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普閱讀到科學思考能力的培養
作者–洪蘭《知書達禮 p.191-194》
知識庫的建立不是立竿見影的事,它需要長期的耕耘,讓每個學生了解看書是有益的事。
許多人認為功課都做不完了,哪有這麼多「美國時間」看課外書…..
[@more@]
科學不僅是知識的堆積而已,它是一種思考的模式,是一種批判的能力,這種思考的能力目前在我們學生中似乎非常缺乏。造成這個現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歸根究柢我覺得是目前學生教科書以外的書看得太少………..
資料來源:
哪有這麼多「美國時間」看課外書?
其實台灣學生功課之所以做不完,是因為他們重複的做一些無聊、沒有創意的家課,例如抄寫課本、抄寫生字。一九八二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史帝文生教授曾來台做了美、中、日三個國家小學生認知發展的比較,我國五年級學生做家課的時間是每週七七一分鐘,日本的仙台市為三六八分鐘,而美國明尼亞波利市是二五六分鐘,我們學生的家課是美國的三倍。
為了減輕課業的壓力,我們簡化了教科書,教科書的簡化卻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既然無法理解,又要考的話,只有把它背下來,考試時默寫上去了事,這樣一來反而增加了學習的負擔。其實背景知識就像一張篩網,網愈細密,新知識愈不會流失,老師說的話是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可以兜住它。背景知識又像一個架構,有了架子,放進來的知識才知道往哪兒放。當每個格子都放滿了,一個完整的圖形就顯現出來,一個新的概念於是誕生。
背景知識也是「大師」和「生手」最大的差別。一盤殘棋給西洋棋生手看兩分鐘,然後要求他重新排出來,他無法做到;但是給西洋棋的大師看,他就能正確無誤重新排出。是大師的記憶比較好嗎?當然不是,因為當我們把一盤隨機安放的棋子給大師看,請他重排時,他的表現就和生手一樣了。大師和生手唯一的差別就在大師有背景知識,使得殘棋變得有意義,意義度就減輕了記憶的負擔。這個背景知識所建構出來的基模會主動搜尋有用的資訊,將它放在適當的位子上,組合成有意義的東西。一個沒有意義的東西,很快就淡出我們的知覺系統。
那麼要如何增進背景知識呢?知識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是自己的經驗,二是別人的經驗(這就是傳承的知識)。經驗的取得需要時間與精力,這是現代人最不能負荷的兩樣,因此,獲得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在最短的時間內換取別人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