測改變時可能的影響和進行適當次數測試的意義。在教師或教科書的指導或說明下,能了解探究的計畫,並進而能根據問題的特性、資源(設備等)的有無等因素,規劃簡單的探究活動。
【九貫指標】觀察
1-3-1-1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1-3-1-3辨別本量與改變量之不同(例如溫度與溫度的變化)。
組織與關連
1-3-3-1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
1-3-3-2由主變數與應變數,找出相關關係。
教學改變
【實驗變因】
引導學生進行變因的發現與設計
【十二課綱】分析與發現pa -Ⅲ-2
能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發現新知、獲知因果關係、解決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他人的的結果(例如來自同學)比較對照,檢查相近探究是否有相近的結果。
【九貫指標】歸納、研判與推斷
1-3-4-1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1-3-4-2辨識出資料的特徵及通則性並做詮釋。
1-3-4-3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1-3-4-4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教學改變
【實驗紀錄】
紀錄方式改變
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形成解釋
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他人的的結果(例如來自同學)比較對照
【十二課綱】討論與傳達pc -Ⅲ-1
能理解同學報告,提出合理的疑問或意見。並能對「所訂定的問題」、「探究方法」、「獲得之證據」及「探究之發現」等等之間的符應情形,進行檢核並提出優點和弱點。
【九貫指標】傳達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1-3-5-2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例如數線、表格、曲線圖)。
1-3-5-3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教學改變
【引領討論】
可以應用語文領域之訓練學生聆聽能力
應用適切的方式讓學生專心聆聽
引導學生能理解同學報告,提出合理的疑問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