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more@]
1. 「過度教養」的影響,不只是教養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現代父母對孩子付出更多的照顧與教導,正面回饋卻似乎不如預期,究竟我們的教養出了什麼問題?過度的保護、指導與關愛,不僅是個別家庭的教養問題,更是影響整體發展的社會問題,值得我們一起反思與警惕。
2. 我們都忘了,我們該養出的不是「好小孩」,而是「好大人」
教養最終的目標,應該是養出一個心智、情感、能力都與年齡並進相襯的「成年人」。本書以此為中心思想,希望幫助父母平撫擔憂與恐懼,先放下亟欲為孩子鋪設成功坦途的急切情緒,而以更穩健的心態、更明智的愛,創造真實永續的教養效果。
3. 在教養孩子之前,父母請先照顧好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
本書打破一般教養思維,除了指陳過度教養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案,更聚焦於父母的心理建設與自我關照,懇切提醒父母別為了教養孩子而失去自己的人生。當你能好好生活、工作與愛人,孩子就會以你的身影為榜樣,找到自己實踐成功、創造幸福的方法。
耶魯教授給20歲自己的一封信,如何打破教育體制的限制,活出自己的人生
曾任職耶魯大學的教授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
在常春藤名校求學、工作的這些年頭,看到無數學生被教育制度綁架;
雖然這些名校畢業生,外人看來猶如「人生勝利組」,
實際上卻也焦慮、膽怯和迷失,茫然無主見、缺乏創新思考,甚至與社會脫節,
就像一群優秀的綿羊,只敢順從的朝同一方向前進。
但人生無分勝負,只要能實踐夢想,何來贏家輸家?
因此,威廉.德雷西維茲教授寫了一封信要給20歲的自己,
希望當年迷惘的少年,可以有人這樣指點迷津。
把工作做得像投入嗜好一樣有最單純的動機,才有最棒的表現
原文作者:Daniel H. Pink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無論是激勵自己或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金錢之類的外在酬賞做為誘因──也就是胡蘿蔔加棍子。丹尼爾.品克直言這是錯誤做法。
無論是工作、學校或家庭,要獲得卓越表現和高度滿足,奧祕其實繫於人類的一股內在需求──嚮往主導自己人生、學習新知、創造新局,貢獻一己之力讓世界更上層樓。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教您透視動機的驚人事實
說到激勵,科學所知和企業所為之間有一條鴻溝存在。目前的企業作業系統是以胡蘿蔔和棍子這類外在誘因做為核心,不僅效果不彰,還常常弊多於利。我們需要一個升級版,而科學已為我們指引了方向。
這個嶄新系統包含三大元素:
(一)自主──主導我們自己人生的欲望;
(二)專精──對自己念茲在茲的事情精益求精的衝動;
(三)目的──從事一個超越小我的遠大目標的渴望。
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試煉
古代的「成年禮」,包含了與母親分離、體驗痛苦與恐懼、學習部族傳承等歷程,具有深刻的轉化意義。河合隼雄分析,現代社會沒有成年儀式,孩子成長所必須歷經的心理轉化,因而難以完成。在現代,成年禮過程被分散到漫長歲月裡,變形為各種叛逆、挫折。孩子一次次以這樣的方式試圖自立,得到的卻是一次次的懲處、責備,造成青少年內外在衝突不斷,「轉大人」的歷程比以前更加漫長而艱辛了。
影子造型秀
[@more@]
掌中影與影子接龍
光影成像遊戲
紙影戲
—————————————————————————————————————————–
影子長短變化 2015.05.20
利用早晨、中午與下午,實際觀察自己影子長短變化和方向
畫下來做比較。
10點影舞者
12點 火影忍者
下午2點 影舞者
延伸閱讀:
法式 剪影動畫篇 – 王子與公主
當孩子一天天長大、開始對身體各部位感到好奇,當孩子想了解「隱私部位」時,爸媽會如何教她們?
[@more@]
身為專業外科醫生和兩個孩子的媽,劉宗瑀認為「自然、直接」是最好的教導方式,她甚至親自繪製翻翻書繪本、影片,教孩子認識「自己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