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博物館–平原之層

在參觀完山之層後

走下樓梯

可見蘭陽溪流入平原的第一站"牛鬥"的介紹

Image00039 

緊接著將蘭陽平原上的地景做概括性的介紹

Image00040 

Image00041

Image00042

以藍色代表冷泉,紅色代表溫泉的方式展示,介紹蘭陽平原的冷/溫泉.

Image00043 Image00048

並在天井旁掛著一艘二龍村的鴨母船,船身漆上鮮艷的色彩,是準備著在端午節時,競賽之用.

Image00045

仿過去平地與山地交接地區(今員山鄉)古厝牆面,訴說著過去的一段歷史.

 Image00062 Image00056

再來就是蘭陽平原主要農業水稻農業的介紹

順著水流先介紹"插秧"

Image00074 

灌溉

Image00065

收割

Image00067

所踏的透明地板也是順著水流營造出秧苗長成至稻子收割的完整過程

Image00075

Image00066

Image00076

接著介紹搶孤的風俗

Image00070

以及過去的竹林圍牆住家(三合院)

Image00081

過去的老街縮影

Image00071

走完山之層/平原之層

累了吧

歇歇腳聽聽老歌吧

Image00087

休息夠了

再繼續去認識海之層

蘭陽博物館–山之層

近日參訪宜蘭縣新地標"蘭陽博物館"

茲將常設展各樓層作簡介

提供戶外教學時參考

先介紹入口及山之層

Image00003 從停車場遠眺新地標"單面山"狀蘭陽博物館

Image00005採光充足的入口大廳

Image00010 有意義排列及代表四季變化的牆磚,磚與磚之間的間隔,有著透氣的效果喔!

Image00013 由左上角開始算起展館頂面的外磚,數量剛好是韋瓦第"四季"的音符總數喔!

在山之層裡

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宜蘭的山景

有動植物標本

並且意象式的塑造漫遊在山林幽徑裡

亦有高山湖泊模擬生態系統介紹

更有過去伐木業的微型展示

就像是將宜蘭地區各代表性山林作一個濃縮版的介紹

可以概念性的介紹宜蘭的山之美

海生館外風情 下月迷人開放

轉載自20100830聯合報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車城報導】

2010.08.30 03:39 am

開館10年的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月前試辦館外生態之旅,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讓人驚艷;館方決定下月起開辦2天1夜的「海角祕境夜未眠」,解說員將引領遊客體驗海生館的另種迷人風情。

「只參觀海生館的室內展場,有點可惜了,館外景緻呈現不同迷人風情。」海生館長王維賢說,館外溼地公園、潮間帶有多樣的動植物生態,水族實驗室有罕見的各種海洋生物標本,水族收容中心有暫時無法野放的海龜,加上海生館無光害,入夜後滿天星斗,館方上月首度試辦館外生態之旅,體驗過的人大加稱許,決定下月起對外開放。

海生館秘書蕭金康說,館區幅員廣大,館方準備單車讓民眾暢遊,規畫了到水族實驗中心認識海龜、海蛇等海洋明星,到館藏標本室與帝王企鵝、檸檬鮫、鯨鯊仔魚等珍貴標本近距離接觸,在濕地公園觀賞蝴蝶與鳥類,到潮間帶尋找海邊清道夫寄居蟹,聆聽龜山豐富的文化歷史。

入夜後,除夜探只在夜間開花、人稱「惡魔之花」的棋盤腳,並到台灣大學設在海生館水族中心2樓的天文台,感受滿天星斗,透過高倍率的天文望遠鏡,觀察銀河、星團、土星光環和相距數十光年的另個星系;另有港口溪獨木舟體驗活動,港口溪平坦安全度高,沿岸景色優美,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活動詳情、報名可上海生館網站。

【2010/08/30 聯合報】@ http://udn.com/

中央氣象局台慶活動

中央氣象局舉辦台慶

活動及展示內容豐富多元

請把握最後二天參觀學習時間

P1010716 災害訊息播報中心

P1010721從太空看地球立體球形投影

P1010723 展示全球海洋偵測點

P1010731 模擬月球

P1010736 模擬太陽

P1010744 立體呈現颱風侵襲台灣衛星雲圖

P1010748練習當氣象主播

P1010741 各項災害監測防治宣導

P1010749 慶祝台慶DIY闖關活動

0321沙塵暴在台灣–宜蘭

昨日歷經了一場沙塵暴

車子洗了兩次

就沙塵暴的成因略述如下:

1﹒地面強風

根據觀測,當沙塵暴形成時,如果風每秒刮30公尺(11級風力),那麼粗沙(直徑0.5–1毫米)會飛離地面幾十釐米,細沙(直徑0.125–0.25毫米)會飛起2公尺高,粉沙(直徑0.05–0.005毫米)可達到1.5公里的高度,黏粒(直徑<0.005毫米)則可飛到12公里的高空。

2﹒豐富沙源

中國的西北、華北、東北以及外蒙古地區是亞洲沙漠和沙礫地集中分佈的地方,這裏沙漠和沙地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以上,浩瀚的沙海提供沙塵暴源源不絕的沙源。

沙漠中各式各樣的沙丘,依照它們的穩定程度分為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塵暴發生時,流動沙丘揚起沙塵的數量最大,半固定沙丘要小一些,固定沙丘最小。除了沙漠、沙地之外,下列地表面也能為沙塵暴提供沙塵物質:(1)以石礫為主的乾旱地區的戈壁灘;(2)受風力破壞後的各種各樣的地表面;(3)乾凅的河床及湖盆;(4)由沙粒構成的紅色岩石;(5)堆積在山前、溝口的洪水沖積物;(6)黃土。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圖片說明:戈壁沙漠涵蓋中國西北和外蒙古地區,是亞洲沙塵暴主要源地之一。

圖片說明:沙漠中的粉沙顆粒微小,極容易受到強風而揚起,形成沙塵暴。(資料來源:非洲Namibia沙漠照片,摘自http://www.traveladventures.org/continents/africa/namibdesert1.html

3﹒不穩定空氣

不穩定的空氣就像燒得正旺的爐火,靠近火爐的空氣熱(輕),離火爐較遠的空氣比較涼(重),所以火爐上面的空氣是不穩定的,輕輕的捅一下,爐灰就到處飛揚。自然界裏沙塵暴起沙的道理是類似的,如果低層空氣穩定,揚沙較不易捲揚到高處;反之,如果不穩定,揚沙將有機會捲揚到高空,影響的範圍較大、較廣。因此,如果兩個地方風力和沙源條件相同,那麼空氣穩定與否就對沙塵暴強度有決定性的影響。

沙塵暴發生季節

大陸最常出現區域性沙塵暴災害的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沙源是一個固定的因素,一年四季存在。該地區正處在冷空氣進入中國西北的通道上。一般來說,冬春兩季特別是春季鋒面特別活躍,強冷空氣常經過河西走廊移向華北和華東。春天時,因為植物稀少,沙漠和幾乎沒有遮蓋的地表溫度上升得很快,只要連續晴兩三天,近地面氣溫就可以升得很高。如果這時遇上強冷空氣在午後過境,這樣就具備了類似於熱火爐上方空氣上冷下暖的不穩定條件,極易產生沙塵暴。

根據資料顯示每年3~5月份之春季為沙塵暴發生頻率最高之季節,佔了全年沙塵暴次數之75%左右,其中又以4月份發生沙塵暴頻率最高(佔了全年總數將近三成之多),3月次之,5月再次之。值得注意的是,強和特強沙塵暴大多發生在3~5月間,其中4月份發生頻率最高,佔了該月份所有沙塵暴總數之四成以上;3月份次之,佔了該月份之三成七左右;5月份佔了該月份之二成四左右。

昨日沙塵暴洗禮後的記錄:

Image00009 滿身灰塵的車子

Image00005 布滿砂土的植物葉面

Image00011 蓋了一層灰色布幕的綠籬

你可以做什麼:

可連結下列網址注意監測報導http://dust.epa.gov.tw/dust/zh-tw/

沙塵暴來時避免出門

以上供參

正月廿一驚蟄

img102 (參考自行政院農委會台灣二十四節氣上)

驚蟄的意思是春天的雷聲

驚動了蟄伏在地底下的小動物

這時候空氣漸漸暖和了

冬眠的動物開始出來活動

傳說驚蟄的節氣神就是鷹爪鳥嘴的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