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社群領導增能工作坊-己於112年1月13日辦理完畢

第二年論壇計畫-專家教師-第二次增能工作坊

感謝台師大化學系林如章教授的帶領。。。
從「光的折射、鐵生鏽」來介紹「比較異同與精準提問」的過程。。
第一步:情境鋪陳-發散思考-提供孩子說出來的機會
第二步:教師演示-聚焦思考-引發孩子對主題的想法
第三步:引導問題-孩子進行後續的主題探討
引導過程中可以利用「思維工具」可以彙整孩子的想法。。
最後以「浮力」概念來介紹國中小探究教學的歷程。。
資料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YN_pRLbNZWZ2nU1hRVz6pyEQk3N2U4R/view?usp=sharing

謝謝科長、輔導團秘書課督及國中小領召副召校長。。全力支持
更感謝吳月鈴視導分享最新科技-AI對教學的妙用。。
國中專輔林宛青老師及國小專輔陳健忠老師。。行政事務協助
中華國中林修毓老師。。場地提供
更感謝一同參與的子團專家教師。。

期待下學期增能工作坊的到來。。。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公開課-國小溪北團-己於112年1月6日辦理完畢

公開課主題:防鏽與防腐-鐵生鏽的因素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課程是以「變因控制-討論如何設計實驗來探討鐵生鏽原因」為核心。。
    -孩子從生活經驗-歸納出「潮溼、淋到雨」的物品比較容易生鏽。。
    -設計實驗-探討「水」對鐵生鏽的影響-提出假設-實驗設計。。
    -設計實驗-探討「酸性水溶液」對鐵生鏽的影響
    -分組實驗設計(3+3)-觀察、實驗、報告
    -教師彙整本節課結論-並提出新疑問(空氣)留待下一節討論。。
嘗試用LOILONOTE來進行公開授課-說觀議課的歷程。。
讓參與者更熟悉LOILONOTE的操作-畫面發布、資料盒、繳交及傳送。。

感謝林如章教授的指導。。
從「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 https://www.nier.go.jp/」網站。。
分享了依「評量結果」所製作的教學影片。。
https://www.nier.go.jp/kaihatsu/shidousiryou/rika/r01.html
也進行了中文翻譯內容https://reurl.cc/33Enl8
提供了生鏽單元的課程安排建議。。
    -透由比較異同-thinking tool-來思考課程架構
    -第一節課Y型圖-東西、地點、預防-找出影響生鏽的原因
    -第二節課設計實驗-利用matrix diagram來規劃實驗
    (志嘉老師提問-如何引導孩子來進行這樣的實驗設計?)
    -比較日本網站與南一版的實驗規劃內容
讓課程規劃的思維更符合邏輯性。。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己於111年12月28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新生國小王聖喤主任
主題:自然科學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的跨領域教學-樂樂棒。。
從「探究能力-問題解決」的學習表現來規劃教學流程。。
-觀察與定題-當隊長在一壘時,該如何打擊,可以讓隊友上二樓?。。
-計畫與執行-各組討論與執行打擊策略、記錄打擊策略的實驗結果。。
-分析與發現-各組依據實驗結果進行討論並形成結論。。
-討論與傳達-各組分享結果並說明。。
授課教師反思
-忘了加入條件「滾地球」-共備老師提醒才想起來。。
-擊球點的目標是左外野-但身體掌握度不高。。
-左外野容易達成-右外野用推打的。。
-體育概念-先抓出局數。。
-基礎能力又遠又高。。
-開學有給孩子目標-帶孩子出去參加縣樂樂棒比賽。。
討論與回饋
-孩子的討論「策略有效」-會以上壘來判斷。。
-會出現「力量大一點」、「打準一點」-但未出現科學詞彙。。
-排棒次的討論-強弱弱弱強強-強弱強弱強弱。。
討論與回饋
-男女生都有參與感-教師有事先幫孩子設定目標。。
-培養孩子的打擊意識-讓運動能差的孩子也會努力。。
-第三組組長主導性強-直接決定結果-可開放討論。。
-孩子看到紀錄-主觀看有沒有效果-可透由統計數字協助。。
討論與回饋
-將自然科學與體育結合-特別。。
-原設定的方向-有些孩子打不到外野。。
-女生組-力量小-打到內野-孩子要思考如何處理。。
-男生組-可以打到外野-右外野-怕打出界-該怎麼打。。
-傳統體育課-打球完就下課
-特色-下指令-讓孩子自己修正策略
討論與回饋
-手機5G世代的體育課-從理解來找到方向。。
-從運動科學來思考「體育課」。。
討論與回饋
-先教自然科學觀念(大小、方向、作用點)-思考打擊策略-執行後再修正。。
-先有實務經驗-自然科學觀念(大小、方向、作用點)修正打擊策略-執行。。

謝謝各位伙伴的參與。。。
小自團下學期還有一場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的課程。。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工作坊-探究教學與評量案例」研習己於111年12月26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生國小王聖喤主任的分享。。。
嘗試跨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自然科學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
從「當隊長在一壘時,該如何打擊,可以讓隊友上二樓?」的情境問題。。
-討論各組的打擊策略。。
-執行各組所擬訂的打擊策略。。
-記錄各組執行打擊策略的實驗結果。。
-依據實驗結果進行討論並形成結論。。
-教師統整打擊策略應注意事項。。
-教師說明影響隊友上壘的因素-打擊、守備及跑壘觀念」。。
伙伴回饋想法
-標題修正為「新生國小跨領域素養導向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科目修正為「自然科學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
-增加「「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習內容。。
-增加教材來源內容。。
-增加學生學習資源分析。。
-引導學生從「力的基本觀念-大小、方向及作用點」來擬訂打擊策略。。
-從力的作用點來思考打擊策略-高飛球(下)、平飛球(中)、滾地球(上)。。
-從力的方向來思考打擊策略-雙腳站的位置(往一壘/往三壘)。。
透由伙伴間的腦力激盪來精進跨領域的教學設計。。

謝謝各位伙伴的參與。。。
小自團下學期將安排三場素養導向工作坊的課程。。
再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基礎能力研習-國小組-己於111年12月23日辦理完畢

感謝台師大化學系林如章教授的指導。。。
說明了論壇計畫中社群的成長與推廣模式。。
介紹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概念-定向活動、逆向思維及四格簡案教案。。
分析了小三到國三-探究導向的教學思維。。
分享了國小(虹吸現象)及國中(光的折射)的科學探究教學案例。。
從數位學習(氧氣與二氧化碳)-LOILONOTE的操作過程中。。
提供了共備與說觀議課的實施歷程。。
不但留下了課程規劃、討論及實施的完整資料。。
也記錄了社群共同備課的寶貴建議。。
奠定了參與教師對科學探究的基礎能力。。
最後導入日本NHK的教學資源-思考工具的介紹。。
讓參與教師更瞭解科學探究的引導歷程。。

謝謝羅東國小賴尚義校長與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力支持
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與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社群領導
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上課資料連結點: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nEwpyvkwzPJqZgXHP8SXHHPmmdX8fU1/view?usp=sharing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1年12月21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第二槍-分析教材-規劃教學流程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討論了LoiloNote在公開課中的角度-共備-說課-觀課-議課-
介紹了七節課的課程安排活動。。
生鏽(3節)、防鏽(1節)、食物腐敗(2節)、統整活動(1節)
第一節:觀察活動-比較異同及發現問題-歸納可能生鏽的原因。。
第二節:變因控制-利用矩陣圖討論變因及設計實驗-目的很重要。。
(1)實驗主題:水與酸性環境的比較、無鹽與有鹽環境的比較
(2)設計實驗:規劃實驗流程
(3)提問:討論實驗發現與實驗結論
第三節:(消耗)空氣的實驗活動
第四節:生活情境中的防鏽方式
第五六節:探討食物的保存方式-討論防鏽與防腐的共同因素-空氣、水。。
第七節:概念彙整-利用魚骨圖
將以「第二節」的內容來規劃「準公開課」活動。。
伙伴回饋想法。。
-立即性回饋?提出意見?
-時間夠嗎?
-孩子想要探究的動機?
-可視化教學?
-課程規劃可以與「起承轉合」及「探究能力-問題解決」的想法相呼應
-需事先建立孩子的基本能力(如設計實驗流程、操作實驗、討論等)
相信從伙伴所提供的回饋將可以讓教學活動更完臻。。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下次。。。1/6在黎明國小進行「準公開課」活動
敬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己於111年11月11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北團-第一槍-生鏽的探討

感謝黎明國小游榮魁老師的分享。。。
規劃了以四格教案-起承轉合的初步流程。。
起:用圖片分享生活物品的生鏽情況,並引導學生思考可能造成生鏽的原因。。
承:從鐵生鏽的探討,引導學生從鐵生鏽的變因來設計實驗。。
轉:引導學生依據實驗設計來進行實驗操作,並完成實驗結果的紀錄與分析。。
合:根據學生的發現進行提問及統整。。
帶領大家瀏覽鐵生鏽的教科書內容。。
提供大家對鐵生鏽內容的基本輪廓

感謝林如章教授的指導。。
利用「LOILONOTE」來進行共備活動。。
從108課綱的學習內容來進行教材分析及找出教學目標。。
以「比較異同 發現問題」來歸納出影響鐵生鏽因素-水、空氣、酸雨、鹽。。
透過思考工具-矩陣圖(matrix diagram)來討論變因的探制及構思實驗設計。。
最後藉由「LOILONOTE」的平台來提供觀課與議課的分享模式。。

謝謝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陪伴
黎明國小林智情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下次。。。12/21在黎明國小進行第二場共備活動
敬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公開課-國小溪南團-己於111年11月7日辦理完畢

公開課主題:氣球裡的秘密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課程是以「比較兩個不同氣球」為核心。。
-教師展示兩個形狀不一的氣球
-請孩子利用HITEACH來回應「打氣的方式」及「氣球內的物質」。。
-請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幫氣球打氣(孩子選擇了用嘴、打氣筒、用水等方式)。。
-請孩子利用HITEACH來回應「氣球產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
利用HITEACH記錄孩子的想法。。
讓授課者更能掌握孩子的想法。。

感謝林如章教授的指導。。
透由「LOILONOTE」來引導大家進行議課活動。。
-事先將課程資料建置於LOILONOTE。。
-請授課教師分享教學情況。。
-請參與教師依轉承轉合(教師與學生)格式填入觀課情況。。
利用LOILONOTE記錄議課的歷程。。
可以進一步提升議課的品質。。

謝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社群領導增能工作坊-己於111年10月21日辦理完畢

第二年論壇計畫-專家教師-第一次增能工作坊

感謝台師大化學系林如章教授的帶領。。。
從「讓教與學可見」的角度來介紹了「UBD」、四格教案及線上教學。。
說明了三到六年級的探究與科學思維。。
  三年級-比較異同 發現問題。。
  四年級-賦予關係 提出假設。。
  五年級-操控變因 規劃實驗。。
  六年級-分析與討論 多面向思考。。
從「植物單元」來提供孩子參與「三年級的第一堂自然課」的核心目標。。
透由NHK的活動影片。。
來強調「如何讓孩子發現問題,是習得探究的第一步」的思維。。
最後以「奇妙的空氣」、「昆蟲大解秘」、「光學」為主題。。
來讓大家體驗共備的歷程。。

謝謝輔導團張耕碩課程督學及黎明國小林義涵校長。。全程參與
國中專輔林宛青老師及國小專輔陳健忠老師。。行政事務協助
中華國中林修毓老師。。場地提供
更感謝一同參與的子團專家教師。。

期待下一次。。增能工作坊(112/1/13)的到來。。。

  

宜蘭縣科學探究教學教師專業社群暨科學教育成果交流論壇研究計畫-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南團-己於111年10月18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共備工作坊-國小溪南團-第一槍-奇妙的空氣

感謝羅東國小葉鴻楨主任的分享。。。
從教科書內容的分析為起點。。
歸納了本單元的重點-地球上的物質、空氣佔有空間、空氣可被壓縮、空氣流動成風。。
配合「生生用平板」的策略。。
提供孩子參與科學探究的成長過程。。

感謝林如章教授的指導。。
透由「定向活動(Orientation)」的核心思維。。
建議使用標示「情境導入」的圖片來引導孩子發現「本單元待解決的問題」。。
並以「比較異同 發現問題」來鋪陳本單元的教學流程。。
最後用「NHK」的線上影片來說明「校園大探索-觀察、比較、發現問題」的歷程。。

謝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協助記錄
更感謝各位願意撥空參加的伙伴

下星期。。。10/25在羅東國小進行第二場共備活動
敬請各位伙伴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