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國小 三年級自然科 觀客分享

1老師先點出之前課堂上利用磁鐵吸鐵製品的實驗,喚起學生對磁力的基本認識。

2每一組學生向老師領取釣魚組遊戲,利用魚杆上的磁鐵將帶有磁鐵的魚釣到或趕到指定的位置上

3有些組的同學發現一魚杆上的磁鐵可以由正面吸起用帶有磁鐵的魚,而部份於正面產生排斥的魚則可用魚杆上的磁鐵從魚身上磁鐵的側邊吸取。

4老師請學生說說看:剛剛作遊戲時發生哪些事?並想想看為什麼會這樣?

學生回答:同色的磁鐵會相排斥,不同色的磁鐵會相吸。

5老師請同學將剛發生的事用自己的話寫在筆記本中,搭配繪圖、著色、和文字說明等方式,引導學生寫出本章節重點:同極相推斥,異極相吸引。

6老師帶領同學玩遊戲:

分別發給同學卡片,上印有紅色和藍色卡片,不能讓其它同學看到自己卡片顏色,當音樂開始時,同學開始在教室內任意走動,音樂停止後,找離自己最近的同學一起打開自己的卡片,若兩人所持的卡片顏色相同,則向後跳開,顏色不同時則可擁抱或握手。

 

107/12/12冬山國小共備(二)-討論與分享

延續上次共備,今日再次於冬山國小和自然領域夥伴們相聚,

進行教學後的分享,夥伴們認真地聽輔導員說明討論與分享重點及流程。

 以共備後教學的感覺、實況、挑戰與未來等四個面向討論。

 

 教學者分享教學時的感受與實況及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高年級組)

教學者分享教學時的感受與實況及教學中遇到的困難(中年級組)

夥伴們給予回饋

 

透過今日的討論與分享,釐清了許多教學迷思,也感受到夥伴們對教學的認真與熱忱,教學者也表示,和往年相比,經由共備後的教學,讓老師能更聚焦在學生的學習上,課堂上的狀況也較容易掌握!

最後,感謝夥伴們的付出與分享,共備後,彼此又成長了!

 

2018/11/21備一堂好課(冬山國小)

2018/11/21於冬山國小參加自然領域共備的夥伴們都相當投入共備的氛圍,或許是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備一堂好課」,因此討論過程中相當熱絡,也因夥伴們不吝的分享,在共備的過程中,激發出更多的火花!

原本的理想是三至六年級,各年段分別共備一堂好課,但因人數較多,因此夥伴們取得共識後,決定將現場夥伴分為中年級(三、四)與高年級(五、六)2組,下圖為各組參考教科書決定要共備的年級與單元。

最後,兩組分別決定以三年級的「溶解」與五年級的「空氣與燃燒」為共備單元。

三年級夥伴們共備成果,如下圖。

 五年級夥伴們共備成果,如下圖。 

 

感謝五年級夥伴點出物質「燃點」的迷思,物質的燃點並不會改變。在實驗過程中,加水的紙杯比沒有加水的紙杯更不容易燃燒,是因為紙杯中的水吸收了紙杯的熱,使有水的紙杯溫度未達到燃點而不易燃燒,而非降低燃點,因為物質的燃點是不會改變的,實驗中我們控制了溫度而非燃點。

過程中夥伴們也分享,若教師提問「什麼因素導致一個紙杯會燒起來(沒加水的紙杯),另一個紙杯(有加水的紙杯)卻不會燒起來呢?」學生大多會回答;「因為一個有加水,一個沒加水。」教師該如何從杯中的水引導至物質的燃點呢?

此一概念對於學生而言並不容易懂,因此夥伴們想到用關鍵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深入提問「有加水的那一杯為什麼不容易燒起來呢?」請學生從觀察到的現象中去找尋證據。

若學生還是無法回答,教師可再追問「杯中的水在實驗前、後有什麼變化呢?」從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引導學生去發現,杯中的水吸收了紙杯所受的熱。

但要如何證明呢?有夥伴們提出,可使用感熱紙(註一)或用紅外線感熱器+銲料(註二),直接讓學生看到紙杯受熱後的溫度變化。

亦有夥伴提出可直接拿實驗用溫度計,測量加熱前、後紙杯中水溫的變化,請學生思考水溫的變化,是什麼因素造成的?進而推論因為水吸收了紙杯所受的熱,使裝水的紙杯受熱的溫度達不到燃點而無法燃燒。

經過這次精彩的共備,讓夥伴們更期待下次相聚與教學後的分享!

備註:

一、感熱紙是一種特種高級紙,使用一種化學原料塗抹在紙上,使得紙張可因受熱而改變顏色,不需要使用墨水油墨(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感熱紙)

二、銲料英語:Solder),通常為錫的合金,故又稱銲錫,為低熔點合金,在銲接的過程中被用來接合金屬零件, 熔點需低於被焊物的熔點。(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銲料)

107四上「光的折射」共備

在進行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折射實驗前

和夥伴討論如何將該實驗與生活情境結合

例如,以教科書中以放入透明玻璃杯水中的吸管看起來好像折斷一樣為情境,要如何引導學生發現是因為光的折射呢?

討論過程中夥伴們提到,吸管折斷的方向和光進入水中的行進方向並不相同,且玻璃杯有放大吸管的效果,使情境複雜化,是否不適合以此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呢?

此時,有夥伴提出,該活動的重點在引導學生觀察光從空氣進入水中行進的方向,因此透過水中折斷的吸管情境,可以學生的先備知識,光在空氣中是直線前進的,水中的吸管看起來像斷掉一樣,是為什麼呢?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有某些因素使水中的吸管讓我們看起來像斷掉一樣,將重點放在我們眼睛所見的結果來探討其原因或原理,當學生發現這點後再請學生思考要如何根據以往做過的實驗(光在空氣中是直線前進)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光在水中是有偏折的。

透過共備,讓我們的教學思考面更廣了!在與夥伴共備過程中,激起以往不曾思考過的火花,以上共備經驗供大家參考。

六上第二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共備–議課討論與分享(2018-10-24南澳國小)

10月24日討論主題係接續10月3日自然領域的共備主題,如下圖。

 

中年級為四年級的「水中生物」單元,高年級為六年級的「熱對物質的影響」單元,如下二圖。

10月24日討論內容以教學前的感覺、教學中的實況、困難,教學後的未來改變等進行分享,如下圖。

下圖為夥伴們不吝地分享共備後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時遇到的問題,

透過彼此分享與交流,大家對於教學的想法又更多了!

下圖為夥伴們共同檢視當初共備時設計的學習目標,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學習活動中是否有達到學習目標?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正?

上圖為夥伴們討論九年一貫和十二年國教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何差別?十二年國教主要是將九年一貫中我們所忽略的部分再次強調,例如:以往的教學偏重知識面為主,而忽略了科學探究能力與科學態度等部分,十二年國教將其提出並列為核心素養,主要是希望教學者再重視這部分。因此教學上便無法再以教師的教學為中心,應以學生如何學習為中心。

因此,經過這次共備、教學後議課討論與分享,夥伴們更清楚知道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上是引導者,學習的主體是學生。

以下分享經過該次共備後,教學前思考如何讓學生的學習更完整,如何將課堂中的學習與生活連結,並根據觀察或紀錄的資料發現差異性,所設計的學習單內容說明與發現,供夥伴們參考。

內容說明如下,第一題為學生在課堂中完成,第二題的1.2項為課堂中觀察、操作與記錄,第二題的3.4項則是請學生課後觀察生活中物質受熱的變化,第三題是學生須根據第二題所得到資料寫出物質受熱前後的差異性。(該學習單約花1節課時間完成)

發現:多數學生第三題一開始只寫出物質的外形、溫度有變化,但是卻無法清楚寫出差異性為何,經(課後)引導後,逐漸可寫出其差異性。

六上第二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共備(2018-10-03南澳國小)

能和素未謀面的自然領域同好們一起共備,

激起許多未有的火花。

聽著伙伴們分享以往的教學經驗,

也不斷問自己,

為什麼我以前沒這樣做?

他人分享的教學經驗,有哪些是我可以用的呢?

要如何做對學生的學習才最有效果呢?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腦力激盪,

共同備一堂好課!

以下為在南澳國小共備的成果,

供自然領域夥伴們參考。

 

能精確的提問,是引導學生思考與學習成功的關鍵。

從物質受熱前與受熱中的觀察,到受熱後的比較歸納,

夥伴們精確的提問,能將學生引導至學習目標,實屬不易!

六上模擬水蒸氣凝結實驗共備

107上南一版六年級第一個實驗為「水蒸氣凝結實驗」,如下圖。

和同儕共備時發現,該版本有提到凝結核的概念,

因此實驗時使用線香產生的煙製造凝結核,

而以往使用的版本,並無使用線香,

便思考如果沒有使用線香效果如何?

因此設計了實驗組(有線香)與對照組(無線香)作比較,

結果發現,確實有線香看到煙的效果較明顯,

此時同儕便提出問題,

製造雲霧前有放入線香產生煙,

學生如何判斷量筒上方、冰塊下緣產生的煙是水蒸氣凝結而成的還是線香的煙呢?

因此在做該實驗前,

可讓學生先觀察沒有線香的煙產生的雲霧

引導學生討論,此時的雲霧並不明顯,該如何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可利用凝結核產生小水滴來試試看。

接著再使用線香製造雲霧完成實驗,如此能使實驗效果更明顯。

以上共備經驗供各位自然領域夥伴們參考!

「摩擦力」共備1070522

教科書中力的單元,「摩擦力的大小」活動中是以生活情境,用力踢地面上的足球,足球會往前移動,如果不對球施力,讓學生思考足球最後會自己停下來嗎?

此問題看似簡單,但學生要從中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實際上有困難。

大家便思考,有沒有更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甚至讓學生實際操作體驗摩擦力的存在呢?

夥伴們經討論後想到以下方法讓學生實際操作體驗:

1.準備一個大紙箱,紙箱中放滿書本,其重量使得一人無法推動,以此為情境,請學生思考如何解決「裝滿書本的紙箱無法推動的問題」。藉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摩擦力大小和物體的重量有關。也可以試著將橫放的箱子直立起來,改變接觸面的大小,探討改變物體接觸面是否會影響摩擦力的大小。

2.請學生體驗將兩本書的內頁交錯後分開的方法,探討為什麼書本交錯的頁數越多,則越難將兩本書分開呢?

3.利用紙盒、曬衣夾、繩子和水瓶等物品製作懸崖勒馬實驗,從該實驗引起學生興趣,從中探討摩擦力和馬匹移動距離的關係。

透過領域共備,夥伴們一起跳脫教科書的框架,教學情境化,使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