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編織課程-苧麻穿織衣

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小108學年度編織美學-苧麻穿織衣

一、活動主題:苧麻穿織衣

二、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三、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四、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五、社區資源:東岳社區發展協會,愛心志工媽媽-馮秋月老師、黃美香老師。

六、實施期間:108年9月到11月

七、參與人數:10人(六忠)

八、目標:

1.動手種苧麻。

2.確實觀察與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

3.採收苧麻。

4.學會編織:平紋織及斜紋織。

九、進行方式:

1.種苧麻:

提醒學生種植前一定要將土壤翻鬆,用鋤頭向下斜挖10~15公分的洞,再將綑綁好的苧麻根(會發芽的部份面朝上)放入洞中,並以土壤將根覆蓋即可。因為苧麻生長過程會往旁邊蔓延,因此種植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每一束苧麻根種植的距離大約70~80公分,當嫩芽長出15-20公分時,將經折斷強迫苧麻根繼續往旁側長嫩芽與蔓延,可開始施加些許肥料,讓土壤更肥沃。待苧麻莖長至呈現紅棕色,取下的麻絲才不容易斷。

2.觀察與紀錄:學生將活動過程與心得用圖畫及文字記錄下來,作品展示與分享,透過分享,讓學生加深苧麻種植及成長的過程。

3.採收苧麻。

4.學會編織:

(1)平紋織及斜紋織作品欣賞。

(2)設計組織圖。

(3)依照設計圖進行整經。

(4)將整好經線的織帶機放在桌上。

(5)將一小段打包袋用線夾住,放上緯線。

(6)上線與下線交替織。

(7)將織好的織帶尾端打辮子收尾。

(8)完成織帶。

(9)注意事項說明:上線與下線交替時,注意每條線都要拉起來。上線與下線交替時要用緯刀打緊。緯線要拉緊,不要鬆鬆的。織布時要專心、細心。

十、成果描述:

透過苧麻種植體驗,讓學生了解泰雅祖先準備織布材料的過程。了解自己泰雅族傳統的文化,更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了解泰雅編織與生活的關係,知道泰雅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最後,能編織簡易的泰雅織布作品,由活動中培養鄉土情懷。

十一、實施心得:

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經過剝皮取得纖維、捻線、曬乾、漂白、染色……等繁複的過程,才能得到織布的線材。線材整經上織布機織成布後,再縫製成各類型的衣物、被子。泰雅族傳統以狩獵及禦侮的能力,來評量男子的社會地位。以織布技術的優劣,評鑑泰雅女子能否嫁得好夫家。早期的織布:給自己、家人,出嫁用。

十二、學習者心得:

1:織布與神靈橋聯結,泰雅族女生擅長織布,死後才可以經由神靈橋到祖先那裡去。

2:織紋與臉部的刺青為真正的人標記,也具有避邪、繁生、進入靈界等多重意義。

3:沒想到苧麻是長得很像生薑的苗,顏色比較深。種的時候是大太陽天,體會到種苧麻的辛苦。

4:苧麻大約3到4個月可以收成,看到我們親手種的苧麻長得又高又壯,顏色綠綠的,真的很開心。

蘭縣東澳國小環境保護教育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苧麻穿織衣

辦理日期:108年9月到11月

舉辦地點:東岳部落

參加對象:10人(六忠)

活動說明:透過苧麻種植體驗,讓學生了解泰雅祖先準備織布材料的過程。了解自己泰雅族傳統的文化,更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了解泰雅編織與生活的關係,知道泰雅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最後,能編織簡易的泰雅織布作品,由活動中培養鄉土情懷。

馮老師教學生怎麼種植苧麻

clip_image002

黃老師協助指導學生種植苧麻

clip_image004

學生親手種苧麻

clip_image006

種植前一定要將土壤翻鬆

clip_image008

採收苧麻要先抓好苧麻

clip_image010

採收苧麻要從根部開始割

clip_image012

黃老師指導學生織布

clip_image014

能編織簡易的泰雅織布作品

clip_image016

給家一個擁抱

宜蘭縣東澳國小108學年度上學期六年級家庭暴力防治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一、 活動主題:給家一個擁抱

二、 教學班級:六年忠班

三、 教學時間:108年11月28日,晨光閱讀1節、主題課2節,計120分,共2小時。

四、 教學者:徐嘉珍

五、 教學目標:

1.能知道家庭暴力是什麼及其所產生的影響。

2.了解家暴事件產生的背後意義,知道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及情緒管理。

3.能對家暴受虐兒產生同理心,並知道如何給予適當的協助。

六、 能力指標:

I-2-3-2瞭解家庭中可能的語言或肢體暴力,並採用適當的方法避免傷害(性別2-3-8)

七、 教學資源:

1. 此教學設計源於苗栗縣五福國小王潔真。

2. 相關網站資源:教育宣導影片

新聞:錄父母吵架聲成創作題材女大生獲國際首獎1’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dDGg2kOPY&feature=youtu.be

家庭暴力防治網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aspx?f_list_no=143&fod_list_no=1467

家庭暴力防治-關懷篇、婚姻篇、疼痛篇、照相篇。

孩能怎樣(家庭暴力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sFwdk6Jzo

華視新聞雜誌-暗夜哭聲 走出家暴恐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VMgZIZm9Y

民視新聞-疑遭家暴 3歲童到警局報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ufNvk8Z9o

民視新聞-家暴男增多 好面子不敢求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FTUU97V40

八、 教學活動一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
(一)蒐集家庭暴力防治之相關資料。
(二)準備家庭暴力防治之影片及相關報導。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一)宣導短片──疼痛篇(家庭暴力防治網)
(二)教師提問
1.影片當中你看到些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2.影片最後,說話的孩子說了些什麼?
3.影片中的小朋友的表情是什麼?你覺得他們,心情如何?
二、分組討論──新聞個案檢討
1.新聞標題是什麼?
2.施虐者(加害人)是誰?誰是受虐者(被害人)?(進行這個問題之前,

老師需先解釋何謂施暴者及受虐者)
3.發生了什麼事讓你知道這是家暴事件?
4.為什麼會有家暴的產生?
5.這個家暴事件的最後結果是什麼?
6.看到這樣的家暴新聞,你有什麼感覺?
7.如果你是新聞中的受虐者,你會有什麼感覺?你知道有哪些方法或管道

來保護自己嗎?
8.在這些報導中,你還看到了些什麼?或是有什麼其他不同的想法?

參、綜合活動
針對不同的新聞報導與家暴防治影片,學生上台說出自己的看法或心得感想。

九、 教學活動二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
(一)蒐集家庭暴力防治之相關資料。
(二)準備家庭暴力防治之宣導影片及相關報導。
二、學生
(一)蒐集家暴迷思的相關資料。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宣導影片
二、找出影片中的家暴迷思
進行分組討論,進行「破除迷思OX題」活動。

(以下為參考答案,資料來源:家庭暴力防治網)

1. 家庭暴力不會常常發生,即使偶而發生也不會惡化。(事實:有太多的家庭暴力因為受害者的個人觀念或社會認為是家務事的狀況下, 而很少公開,因此實際發生的案件數遠大於報案的數字。而且,一而再、 再而三的暴力行為往往是得寸進尺,越演越烈的。)

2. 酗酒是造成家庭暴力的最大原因(事實:許多施虐者並沒有酗酒的習慣。

3. 受虐婦女不是自己犯錯在先就是有被虐待狂,而且教育程度必然很低。(事實:許多受虐婦女長期扮演著委屈求全的好妻子、好母親的角色,而施虐者仍然我行我素。即使受虐者繼續留在婚姻中,也往往是為了孩子、經濟因素 或背負了傳統要求〞好女人〞必須維繫整個家庭的責任等等原因,而不得已繼續留在暴力關係中,絕對不是有被虐待狂。另外,受虐婦女的教育程度從小學到博士都有。)

4. 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即使不堪虐待,也要繼續忍下去。(事實:光是目睹暴力,就足以對孩子造成巨創,絕非受益。一個完整而不健全的家,孩子通常只是另一個受害者。)

5. 不打不成器,怎麼打都是為孩子好。(事實:父母親以教養子女為名,而對子女形成虐待時,已不是為子女好,而往往是因父母不知如何處理其本身的情緒壓力。)

6. 受虐兒童青少年必然有錯在先,才會被虐。(事實:施虐父母的非理性行為與子女的行為無關。)

參、綜合活動

一、擁抱問題:共讀書籍-我愛我自己。

二、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分享:

1.暴力能不能解決問題?

2.家庭暴力事件對家庭及孩子產生了什麼影響?是否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3.對於家暴受虐兒,我們是否該給予關心?我們可以怎麼協助他們呢?

十、 教學活動三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蒐集幫助家暴受虐兒的管道及方法。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情緒分類(喜、怒、哀、樂),請學生舉例。

二、家暴事件背後

(一)施虐者

1.為什麼施虐者會有暴力行為?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他的情緒?

2.你認為施虐者在毒打完受虐者後,情緒是否得到合理的釋放?

3.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處理自己不佳的情緒?

(二)受虐者

1.受虐者的情緒如何?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他的感受?

2.受虐者要如何保護自己?(暴力發生怎麼辦?)

3.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受虐者?

參、綜合活動

一、家暴行動劇:討論後表演家暴行動劇(主題-爸爸醉了 孩子哭了)。

二、我有話要說

(一)上了三堂課之後,你覺得什麼是家暴,請用一句話形容家暴。

(二)我想對施暴者說什麼?

(三)我想對受暴者說什麼?

(四)我對家庭的期許是什麼?

十一、 教學省思:

透過網路資源影片與新聞案例的觀賞,讓學生能說出家庭暴力對家庭的每一位成員所產生的影響,並藉由討論及上台分享活動,讓孩子說出對家暴的看法。破除家暴的迷思,用討論及OX題快問快答方式,讓學生了解家暴事件產生的背後意義,知道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及情緒管理。期盼學生知道家暴對家庭的影響,而能對家暴受虐兒產生同理心,如果發現身邊有人發生這樣的情形,或是自己就是受害者,能知道如何給予適當的幫助,或是勇敢說出來。

十二、 學生閱讀回饋:

座號

姓名

主題

內容

1

呂0

大人生氣的時候

米苔目說:點火哥哥好可憐喔!因為他每次被罵的時候,連隔壁鄰居都聽得到。阿嬤回說:因為大人為了小孩子太吵,或課業不好而開始擔心、煩惱,就開始發起脾氣。阿嬤說:希望很多家長可以懂這個道理,不僅可以幫助小孩子,也可以讓他們知道了解讀書的好處。

2

林00

把煩惱慢慢消化掉

點子表姊小時候都會去鬧媽媽睡覺,媽媽就會很生氣的罵她,叫她不准再進來房間。第二天,媽媽就去找點子表姊,跟她道歉昨天對她那麼兇。媽媽是當護士,都是晚上上班,早上睡覺,媽媽就解釋她很累,所以才會脾氣突然爆發。

3

薩00

好朋友有了煩惱

米苔目跟表姊說:班上有一個女生很愛偷偷的哭,她叫做小石頭。表姊就告訴米苔目:如果有煩惱,可以去找一些喜歡的大人說話。不然也可以去找朋友,可以跟他一起玩,也是消除煩惱的好方法。

4

孫00

搗蛋的小朋友

米苔目想知道為什麼班上的女生-仙草,上課的時候很活潑,每次老師講話還站起來,一直跑,不知道要去哪裡。阿嬤不知道為什麼仙草會那麼活潑,就問班上同學:「你吵得時候會不會像仙草一樣?」同學說:「有時候我也會在房間玩,吵得時候也可以吵到客廳都聽得到。」仙草是一位活潑又搗蛋的小朋友,阿嬤要同學在仙草搗蛋的時候保護自己。

5

林00

每個大人都不同

禮拜天又聽到張叔叔罵點火哥哥,叔叔一邊罵他,一邊跑著。點火哥哥讀國二,成績很差,張叔叔才會罵他。土兒覺得點火哥哥不笨,因為他知道怎麼聽蟋蟀的聲音,還會用灌水的方式抓蟋蟀。

6

謝00

家裏大人很生氣

土兒說:媽媽生氣的時候,雖然會打他,可是會跟他說為什麼會打他,還有他做錯什麼事。就算大人生氣輕輕的打你,他們也是為我們好,不要讓我們犯同樣的錯。

7

漢00

大人打人的時候

有一個姨丈,他說如果有爸媽生氣時就打人,那該怎麼辦?點火哥哥的想法是,他會跑遠一點。姨丈又說:如果小孩子被打得很嚴重,要想辦法保護自己。如果是喝酒醉的家長,那就要更小心。

8

鄧00

大人生氣的時候

有時候大人會因為工作不順利,或在工作受到別人的氣,心情就會很差。有的大人可能會因為小朋友的課業不好,或小朋友很容易吵鬧就發起脾氣來。點頭阿嬤小時候會常常被大人打耳光,還有罰跪。米苔目問阿嬤說:「那大人發脾氣,誰要管他們?」阿嬤說:「問得好,大人有責任管好自己的脾氣。」。

9

余00

家裏大人很生氣

到底考幾分重不重要,讀書是讓小孩子以後能自己照顧自己。考試不一定要考第一,是要努力。雖然我考試從來沒有考過第一,但是家人從來沒有罵過我。點頭阿嬤說,小孩子要會讀書也要會玩,這樣腦筋才可以轉得更快。

10

薩00

大人生氣的時候

有些大人是因為小朋友考試考不好,有些是上班很不順利被長官罵,所以才會情緒不好,去罵自己的孩子、發洩情緒。大人不是因為小孩子不認真讀書才罵人,是因為他的情緒控制不好。

108年度宜蘭縣東澳國小辦理家庭教育工作訪視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給家一個擁抱

辦理日期:108年11月28日

舉辦地點:六忠教室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10人

活動簡述說明:藉由家庭暴力防治課程活動,學生能知道家庭暴力是什麼。了解家暴對孩子、家庭及社會的影響,進而產生同理心。說出家暴事件產生的背後意義,知道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及情緒的管理,並知道如何給予受虐者適當的協助。

 

共讀書籍-我愛我自己

clip_image002

兩兩一組閱讀書籍與問題討論

clip_image004

網路資源影片與新聞案例的觀賞

clip_image006

學生上台分享閱讀心得或影片觀後心得

clip_image008

男女不一樣

宜蘭縣東澳國小108學年度上學期「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一、 活動主題:男女不一樣

二、 教學班級:六年忠班

三、 教學時間:108年11月21日、22日,晨間閱讀1節、主題3節、綜合1節、健康1節;共計6節(4時)。

四、 教學者:徐嘉珍

五、 教學目標:

1.認識男女生性別與外貌的不同。

2.了解生命的起源。

3.知道男性生殖器官的基本構造與保健方式。

4.知道女性生殖器官的基本構造與經期應注意事項。

六、 能力指標:

1. 健 1-2-4 探討各年齡層的生理變化,並有能力處理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變。

2. 性 1-3-1 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

3. 性 2-3-3 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情緒的方法,採取合宜的表達方式。

七、 教學活動(第1節):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網路資源、PPT、單槍投影機設備,以及自製的兒子成長紀事。

藉由投影機放映電子繪本讓學生觀看。「我的小雞雞」繪本PPT,作者:山本直英;資料來源臺北市大佳國小http://www.djes.tp.edu.tw/。結合資訊教學以單槍投影呈現,並剪輯整理需要講述的內容。

2.學生:觀賞電子繪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0BGJuxGfw&feature=emb_logo

(二)發展活動

1.引導學生討論故事情節,請學生說出男女生的不同之處,學習尊重性別,建立性別平等正確的觀念。

2.講述男女生殖器官及構造的不同,建立學生正確性觀念與知識。了解自我,學習生命的開始並珍惜生命。

(三)綜合活動

1.請學生討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活動?說說自己的想法。

八、 教學活動(第2節):

(一)準備活動

1.準備有關男女生理現象相關資料。

2.設計學習單。

(二)發展活動

1.提問為什麼人們會對身體曝露的圖片感覺「害羞」或「噁心」呢?

2.討論身體隱私權的議題。

3.分組討論,並從學習單圖示指出說出來會覺得害羞的部位。

(三)綜合活動

1.老師給予各組優點獎勵,並針對各組討論結果總結歸納。

2.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活動?說說你的想法。

3.總結:每個人的身體重要部位都是「隱私的」,所以人們對於身體重要部位曝露在公開場合會感覺「害羞」甚至是「噁心」。

九、 教學活動(第3、4節):

(一)準備活動

1.教師:介紹男性生殖器官基本構造:輸精管、尿道與睪丸。

2.學生:教師說明後請學生提出疑問並討論。

(二)發展活動

1.解說與討論男性生理現象。

(1)什麼是夢遺?

夢遺是發育成熟男性的正常生理現象。每個男生的成長過程都會有夢遺的經驗。

(2)夢遺是怎麼產生的?

男性在進入青春期之後,睪丸會開始製造精子,當精子達到一定數量時,可能在睡夢中隨著精液排出體外,醒來後會發現內褲溼溼黏黏的,這就是夢遺。夢遺是白色的液體,呈黏稠狀,每次的排量約2~5cc。

(3)發生夢遺該怎麼辦?

別緊張->清洗、擦乾生殖器官->換上乾淨的內褲->把內褲搓洗乾淨,才是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基本的禮貌。

(4)哪些情況容易引起夢遺?

被子蓋得太厚、內褲穿得太緊、尿漲、做了緊張的夢或性幻想、睡前喝太多飲料。

2.男孩不可不知的事:說明男性生殖器官的保健方法。

(1)遊戲、運動時要小心,避免生殖器受傷。

(2)不要穿太緊的褲子。

(3)生殖器官要每天清洗保持乾淨。

(三)綜合活動

1.請學生輪流分享整個活動的過程及感想。

2.夢遺是每個男生在成長過程必經的歷程。瞭解夢遺的發生原因、處理方式與生殖器官保建方法,我們會更有能力去面對並處理青春期的種種生理變化和問題。

十、 教學活動(第5、6節):

(一)準備活動

1.教師:介紹女性生殖器官基本構造:輸卵管、子宮與卵巢。

2.學生:教師說明後請學生提出疑問或生活遇到的狀況分享。

(二)發展活動

1.解說月經形成與月經週期:

(1)女孩到了青春期後,約每個月會一個卵巢排出卵子,如果卵子沒有受精,那麼原本準備著床,已經增厚的子宮內膜就會剝落,引起出血,就是「月經」。

(2)月經來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的前一天,稱為「月經週期」。大部分人的月經週期約為28天左右。

(3)每次月經大約持續3到7天,前兩天的經血較多,之後會慢慢減少。

2.解說衛生棉的使用和處理方式:

(1)衛生棉有厚薄、長短不同形式,可以根據自己月經的經血量選擇自己合用的。

(2)洗淨雙手,撕開背膠,固定在底褲。

(3)經常更換衛生棉,保持棉墊乾爽。

(4)用過的衛生棉宜捲起來置於小塑膠袋內,或用衛生紙包起來,再丟到垃圾桶。

3.女孩不可不知的事:說明女性月經期間的注意事項

(1)月經期間以沐浴的方式盥洗較為適當。

(2)適當的運動可減緩經痛,但是要避免突然做劇烈的運動或游泳。

(3)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可減低經期不舒服的感覺。

(4)若經血太多、經期太久,或是有劇烈疼痛,要請婦產科醫生診治。

(三)綜合活動

1.請學生輪流分享整個活動的過程及感想,其他同學可給予建議或鼓勵。

2.總結:月經是發育成熟女性的自然生理現象,注意身體的健康、保持心情愉快,可以讓自己在月經期間感覺比較舒服。

十一、 教學省思:

繪本的導讀與討論的過程,學生一看到書名「我的小雞雞」與封面圖片,有些竊竊私語,有些害羞低頭或遮住眼睛。老師請竊竊私語影響上課的學生協助簡報的操作、朗讀一段繪本內容、提問題讓學生回答……等方式,避免與學生衝突,也能讓其他安靜想聽、想看的學生不受到影響。透過此課程,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性教育觀念,男女的互動能彼此尊重。學生上台分享,如何正確清洗「小雞雞」,洗澡時把包皮往下拉,輕輕洗淨後再拉回來;遇到色狼要大聲的喊「救命啊」或「失火了」;我們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生下來的;小嬰兒很可愛,所以爸爸、媽媽抱抱生下我們並不會噁心;女生清潔生殖器官或上完廁所,要從尿尿的地方往大便的地方(由前往後)沖洗或擦拭會比較好;用衛生棉撕開背膠要貼在內褲,不要貼反了。學生也在學習單寫下身體變化時遇到困擾,可以詢問家人或同學,也可以上網查詢,或是向大人、醫生尋求協助。

宜蘭縣東澳國小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及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男女不一樣

辦理日期:108年11月21日、22日

舉辦地點:六忠教室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10人

活動簡述說明:「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彈性課程活動,以提問和討論的方式釐清對性的迷思,並趁此機會教育學生正確的性觀念,學生能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探討各年齡層的生理變化,並有能力處理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變。

學生上台說出主題猜猜要上什麼內容

clip_image002

觀看網路資源「我的小雞雞」故事

clip_image004

各組將男女不同與相同處彙整在白板

clip_image006

學習單-男女不一樣的地方連線

clip_image008

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不要來

宜蘭縣東澳國小108學年度上學期「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制教育」

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一、 活動主題: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不要來

二、 教學班級:六年忠班

三、 教學時間:108年10月24日,晨光閱讀1節、主題課2節,共計3節(2時)。

四、 教學者:徐嘉珍

五、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認識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

2.學生能學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的預防方式。

3.能培養學生危機處理的技巧。

六、 能力指標:

1. 健 5-2-3 評估危險情境的可能處理方法及其結果。

2. 性 2-3-10 分析各類問題與性別角色的關係。

3. 國語文3-3-1 能充分表達意見。

七、 教學活動一:

(一)準備活動

1.教師:

(1)準備網路資源、PPT、單槍投影機設備。

(2)教學設計資料來源:黃惠恩、林文慧(獅甲國小)

(3)教育影片(Youtube)

a.[東森新聞]模特兒生死鬥 霸凌、勾心鬥角求生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S6qIG6WXE

發佈日期:2015年4月22日

明星藝人剛出道時,經常會遭人妒忌,有人為博版面勾心鬥角,甚至還出現霸凌事件,模特兒kiki,之前上節目談到國中時,因為被選上校園美少女上雜誌,就遭人眼紅妒忌,遭到霸凌,儘管經過十多年時間,但kiki還是在節目上難過落淚。

b.國立教育資料館-性別平等教育影片

差一點,好險! ─ 熟識者之性侵害防制(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k680TjqaU

差一點,好險! ─ 熟識者之性侵害防制(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igrkGbRUU

校園性騷擾性霸凌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XvIdfF-fc

2.學生:請學生分組討論一般人對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常有的迷思。

(二)發展活動

1.觀看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制教育影片:

(1)首先說明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的不同。

(2)觀賞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制教育影片。

2.分組討論:

(1)討論一:請學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看過或聽過的相關事件。

(2)討論二:你們是否認為只有女生會被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

(3)討論三:是不是只有穿著暴露、行為舉止不端莊才會被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

(4)討論四:只有在晚上、偏僻的空地才會發生嗎?

(5)討論五:只有陌生人才會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他人,爸爸、媽媽或認識的人絕對不會這麼做?

(6)討論六:被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是非常丟臉的事,所以我絕對不可以告訴任何人?

(三)綜合活動

1.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活動?說說你的想法。

2.請各組學生從前面活動的討論中,再次檢視並討論。

3.老師獎勵各組(依各組答對人數給予加分),對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的迷思做總結歸納。

八、 教學活動二:

(一)準備活動

1.將學生分成兩組,請各組找出該區可能是校園危險角落處,需在10分鐘內完成並回到教室。

2.由教師協助計時並提醒學生返回教室的時間。

(二)發展活動

1.請各組輪流討論說明前一活動所發現校園死角處及原因,並推派一人代表上台分享報告。

2.分組討論:

(1)討論一:什麼時候在學校活動是最危險的?

(2)討論二:當你一個人在樓梯間、廁所等角落遇到行跡可疑的陌生人時,你會怎麼做?

(3)討論三:如果有陌生人在放學後的時間,要求你帶他去找某個老師或學生,你該怎麼做?

(4)討論四:你們知道學校有那些地方是安全又可求助的地方嗎?

(5)討論五:除了學校外,想想在你們生活中,如:住家環境、社區、上放學途中,有那些也是危險死角或是較少人出入的地方呢?那些地方則是較安全的?

(三)綜合活動

1.說明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前、當時、事後的因應之道。

2.老師給予各組優點獎勵,並針對各組討論結果總結歸納。

3.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活動?說說你的想法。

九、 教學活動三: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網路資源、PPT、單槍投影機設備。

2.學生:請發表自己所提出的防狼方法,供同學參考應用。

(二)發展活動

1.請各組先討論遇到該情況時的因應方式,並將此因應方式接續寫在情境題目後。

2.完成後,請小組開始排演該情境及因應之道。

3.請各組輪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學則在表演後給予讚美與講評。

(三)綜合活動

1.請各組輪流分享整個活動的過程及感想,其他同學可給予建議或鼓勵。

2.老師提問,是否可將所學實際應用到生活中,該怎麼應用?

十、 教學省思:學生討論在學校、住家環境、社區、上放學途中,有哪些是危險死角或是較少人出入的地方。如遇到陌生人問路,可以告訴他但是不要跟他走。學生知道要走有路燈的地方,若發現有陌生人跟蹤,馬上往東澳商店或認識的住家跑,不要跑進小巷子或陰暗的角落,求救時可以高喊「失火了!」引起他人注意。播放影片後,學生說出阿魯巴是性霸凌的行為,不可以這樣因為會造成心理傷害或導致不孕。在樓梯下看著上樓穿裙子女生的底褲,這也是性騷擾的行為。學生分享遭到性侵的受害者為什麼不敢報警或說出來,是因為害怕再受傷,也覺得很丟臉。教師告訴學生那不是受害者的錯,如果真的遭到不測,一定要勇敢說出來,請信任的人陪同到醫院檢查留下證據並報警處理,才能避免其他人受到傷害。

十一、 學生閱讀分享回饋:我愛我自己-保護身體安全

座號

主題

內容

1

不要亂摸我

他們聊有關別人亂摸自己,要怎麼辦?阿嬤說,應該大叫:「不要亂摸我!」土兒想了一個例子,如果老師叫你一個人到他的辦公室,應該要大叫嗎?阿嬤說,那是當然的。如果出去的時候,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

2

不要和不認識的人聊天

阿嬤說,小女生和小男生都可能會有壞心眼。他們會假裝對你很好,都送糖果之類的。到最後,跟你感情好的時候,對你做一些壞事。土兒說,他假裝笨笨的,不跟不認識的人講話,直接走掉。

3

認識的人也可能有壞人

他們聊有關防治性侵害的事情,土兒突然大哭,阿姨問:「你怎麼了?」土兒說,他以前看到一個戴帽子、臉上又掛著笑容的叔叔,他問叔叔:「你知道果園的路嗎?」叔叔就帶他去。叔叔其實是一個壞人,他就性侵了土兒。土兒的阿姨找到他,剛好壞人不見了。他們以為土兒只是迷路,是土兒說了才知道。

4

怎樣保護自己的安全

老師特別把全校集中在一起上課,有一個同學問,為什麼要集中在一起上課?老師說,因為要上怎麼保護自己的課。老師邀請一個社工叔叔來上課,如果大人無緣無故打小朋友,不是小孩子的錯,是大人的錯。

5

防止隱私被侵害

社工叔叔說,不要和陌生人很親密。還有很多事情要告訴小朋友,是有關性侵害防治的課程。告訴小朋友113是婦幼保護專線,講完後小朋友很好奇。小朋友問,性侵害是什麼?社工叔叔說,如果是欺負小朋友隱私的地方,就叫做性侵害。所以要小心陌生人,不要聽他的話。如果有遇到,就要告訴社工叔叔或打電話給婦幼保護專線。

6

我不是壞孩子

土兒跟媽媽說,為什麼點火哥哥都會被他爸爸打?土兒說,他是不是壞孩子?媽媽說,其實點火哥哥人很好,只是他的爸爸要求他課業要好一點。他的爸爸不知道怎麼教他,只會用打的,所以點火哥哥每次都很晚回家。

7

不要亂摸我

逗點弟弟才剛一年級,喜歡跑去操場找修理的工人。他放學時,給土兒一個巧克力。土兒說:「你現在就有零錢可以買巧克力喔?」弟弟說:「是一個亂摸我屁股的叔叔給我的。」弟弟以為沒事,土兒回家跟阿嬤說,阿嬤去找逗點的爸爸,聊了很久。阿嬤就順便教他,如果別人亂摸你,就大聲說:「不要亂摸我!」

8

不要和不認識的人聊天

有一個人如果在很久的時間對你特別好,給你零食或常常帶你出去玩,他後來可能會有壞心眼。阿嬤說:「如果有不認識的人要找你聊天,你會怎麼辦?」土兒說,他會假裝笨笨的,然後假裝跑掉。

9

認識的人也可能有壞人

米苔目說,就算跟認識的人出去玩,也是要跟爸媽講。身邊的人有可能是壞人,所以我們小心一點。有些人會假裝對你好,會帶你出去玩或買東西吃,到時候可能會做出不好的事。

10

怎樣保護自己的安全

老師帶土兒的同學一起出去找社工叔叔,今天要上怎樣保護自己的課。土兒想起,不能接受不認識的路人的糖果,也不能隨便帶陌生人去他要的目的地。如果你帶他去,有可能會被抓走。

宜蘭縣東澳國小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及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不要來

辦理日期:108年10月24日

舉辦地點:六忠教室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10人

活動簡述說明: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制教育融入課程活動,經由校園環境觀察,親身體驗生活中的潛在危險,及因應之道。透過各組輪流分享及討論整個活動的過程及感想,將所學實際應用到生活中,並加強學生面對危機時的應變能力。

陌生人問路可告訴他但不要跟他走

clip_image002

學生閱讀分享回饋保護身體安全

clip_image004

各組分享防制與自救的好方法

clip_image006

其他同學可給予建議、鼓勵、提問

clip_image008

口腔疾病知多少

宜蘭縣東澳國小108學年度全民國防教育融入教學活動設計

一、 活動主題:口腔疾病知多少

二、 教學班級:六年忠班

三、 教學時間:108年10月17日(四),健康課1節(40分)。

四、 教學者:南澳鄉衛生所講師主講,導師徐嘉珍老師協同教學。

五、 教學目標:

1. 認知

(1)能說出常見口腔疾病的形成原因及預防方法。

(2)能說出抽菸、嚼食檳榔與癌症的關係。

2. 技能

(1)能體認口腔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培養自動自發、常保持口腔清潔的習慣。

3. 情意

(1)能注意口腔保健的好習慣。

(2)能了解抽菸、嚼食檳榔與癌症的關係。

六、 能力指標:

1. 健康與體育:1-2-3體認健康行為的重要性,並運用作決定的技巧來促進健康。

2. 健康與體育:5-2-4評估菸、酒、檳榔及成癮藥物對個人及他人的影響,並能拒絕其危害。

七、 教學資源:行政院衛生署網站、縣教育處口腔衛生資料庫。

八、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相關教學資源與簡報。

2.學生:讓學生吃些許糖(或餅乾)的活動,並請學童發表吃甜食的優點與缺點是什麼,再做歸納討論。

(二)發展活動

1. 刷牙對牙齒的重要-「小山豬蛀牙」的故事:

(1)小山豬喜歡吃地瓜、芋頭及蜂蜜等甜食,不過吃完後總是不愛刷牙。

(2)因為小山豬沒有刷牙的習慣,導致齲齒蟲蟲蠢蠢欲動,將牠的牙齒做為蟲蟲的遊樂天地。

(3)某天,小山豬的牙齒很痛,到湖泊旁看著自己的倒影,發現牙齒又黃又黑,而且牙齦又紅又腫。

(4)小山豬痛得找山豬媽媽,被拖著去找猴子醫生。

(5)猴子醫生看完小山豬的牙齒後,告訴牠:「你的牙齒生病了喔!因為你吃完東西後沒刷牙,所以牙齒上細菌孳生,引起齲齒,讓你感覺非常不舒服。」

(6)小山豬最後明白吃完東西後,一定要認真刷牙,牙齒才不會生病。

2. 教師提問:(根據故事內容,提出問題並討論)

(1)小山豬牙齒痛的原因?

(2)小山豬的牙齒變成什麼樣子?

(3)小山豬要怎樣預防蛀牙?

3. 不良習慣對口腔的影響-提問:

(1)抽菸和吃檳榔有什麼好處?

(2)抽菸和吃檳榔有什麼壞處?抽菸:牙齒、手指變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率。香菸中的尼古丁是牙周病的頭號殺手,它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及牙周組織的再生能力、減少血流供給,導致刷牙不易流血而延誤就醫。嚼檳榔:導致牙周病、增加口腔癌的機率。檳榔中的「檳榔素」、「檳榔鹼」含有潛在的致癌性。而研究顯示,口腔癌患者約有百分之八十都有吃檳榔的習慣。

(三)綜合活動

1. 針對前述的內容提問:

(1)小山豬蛀牙的原因?

(2)最常見的兩種口腔疾病?

(3)最容易蛀牙的三個地方?

(4)形成蛀牙的四個因素?

(5)牙周病形成的三個步驟?

(6)哪些不良的習慣是口腔的敵人?

2. 允許學生說錯,不用立即指正,詢問台下學生對不對,用以前學過的、在哪裡曾看過的試著推論。

九、 教學省思:

口腔除了是消化系統的第一關,能幫助發音,還能幫助我們表達,影響儀容與人際關係。根據縣教育處近年統計資料顯示,鄉內學童雖在縣內的視力數據非常優良,但在齲齒的罹患率卻居高不下。因此,口腔保健的知識以及口腔潔牙的技巧指導,相當重要。另外,本校學童家長在吸菸及嚼食檳榔的不良習慣,也是危害口腔的因素,透過課程設計並說明其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亦是本活動另一重點。透過自我觀察口腔的活動,以及認識齲齒及牙周病的成因,讓學童了解自己的口腔健康狀況。藉由故事和討論的方式,體認口腔保健對自己重要性和人際關係的影響。藉由圖片,讓學童體悟吸菸會造成肺癌以及嚼檳榔會造成口腔癌的嚴重性,進而勸告周邊的家人,能夠遠離菸害及檳榔造成生命的威脅並願意戒掉,以確保口腔的健康。透過此課程活動,讓學童建立身體保健-口腔的保健、鍛練強健體魄以保家衛國的價值觀。

宜蘭縣東澳國小全民國防教育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口腔疾病知多少

辦理日期:108.10.17

舉辦地點:民族資源教室

參加對象:六年級學生10人

活動說明與省思:透過此課程,讓學童體悟吸菸會造成肺癌以及嚼檳榔會造成口腔癌的嚴重性,進而勸告周邊的家人,能夠遠離菸害及檳榔造成生命的威脅並願意戒掉,以確保口腔的健康。透過此課程活動,讓學童建立身體保健-口腔的保健、鍛練強健體魄以保家衛國的價值觀。

香菸中的尼古丁是牙周病的頭號殺手

clip_image002

新型的菸品(電子菸)的危害更嚴重

clip_image004

衛生所講師也介紹其他營養保健海報

clip_image006

學生平日餐後潔牙維護牙齒健康

clip_image008

我的健康餐盤~天天五蔬果飲食金字塔

clip_image010

學生每週二含氟漱口確保牙齒健康

clip_image012

主題閱讀-我愛我自己

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108學年度六年忠班閱讀力與品格力實施成果

共讀書籍:我愛我自己

作者:楊曉萍 / 出版社:晨星

網路資源:

http://www.tda.org.tw/doctor/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成立於西元1946年,原屬於台灣省牙醫師公會之分會,1967年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之後,即獨立出來成為單一的人民團體。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1466420

作者楊曉萍醫師送給孩子的書,創作繪圖故事,免費發送到偏遠地區。

第一章 我愛我自己 學生閱讀分享

座號

姓名

主題

內容

1

呂O

我愛我自己

土兒剛從台北搬到這裡,這裡的商店少,田很多。他想念原本的朋友,到這裡沒有交到新朋友。同學都是依下課往操場跑,打籃球、棒球、躲避球、跳繩,土兒不想參加,因為怕被笑。

2

林OO

我愛我自己

阿嬤對土兒很好,每天早上都有很棒的早餐。阿嬤很奇怪,每天問土兒:「有沒有大聲說我愛我自己?」阿嬤說,要找到自己的快樂。

3

薩OO

大人也愛你

土兒發現烏桕樹上有長吻白蠟蟬,媽媽有講過。土兒問阿嬤為什麼阿修笑他是書呆子?阿嬤說,那只是玩笑話,只要每天大聲說,我愛我自己。

4

孫OO

烏桕樹

土兒在操場上發呆,發現旁邊有一棵大樹,標示著烏桕樹。長吻白蠟蟬喜歡這棵大樹,白蠟蟬是保育類動物。

5

林OO

烏桕樹

土兒下課的時候看到高大的樹,媽媽講過白白胖胖的蠟蟬,土兒看到它在這棵高大的烏桕樹上,像螃蟹一樣橫著走路。

6

謝OO

大人也愛你

放學回家,土兒的臉上有笑容。阿嬤以前在戰爭中當過護士,她很像偵探,看到土兒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7

漢OO

我愛我自己

土兒上學一個禮拜,都沒有交朋友。阿嬤問他:「今天起床有沒有說我愛我自己?」阿嬤說這是找到快樂的祕密。

8

鄧OO

我愛我自己

土兒很會玩電動,但同學一下課後都跑到操場,一開始土兒很不想上學。阿嬤是土兒的外婆,常常在下午看報紙看到打瞌睡。

9

余OO

大人也愛你

同學說土兒是書呆子,阿嬤說那只是玩笑話。小朋友也像保育類動物,我們也要照顧他們。阿嬤說:「除了要記得說我愛我自己,也要記得阿嬤也很愛我。」

10

薩OO

大人也愛你

阿嬤說不要理會不尊重別人的人,要理會尊重別人的人。家中的大人都是愛你的,每天要記得說,我愛我自己。

教學省思:

為了讓學生能夠精讀,共同閱讀時,讓學生分享一個章節裡面的一個重點、主題來說明。上台分享要注意禮貌,先說招呼語,站好再說。音量要充足,讓教室裡的每個人都能聽見。可用條列式的說出重點,也可以有開頭、中間、結尾省思的方式來說明。用自己的話語來表達,2~3句話也可以,語句要通順。

共同討論:先讓學生從封面找線索,猜猜看這本書要說什麼?學生:我要愛我自己、愛自己、愛別人、保護自己、113(家暴防治專線)、安全。讓學生從書中找證據,主角土兒是男生還是女生?學生:雖然書裡沒有直接說,但是學生透過描述找出應該是男生,例如:他喜歡玩電動玩具,班上男生找他去打籃球。

有些學生上台後卻忘了要說什麼,說了第一句就頻頻看書。允許孩子並給予再下台準備的一次機會,先讓其他同學分享,準備好了再上台分享也沒關係。再提醒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主題,用自己的話說出重點、通順即可,不用再翻閱書本。

 

閱讀活動照片

學生上台分享我愛我自己網路資源

學生上台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內容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分享這本書一個章節裡面最喜歡的情節

說出最喜歡哪一位同學分享的內容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神奇的藍絲帶

宜蘭縣東澳國小108學年度上學期六年級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一、 活動主題:神奇的藍絲帶

二、 適用年級:六年級

三、 教學時間:108年9月26日,晨光時間、主題閱讀課,2節(80分)。

四、 教學者:徐嘉珍

五、 教學目標:

1.專注聆聽有關傳遞愛的小故事,體會分享愛的重要。

2.有條理的說出自己如何傳遞愛的經驗。

3.主動閱讀有關傳遞愛的相關書籍。

六、 能力指標:

I-2-3-3主動關懷家族成員。

七、 活動重點: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文章含義。

2.利用聯想識字,分辨「懇」和「墾」、「涯」和「崖」、「苟」和「荀」。

3.專心聆聽與傳遞愛有關的小故事。

4.從傳遞愛的實例中,學習相互欣賞和真誠讚美。

5.讀出文章中藍絲帶傳遞的愛,並了解本文所傳達的主旨。

6.分享有關傳遞愛的故事。

八、 教學資源:

1. 欣賞別人的優點:1’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PdXY6zPFY&list=PL6grbauQqSxGsv-XNJJjSrIv8RBljhG1t&index=2

2. 愛是會傳遞的:5’4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bPe-dY9CE&list=PL6grbauQqSxGsv-XNJJjSrIv8RBljhG1t&index=1

3. 把愛傳出去,為什麼我願意這樣做,因為…:1’4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VA50HJMa0&list=PL6grbauQqSxGsv-XNJJjSrIv8RBljhG1t&index=4

4. 把愛傳出去-善的良性循環:4’3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uggZAF1o&list=PL6grbauQqSxGsv-XNJJjSrIv8RBljhG1t&index=3

九、 評量方式:口頭回答問題、分組寫在白板上、藍絲帶日記。

十、 大意:海莉思用藍絲帶傳遞愛,激盪出許多感人的故事。一位中學老師,將藍絲帶頒發給班上的學生,並要學生繼續傳遞藍絲帶。其中一位學生把藍絲帶送給諮商師,諮商師把藍絲帶送給老闆,老闆把藍絲帶送給兒子,大家都因為感受到愛而感動。

十一、 教學流程:

1.閱讀文章「神奇的藍絲帶」。

2.在白板上上寫出故事人物送出藍絲帶的原因,並上台貼在黑板上分享。

3.在白板上寫出故事人物收到藍絲帶後的感受,並上台貼在黑板上分享。

(討論分別為:海莉思及中學老師、中學生及諮商師、老闆及老闆的兒子)

4.為什麼標題是「神奇的」藍絲帶?

5.從上一個活動中,你發現神奇的地方在哪裡?請上台分享。

6.從大家發表的內容中,你發現文章中的哪一段最能表達作者想要傳達的想法?

7.什麼是有形的藍絲帶?什麼是無形的藍絲帶?

8.你覺得作者比較重視有形的藍絲帶,還是比較重視無形的藍絲帶?

9.請用一段話整理出作者想要傳達的想法。請用完整的話說出來並上台分享。

十二、 教學省思:

到底「神奇的」藍絲帶神奇的地方在哪裡?引導、討論後請學生說出文章的段落大意與結構。家庭教育活動,透過藍絲帶活動的由來,讓學生也親身體驗藍絲帶傳遞愛的活動,把愛傳出去,世界更美好。

在文章中敘述故事的部分,討論出兩個重點,一是傳遞藍絲帶的原因,二是收到藍絲帶後的心情。利用人物條列方式,能清楚整理出藍絲帶對文章中每個人的影響。透過找出發送出藍絲帶的原因,及獲贈者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藍絲帶傳愛」的主旨。學生分辨感受的語句需加以指導,先讓學生逐一找出、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在收到藍絲帶時會有很多的心情感受。

帶領學生去思考這些人物在收與送之間,藍絲帶所代表的意義。藉著實作活動,以及讓學生在空白紙上寫出文章中人物傳遞藍絲帶的原因及收到藍絲帶後的心情,帶領學生在文章中尋找線索,思考作者文章背後的意涵。由有形的藍絲帶到無形的藍絲帶,幫助學生學習去歸納其主旨。

108年度宜蘭縣東澳國小辦理家庭教育工作訪視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神奇的藍絲帶

辦理日期:108年9月26日

舉辦地點:本校六忠教室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10人

活動簡述說明: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活動,藉由藍絲帶活動的由來,讓學生也親身體驗藍絲帶傳遞愛的活動,把愛傳出去,世界更美好。到底藍絲帶神奇的地方在哪裡?引導學生並討論出文章的意涵。盼能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學會讚美與鼓勵身邊的人。

影片欣賞與提問討論

clip_image002

愛是會傳遞的-短片欣賞

clip_image004

學生傳遞藍絲帶並說出讚美與感謝的話

clip_image006

欣賞學生作品籃絲帶日記

clip_image008

在地特色課程-海嘯(還是要)知道

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小實驗教育在地特色課程教學設計

主題課程

山海文化-東澳飛魚箭

實施年級

六年級上學期

教學設計

徐嘉珍、漢筱婷老師

單元名稱

海海人生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海洋生態環境。

2. 辨別東澳灣內在不同季節的魚群種類。

3. 能認識海嘯與地震的關係

學習評量

專心聆聽、課堂發表、參與討論、學習單、訪問單、體驗、實作、演練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粉鳥林漁港、漁船、魚類圖片及相關網路資源影片、防災急救包、防震防災影片

教學活動

時間

貳、活動二:海嘯(還是要)知道 (學習目標3)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怕不怕地震?為什麼會有地震?地震來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二)學生觀看學校校舍的平面地圖,分享自己曾在哪裡發生危險?為什麼發生危險?造成什麼傷害?

二、發展活動

(一) 地震與海嘯

1.說明引起地震的原因。

2.說明東澳的地理位置。

3.為什麼會有海嘯,討論海嘯的發生的原因?

4.觀看海嘯影片,說一說你的感覺?

(二) 分組討論

1.想想看學校有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危險?

2.曾經看過學校有哪些的安全設施?

3.實地觀察校園的安全設施有哪些?(如:無障礙走道、防撞條、緊急鈴、導盲磚、殘障廁所。)

(三) 逃生演練:讓學生知道使用學校安全設施的規範和方法,並實地練習使用校園的安全設施。

◎配合每年複合型防災演練。

課前準備:教師事先按照腳本告訴孩子注意事項。

一、演練當天:

【司儀廣播】:宜蘭縣立東澳國民小學1地震防救災演練開始。

【司儀廣播】:演練項目一:事故發生與察覺

本境況為102年××月××日××時××分,宜蘭縣南澳斷層發生錯動,產生芮氏地震規模6.3之地震,南澳鄉震度5級,搖晃時間持續50秒。(音效)

【指揮官廣播】【任課教師在教室叮囑】:

地震發生,同學不要驚慌,請將防災頭套保護頭部,拿著防災包,關閉電源、打開教室門以備逃生。就近躲避於桌下或桌子旁或柱子旁或水泥牆壁邊,千萬不要躲在容易掉落的物品,例如投影機、電扇等。

【司儀廣播】:演練項目二:學生逃生與避難引導

本境況為強烈地震,將教室內許多窗戶玻璃震破、部分建築物受損嚴重,應做緊急避難疏散。(音效)

【指揮官廣播】:

各位老師及同學,剛才發生了大地震,請不要慌張,並持續以防災頭套保護頭部。任課老師在確認關閉電源後,帶領同學依照緊急避難疏散地圖(顏色標示)以適當方式引導學生,依序安全撤離至最終集合地點(集合廣場)

◎到了集合廣場,清點人數後,安撫學生情緒。

◎之後,配合腳本繼續演練。

三、綜合活動

(一) 回顧演練過程,分享防災演練心得。

(二) 分組討論與報告: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三) 分組討論與報告:當海嘯發生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四) 說明逃生演練須知與逃生路線。

~ 活動二 海嘯(還是要)知道 5節完 ~

1節

3節

1節

實驗教育在地特色課程海嘯(還是要)知道-活動成果照片

108.9.11防災演練-雨天至風雨球場

clip_image002

學生上台示範地震發生時該怎麼辦

clip_image004

108.9.20防災演練-晴天至廣場集合

clip_image006

天災時如有傷患該如何處置

clip_image008

主題閱讀課程-腳踏單車自由行

宜蘭縣東澳國小108學年度上學期閱讀力與品格力教學設計

一、 活動主題:腳踏單車自由行

二、 教學班級:六年忠班

三、 教學時間:108年9月5、12日(四),主題閱讀課2節(80分)。

四、 教學者:徐嘉珍

五、 教學目標:

1.能注意路口穿越道路之交通標誌、標線及號誌,增進學生穿越道路之交通知識。

2.學生能瞭解騎乘腳踏車時應遵守的安全規則,以減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3.學生能遵守交通規則及確保交通安全,並推廣駕駛人禮讓行人觀念。

六、 能力指標:

1.綜合活動4-3-1-10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2.國語文B-3-2-5-1能將所聽的重點歸納整理。

3.國語文C-3-3-7-1能系統思考,並合邏輯的歸納重點。

七、 教學資源:

1. 交通安全入口網:http://168.motc.gov.tw/TC/index.aspx

2. 交通安全標誌網: http://www.cyes.ylc.edu.tw/whotalk.htm

3. 王老師提供宜蘭縣加強交通安全教學師資暨學生上下學安全維護研習影片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JtfbS5qgbQ7jmnKlSYvaZW5vr1bza-nn

八、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交通安全教育網路資源。

2.學生:將自身騎腳踏車經驗分享給同學及老師。

(二)發展活動

1.分組討論–請學生討論錯誤騎腳踏車的行為有可能為哪些?之後請各組分享討論的內容。

2.請學生分享曾經看過或聽過他人不正確騎腳踏車的案例。

3.運用投影幕展示「單車武士武功祕笈」,請學生討論上台將圖中的裝備名稱與位置對應完成,並說明對應原因與此裝備的重要性,答對的學生給予記優點鼓勵。

4.教師補充說明騎腳踏車前應做的安全檢查項目:煞車、把手、座墊、車鈴、踏板曲軸、車輪、反光器(條)。

5.教師補充說明騎腳踏車時的注意事項:

(1) 車型的選擇(適合自己身高、使用時機-陸地、登山)。

(2) 行車前(腳踏車安全檢查;平日保養)。

(3) 行車時-先按後煞車再按前煞車;繫緊安全帽帶子;轉彎時-先騎至待轉區;煞車不靈垓如何處理?過馬路時-停、看、聽;不載人;不騎快車;不在車陣中鑽行、蛇行;不併排騎車;遵守交通規則。

(三)綜合活動

1.眼明手快:分兩組進行腳踏車安全問題搶答,答對者則該組別加一分,得最多分組別獲勝。

(1) 如何檢查腳踏車的煞車﹖

(2) 腳踏車車輪的檢查方法為何﹖

(3) 請說出兩種騎腳踏車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4) 請說出兩種正確騎腳踏車的方式?

2.標誌連線:

(1)標誌的類型:警告標誌、遵行標誌、禁止標誌、輔助標誌。

(2)學生上台指出正確對應位置,並請學生發表標誌名稱與意義。

(3)允許學生說錯,不用立即指正,詢問台下學生對不對,用以前學過的、在哪裡曾看過的試著推論。

九、 教學省思:

透過此活動學生回饋分享,有些學生說自己會騎腳踏車,從社區上坡路騎下來的衝刺快感,不過也笑說因此而跌倒受傷,還是要注意安全比較好。另外,學生討論其他交通安全教育應注意的地方。不能喝酒開車,可以找沒有喝酒的朋友、家人開車,或是搭乘計程車。過馬路要停、看、聽,有時候就算是綠燈也需要注意四面八方來車,無關對錯,關乎生命。開車或行路慢慢來,有狀況時才能及時反應。交通安全要注意,生命更有保障。

宜蘭縣東澳國小閱讀力與品格力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東澳國小

活動名稱:腳踏單車自由行

辦理日期:108年9月5、12日

舉辦地點:六忠教室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10人

活動簡述說明:透過交通安全教育融入課程活動,讓學生能注意路口穿越道路之交通標誌、標線及號誌,增進學生穿越道路之交通知識。並能瞭解騎乘腳踏車時應遵守的安全規則、安全配備,以減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交通安全教育網路資源介紹

clip_image002

交通安全教育影片欣賞

clip_image004

請學生發表標誌名稱與意義

clip_image006

請學生說出正確騎腳踏車的方式

clip_image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