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2012】數學落差大 教師須多鼓勵

【PISA2012】數學落差大 教師須多鼓勵

台灣立報 (2013-12-03 21:43)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國科會與教育部3日共同發布「台灣PISA2012結果報告」,與2009年對照,數學素養能力的整體表現上進步1名,排名第4。不過,在國家內部個別差異上,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學生出現了高達300分的落差,相當於7年的程度。教育部表示將持續推動補救和差異化教學,結合民間資源,縮短嚴重的雙峰現象。

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OECD)主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每3年進行一次調查,目的是為了解15歲學生在參與社會所具備的關鍵知能,評量科目為閱讀、數學和科學。台灣自2006年至今是第3次參加。

2012年的PISA評量共65國參與,以數學素養為主,科學、閱讀素養為輔。報告指出,台灣數學素養表現從2009年的第5名進步到第4名,分數進步17分,僅次上海新加坡香港

補救教學個別化

數學素養的優劣代表該地學生判斷和決策能力,此次報告中,台灣整體表現雖上升,不過個別差異卻呈現極端擴大趨勢。台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洪碧霞指出,PISA2012的國家間數學素養的差異為245分,但台灣內部個別差異卻超過300分,相當於7年的教育程度,顯見數學素養後段班的學生嚴重落後。

洪碧霞進一步分析發現,台灣學生的數學學習深受情意變項影響,透過教師的鼓勵,學生會相信自己有進步空間。她建議老師,補救教學必須更精緻、個別化,補救教學的資源最好能從小學3年級就開始。國教署署長吳清山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推動「數學亮點基地學校計畫」,該計畫以中央輔導團進入學校1學期6次的方式,改變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提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教育部持續辦理補救教學,透過6到10人小班教學,選擇符合學生程度的教材,經過2個學期評估,6成學生數學能力確有提升。

在閱讀素養的表現上,台灣學生表現大躍進,與2009年相比,進步7名,2012年排名第8;科學素養成績雖進步3分,但國際排名退後了1名,可見台灣學生的科學素養進步幅度較慢。 

養成學生主動學習

面對數學素養的個別差異擴大,全家盟12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與全教總副秘書長羅德水一致指出,教育部必須透過政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

謝國清說,台灣在2011年國際閱讀素養評比(PIRLS)的表現上也同樣出現個別差異大的現象。他認為,這一切根源在於台灣長期只注重成績優劣,導致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首要步驟就是去除升學主義,再來就是改變老師教學的方式,弭平城鄉和貧富的教育資源差距。他坦言,要立即全面改變教師教法不太可能,教育部可先從偏鄉教師著手實驗,偏鄉先受益,成為典範再擴大。

羅德水強調,PISA是國際間掌握政經優勢國家所建構的一套主流教育思維,其成績結果具有代表性,但不能成為教育政策的一切根據,他認為,除了擴大補救教學經費,全面輔導後段班學生外,教育工作者應回頭檢視,了解低成就孩子放棄學習的根本原因。

詳全文 【PISA2012】數學落差大 教師須多鼓勵-生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1203/1126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