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課~拜年

上週生活課「過年」重點,放在「拜年」,我們先討論拜年的禮節,再討論拜年方法,以及拜年的儀式,接著演戲。

[@more@]

我先幫全班分為四個家族,兩兩一組,一組當客人,另一組則為主人。扮演主人的家庭必須做好接待工作,迎接客人前的大掃除得全家分工合作,客人上門招待的物品也得講究;扮演客人的家庭得注意拜年的禮貌,事先的預約尤其重要,全家還得先去採買年貨,準備伴手禮。

登門拜訪時,一旦雙方見面,免不了說些應景的問候語「好久不見,最近過得好嗎?」,再來一串吉祥話。當主人帶領客人上門,有禮貌的客人會等待主人指引,脫下的鞋子自動擺放整齊,並長幼順序坐好後,一群人開始閒談,拜年的目的發酵–聯絡感情。

看著小傢伙扮演大人,煞有介事的互約:「喂!某某,明天八點想去找你拜年,你方便嗎?」「方便方便!~歡迎歡迎~阿~真的好久不見了!」

看著他們在沙發上,互問對方:「小孩多大啦?哎喲這麼大啦~」「你小兒子讀哪個學校?」「竹林國小」「是喔~我們家這個也是ㄟ~讀一愛~」

在一旁錄影的我心裡納悶著:「會不會太老成了?」

不管如何,孩子們已經愛上演戲,真是令人開心。

最後分享一個畫面,林軒當客人時,一直咬著鐵杯子不說話,觀眾有人看不下去出聲制止:「吳**,你不要一直咬杯子,很沒有禮貌。」林軒露出一種「我在演戲,你吵什麼吵」的不耐煩表情回應:「這是我的奶嘴啦!」

哈哈~原來~他飾演家族中的嬰兒弟弟,大家都沒看懂呢。

黏住遊戲

今天體育課將自己的身體黏住對方,是要大家動一動平時很少活動的位置,例如脖子,於是我們用頭碰頭,例如膝關節,於是我們用膝蓋碰膝蓋,例如肘關節,於是我們用手肘碰手肘。肩膀與手掌則是練習小面積的觸碰,前提是要尊重同學的身體自主權。

[@more@]

 

看見大家在碰觸同學以前,先想怎樣碰最不影響對方感受,那樣的小心與體貼,感覺很好。

回家試著和家人玩玩看,那樣的姿勢,大人小孩也可以合作嗎?

(可惜,沒有拍下來阿~)

吹牛

國語第六課句型為「誰的什麼」、「誰會做什麼」。

[@more@]

 

為了引起孩子的興趣,讓這兩個句子成為有意義的句子,又能引發孩子的想像力,小文結合這兩句,讓班上孩子去想誇張的句子,每個孩子都有神力,利用大腦讓物品或者身體做出誇張的動作。

小文先示範:「我的腳會飛。」孩子一開始先笑出來,我故弄玄虛說:「這還不夠誇張,得吹點牛。」小文在說:「我的腳會飛上三樓」孩子們的笑聲更熱烈,我越說越誇張:「我的腳會飛越操場,一步就跨過純精路」,台下開始有人躍躍欲試,宗霖首先發難,這孩子越來越不怕難,勇於試錯,這兩課句型練習都是他先開始:「我的手會說話」。

陳貞說:「我的紙會畫畫。」

展誌說:「我的刀子會切菜。」

心屏說:「我的玩具汽車會爬上屋頂。」

當時沒有錄下來,不然,真想讓大家聽聽這群孩子一個比一個會吹牛呢。

而我,則偷渡了兩個句型讓孩子一次做練習,這回,宣穎一反常態(每回照樣造句一定臭臉),主動舉手造出了很多不凡的句子,嘴上頻頻說:「簡單!」

搓湯圓

製作湯圓的過程還真是不簡單,康軒的小愷叔叔拿著準備好的海報板,對著全體的一仁一愛孩子說:「搓湯圓之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喔!」

[@more@]

 

首先,得先將糯米泡水,小愷叔叔昨天晚上就先幫大家浸泡好糯米水,再來是利用石墨磨成糯米漿,糯米漿裝進透水袋用力擰乾或甩乾,像是脫水機一樣使其脫水後放一邊。在拿一些糯米團煮熟當做稞母,加在生糯米團中,讓糯米團有黏性,這樣的麵團就可以搓揉變成各種形狀的湯圓。

聽完解說,孩子排隊體驗推小石磨,一開始阿姨幫我們把糯米水加在石磨上,後來交給博耀做,他非常謹慎小心的操作,一邊操作還一邊念著:「慢一點!慢一點!先讓我加多一點!」

受到水份多寡的影響,孩子們推石磨的速度不一,但都感覺到推石磨的學問,不是依賴蠻力就可以推的好。

推完石墨的孩子前往捏麵團,一開始大家只是揉成球,小愷叔叔不斷的鼓吹:「可以試看看各種形狀喔~」兔子、多啦a夢、娃娃一隻一隻顯像,玩到後來孩子捨不得把麵團放回去。

回到教室寫學習單,學習單上要孩子寫出製作湯圓的順序,語句的描述較深,影響到孩子的認知,只有少數孩子能夠寫對,昀捷很厲害,小文一問,她都能立刻回答。

請孩子回家分享這個課程,不知道孩子們怎麼說呢?

DSCN5630 DSCN5631 DSCN5632 DSCN5633 DSCN5635 DSCN5636 DSCN5637 DSCN5638 DSCN5639 DSCN5640 DSCN5641 DSCN5642 DSCN5643 DSCN5644 DSCN5645 DSCN5647 DSCN5648 DSCN5649 DSCN5651 DSCN5652 DSCN5653 DSCN5654 DSCN5655 DSCN5656 DSCN5657 DSCN5658 DSCN5659 DSCN5660 DSCN5661 DSCN5662 DSCN5663 DSCN5664 DSCN5665 DSCN5666

吹泡泡

從生活實際面來說,吹泡泡可以看見大自然的光,折射透射出五種以上的顏色,所謂七彩色。

[@more@]

 

觀察泡泡的形成和變化,對於小一的孩子來說,不是很難的學習內容,不過,吹泡泡只是吹泡泡嗎?

上週三好不容易宜蘭出太陽,這可是陰雨綿綿的宜蘭天空難得的放晴日,趕緊帶著小傢伙衝到教室外面感受陽光的溫暖,並在東陽溫煦的風底下吹起泡泡,每個人都忙著觀察泡泡飛轉的方向、泡泡消失的軌跡以及泡泡的色彩,好多孩子一試再試,終於抓到吹泡泡的力道,接著自然而然與同儕合作「玩泡泡」。

有人用吸管碰吸管想讓泡泡變大,有人在地上築起「泡泡蜂巢」,有人比賽誰的泡泡多,有人則不斷的追逐泡泡,那是竹林小操場冬日一幅很美的畫面,當時,應該來寫詩的。

DSCN5606 DSCN5607 DSCN5608 DSCN5609 DSCN5604 DSCN5605 DSCN5610

昨天讓孩子在紙上用吸管吹出彩色泡泡,只有一個孩子吹不出來,其他孩子都很認真的玩,想要吹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泡泡形狀,有人在泡泡裡看見宇宙,有人在泡泡裡看見煙火,看似簡單的吹泡泡,孩子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另一個世界。

當然出現了一些恐怖的畫面,泡泡水翻倒,有人亂噴同學的畫作,所幸作畫前都已經演練想像過,孩子危機處理能力很強,很快就解決。

我自己的反省是桌椅高低落差太多,應該讓高度一致的桌椅併在一起,可以降低翻倒機率,有些孩子真的不適合和別人一起操作,與其讓他們發生爭執,不如事前就讓他們獨立操作,或者約法三章(六章?八章?)。

總的來說,昨天的體驗大家都樂在其中,明天要用簽字筆畫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泡泡課程就快要告一段落。

DSCN5618 DSCN5619  DSCN5611 DSCN5612 DSCN5613 DSCN5614 DSCN5615 DSCN5616 DSCN5617

龍捲風

生活課,終於快結束「風」的單元,每個單元都想讓孩子深刻體驗,不想只是趕課,於是手動龍捲風今天我們才製作。

[@more@]

我們討論風的來處,討論感覺到風的方法,讓小傢伙用口說的,用肢體表演的,用身體直接親近。

課後有孩子發現風跑到小文的衣服裡面玩耍,整個外衣鼓起來,看起來像懷孕,不斷的笑著喊:「好大喔~」。

有孩子看見窗簾被風吹的翻飛不停,地上的紙被風吹得飄移,有人想到路邊的電線也會搖晃,漸漸跳脫課文中的圖片思考。

今天又細部討論,讓大家想像力豐富一點,才進行肢體表演。

不管小傢伙演得好不好,每個人可都是自信的有話要說,有戲要演,每個人都躍躍欲試,就是好表演。

DSCN5589 DSCN5590 DSCN5591 DSCN5592 DSCN5593 DSCN5594

製作龍捲風時,小文刻意不幫大家想辦法,不幫忙綁繩子、穿繩子,請大家動腦,亮勳一直歪著頭,最後大喊:「我知道了,線捲一捲,用膠帶。」於是,沒有人依賴小文,每個人都自己想辦法黏貼獨一無二的龍捲風。

DSCN5595 DSCN5596 DSCN5597 DSCN5598 DSCN5599 DSCN5600 DSCN5601 DSCN5602 DSCN5603

這讓我想起週二講完繪本「我很快就會長高」,讓小組自己動腦,合作排字,有些字非常高,以孩子們的身高,最高的一位伸長手依然貼不到字,看著小傢伙們不斷的討論,各顯神通,第四組最快想到借用「長磁鐵條」貼長磁鐵條,第三組則是想到高的同學抱住高的同學,還有幾組用跳的。讓孩子體驗動腦就可以解決「看似無解的」生活難題,於是,週二過後,每件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只要說:「動腦喔~」,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不可免俗的來說說,這麼多禮拜以來,我心目中最愛動腦的小傢伙是展誌、亮勳、彥增、博耀、禹銓、凱蓁。

 

找節奏

為了讓聲音的課程完整,思索許久,才決定讓敲擊樂發揮到極致,用「一愛節奏表演」作為課程的總結。[@more@]

一方面我相信孩子內心有想要敲擊的渴望,有簡單的音樂,當然,也一定有不簡單的音樂在心口迴轉,只要身旁的大人願意給予機會,願意給孩子嘗試錯誤。

先讓孩子欣賞搭配莫札特音樂的敲打樂,內容搭配音樂的節奏,中規中矩的詮釋一首歌,孩子一方面感覺悅耳,一方面見識到樂器的多元性。

再讓孩子欣賞亂打秀,顛覆孩子對於音樂的想像,重複的節奏與和諧的落差節奏,巧妙形成一首音樂,音樂不一定用唱的,也可以用敲打的,原始部落如口簧琴透過抽拉竹片振動出來的聲響,感覺就像一首歡樂歌,表現出來的就是音樂無所不在的精神。

表演前,要孩子先動腦準備自己有興趣的敲打樂器,真的有用心準備的是:子涵(小碟子小湯匙)、博耀(空塑膠罐)、林軒(星形鈴鼓)、欣侑(直笛)、芷瑜(小喇叭)、亮勳(陶笛)、冠芝(裝水玻璃杯)。

拿著自己的樂器與組員合作表演兩首曲目,第一首為歌曲伴奏,從教過的四首歌曲來挑選一首最愛的歌曲,每一組自由發揮伴奏的方式。第二首為亂打,讓孩子自然表現心中的節奏。

說實話,昨天晚上擔心許久,這麼小的孩子會演奏出怎樣的音樂呢?會不會整間教室都是噪音?會不會有人害怕表現?會不會有人嘲笑別人的音樂?會不會有人亂玩?

在討論的過成中,遇到困難,孩子都會詢問,沒有人放棄,沒有人說我不會,看見他們享受敲打的樂趣,討論每張臉都是笑容,對於上台躍躍欲試,原本害羞的孩子大方的接受成為指揮的任務,這小插曲讓我始料未及。

當孩子討論卡住,我會個別教導。小傢伙不太知道怎樣開始演奏,需要有人引導,教指揮用「123」,或者一個眼神、默契,帶領全組合奏。

有的孩子放不開,怕自己敲得不好,習慣用一拍節奏,單音重複,聽起來顯得單調,故意在孩子面前示範沒有章法的亂打,孩子就玩開了。

上台表演,每一組第一首曲目伴奏都很和諧,第四組的第二首無音樂創作我特別欣賞,亂中有序,每個人都敲擊出不同節奏,既保有自己的獨特性又能合作。

我好喜歡幾個小傢伙的表現,展誌心中的節奏很明確,下課也會自己練習用夾子敲地板。

子涵每一次敲打,都堅持自我,隨著心情搖擺。

亮勳的演奏,心中有音樂,身體會隨著律動。

芷瑜吹小喇叭,吹出三拍子節奏,這是今天沒有教的節奏。(今天教一拍、兩拍、全音、半拍)

宗霖會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敲到忘我,完全聽不見我說話。

禹銓指揮時候,很有架式,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

道宸不會的時候,會不斷地詢問,然後說:「我不太懂」。

博耀對於音樂非常熱愛,玩著玩著聽著聽著,主動說我需要一張紙,我要把音符畫下來。

林軒幫忙同學拿課本,還要一邊演奏的專注神情很有趣。

冠芝敲打玻璃杯,透出一種沈靜的氣質。

因為感覺表演的不太放鬆,於是我增加身體的自然節奏,帶著全班在課程結束前,來一場放鬆的肢體律動,我們又拍手,又跺腳,又走動,又跳躍,動作裡頭偷偷隱藏節奏,搭配嘴巴的「搭~答答」,孩子玩得筋疲力盡,直喊:真好玩。

後續就得請家人陪著玩音樂,越小的孩子越適合玩音樂,音樂不等於樂器,內心先有個什麼想唱想說想表現,自然就能有「內涵」,有內涵就會沉穩,所謂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你們想是學樂器不會變壞,還是內心有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呢?

DSCN5526 DSCN5527 DSCN5528 DSCN5529 DSCN5530 DSCN5531 DSCN5532 DSCN5533 DSCN5534 DSCN5536 DSCN5538 DSCN5539 DSCN5540 DSCN5541 DSCN5542 DSCN5543 DSCN5544 DSCN5545 DSCN5546 DSCN5547 DSCN5548

萬聖節可愛鬼大鬧學校

上禮拜就讓孩子知道,今天要體驗一下外國人的鬼節文化,早上志工媽媽先說了個小氣鬼傑克的故事,第二節,我再說明萬聖節的由來和文化,我們開始裝扮。[@more@]

為了今天的活動,私下已經先詢問過學務主任jimmy,他願意配合孩子讓孩子鬧辦公室,也拜訪過學習教室素言老師美華老師和資優教室老師雅琴老師,他們都歡迎孩子鬧場。

說實話,昨天很焦慮,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順利進行,腦中想的是:這樣環保嗎?做這個活動的意義是?本來還要加上驅除心中魔鬼儀式,看來只能明天做囉~

第二節課,我們一邊裝扮,孩子的創意十足,有拿色紙貼臉的,有直接帶道具服裝來穿的,還有自己製作鬼面具的,其中我最愛的是筠容的垃圾袋衣服,博耀、昀捷的鬼面具,陳貞的海苔臉,可見陳貞媽咪很支持孩子的智慧,讓她帶了三包來裝扮呢。

有一些孩子沒有帶道具來,還是積極的想辦法設計自己,感覺很不錯。

DSCN5352 DSCN5353 DSCN5354 DSCN5355 DSCN5356 DSCN5358 DSCN5359 DSCN5360 DSCN5361 DSCN5362 DSCN5363 DSCN5364 DSCN5365 DSCN5367

唯一的遺憾,還是有一位因為不會畫鬼臉而哭了。(還得練習說理阿~)

第二節下課,我們沒有掃地,前往中庭表演『trick or treat』,孩子們跟著唱唱跳跳,上舞台熱鬧一下也不錯。

DSCN5368 DSCN5370 DSCN5371 DSCN5372 DSCN5373 DSCN5374 DSCN5375

第三節上課,就是我們的重頭戲,這一回我們都要演「鬼」,鬼也要有禮貌,所以要先敲門,敲完要鬼吼鬼叫,並且說trick or treat,人才會害怕,就有糖吃。先到辦公室,jimmy主任真的等在那邊,要讓我們體驗,小傢伙真的很可愛,不管怎樣裝恐怖都是可愛,也感謝學義老師的配合,假裝很害怕,孩子們都很有成就感呢。

DSCN5378 DSCN5379 DSCN5381 DSCN5376 DSCN5377

接著上樓,來到資優教室,資優教室老師給了我們一個關卡,很符合一年級孩子玩,用積木排出二到九,這樣可以拿到兩顆糖果,每一位孩子都躍躍欲試,沒有人想要離開資優教室。

DSCN5382 DSCN5383 DSCN5384

再來到學習教室,素言老師特地演很害怕的模樣,孩子們樂翻天,不斷地模仿鬼叫聲,接著敲門進去,哇!這一關是跳繩關,孩子們只要跳滿一分鐘,就可以過關拿糖果,還有兩位大哥哥當關主,如果看到孩子們賣力跳的樣子,就會發現最近下課孩子們自發練習的成果豐碩。

DSCN5385 DSCN5387 DSCN5389 DSCN5390 DSCN5391 DSCN5392 DSCN5393

一愛的孩子真的好幸福,有好多老師在疼惜,小文只是拜託這些老師設個關卡,老師們都很用心的協助。

下一次,還要增加和高年級大哥哥大姊姊互動的關卡喔,敬請期待。(ps感謝嘉如老師,下一次聖誕節活動,我們再來合作吧!)

蒐集聲音

今天發給每個人個虛擬的袋子,要大家兩手抓緊,手如果鬆開要記得撿起來。用這兩個袋子,我們要去校園中蒐集美好的聲音和難聽的噪音。[@more@]

經過廚房,聽見渦爐運轉的聲音,大家都放進噪音袋,經過小操場,有人聊天,也放進噪音袋,經過搖曳的樹葉,大家放進好聽袋。

走出大門,聽見喇叭聲,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大家都放進噪音袋。

走到一百巷,聽到小鳥叫聲,大家放進好聽袋。

走到社區活動中心,聽見遠方的工廠機器聲,大家放進噪音袋。

走到資源回收室,聽見抽風機嗡嗡作響,大家放進噪音袋。

走到操場,聽見打籃球的聲音,大家放進好聽袋,偶有尖叫聲,大家放進噪音袋。

我們發現噪音袋的聲音快要滿出來,好聽袋的聲音卻很難找。

再請每個人自由穿梭在操場,搜尋好聽的七種聲音,並把幸運的七種聲音收好。

有人找到沙子滾動的聲音,有人聽見蜻蜓拍翅的聲音,有人聽見小草在與風對話,有人聽見水溝流水聲。

每一種發現都得來不易,都可以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下課時,一直很努力配合著我表演的孩子,終於鬆手,把聲音藏進腦裡。有的人和同學一起玩梅花樁,有的人玩起追逐遊戲。

芷瑜、禹銓做出好可愛的舉動,芷瑜跑過來說:「老師,我還有蒐集到好聽的聲音。」禹銓則是靜靜的把手伸過來,說:「聲音給你。」我輕輕的接著,沒接好,掉到地上,禹銓又撿起來,小心呵護著。

阿~美好的聲音很難找,大家有發現嗎?那是因為美好的聲音藏在心裡面,所以不容易聽見,想聽見,就得透過閱讀和內省。

接下來,會請孩子把聲音帶回家喔,希望家長可以配合一下,哈哈。(在旁邊看的阿姨,應該覺得我瘋了)

ps課程中,道宸一直問:「你騙人,根本沒有袋子,對吧?你也沒有魔法,對吧?」我耐著性子且表情認真的對他說:「你要相信我,好嗎?」道宸聽完後,兩手抓緊緊,把袋子也握緊,哈哈。

魔術秀

從小我就很愛看魔術,上禮拜一聽說學校要請魔術師來,內心雀躍不已,心想還是不要太快公布,以免臨時變卦,徒增孩子的失落感。

[@more@]

昨日晨會,學校才突然改口,若遇到下雨,低年級取消,聽到這消息,想起氣象預報的結果,心底閃過一絲遺憾。

早上,雨毫不留情的下,柏成跑來問我:「小文老師,下午可以看魔術表演,對嗎?」我完全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得照實說:「因為下雨,沒有了。」

下午三點,jimmy主任跑到班上說:「特地商請魔術師加演一場,等一下可以請孩子來看魔術表演。」

我趕緊宣布:「等一下可以去看魔術囉~」原本安靜打掃的教室,歡呼聲四起,每個人都加快手上的掃地動作,就為了看魔術表演。

掃好地,掃地長檢查完,回座位收書包,換鞋,排隊,前往科學館,原地坐下,所有動作極度有效率。

魔術師也沒有讓我們失望,先是施展腹語術,再表演仙女散花,最後是丹田吹汽球、折汽球,孩子的笑聲沒有停過,還會激動的抱著隔壁同學大笑。

這些魔術相對於坊間的大師級魔術,是過於簡單,不過,孩子們要的,只是單純的幸福,而幸福,簡單就好。

DSCN5342 DSCN5343 DSCN5344 DSCN5345 DSCN5347 DSCN5348 DSCN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