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探究式實驗觀課心得

今年嘗試將食譜式實驗轉化為探究式實驗後的文本,由校內同領域教師對三年級學生進行教學,從教學者轉變為觀察者,觀課後有以下幾點教學上的建議供自然領域夥伴們參考:

1.教師可減少講述,增加學生討論時間:

課堂上教師們往往擔心學生沒聽到或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因此我們常會不自覺說太多,當教師講完後卻又發現效果不彰,多數學生並不清楚老師剛剛說了什麼,因此放手讓學生進行討論與操作吧!

2.任務明確,時間要掌控:

讓學生進行討論並非漫無目的的討論,在討論前可給予學生任務,讓學生清楚要討論什麼,討論前可告知學生討論時間,討論中可提醒學生還剩多少時間,以培養學生掌握時間的能力。

3.討論時間避免過長:

學生個別差異會影響討論內容與進度,當討論時間太長時,學生討論結果的差異會更明顯,遇到的問題也會較多,因此建議討論時間約3~5分鐘左右(實際討論時間還是需要視討論的題目與內容決定)教師可將各組討論時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結或全班討論,以縮小各組間之差異,教師亦較容易掌控課堂時間與進度。

感謝同領域的教師提供這麼好的機會讓我們觀課,有效觀課確實能發現教學時不易發現的問題!

加快砂糖溶解速度實驗流程圖(下)

將流程圖進行修正後如下圖1、2。因為三年級學生實驗變因的控制與改變尚在初學階段,因此建議教學時讓學生改變的變因不要太多,可將「水量不變」視為不變的因素,如此一來學生較容易聚焦在其他變因的改變。以上供各位自然領域夥伴們參考。

圖1

圖2

 

 

植物構造、水生植物校園種菜與生長研習

12/16(星期六)上午九點開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盧秀琴教授帶領大家

針對中年級"植物"單元相關概念教學進行研究image
教授提供了具探究性的教學題材
讓我們以不同的角度來解讀現有教材

P_20171216_093856P_20171216_093902

從何謂"器官"著手—>營養器官—>生殖器官

連結到生活常見的果實
再次深入進行概念釐清與學習
重新檢核自我對學科概念的認識與再學習

單子葉與雙子葉種子生長的差異在
單子葉種子的"胚乳"不會隨胚成長而出土
雙子葉種子的"胚乳"會出土

image

第二階段

探討校園水生植物

image

從"漂浮型、沉水型、浮葉型、挺水型"介紹開始

【漂浮型】沒有根固定在土裡,植物體隨著水流漂移。

【沈水型】植物完全沉浸在水中,沒有水上形態。

【浮葉型】植物的根、莖固定在池沼的泥土裡,葉片漂浮在水面。

台灣萍蓬草

   image

台灣特有種,是冰河孓遺植物。

睡蓮科,浮水葉近於圓形,基部有一個V形的缺刻。

根莖肥厚,呈圓筒狀,地下莖在水底爛泥橫走,用根莖繁殖。

花萼五枚,往內一輪是花瓣為線形細小,花瓣內側即是雄蕊,花藥黃色明顯,中心柱頭合生,紅色。

【挺水型】必定要生長在有水的環境、根要扎在土裡、莖和葉要浮出水面、會開花結果 、有氣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nT9eAZGBI  【台灣香蒲】

第三階段

聊聊校園種菜

image

水的來源可利用"雨撲滿"  節省孩子提水的費力、費時

也可利用"水耕""魚菜共生"等方式

**初學者必勝絕技**

image

過程中  學生該做、可做什麼?

image

image

image

過程中對於問題的發現如何解決?

可以多加利用資訊媒材、網絡共同解決。

一個假日的早上  三個小時
將中年級"植物"單元學習重點  從新學習一次

概念釐清許多   也擁有更多的輔助資料來源

陰雨綿綿但教學知能多有提升。

探究式實驗分享–三上磁鐵的秘密(下)

將三上「比較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實驗進行文本轉化

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實驗活動,轉化後學習單如下圖1-4所示

圖1

 

圖2

透過圖1-2讓學生進行操作後觀察磁鐵吸引迴紋針的情形,將觀察後的發現寫下來,和小組分享個人發現後討論出共同發現,經由小組共同的發現提出問題。達到觀察與定題的目的。

圖3

 

 

圖4

 

圖3、4,主要讓學生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假設,根據小組的假設進行實驗驗證,並將驗證結果進行成果分享,達到討論與傳達的目的。以上資料提供各位自然領域夥伴們參考。

 

 

五結鄉巡迴服務-從九貫能力指標看十二國教課綱、從學力測驗看教學及評量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九貫能力指標分成八類

其中科學本質、科學態度、思考知能等類別

雖然都會被納入教學中

但容易被教學者忽略

而十二年國教課綱中

探究能力及科學態度與本質是學習表現的基本架構

透由九貫能力指標將可更熟悉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內涵

新的學力測驗評量架構

讓大家重新檢視教學及評量

期望大家能強調關鍵線索及圖表的詮釋

以跳脫知識性的評量思考

探究式實驗分享–三上磁鐵的秘密(中)

 

 

學生都喜愛做實驗,磁鐵是學生升上三年級後,第一個有實驗活動設計的單元,學生第一次做實驗都很興奮,因為可以動手操作甚至玩磁鐵。

教科書中的實驗設計淺顯易懂,學生只要聽從教師指示,照書上步驟操作,即可完成實驗。(如下圖)

 

在指導學生進行「比較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實驗活動時,發現課本的圖示已暗示學生答案,學生不需要做實驗已可知道結果。

因此在操作時,若照課本實驗步驟操作,學生通常只有體驗和驗證,卻缺少了觀察和思考,更不用說還要學生去發現問題了。

因此教學者嘗試將課本實驗進行轉化,修改為具探究性質的實驗內容,以促進學生思考。自然領域夥伴們可嘗試看看,如果您也想改變,會如何做呢?

 

 

壯圍鄉巡迴服務-從九貫能力指標看十二國教課綱、從學力測驗看教學及評量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九貫能力指標分成八類

其中科學本質、科學態度、思考知能等類別

雖然都會被納入教學中

但容易被教學者忽略

而十二年國教課綱中

探究能力及科學態度與本質是學習表現的基本架構

透由九貫能力指標將可更熟悉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內涵

新的學力測驗評量架構

讓大家重新檢視教學及評量

期望大家能強調關鍵線索及圖表的詮釋

以跳脫知識性的評量思考

探究式實驗分享–三上磁鐵的秘密(上)

目前坊間教科書實驗設計大致相同,大多為食譜式實驗,以三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磁鐵的秘密為例,其中某個實驗主題為「比較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如下圖:

我們已習慣教科書的設計與教學模式,實驗前仔細叮嚀學生實驗時應注意的安全與事項,實驗時請學生照著課本的指示或圖示觀察並做實驗,接著說出或寫出應有的實驗結果,並完成習作評量,則該實驗可算完成。

只要學生沒有出錯,上述實驗過程看似完美,但我們試著把腳步放慢,在實驗前仔細想想這個實驗,「如果我是學生,我需要做完實驗才知道實驗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