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禹銓拿著和爸爸合作自製的迷宮來分享,我看了既佩服又感興趣,想起第三週時,彥增也曾自製迷宮,於是改變課程,決定來畫迷宮,順道觀察哪一位孩子的邏輯性、空間感很強。
[@more@]
設計迷宮,除了要有空間感、景物描繪能力、說故事能力,還得要有後設能力,對於小一孩子來說,究竟可行嗎?我把目標設定在「分享智慧」:設計好迷宮,找到挑戰者,與別人分享設計的喜悅。
不知道今天回家,孩子有沒有很開心的分享迷宮呢?來看看孩子的作品吧!
分享囉~

今天配合健康課「安全玩遊戲」課程,我們繼續玩老鷹抓小雞。
[@more@]
玩遊戲的場地這一回小文慎選,選擇平坦的籃球場,讓孩子可以有範圍與安全的概念,下一回遊戲前,我會加上暖身活動,指導孩子任何運動前都要熱身,很高興此次都沒有人受傷。
在教室分配好母雞,說明家長的偉大,要顧全家人還要積極對外,一邊守護小孩的過程中,還要與老鷹搏鬥,所以擔任母雞的孩子可以得到三分,第一回合自願擔任母雞的有陳貞、冠芝、亮勳、林軒、展誌、彥增、芷瑜、宣穎。
告訴小孩也不要小看小雞,小雞如果可以把自己顧好,溫柔的照顧好兄弟姊妹,就可以分擔爸媽的辛勞,所以小雞可以得到兩分,孩子們雖然似懂非懂,不過,臉上開始有一點不一樣的光彩,至少沒有人說不要玩這項遊戲。
剩下三位孩子,柏成、宗霖、心屏說想要當老鷹,特地告訴大家,老鷹是掠奪者,抓別人小孩,只要有一點觀察力就行,擔任老鷹可以得一分,盡量減少孩子想要當老鷹的欲望,果然成功(事實上,老鷹之所以要抓小雞,不就是為了生活,哪有什麼是非對錯?)。
正式完以前,還在教室練習換母雞,也在教室練習母雞帶小雞散步,這樣的練習是讓母雞適應自己的工作,也讓小雞練習兄友弟恭,和家人分開的小雞、把小雞弄丟的母雞公雞,都會被同學笑,於是,孩子走路時越來越慎重,越來越小心。
前往籃球場,刻意讓四隻母雞帶領的家庭分開行動,再安排老鷹出獵,過程中不斷地換老鷹和母雞,並強調每一個人都要練習三種角色,體驗看看在過程中的感受。
下一回玩完遊戲,會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畫出來,這樣的體驗就會深埋在孩子的心中,再搭配給家人的話練習,就是完整的課程。
關於帶班,有兩件事情,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會努力執行。
[@more@]
一件是「愛與尊重」,懂得愛人的人,自然就會尊重一切,尊重自己的學習狀態,也尊重別人的學習權益。愛能讓人不分彼此,不把人分級,不把人分類,就能用心感受對方的好,「再特別」都感覺獨特與趣味。
一件是「閱讀」,前幾天,我不斷的思索,不停懊惱,為何沒有辦法讓這一屆小一生熱愛閱讀呢?反覆問自己有哪些好方法?前幾週一逮到機會就念繪本,演故事給孩子看,但沒有出現「借書潮」。
每一天早自習都會提醒孩子寫完功課就讀書,與其說孩子去看書,不如說是去摸書而已,摸一下就開始和同學聊天,聊天音量對於環境的殺傷力大過在座位發呆時的狀態。
嘗試用閱讀升級卡來引誘孩子閱讀,我設計一張讓孩子可以透過閱讀闖關的學習單,希望大家互相觀摩「記錄」下會出現閱讀氣氛,然而,三週結束,只有道宸、昀捷、奕帆、彥增在意,幫忙蓋證章時,總難掩內心的落寞。
這週,發下學校的閱讀認證卡,告訴孩子只要肯閱讀,班級有獎勵,學校也有獎勵,不曉得是「獎勵」二字太過深奧,還是小一生的記憶比較短暫,說完以後,閱讀氣氛沒有太大改變。
昨晚,打定主意,加上「閱讀」論述,宣講時態度堅定,一定要達到「一愛孩子愛閱讀」的目標。
今天,拿著一本「有教養的狼」,要到學校宣講「知識的力量」。生活課介紹到圖書館,發給孩子紙張,告訴孩子要製作「全世界最精美的插書卡」,稍微說明一下插書卡的作用後,就嚴肅的對孩子說:「你們知道嗎?對我來說,最重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會看書,因為有辦法自己一個人看懂書,代表你頭腦有智慧,要變聰明了,你會看見很多故事,了解很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情,漸漸的你就能好好長大。我非常喜歡看書,書裡面有好多秘密。如果大家的閱讀卡都記錄完,代表教室裡的書不夠看,小文就會去找新的書,多買讓你們多看。」
展誌大聲說:「老師~不要浪費錢!」
我趕緊加碼:「你知道嗎?世界上有一種東西,買再多都不會浪費,就是買書。」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演出一個人看書時的得意表情太過傳神,都還沒有拿出「有教養的狼」,做完插書卡,就聽見有人說:「可以去借書了嗎?何時可以去圖書館?」
接著又聽見有人說:「我下課要去看書。」
還有人說:「ㄟ~你看我,我已經記錄這麼多本了。」
一旦教室內開始談論「閱讀」的話題,代表閱讀工作上路囉~
下午第一節,大家一起到科學館地下室觀賞純潔協會演出的「大野狼與小紅帽」。
[@more@]
大野狼不斷的考驗小紅帽的機智,一開始是拿出好吃的零食想要誘拐小紅帽,後來假扮醫生想要騙取小紅帽的身體,最後又騙小紅帽要代替家人接送,不管哪一項,都是想要碰觸小紅帽的隱私處。
小紅帽提醒大家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也不要讓別人觸碰衣服遮蔽的地方,當然要和家人有暗語默契,不隨便讓家人以外的人接送,遇到危險可以撥打一一零或者找老師,甚至躲到愛心商店。
大家觀賞戲劇的時候,非常投入,尤其冠芝和展誌,一直激動的說:「小紅帽,大野狼騙你的,不要拿,不要吃,不要聽,快跑!」,觀賞的情緒受到感染,從後面往前看,激動的情緒像是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在各班之間傳送,只見亮勳氣定神閒的拍拍冠芝,對著尖叫的冠芝比「拉鍊拉上」的動作,哈哈~看得我心裡直發笑:「真是個成熟的孩子」。
幸運的筠容是全一年級唯一陪著小紅帽放學得孩子,想必令她印象深刻;芷瑜、宗霖則參加有獎徵答得獎,下一次聽演講或者看表演,換高的坐前面,讓人人有機會參與答題。
遊戲是為了讓大家的感情更融洽,玩遊戲不僅是遊戲本身吸引人,透過遊戲把一些人際互動的小技巧融入才是遊戲的目的。
[@more@]
上禮拜,教大家玩黑白猜、一二三木頭人,今天玩老鷹抓小雞。玩遊戲前,告訴大家這是練習『專注』的遊戲,尤其擔任母雞和老鷹的人。
小雞只需要注意前面小雞的腳步,以及老鷹的移動方向,母親不只要高舉雙手守護小雞,還需要猜測老鷹的動向,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這個遊戲練習久了以後,就能洞悉很多事情。
今天我們缺少遊戲前的宣講,沒有讓孩子自己說要注意的事情,以至於孩子會覺得被後面的夥伴抓的有些痛,還有一堆人想要當老鷹,很少人想要當母雞。
先預告下一回還要玩,會提醒孩子玩的時候,小文會檢核三項:
1、小雞有沒有溫柔對待自己的家人(同一家族的小雞),當然分組上,小文會將人數減少,將班上分成四組。
2、母雞有沒有守護好自己的小孩,並找出最佳母親。
3、老應有沒有多一點關懷,即使已經抓到同學,能不能溫柔的說:不好意思,我要吃掉你囉!聽起來有些好笑,不過關心弱勢,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練習出來的喔!
一開始有孩子嫌熱,不想玩,不過玩一輪以後,小文改編遊戲,孩子的參與度升高,再度驗證沒有無聊的課堂,只要用心設計一下。
最近每天思索的都是兩條線,一方面想辦法把課程設計的好玩好學,一方面要更會說道理才行。
[@more@]
有時會忍不住使用「行為管理技術」,把孩子當成工具,還好小一生還像是一張白紙,會抱怨也會抗議,還會直接吵架和爭執,在在提醒我,多說一些道理,直到他們聽懂為止。
告訴孩子有辦法意識到上課時間,是很厲害的能力,下課一邊玩,一邊要分心想著時間,還得跑過來向我確認時間,這樣的人最適合當提醒的角色「組長」,說完這些話開始上本土課。
經過一節上課,下課時間,居然還有人記得,他們三人共通點:快上課前跑過來問我時間,打鐘後提醒大家坐好。三組的小組長就這樣誕生,第一組博耀,第二組道宸,第三組柏成。
這三個孩子上課時,自己要先把課本放好,再確認大家是否準備好;下課時間,要注意大家是否有把桌椅收好;中午吃飯,提醒小組拿餐盒;放學時間,要檢查同學的抽屜、桌面和地板,成為小組最後一位離開的人。
說實話,才第一天,孩子做的不純熟,光是放學就練習三次。然而,當大家回家後,我看著乾淨有致的桌椅,物品擺放整齊的抽屜,還真是感動,這三位組長真的很負責任。
下午讓孩子畫中秋節家人相處的情景,畫之前有先引導,想說的孩子很多,可惜時間不足,不過已勾起孩子的想像,請孩子下筆畫畫,最後一節上台分享自己的圖畫和故事,這次每個孩子都有上台,沒有人扭扭捏捏,最棒的是台下的孩子當評審,過程中每個人都專注的聽,還會記得給予掌聲,越來越有一愛團隊氣氛。
[@more@]
可惜大部分的孩子都只說「我和誰烤肉,烤了什麼」,我很愛亮勳說的烤肉小插曲,隔壁的小狗跑過來,他餵牠吃烤肉。
大致教了用色,下回要練習大構圖,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喜歡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