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探究與實作(四)(五)研習己於113年5月15日及17日辦理完畢

將想法化為做法。。
在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安排下。。。
社群伙伴來到了宜蘭國中進行國中小師生的交流活動。。
無論是新生國小還是宜蘭國中的孩子。。
都顯現了平日在科學探究活動的紮根。。
在孩子展現實驗操作的同時。。
更聽到了社群伙伴對科學探究與實作的想法。。
   
歷經科學探究與實作的交流活動。。
社群伙伴開始思考未來的活動內容。。
以宜蘭國中與新生國小的推廣方式為起點。。
短程目標。。提供兩校孩子的分享舞台
中程目標。。協助社群伙伴發展課程相關的科學探究活動
長程目標。。辦理跨校孩子的科學園遊會活動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協助規劃。。
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無私分享。。
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場地支援。。
感謝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探究與實作而努力。。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過嶺國小-己於113年5月15日辦理完畢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介紹「氣體動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針筒砲彈。。空氣傳送動力

簡易爆米花機。。水遇熱變成水蒸氣

銅管蒸汽船-噗噗船。。水遇熱變成水蒸氣 

「慣性鏈」的神奇科學玩具

對話與交流-如何協助孩子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從水「蒸發」變成水蒸氣談起。。煮開水會有「蒸汽」
水「蒸發」變成水蒸氣的溫度。。是100度C嗎?
晒衣服時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有100度C嗎?
從生活的例子來尋找「科學探究」的解謎題目。。

謝謝過嶺國小陳煜清校長的全程陪伴。。
汪耀文主任的行政協助。。
以及過嶺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己於113年5月15日辦理完畢

科學探究教學公開授課-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
主題:水的三態變化~水蒸氣篇
說課。。

觀課。。連結科學概念

觀課。。DIY活動

觀課。。成品測試

討論與回饋。。
-在課程進行中,看到學生與老師的互動相當良好,並且老師會使用引導與轉問的方式讓 學生去思考課程內容。
-於動手操作時有發現學生一開始瓦楞板割錯,但進行到一半學生自行發現錯誤就自行想辦法補救,感受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
-各組學生在課堂進行時皆會互相合作,如果有不懂會立馬提問,並且在學會後教導其他同學,學習氣氛相當融洽。
-學生常規及學習態度表現極為優異。一般學生進到教室通常會有一些交頭接耳,或是進行製作作品時,有少數學生進行老師沒有指示的行為,需要老師加以管理,但該班級表現自動自發;詢問相關問題時,也能依序排隊,沒有插話或搶著問的情況;進度較慢的學生,在老師準備示範實驗時,仍能自發自律進行自己作品的完成。
-由於是延伸課程,所以難度比較高,加上蒸氣和水在銅管內並不可見,只有看到銅管出口水的擾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看見老師在引導時頗為注意,暨要引導學生就先備知識去思考可能的現象推理,但又不要落入該年段學生無法解答的「為什麼」的答案追尋,拿捏之間,煞費苦心。
囿於觀課時間,大部分學生無法完成作品,不過以完成作品的程度來看,難度對於該年段學生是適中,可以完成的,所以對學生有蠻高的吸引力。只是其他老師如果要準備同樣教材,銅管的部分可能會比較不知道在當地哪裡販售,網路採購有時候就要試試會不會踩雷了。不過如果有老師真的有心,除了既定課程,又想發展加深加廣部分,請教俊良老師,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謝謝各位伙伴的參與。。。

今天的公開課。。見識了岳明孩子紮實的「實驗操作」能力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四結國小-己於113年5月1日辦理完畢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介紹「氣體動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從針筒砲彈。。空氣傳送動力
 
到簡易爆米花機。。水遇熱變成水蒸氣
v
再到銅管蒸汽船-噗噗船。。水遇熱變成水蒸
 
提供參與者體會簡易材料玩科學的學習歷程。。
最後再加碼「慣性鏈」的神奇科學玩具。。

體驗活動後的反思-如何協助孩子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回憶我(教師)在自然科的教學或學習經驗。。有趣但考試好難
從「我(教師)的疑問」理解「孩子的疑問」。。提供學習鷹架
「我有很多疑問?」的個人思考歷程。。跟我想的不一樣
「請說明為什麼」的師生互動歷程。。真的說不出來
透由一連串「為什麼」的詢問。。最後只能由教師來說明
如果要讓孩子參與討論。。教師的提問需要符合孩子的程度

謝謝四結國小郭承宜老師的行政協助。。
以及四結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主題研究社群-科學探究與實作(三)研習己於113年3月15日辦理完畢

這學期的社群新加入了不少伙伴。。
看來「探究與實作」的確需要更多的準備。。

感謝宜蘭國中吳宛如老師的帶領。。。
從宜蘭國中科學育樂營的實施歷程。。
讓我們見識到國中孩子主題報告的實力。。
也提供參與伙伴設計科學闖關活動的參考。。
針對今年實施的主題。。水
宛如老師和佩穎老師聯手設計的五關連續關卡。。
其他伙伴也陸續提供更多的闖關內容。。
期待透由-教師分享-指導孩子-活動實施-精進討論-的過程。。
協助大家找出「探究與實作」的可行作法。。

謝謝光復國小何佩穎老師的協助規劃。。
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場地支援。。
國中小任教自然科伙伴的參與。。
下次5/15(三)下午聚會在宜蘭國中。。
讓我們一起為科學探究與實作而努力。。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蓬萊國小-己於112年11月22日辦理完畢

來到蓬萊國小。。感受最深的是每位老師開心的投入
想要孩子在自然課中開心投入。。先要看到開心投入的老師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介紹「彈力-打包帶」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從打包帶跳跳狗。。彈力與位能
到打包帶吸管槍。。彈力與動能
再到風速環。。旋轉與動能
讓孩子從探究活動中感受到科學的趣味性。。

感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的分享。。
介紹「氣溫測量」所引發的一連串的科學探究活動。。
想提供孩子多元的探究活動。。就要從減少實驗的侷限性開始
從教科書主軸-陽光與陰影。。擴展到全面的校園環境
只要老師掌握教學重點。。就能引導孩子歸納出實驗結果
探究的可貴。。
不在於孩子證明了什麼。。
而在於讓孩子發現更多的為什麼。。

謝謝蓬萊國小劉紹萱主任的行政協助。。
更感謝王麗萍校長的全程陪伴。。
以及蓬萊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2學年度第1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蘇澳鎮冬山鄉第一場次-己於112年11月15日辦理完畢

感謝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分享。。。
利用在PADLET介紹分享內容。。
連結點:https://padlet.com/yslin/112-jtzionxqheryvhmq

透過影片來讓大家思考「AI」對未來工作的影響。。

接著以「下指令」為核心來說明了AI在科學探究學習的應用。。
-製作營隊計畫書

-製作科展報告初稿

-製作解說稿內容

面對未來的生活。。孩子必須具備「下指令」的基本能力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從潛艦與貝類的構造來引導出「浮力-轉轉浮沈子」的探究活動。。

-鸚鵡螺

-菊石

-扁船蛸

透由「吸管沈浮實驗」來模擬貝類上下運動的過程。。
提供一個探究「浮力」對吸管沈浮的學習歷程。。

誤差在國小自然科教學的角色。。
提供孩子思考其他可能的影響原因(變因)。。
奠定未來「觀察與提出問題」的基本能力。。
但孩子的能力是需要「教導」的。。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謝謝一起共學的蘇澳鎮與冬山鄉的伙伴。。。
期待未來(第二場)能更深入討論現場教學實務。。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南澳國小-己於112年11月8日辦理完畢

從被動邀請伙伴參與國小自然團研習的想法。。
轉變成主動進入學校跟伙伴分享科學探究活動。。
是本學年度辦理科學探究活動到校推廣的核心思維。。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介紹「打包帶」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打包帶彈力飛盤
     -實驗原理:利用打包帶受力變形時,儲存於打包帶內的彈力位能轉換為動能。
     -配合課程:四上力的作用、五上力的測量
     -提出假設:打包帶彎曲不同角度彈射圓盤時,圓盤飛行的距離是不是一樣呢?
     -活動挑戰:怎麼測量圓盤飛行距離呢?
     -實驗器材:打包帶、吸管、圓盤

打包帶彈力火箭
     -實驗原理:利用打包帶受力變形時的彈力位能,轉換為吸管火箭的動能。
     -配合課程:延伸活動-能量的轉換
     -活動挑戰:如何讓彈力火箭可以飛得更遠
     -實驗器材:打包帶、吸管、橡皮筋*2、迴紋針、方形紙片、氣球支架 
讓孩子從科學探究活動思考「實驗器材的精進過程」。。

感謝羅東國小劉德惠老師的分享。。
以從「數位平台-NOILONOTE」來說明氣溫測量的科學探究活動。。
     -關鍵問題:手機的氣溫是怎麼來的?
    -跳脫教科書的束縛:不侷限在「陽光下」與「陰影處」
     -嘗試更多的可能性:由孩子決定測量的地點
    – 討論不一樣的實驗結果:讓孩子從操作中找出影響的因素
探究的可貴。。
不在於孩子證明了什麼。。
而在於讓孩子發現更多的為什麼。。

謝謝南澳國小鄭轅緒主任的行政協助。。
更感謝林光章校長及南澳國小伙伴的共同參與。。
讓國小自然團有機會踏入校園與大家共學成長。。
期待科學教育能在國小校園中逐漸萌芽。。

資料連結點: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5ix5hcR2n-fq6MQ4nXXyF5oNxa7MaaRL?usp=drive_link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2學年度第1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宜蘭市壯圍鄉員山鄉第一場次-己於112年11月1日辦理完畢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以「轉轉浮沈子」為主軸。。
介紹了潛艦與貝類可以在水中活動的關鍵-浮力。。
透由「吸管沈浮實驗」來模擬貝類上下運動的過程。。
提供一個探究「浮力」對吸管沈浮的學習歷程。。
更符應-108課綱-學習表現-探究能力-的基本內容。。

感謝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分享。。。
利用在PADLET介紹分享內容。。
連結點:https://padlet.com/yslin/112-jtzionxqheryvhmq
接著以「AI輔助科學探究學習」為主題。。
來說明了AI在科學探究學習的可行作法。。
    -課程與教案設計
    -流程表設計
    -知識提取
    -評量題組
    -學習單設計
    -探究實驗設計與記錄表
    -解說稿
提供孩子一個科學探究的基本能力。。

誤差在國小自然科教學的角色。。
提供孩子思考其他可能的影響原因(變因)。。
奠定未來「觀察與提出問題」的基本能力。。
但孩子的能力是需要「教導」的。。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謝謝一起共學的宜蘭市、壯圍鄉及員山鄉的伙伴。。。
期待未來(第二場)能更深入討論現場教學實務。。

 

宜蘭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2學年度第1學期「有效教學巡迴服務」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三星鄉大同鄉第一場次-己於112年10月18日辦理完畢

感謝岳明國中小盧俊良老師的帶領。。
以「不同形狀的貝殼」為主軸。。
介紹了貝類的運動方式。。
透由「吸管沈浮實驗」來模擬貝類上下運動的過程。。
提供一個探究「浮力」對吸管沈浮的學習歷程。。
更符應-108課綱-學習表現-探究能力-的基本內容。。

感謝新生國小林詠森老師的分享。。。
利用在PADLET介紹分享內容。。
連結點:https://padlet.com/yslin/112-jtzionxqheryvhmq
接著以「AI輔助科學探究學習」為主題。。
來說明了AI在科學探究學習的可行作法。。
無論是CHATGPT-GAMMAR-CHAT EVERYWHERE。。
皆是提供孩子進行探究歷程的輔助平台。。
提供孩子一個科學探究的基本架構。。
   

誤差在國小自然科教學的角色。。
提供孩子思考其他可能的影響原因(變因)。。
奠定未來「觀察與提出問題」的基本能力。。
但孩子的能力是需要「教導」的。。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謝謝一起共學的三星鄉及大同鄉的伙伴。。。
期待未來(第二場)能更深入討論現場教學實務。。