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悄悄話–語文競賽省思

何時教育部可以廢除語文競賽呢?對於這比賽,我越來越感冒!

感知文學的美,吟詠文學的好,下筆為自己發聲,原來所謂的文學被片段為朗讀、演講、字音字形、作文比賽,在體制下的教育工作者,是否有自覺的教育學生語文競賽的意義呢?[@more@]

語文競賽究竟是何年何月開始?

GOOGOLE一下,即可看見如下文字:

  • 1946年10月3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推行國語,舉辦「臺灣省第一屆全省國語演說競賽會」,是為今日全國語文競賽最初雛形,而後逐年增擴比賽項目。

在推辦語文競賽之初,勢必有一個價值觀在背後撐持,很明顯為了推行國語,反面即為打壓其他語言文化。

雖然時代變遷,也許政府已有新的觀點,然而,仍舊有一隻【既有價值】的魔手在背後操控,想要以主流價值凌駕弱勢。

參加者是否已經透徹理解,能突破且擁有主見的參與呢?

今年十二月學校辦比賽,來為明年的鎮內語文競賽找選手,我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

培訓演講參賽者,教他說真話,說自己想說的話,反覆思索自己說的話夠清楚嗎?邏輯全面嗎?

培訓朗讀參賽者,教他念自己喜歡的文章,表達最真誠的感情,把嘴巴打開,把話說清楚。

培訓作文參賽者,訓練思考力,把一件事情想完整,凡是說道理,成為有說服力的人。

培訓字音字形者,教他們多閱讀,多練字,多學習字是為了閱讀,閱讀是為了思考,思考是為了生命,為了這世界。

每做一件事情以前,我喜歡想清楚:這件事情有意義嗎?

沒意義的事情不做,不做愚民。

下次,等你們也夠大,我們來拒絕參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